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除掉张永德和李重进赵匡胤就会做大 柴荣为什么还要除掉这两人

除掉张永德和李重进赵匡胤就会做大 柴荣为什么还要除掉这两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61 更新时间:2024/1/1 14:19:3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柴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赵匡胤夺得后周的天下,给人一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感觉。

柴荣在生了重病的时候,感觉自己好不了了,担心幼小的儿子将来坐不稳皇位,于是剥夺了朝中两位重要大臣张永德和重进的权力,把赵匡胤提拔起来。但是让柴荣想不到的是,恰恰是赵匡胤夺了他儿子的皇位。

(柴荣画像)

于是有人就想到,如果当初柴荣没有剥夺张永德和李重进的权力,那么,是不是就没有之后的“陈桥兵变”发生了呢?

张永德和李重进都是柴荣的亲戚。张永德是柴荣的妹夫,李重进是柴荣的表弟。这两个人,在柴荣活着的时候,他们就一直在争权夺利。当时张永德和李重进都管理禁军。其中张永德是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是侍卫亲军都侯。后来,柴荣提拔李重进为侍卫亲军都指挥室,张永德没有得到提拔,因此他很不高兴,就在柴荣面前说李重进的坏话。柴荣知道他为啥不满,于是就又提拔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

也就是说,柴荣知道张永德和李重进一直在争斗,但是他并没有打击他们,反而对他们进行提拔照顾。柴荣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有两个:一是柴荣正在打江山,他需要这两位得力干将的帮助;二是柴荣觉得他年富力强,完全可以镇住张永德和李重进,根本就不害怕他们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

后来,柴荣在北伐的途中,捡到了一块上面写着“点检做”三个字的牌子。“点检做”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就是“点检做天子”。当时的“点检”是张永德。当柴荣得到这块牌子的时候,他虽然明白这块牌子上字的意思,但是依然没有当回事,依然认为,这不过是张永德和李重进在明争暗斗的时候,李重进陷害张永德的一个做法。所以也就一笑了之。

总之,由于柴荣当时观察的重点,都在张永德和李重进身上,因此,从来没有想过,这块有字的牌子,可能是别人搞出来的。

(陈桥兵变)

后来,当柴荣得了重病,而且感觉自己可能活不了的时候,他觉得张永德和李重进是个麻烦,因此才把张永德和李重进的禁军职务给罢免了,让张永德和李重进都到地方上担任节度使。

张永德和李重进本来是禁军中的两个主要头领,一个掌管殿前司,一个掌管侍卫亲军司。把他们罢免了,必然要选拔新的人担任禁军这两个部门的头领。于是,他把赵匡胤提拔为殿前都点检,把韩通提拔为侍卫亲军都虞侯。

而最终的结果,恰恰是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赵匡胤发动兵变后,韩通想反抗,最后被赵匡胤的部下给砍杀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确实是因为柴荣把张永德和李重进禁军首领的官职给罢免了,才给了赵匡胤的机会。那么,真实的历史是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并非这样。

可以说,赵匡胤最终能够夺得皇位,是一个长期经营的结果。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赵匡胤打仗非常勇猛,同时为人非常低调。

他能够最终被柴荣选为张永德的接班人,正是他打仗勇猛,建立了不小的战功,同时又为人低调,不显山露水的表现。

这样的表现让他一路青云直上,做到了殿前都点检这样的高位,为他夺取皇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赵匡胤画像)

二是赵匡胤暗中在网罗自己的势力。

赵匡胤在打仗的过程中,结交了非常多的朋友,网罗了非常多的兄弟。著名的“义社十兄弟”,就是赵匡胤的铁哥们。

对于赵匡胤结交兄弟这件事,柴荣是没有当回事的。毕竟赵匡胤为人豪爽,又爱喝酒。在柴荣眼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几乎从来没想过,这是赵匡胤在网罗自己的实力,是为了将来夺取自己江山做准备。

而恰恰是赵匡胤有一帮铁哥们儿,所以,“黄袍加身”这样的剧本才会产生,这场戏,才会演得那么精彩。

三是刻有“点检做”的木牌子,很有可能与赵匡胤有关。

这块牌子,肯定不是张永德自己干的。也不可能是李重进干的。李重进虽然不满张永德,但他就算把张永德搞下去了,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殿前司”不可能到他手里。

根据对谁有帮助就与谁相关的原则来看,这件事肯定与赵匡胤密切相关。因为赵匡胤因此可得两个好处。既可以由此扳倒张永德,让他上位;又可以为他将来夺位的时候,寻找“天命所归”的证据。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实际上赵匡胤早就已经在谋划了,时间早于柴荣罢免张永德和李重进之前。由此可见,就算柴荣没有做过罢免张永德、李重进的事情,赵匡胤也是已经打算了要夺取后周天下的。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史》等)

标签: 柴荣赵匡胤

更多文章

  • 除掉张永德和李重进赵匡胤就会独大 柴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柴荣,赵匡胤

    很多人都不了解柴荣和赵匡胤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赵匡胤夺得后周的天下,给人一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感觉。柴荣在生了重病的时候,感觉自己好不了了,担心幼小的儿子将来坐不稳皇位,于是剥夺了朝中两位重要大臣张永德和李重进的权力,把赵匡胤提拔起来。但是让柴荣想不到的是,恰恰是赵匡

  • 张居翰为什么敢修改诏书 张居翰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太监,魏忠贤,刘瑾,唐昭宗

    说起我国的太监,我们总会想起一些肮脏的事情,在我们的印象里太监没有一个好东西,在我国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意识下,太监是被人视为最低等的,因此太监在我国古代都是畸形的,因为自身残缺导致心理扭曲,所以经常做一些反人类反社会的事情,所以我国古代的大太监比如说刘瑾,魏忠贤都是大奸臣。哪一个不

  • 唐末至五代初年宦官张居翰人物生平简介,为什么值得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居翰

    张居翰(857年—928年5月19日),字德卿。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唐末至五代初年宦官。唐昭宗时任范阳军监军。天复年间屠杀宦官时,由于节度使刘仁恭的保护,得免一死。后随晋王攻占潞州,任昭义监军。庄宗即位时,他任枢密使,却不恃势弄权。蜀被魏王攻破时,王衍入朝京师,途中,庄宗诏令魏王“诛衍一行”,

  • 张居翰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说他是历史上最仁慈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张居翰

    在古代太监这一类人在皇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照顾后宫的起居,也能帮助皇帝,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都会被贴上“宦官专权”“扰乱朝政”的标签,因为古代的太监专权实在太可怕,不免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不是所有的太监都这么坏,有些人也是忠心耿耿的辅佐皇帝,为黎民百姓着想,他就是张居翰,唐末

  • 后梁名将杨师厚,他的一生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师厚,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杨师厚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师厚,颖州斤沟(今安徽太和)人。他原本属于晋王李克用麾下,那时并无任何声名。后来因为得罪李克用而投靠梁王朱温,并逐渐成为朱温行军打仗的得力将领。杨师厚渐有声名,即始于朱温之手。刚到后梁,朱温即用为宣武军押衙

  • 杨师厚:后梁开国功臣之一,遭皇帝猜忌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师厚,五代

    在历史长河中,杨师厚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大的乱世,而五代十国第一个政权就是朱温所建立的后梁政权。朱温之所以在这乱世之中,在中原站稳脚跟,建立第一个中原政权,除了他自己实力比较雄厚之外,还离不开一位大功臣,他就是杨师厚

  • 杨厚师是谁?让两任皇帝怕的发抖, 死后皇帝废朝庆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厚师,,五代十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杨厚师。自古以来,如果说哪位大臣让皇帝都怕的发抖,那一定是曹操那等乱世权臣奸佞了。然而,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忠臣,他让两任皇帝都怕的发抖,死了之后皇帝还废朝三日庆祝其归西,实在奇葩之极!此人就是五代十国时的后梁大将,杨厚师。提及杨厚师,就不得不说起他的主子朱温

  • 山水画家巨然和尚的绘画生平 对巨然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巨然和尚

    巨然又称为巨然和尚,是五代时期擅长江南山水之画的画家,在南唐向宋朝投降后,巨然随唐后主李煜一起来到了开封,在开宝寺定居。根据一些巨然简介可以知道巨然在江南山水画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诣,他的山水画透露出极大的娴静清幽的逸致气息,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巨然画巨然的生卒年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考证,他信仰佛教,是著名

  • 山水画家巨然和尚:一生追随后主忠诚南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山水画家巨然和尚

    巨然又称为巨然和尚,是五代时期擅长江南山水之画的画家,在南唐向宋朝投降后,巨然随唐后主李煜一起来到了开封,在开宝寺定居。根据一些巨然简介可以知道巨然在江南山水画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诣,他的山水画透露出极大的娴静清幽的逸致气息,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巨然的生卒年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考证,他信仰佛教,是著名画僧,

  • 著名僧人——五代南唐画家巨然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唐,李煜,董羽,宋朝,赵匡胤,徐熙

    巨然,生卒年不详,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五代南唐画家,著名僧人。早年在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同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于开宝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