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古代皇帝们的遗言之最:刘备的遗言最失败

盘点古代皇帝们的遗言之最:刘备的遗言最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4/2/16 17:26:44

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是一个以皇帝为核心的家天下的历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皇帝要走了,临终时留下的或许只有简短的几句话甚至几个字,但却惊人地改变着历史,不仅决定着新王朝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到权贵们的成败与生死。下面,一起来盘点下皇帝死前都说了些啥吧:

一、最广为流传的遗嘱———刘备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一代帝王没有对儿子说治理国家,爱戴人民,而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在做人方面有所作为。一生颠沛流离的他,致力于创业,大概只有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父亲。

二、最匆忙的遗嘱——秦始皇

秦始皇临终前匆匆留言,将后事托付与长子扶苏,由于笔录下来的遗言已经被销毁,所以只留下一句意向性的证言:“与丧会咸阳而葬。”写了遗诏,结果遗诏让赵高给烧了,赵高烧了始皇帝的遗诏以后,直接来见胡亥说:“皇上过世,没有诏书封赐诸位王子,只有一封书信单独赐予长子扶苏,长子扶苏到了咸阳以后,当即立为皇帝,而公子您则连尺寸的封土都没有,如此一来您怎么办?”(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结果篡改了遗照,传位给胡亥。

三、最感人的遗嘱——崇祯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挥军北上,逼近京师,京营兵溃。崇祯揩御笔太监王承恩离开紫禁城,登上皇家禁苑煤山,在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时年35岁。衣上以血指书,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崇祯帝在位期间精明果断地铲除了魏忠贤这个奸臣,天下都希望他能带来承平。但可惜的是当时明朝大势已去,中兴之主难中兴,到后来他重又信任宦官,使时局更加艰难,最终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历史悲剧。虽然他做的事不出彩,但仅凭这段著名遗言,依然不愧为汉人皇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几千年的道德观念,自崇祯帝后继无人。

四、最无力的遗嘱——光绪

光绪帝死前留下遗言:“近几年全身疾病接二连三,治了那么久也没什么效果,感觉快要不行了。一定要继续推动立宪,希望多年后能实现。”光绪皇帝在位34年,一个“悲”字贯穿始终,从入宫登基时起,凄风苦雨,唯唯诺诺,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变法是执政中的辉煌,更是他悲惨命运的唯一亮点,却因触及到慈禧和顽固势力的利益,而被软禁,悲歌跌入谷底,无声无息,戛然而止。终其一生真可谓生活冷如冰,救国难作为,虽贵为天子,却傀儡一生。

五、最操心的遗嘱——曹操

曹操的遗嘱被称为史上最操心的遗嘱,大意是说:我在夜里觉得有些不舒服,第二天喝了粥就出了汗,又喝了当归汤。我早军队中指挥,至于我的大小愤怒的表现以及过失,你们不应当效仿。天下还没有安定,不能遵从古人。我有头风症,最初的时候戴头盔,我死里以后,就像我在世时一样把持大事,切勿忘记。在殿中的文物百官,十五天后停止哀悼,丧葬以后都要脱掉孝服。率领军队驻守边关的人,都不能离开屯兵的地方。有司应担当起职责。死后,把我葬在邺城城西的小山上,和西门豹的坟墓相靠近。不要陪葬金银、玉器、珠宝等。还有一个遗令是说:我的夫人们都很勤苦,我走后你们要善待她们,让她们住到铜雀台去吧。你们在台正堂上放六尺床,挂上灵帐,早晚用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要向帐中歌舞奏乐。你们记得要时时登上铜雀台,在上面眺望我的墓地。我的屋里还有一些进贡来的香没用,就分给各位夫人吧,不要用它祭祀浪费了,夫人们要是平日里无事做,就学着做鞋子去卖,以后万一家道中落了,还可以以此维持生计。曹操一生奔波于战场政治争夺与杀戮,也只有当一生结束时能最坦然最轻松地谈论一下细枝末节的事情,弥补这一生的遗憾。

六、最明智的遗嘱——刘邦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白马之盟)吕后问高祖:您走后,丞相萧何也死了,谁还能承担百官之主的重任?他回答吕后:“曹参。”吕后又问:“之后呢?”刘邦道:“王陵。”但随即又补充道,“王陵这个人有些迂愚刚直,可以让陈平帮他。陈平智慧有余,但是难以独当重任。所以,一定要用周勃来帮他。而周勃可以做太尉。”吕后又问道:“这些人都死掉了,谁还能代替他们呢?”刘邦高深莫测地回道:“那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事了?”刘邦所立的遗嘱可谓环环相扣,百密无一疏。两道遗嘱不但是汉初政局的直接反映,也是汉朝后来发展的指示灯。人事安排的遗嘱使汉朝刘氏江山得以稳固,而白马之盟,更是让刘姓江山延续了三百七十年。他的遗嘱,有一小部分是对秦朝历史的反思,更大一部分是对当时形势的总结。

七、最福尔摩斯式的遗嘱——康熙

康熙末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争夺储位斗争转入暗处而更加激烈。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雍正皇帝继位,民间及野史传闻甚多,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矫诏篡位,认为康熙帝本想传位于皇十四子胤褆,而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串通隆科多将遗诏上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近日,辽宁展出的“康熙遗诏”显示,“遗照”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尽管,民间认为雍正的继位存在很多疑点,在他统治的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承上下,为以后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

一个优秀帝王的政治遗嘱就是一个王朝政治在那一段时间的精彩呈现,或是山雨突来,或是风和日丽,有时可能会相对平静一些,更多的情况却是在所有的矛盾均处于白热化状态下,在你死我活、扑朔迷离中,遗嘱或被毁灭或被篡改或被歪曲,给后人留下种种疑团。

更多文章

  • 三国刘备称帝时所立的吴皇后是谁的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皇后

    中国四大名著当中我最偏爱《三国演义》,对于历史的刻画细致入微,对人物的分析在历史原形的基础上蒙上一层更加人性的面纱。刘备称帝的原因在历史上颇有争议,但作为皇室正统,一心匡扶社稷的他究竟是如何考虑需要细细思量。三国分别是魏、蜀和吴,其中刘备割据川蜀地带拱卫汉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废帝

  • 他因为拿刘备的胡子找乐 最后却暴尸街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受邀进入西川,张裕作为益州别驾从事陪同刘璋到涪城接见刘备,侍坐在一旁。张裕脸上有着浓密的胡须 ,刘备就嘲笑他说:“昔日我居住在涿县,特别多姓毛的,东西南北都是毛姓,涿县县令称他们说‘这不是诸毛绕涿居吗’!”张裕听后立即反嘲说:“昔日有一位担任上党郡潞县长,后来被升迁为涿县

  •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弱小的刘备而非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之时,刘备只有新野一县,几千人马。论实力,与曹操和孙权甚至刘表马腾刘璋相比,都是势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仅军事实力强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归依地盘稳固、人才济济的孙权,也不选择像刘表刘璋马腾这些诸侯,而偏偏选择了落魄无比的刘备。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演义》说是为了感激刘备的“

  • 刘备其实武艺不凡,战力不输关羽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

    《三国演义》中,武力最强的几位大将皆出自蜀汉,自吕布死后,关羽、张飞便如神一般存在,马超一人几乎干翻曹营所有大将,黄忠刀劈夏侯渊,赵云更是英姿飒爽,星光熠熠,那杆枪快比上AK47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后期的魏延、姜维在武力上也几乎没有对手,人家姜维手无寸铁都能玩死魏国大将郭淮。但是,在历史上,蜀汉第

  • 刘备创造的三个历史神话:逢场作戏赢得一番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

    刘备是三国中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当然,指的是现在,在封建时代刘备可是毫无争议的大英雄。但不论如何他在三国中创造了三个历史神话,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曹操煮酒论英雄,在他眼里天下之英雄,“惟有使君与操耳”。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三国时代的印痕碾得粉碎。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回头再看三国风云,究竟谁可以称

  • 他在刘备集团最让人不放心 还看不起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

    读过三国的都知道,刘备手下的三大武将,只有赵云对诸葛亮还算敬重,其余的关羽和张飞则对他不太感冒,尤其是二爷,不仅不敬重,简直就是看不起,而且是从骨子里就对他看不起。孔明出山之前一直居住在隆中的那间破茅草屋里,本来也就是个乡野村夫,却没想到三顾才被请到,这让他非常的不忿,他觉着自己大哥不再像以前那样对

  • 曹操几时结识刘备?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关于曹操与刘备相识的时间,大部分史书提到的都是在杀吕布之前,在更早几年的郯城之战二人曾有过交手,但未必见过面。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因为黄巾起义兴义兵与曹操见过面,后来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再见。其实这些都不是他们认识和打交道的准确时间。关于他们最早相识的记载是在王粲所著《汉末英雄记》一书里,共有两条

  • 关羽为何会留下骄傲自大恶名?是替刘备背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

  • 长坂坡之战中刘备和妻儿是如何失散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中诸葛亮妙计烧的曹军落荒而逃,然后刘备进行有计划的撤退,新野百姓誓死跟随刘备,显示出刘备深得人心一面,而刘备也表现出仁义的一面,宁愿与百姓同生共死也不愿抛弃百姓。然后突然镜头一转,赵子龙在乱军难民之中寻找刘备的两位夫人以及幼子阿斗。我想罗贯中也

  • 揭秘:为什么刘秀复国成功 刘备却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秀

    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和蜀汉的皇帝刘备,在血统上,两人都是刘氏族人,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由叔伯亲戚资助,后来起义建立政权。通过对比他们二人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相似之处,但是刘秀能成功建立东汉,而刘备却失败了,到底原因何在呢?今天,三叔就带大家来具体分析一下,文化水平:网络配图刘秀和刘备都受过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