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为什么派人吊祭曹操?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什么派人吊祭曹操?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25 更新时间:2024/1/8 21:56: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死后刘备为什么派人吊祭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曹操死后,刘备曾派人吊唁。此时在《三国志》正文中并无记载。在裴松之注释中,引用《魏书》和《典略》的相关记载,备注于刘备称帝之后。但这两个文献对曹丕的反应的记载完全相反,《魏书》称曹丕杀了刘备派去的韩冉,并断绝了和刘备之间的使节往来,《典略》的记载则称韩冉到上庸之后,就成病不前,让上庸将刘备的书信送给曹丕,曹丕给刘备回了信,刘备得到曹丕回信之后,就登基称帝了。《三国志·先主传》:魏书曰: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典略曰:备遣军谋掾韩冉赍书吊,并贡锦布。冉称疾,住上庸。上庸致其书,適会受终,有诏报答以引致之。备得报书,遂称制。

从这个记载看,这件事发生在曹操死后,刘备登基称帝之前,而韩冉的路线是东出三峡,进入上庸境内。

上庸本属曹魏,汉中之战后,关羽派孟达从荆州出兵,进攻上庸,刘备又派刘封从汉中出兵,协助孟达,合力攻占了上庸。关羽兵败身死之后,刘封被杀,孟达主动投降了曹魏,曹丕也还是让他继续镇守上庸。上庸为郡,在短暂的归属刘备时期,在行政上由荆州管辖,孟达投降曹魏后,曹魏同样让曹魏的荆州管辖。

因为孟达曾是蜀将,韩冉作为刘备幕僚,可能认识,所以韩冉进入上庸之后,由孟达把刘备的信送到朝廷。所以,这两个记载各不相同,但各有道理。《魏书》称曹丕让荆州刺史杀了韩冉,拒绝再和刘备往来,而《典略》的记载则称曹丕给回了信,并且试图“引致之”,也就是试图让刘备称臣。

刘备和曹操虽然在公义上为敌,但两人基本上是同一代人,而且有过交情。裴注引王粲《英雄记》称: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刘备起兵讨黄巾之后,因功得授安喜县尉,引不堪忍受督邮折辱,鞭打督邮之后,挂冠而去,浪迹江湖。之后,虽然史籍中对刘备的行踪没有明确的交代,但到何进准备诛杀十常侍的时候,刘备确实在京城洛阳,而且曾经奉命到东方募兵。《三国志·先主传》称,刘备此行是与何进派去的都尉毋丘毅同行,而王粲《英雄记》则称,刘备此行是与曹操同行,因为曹操当时也返回故乡沛国募兵。

此后,刘备与曹操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本传未记载刘备从讨董卓,而英雄记则称刘备也参与了讨伐董卓之役。不过,无论如何,灵帝驾崩时,曹操三十多岁,刘备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都还年轻,虽然刘备的社会地位无法与曹操相比,但刘备身上的英雄豪杰气质,应该也是曹操比较欣赏的。

之后,刘备割据徐州时被吕布偷袭,走投无路,投靠曹操,曹操消灭吕布,刘备跟随回到许都,两人多有交往,并留下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佳话。这个时期,应该也是两人交往最为密切的时期,至少曹操对刘备似乎相当不错,而刘备则因参与了王子服等人的衣带诏事件,最后不得不寻机逃走。《先主传》: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硃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

这之后,刘备先后依附袁绍、刘表等,都是与曹操为敌,到赤壁之战后,成为一大割据势力,在曹操晚年,更是接连夺取益州、汉中,又派关羽进攻襄樊,成为曹操的大敌。曹操始终将刘备视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也是出于对刘备的了解。刘备寄人篱下时自然谈不上对曹操有什么欣赏,但已经坐大之后,也会像曹操说刘备“吾之俦也”的惺惺相惜之感。

所以,曹操死后,刘备一面是庆幸,另一面恐怕也有故人零落之感,派人吊祭也在情理之中,至少从礼节上说,并无不合之处。

曹操少年时与袁绍交往密切,在各自割据一方之后,曹操地盘与袁术相邻,而袁术当时与袁绍为帝,所以曹操和袁绍也曾经结盟,共同对付袁术。袁绍对曹操也有过多次关键时刻的帮助,尤其是在曹操被吕布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帮过曹操,这也就是裴注引《魏氏春秋》记载陈琳为袁绍起草的讨曹操檄文中所说的:幕府昔统鹰扬,扫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於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方收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虑,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太守、兗州刺史,被以虎文,授以偏师,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乘资跋扈,肆行酷烈,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知名,以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被枭县之戮,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於徐方,地夺於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唯强幹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赴征,金鼓响震,布众破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任,是则幕府无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但曹操和袁绍分别扫除周边的割据势力之后,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两支势力,有你死我活之势,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失去威胁曹操的能力,几年后,袁绍死去,二子争立,曹操得以乘机介入,先后消灭袁尚袁谭袁熙等势力,占领了袁绍的全部地盘。这之后,曹操也曾亲自到袁绍目前致祭。《三国志·武帝纪》: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廪食之。

既然曹操能够以故人身份祭奠袁绍,而且“哭之流涕”,刘备在曹操死后,以故人身份派人吊唁,于礼自然也无不妥。而且,赤壁之战前,刘备败退,曹操追击时,孙权派鲁肃渡江来打探刘备消息时,也是以吊唁刘表的名义来的,而刘表和孙权本来有杀父之仇的,以前也没有任何交往。刘备和曹操政治上虽然是敌人,但毕竟有过私交,吊祭也是正常的。

不过,《魏书》称曹丕认为刘备这时候遣使吊祭,是“因丧求好”,这个判断也是成立的,没有问题。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刘备此时遣使,更重要的目的显然是为接下来即将到来的东征伐吴做准备。

曹操在偷袭荆州擒斩关羽之前,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偷偷派人与曹操媾和,不惜放弃了之前东吴始终坚持的只忠于汉朝的立场。而在东吴夺占荆州之后,曹丕与孙权的关系还在发展之中,孙权继续向曹丕称臣,而曹丕也派人册封孙权为吴王,并赐九锡。这时候的大体格局就是曹孙双方联盟,共同对付刘备。因为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势力达到顶峰,直接威胁曹魏,如果关羽顺利攻破襄樊,下游的孙权自然也是难以自安的。

孙权擒斩关羽之后,刘备一方的上升势头戛然而止,而刘备则在丧师失地之后,正准备大举伐吴。兵马未动,外交先行。刘备的意图是,要提前防范自己和孙权僵持时,曹丕偷袭汉中,或者直接在荆州方向对刘备发动进攻,那样的话,就要前功尽弃。建安十九年,孙权夺三郡之后,刘备率军出川,本来就想和孙权大打出手,进行战略决战,就是因为曹操进攻汉中,他不得不紧急退回,和孙权只能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

不过,刘备这次外交努力似乎并未获得太多有价值的结果。如果能够和曹丕达成某种协议,曹丕就不会急于篡汉,而刘备也就不至于马上登基称帝。对刘备来说,如果曹丕篡汉,这就成了死局,刘备就必须要称帝以延汉祚了,这是他自称汉中王的意义所在。如果曹丕不篡汉,刘备就可以不称帝,双方就还有缓和关系的余地,而曹丕称帝之后,以汉朝余绪自命的刘备一方,自然就没有理由再和曹丕媾和了。

从曹丕的角度看,曹操死后,他如果不抓紧篡位,而是继续以魏王的名义行事,对他来说是存在许多政治风险的,因为他作为一个权力的继承者,此时不仅要面临原先忠于汉朝的那些人的潜在威胁,还要面对曹操的亲信集团内部的反对势力。所以,篡汉称帝,他才能马上定于一尊,消除内部分歧。而且,此时刘备与孙权在荆州问题上已经陷入僵局,大战在即,曹魏并没有明显的外部威胁,曹丕也是可以做这件事的。

曹丕在登基之前,政治经验并不能算丰富,只能说是比较缺乏,所以在这件事上显然算计还不够周密,只考虑了内部问题,而没有更多的考虑三国之间的平衡局面。所以,虽然孙刘双方交恶对曹魏是有利的,但曹丕并未能从夷陵之战中获得什么直接的好处,而且,紧接着曹丕就发动了对孙权的战争,同样铩羽而归。如果曹丕没有称帝,刘备也不称帝,在他伐吴的时候,刘备也许就可以从旁协助。而曹丕既然已经篡汉,刘备进入死角,双方自然势同水火,就没有办法再合作了。

从这个角度,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曹操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但一直没有称帝,而是宁肯继续保持着以丞相的身份行事。也正是因为他不称帝,就可以为在刘备和孙权双方之间纵横捭阖留出余地。也是在这里,可以看出曹丕在政治上还不成熟的地方,算计还不够周密和老道。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不会重用赵云?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三国

    你们知道刘备一生都不会重用赵云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我乃常山赵子龙也”,五虎上将赵子龙,不仅是众多男生在《三国演义》里面喜欢的武将,也是很多女生看《三国演义》时候很喜欢的男英雄。赵云不仅是武功高强,曾未有败绩,还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儿,也是刘备的心里最器重的武将之一。赵云,斩

  • 刘备病死白帝城 身为妻子的孙尚香得知后又是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尚香,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尚香回娘家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赤壁之战时,针对强势的曹操,孙权和刘备进行了联盟。结果一把火把百万曹军烧得灰飞烟灭,不可一世的曹操败退后,刘备却火中取栗,“窃取”了最大战果,把荆州之地占为已有。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听从周瑜之言,使用美人计——将妹妹孙尚香嫁给

  • 汉献帝和刘备到底是什么关系 刘备真的是皇叔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献帝,刘备

    还不知道:汉献帝和刘备关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是汉献帝叔叔这一情节出自演义小说,因为从史书记载来看,最多只能确定他是汉室之后,无法确定他跟汉献帝的辈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开篇就提了刘备的家族世系:“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

  •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辅佐刘备?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没辅佐曹操却辅佐了刘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士,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

  • 刘备在成都称帝后,刘协为什么要大笑三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在成都称帝,刘协向着蜀汉大笑三声,这是为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协命运坎坷,但最终的结局,却是不错,作为亡国之君的刘协,他下场虽然被小舅子给赶下来,可曹丕却把他封在山阳县公,给予刘协最大的自由,曹丕可以说给刘协最大的自由以及最好的待遇,可以说刘协虽然

  • 刘备为什么不给关羽封侯?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为什么不给关羽封侯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古之帝王,为笼人心,固爪牙,显威仪,示恩宠,往往会把加官、进爵、封侯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频频使用。翻翻《三国志·蜀书》就知道,刘备的西蜀,也没少用封侯这一法宝。西蜀前前后后封过不少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刘备封其新亭侯

  • 汉献帝之后禅让并没有死 刘备为什么会匆忙的称帝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汉献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演义》中汉献帝一直是郁郁不乐,傀儡的角色。身为大汉皇帝,却先遭董卓胁迫,后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得势后,曹丕逼着禅让了皇帝之位。不过虽然没了皇帝的位置,毕竟曹丕还是封了个山阳公,在封国还能行驶皇帝的命令,职能。过得也挺快活

  • 刘备为什么一直不重用能力不俗的马超?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三国

    三国时期马超能力不俗,为什么刘备一直不重用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我们都知道一句歇后语叫做“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这其中的的故事估计很多人通过历书也了解,不过小编在这里还是要在说多一次。三国时期,经过赤壁一战之后,荆州七个郡县由刘备、曹操、孙权三大政权所瓜分,在刘备进

  • 曹操帐下猛将也不少,他为何会羡慕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我国古代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刻画了大量个性鲜明、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他着力描写了一批神勇善战的武将,他们或者突袭、或者单挑、或者舌战,那些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巅峰对决细节,感染了无数读者。要说那些闻名后世的武将,刘备帐

  •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制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国

    对诸葛亮为什么无法制止刘备伐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1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亲自率领蜀汉大军,大举讨伐东吴。第二年,吴军主帅陆逊在猇亭一带大败蜀军,刘备溃退到白帝城。留守成都的诸葛亮闻讯后,不禁为之扼腕叹息:“如果法正还在世,就可以制止主公的伐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