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耶律察割五年前没有杀耶律阮 为什么会在五年后发动一场暗杀刺死耶律阮

耶律察割五年前没有杀耶律阮 为什么会在五年后发动一场暗杀刺死耶律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5 更新时间:2024/1/16 17:06:18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病逝,辽国皇位立即成了争夺的目标。最终耶律倍之子耶律阮战胜了实力雄厚的祖母述律平和三叔耶律李胡登上帝位,辽国随即进入辽世宗时代。

不过,辽世宗执政短短五年之后却死于一场暗杀,凶手则是当年支持自己继位的四叔耶律安端之子耶律察割。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就这个话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首先要说明的的问题是,为何当初耶律安端及耶律察割父子会支持耶律阮。关于这个问题,在《辽史·奸臣传》中有一段这对父子之间的对话:“世宗即位于镇阳,安端闻之,欲持两端。察割曰:‘太弟(

即耶律李胡)忌刻,若果立,岂容我辈! 永康(即耶律阮)宽厚,且与刘哥相善,宜往与計。’安端即與与刘哥谋归世宗。”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耶律安端与耶律察割父子之所以做出支持耶律阮决定最为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担心一旦耶律李胡称帝后“岂容我辈”,这说明这对父子与耶律李胡的矛盾颇深。而选择支持耶律阮则是因为“永康王宽厚”,对自己更为有利。由此可见,耶律安端父子的选择其实并非站在大局上所做的考虑,其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家族的利益。

随着耶律阮得到了辽国南、北两院大王及皇族元老耶律屋质的支持并战胜祖母述律平和三叔耶律李胡登基后,耶律安端及其子耶律察割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父亲耶律安端被晋升为东丹国王,儿子耶律察割则为泰宁王。后来耶律安端又被任命为大祥稳,耶律察割也被委以女石烈军的重任,可见父子俩都得到了耶律阮的高度信任。

既然如此,耶律察割为何会在五年后发动一场暗杀刺死耶律阮呢?

这又与耶律阮登基后辽国发生的两次针对耶律阮的叛乱相关。第一次叛乱发生在天禄二年(公元948年)。据《辽史·世宗纪》记载:“天禄二年正月,“天德、萧翰、刘哥、盆都等谋反。诛天德,

杖萧翰, 迁刘哥于边,罚盆都使辖戞斯国。”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叛乱中的刘哥和萧翰都是一年前耶律阮继位的支持者。这场叛乱证明,在辽国内部对于皇位的争夺仍在持续,耶律阮的地位依然不稳。或许这正是为了稳定局势,这场叛乱失败后,耶律阮对于主谋萧翰和刘哥等人并非深究。

第二次叛乱则出现在天禄三年(公元949年),记载同样出自《辽史·世宗纪》:“萧翰及公主阿不里谋反, 翰伏诛, 阿不里瘐死狱中。庚申,

肆赦。內外官各进一阶。”在这次叛乱中,耶律察割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辽史·逆臣传》称:“(萧翰)复与公主以书结明王安端反,屋质得其书以奏。”而在《耶律屋质传》中则称:“(耶律屋质)表列泰宁王察割阴谋事,上不听。”由此可见耶律察割的确参与了这一次叛乱,只不过耶律阮不信,这才逃过一劫。

与第一次叛乱一样,这一次叛乱也是由原本耶律阮的支持者发动的。刘哥与萧翰发动叛乱是为了争夺皇位,这不仅使得辽国内部的矛盾激化,同时也让擅长投机的耶律察割发现投靠耶律阮并不保险。因此,在第二次叛乱发动时,耶律察割便与叛乱者有了接触,目的也非常明确,是为了叛乱成功后为谋取更大的利益。

耶律阮平定了两次叛乱,但辽国的局势并未得到稳定,反倒让耶律察割萌发了弑杀耶律阮、自己称帝的巨大野心。故此,到了天禄五年(公元951年),耶律察割利用与耶律阮出征之际将其杀死,自行称帝。

标签: 辽太宗述律平耶律安端

更多文章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仁宗麾下名将武威郡公曹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名将,曹玮,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宗、仁宗时名将,宋初名将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真宗即位后,任内殿崇班、渭州知州。他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

  • 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曹玮十分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都谷之战

    三都谷之战是宋军和青塘吐蕃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在三都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甘西附近。这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时候,宋军击败了青塘吐蕃部队。那么对于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呢?曹玮三都谷之战安定了秦州的边防,使青塘吐蕃不再对宋朝产生忧患。在三都谷之战后,曹玮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有很大的战功,

  • 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大将曹玮十分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大将曹玮十分尊重

    三都谷之战是宋军和青塘吐蕃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在三都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甘西附近。这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时候,宋军击败了青塘吐蕃部队。那么对于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呢?曹玮三都谷之战安定了秦州的边防,使青塘吐蕃不再对宋朝产生忧患。在三都谷之战后,曹玮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有很大的战功,

  • 清朝状元知多少——池州状元曹曰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曹曰玮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分别产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童生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称院试,及格的称做"秀才",进入府州县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称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考

  • 清代武状元曹曰玮——疑似《红楼梦》小说原作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红楼梦,武状元,曹曰玮

    加拿大籍华人学者崔虎刚、孙慧敏,经过近30年的资料挖掘与研究,红学研究当下取得重大成果,《红楼梦》原作者石兄被发现! 崔虎刚、孙慧敏找到切实历史证据,证明《红楼梦》石兄是曹寅侄辈人物、曹雪芹叔辈人物——安徽池州的清康熙武状元曹曰玮(曹继武)。曹曰玮疑为《红楼梦》原始作者学者依据历史线索、历尽艰辛,终

  • 曹曰玮与红楼梦,“萱瑞堂”与“荣禧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红楼梦,曹曰玮

    学界一般认为《红楼梦》第三回”…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

  • 与岳飞齐名的宋朝名将——曹玮 用一群牛羊打了胜仗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曹玮

    提起“武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岳飞,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北宋还有个“曹武穆”。曹玮是北宋名将,他为将四十年间从未失利,治军严整,三都谷之战后名声大振,行军打仗有勇有谋,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曹玮曹玮幼时便熟读《左氏春秋》,懂兵法,通古今,他父亲临死前将他举荐给宋真宗,并被真宗重用。当时的吐蕃族首

  • 为将四十年不曾失利 北宋名将曹玮波澜壮阔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北宋,曹玮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名将,枢密使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宋真宗即位后,任渭州知州,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李继迁死

  • 北宋战神曹玮19岁就领兵,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玮,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XXX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纵观历史,宋朝虽然有过一段时间的繁荣强大,但是更多的时候却很弱,在我们的印象中,宋朝的军事不值得一提,但是细看之下还是能够发现,宋朝的名将其实还是有不少的,像是曹彬、狄青、岳飞、种师道、潘美等等大将。其中最有

  • 曹玮:北宋名将,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号“武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曹玮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河北)人,枢密使曹彬第四子,北宋名将,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军,破章埋族,灭拨臧,大破吐蕃军,屡立战功。后因宰相丁谓诬陷,连贬知莱州,官终彰武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