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为什么被称为财神?关羽是怎么和钱扯上关系的?

关羽为什么被称为财神?关羽是怎么和钱扯上关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20 更新时间:2023/12/26 12:25:42

关羽为什么会变成财神?关二爷怎么和钱扯上关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可能很多人也会有这个疑问,虽然现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拜关二爷的习俗,但好像都是把关二爷当做财神来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三国演义当中,蜀国应该是最清贫的一个国家,想贪点都没东西可贪,而且像关羽这么正直的人也不可能做出这种贪腐的事情来。那关羽从战神转变为财神的这个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其实就是因为关羽实在太讲义气了,导致很多做生意的人都会拜关羽,一起来看看当时的人们具体怎么做的吧。

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关羽都是义薄云天仗义疏财的典范,而且与张飞总是鞭挞士卒相反,关羽对手下士兵也很宽厚。既慈又义,这样的人带兵是带不好的,经商也是发不了财的,因为“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似乎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公理。事实上关羽的仁慈并没有换来手下士卒的忠诚,襄樊失利进而丢掉荆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给投降过来的于禁七军三万多人找饭吃,关羽无奈抢了孙权的粮仓,给了孙权撕破脸皮的借口;二是他自己的队伍被吕蒙的攻心计弄得人心涣散纷纷叛逃——如果关羽不让他们娶妻生子置办偌大家业,这伙人没有后顾之忧,也没那么快跑回南郡享福。但是后世商人拜关羽为财神,也是有十分的道理和原因的,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曾经给出过答案。郭德纲做这个答案的时候,是拿秤杆举例的:关羽为什么能成为财神?看看秤杆上三颗星就知道了。

在说郭德纲的答案之前,咱们先来看另一种说法:关羽懂会计——这一点在正史和演义中都有体现。大家都知道,在孔子的七十二门徒中那个端木赐(子贡)就是成功的商人,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子贡是很出了一些钱的。子贡之所以出钱,可能是因为他赚钱的本事也是跟孔子学的,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子贡对数之一道最为精通,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关羽关云长其实也是孔子的忠实门徒,他每天读的不是什么《太公阴符》《孙吴兵法》也不是《史记》,而是孔子写的《春秋》。

关羽很会算账,挂印封金是真实存在的,每天的收入和支出,关羽是记了一本账的:朝廷给他的俸禄一分也不少要,曹操的赏赐一文不取。而这些账都是关羽自己计算的,如何能够用有限的俸禄养活一大家子人,关羽必须精打细算,不懂会计是不行的。据说关羽为了算清跟曹操的往来账,还发明(也许是跟孔子著作学的)记账方法,那方法类似今天的“借贷记账法”,可惜笔者多年前学的会计原理全都下了酒,只记得“左借右贷”收支平衡,根本想象不出关羽应用的原、收、出、存四项记账法有多高深。

但是古代会算账的名人多了,要是选会算账的名人来当财神,关羽也不会取代管仲范蠡而成为财神——管仲还兼职另一个行业的祖师爷,经常犯一些男人常犯错误的人,一定会在挂着粉灯管的地方看到管仲的画像,不过那地方有时候也拜关羽。所以关羽成为财神的两种说法,还是郭德纲的说法比较靠谱。

闲话少叙,咱们还是来看郭德纲是怎么解释的:古代秤杆上每一斤刻度之间都有十六颗星,这十六颗星代表着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以及福、禄、寿三星。而每一斤的标志不是一个点而是三个,成三角形排列(现在都是电子秤,看不见点秤了)。这三个点分别代表福禄寿:缺一点折福、缺二点折禄、缺三点折寿。所以“十六花三星点”秤代表着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古代的商人做人经商都是以信义为本的,所以他们不供奉唯利是图并成为某个行业祖师爷的管仲,也不供奉智计百出倾国倾城的陶朱公范蠡,而是把义薄云天的关羽当做财神供奉,是尊崇,也是警示。

在传说中,关羽除了义气,还很讲诚信:投降曹操事先“屯土山约三事”,其实就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像某些矮子那样提上裤子不认脏:明明是无条件投降,后来讨价还价弄出好多条件来。关羽是说到做到:说要立了功报答曹操之后才离开,所以就斩颜良文丑;曹操违约(正史中没有违约)层层设卡拦截,所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让曹操吃了哑巴亏折了本。

现在人们只知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其实这是无良商人给自己找的借口。古人经商讲的是“不义之财不可取”“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不守诚信不讲义气的人是发不了财的,所以还有“不义之财如流水”的说法。而关羽恰好是忠义诚信的典范,商人也认为,只有以关羽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忠义传家久,富裕千百年”,奉关羽为财神,就表示自己赚到的每一个铜板都不是不义之财,这样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现在很多人对关羽成为财神表示不理解——包括某讲坛某名家,还对此进行了调侃。但是以那位名家的年纪,是应该见过杆秤并知道秤上三星的含义的。只不过是现在杆秤已经被基本取缔了,而随着杆秤一起被弃如敝履的,还有商人的信义:只要能赚到钱,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个字都忘记了。忘记这八个字的商人,因此得到了两个字的称呼,这称呼大家都知道,咱们就不说了……

标签: 关羽财神

更多文章

  • 间接害死关羽的叛将孟达,最后他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孟达,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孟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于吕布的认识基本上是孔武有力、反复无常、三姓家奴,基本上对吕布的评价都非常的差,但其实三国有另外一个武将也曾经三次背叛自己的主子,但却被大多数人忽视,这个人就是孟达。孟达在建安初年就入蜀投奔了刘

  • 关羽从战斗到败走被俘虏花了两个月,为何没人去救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关羽

    说起汉末三国史,你一定会想到刘邦、关羽、张飞三人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击败麦城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刘备收购蜀中后,让他信任的二哥关羽进驻荆州。但是关羽傲慢自大。当吴邦国想要夺回荆州胡士益时,立即带着他的军队冲向麦城。结果,荆州的军队空无一人。鲁蒙趁机穿白衣服过河,夺回荆州。关羽的生活倒计时了。但如果

  • 为何曹操非常敬重关羽,而他的手下却很多看不起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庞德

    关羽作为一代武圣,在三国中的名气就已经威震天下了,很多人听到来将是关羽,便会不战而降。被天下人共识的枭雄曹操,也曾把关羽视为掌中宝,当年对他又是宝马美女相送,又是金银珠宝相赐,还给他加官进爵,目的就是希望能将关羽收到自己的麾下,尽管人主曹操都这样敬重关羽了,可是他的那些手下仍然有几位是不服关羽的。第

  • 关羽和张飞对待吕布的态度为何区别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吕布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对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描述,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虽然能够战胜吕布的人寥寥无几,但是能够战平吕布的人却也有不少,其中关羽张飞二人就是比较好的例子,但是也能发现,这两个人中张飞多次挑衅吕布,骂他是“三姓家奴”,说他是“扫把星”。为何关羽却不敢去挑衅吕布呢?首先,要明确一件事情,

  • 赵云有什么丰功伟绩?文韬武略完全不输关羽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有什么丰功伟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时势真的是造就了好多的英雄,无论从武力值还是从谋略方面,都有一批让人至今都忘不掉的人物,比如蜀国的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战场上的事迹多到数不清,毕竟在当时没有些能力和战绩是很难被人记住的。今

  • 俗话说“盖棺定论”,兵败被杀的关羽到底该如何定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关羽

    关羽是三国少有的忠、勇、谋兼具的武将,他年轻时候虽然勇猛却没有名气,后来流落至河北,碰见了刘备和张飞,此后三人共同谋定天下。其忠肝义胆的品行被同时代的人认可,更受到后人的万世景仰。在他巅峰时期,曾经掌控着半个荆州,中原人们敬畏他的名声,连孙权都想和他结为亲家。死后曹操、孙权都侯爵规格为他下葬,刘备更

  • 诸葛亮关羽为什么都反对 册封黄忠?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三国

    黄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备出身微末,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可谓是家道中落,没有什么资本。刘备以仁德著称,因此身边也聚集了一大批人才。经过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势力增长非常的快,势力一下子就达到了能够称王的地步。刘备在汉中称王后,第一件事情必定就是要给有功之臣

  • 黄忠被封为后将军时,关羽为什么要大骂?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三国

    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为何要破口大骂?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备称汉中王后,任命黄忠为后将军,关羽知道后,破口大骂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句话其实另有深意。关羽和黄忠在长沙大战,他们交手三次,不分胜负,彼此对双方的武艺、人品都非常钦佩,可谓惺惺相惜。而自

  • 杜夫人是什么人?曾使得曹操与关羽反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杜夫人,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杜夫人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曹操有众多夫人。而在此篇文章之中,我们将要讲解的是沛王曹林的母亲,同样也是曹操比较喜爱的一位夫人—杜夫人。杜夫人又称杜氏、沛王太妃,在《三国志》,以及《华阳国志》中均有提及。下面将为您介绍杜夫人的一生,及与曹操之间的爱恨

  • 关羽能过五关斩六将,原因只是因为关羽勇武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关羽

    关羽曾过五关斩六将,若换成典韦许褚夏侯淳镇守,他能否闯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时期社会及其不稳定,而“三国鼎立”的局面也让各国之间虎视眈眈,为何三个国家都能在如此危急形势中站稳脚跟?这当然少不了无数英雄豪杰的英勇和威武,是他们在混乱中还老百姓一丝安宁,让全国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