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戏痴”皇帝李存勖,曾是一代战神,他的下场有多惨?

“戏痴”皇帝李存勖,曾是一代战神,他的下场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20 更新时间:2024/1/7 23:45:05

还不知道“戏痴”皇帝李存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存勖自幼随父征战,英勇过人,年少时期便声名赫赫。其父亲李克用死后,他秉承遗命,灭后梁,逐契丹,统一北方,建立后唐,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他赢得了“战神”的称号。可建国之后,却变成为“超级票友”,每日和伶人同台唱戏,终因宠信伶人误了国政,身死国灭,成为天下笑柄。

据史书记载,李存勖稍习春秋,略通文史,比起其父李克用来说,李存勖在计谋方面还要略胜一筹。当时,占据幽州的刘仁恭本来是李克用手下的将领,在李克用的扶持下才得以成为占据幽州地区的军阀,但是此人并不感恩,当李克用向他征兵的时候,他竟然拒发一兵一卒。后来,刘仁恭也被朱温围困之时,不得已只得厚着脸皮来向李克用借兵。李克用性格刚烈,对此等忘恩负义的叛徒恨不得杀之后快,自然不肯发兵。这时候,年轻的李存勖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极力劝说父亲要搁置个人恩怨,利用幽州的力量牵制朱温,为自己的崛起谋求更多的时间。李克用冷静下来,觉得儿子所说在理,便出兵解了幽州之围,阻止了朱温吞并幽州、扩张势力的野心。

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临死前交给了李存勖三支箭。在李克用病重期间,李存勖的叔父李克宁曾经企图篡位,所以,李存勖一办完丧事,就设计捕杀了叔父李克宁,可见其行事手段之凌厉。当时,朱温已经灭了唐朝,自立为帝,国号梁,为了统一全国,朱温趁李克用病死的机会发兵进攻潞州,但是李存勖丝毫没有因为居丧而乱了阵脚,他知道潞州是河东的天然屏障,一旦失去,唇亡齿寒。于是,他便亲率大军,从晋阳出发,直取上党,乘大雾突袭围潞州的梁军,结果大获全胜。这一战使得李存勖声名大噪,连本来依附后梁的军阀王容和王处直都开始动摇信心,竟然与李存勖结成了反梁的联盟。据《资治通鉴》记载,朱温得知消息后大惊,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潞州一战,李存勖扬名立万,军队的士气也大涨。李存勖乘势以“光复唐朝”为口号,发兵讨伐后梁,双方在柏乡又展开了一场血战,在这次战役之中,梁军有王景仁率领的禁军和魏博兵8万之多,而晋军(李存勖继承了他父亲晋王的爵位)只有3000骑兵和镇州、定州的军队,实力相差悬殊。而且梁军守柏乡、以逸待劳,而晋军则长途奔袭,自然疲惫,所以,此战必须以计谋巧胜。李存勖没有贸然攻城,而是用计诱梁兵出城,梁军主将王景仁本来就自恃兵力战备优势而轻敌,一见晋军后退,马上发动全部军队出城追赶逃兵。结果正中了李存勖的计策,梁军大败,八万余人死伤殆尽。此战之后,梁军丧失了对河北的控制权,为李存勖的崛起谋求了宝贵的时间。柏乡之役后,后梁君臣闻风丧胆,但李存勖并没有自信心膨胀,发动更大规模的战役,而是息兵行赏,休养生息。在这一段难得的停战时期内,李存勖抓住机遇鼓励生产,整顿吏治,宽刑减赋,使得河东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待到时机成熟,李存勖拿出了父亲临死前交给自己的三支箭。那三支箭象征着父亲的三桩遗命,一是讨伐刘仁恭,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三是消灭世敌朱温。公元

911年,李存勖在高邑大败了朱温统率的五十万大军。接着,攻破燕地,将刘仁恭活捉。九年后,他又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连年的征战过程中,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胜利,李存勖也因此被世人称之为“战神”。

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公元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同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史称后唐。父亲的遗命已经完成,北方已经统一,

后唐政权已经建立,作为后唐的开国皇帝,李存勖的确立下了不世之功。尤其是在李存勖自己看来,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征战半生也该休息休息了,享受一下当皇帝的快乐了。李存勖的爱好不多,他虽然略通经史,但不善于吟诗作画,对马球、赌博等行当也不感兴趣,可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听戏、唱戏。

李存勖建立后唐之后,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唱戏中去,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他经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和优伶们同台演出。有一次,他上台演戏,自报家门喊了两声“李天下”,台下一个伶人立刻冲上去扇了他两个耳光,周围人都吓傻了。李存勖也被打愣了,问那个伶人为何要打自己,那个伶人也有些小聪明,不但不谢罪,反而振振有词地说:世上只有一个“李天下”,那就是当今皇帝,你却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你简直是大逆不道。李存勖一听,还觉得有理,反而赏赐了那个伶人。伶人掌掴皇帝反而受到赏赐,可见当时李存勖对于伶人已经宠溺到何种地步,他又荒唐到什么地步。

当时的伶人地位极高,不仅可以随意出入宫廷,和皇帝不分尊卑地打打闹闹,甚至还有些恃宠而骄,侮辱戏弄大臣。而一班朝臣却是敢怒不敢言,甚至为了升官发财还要去巴结讨好。据史书记载,李存勖还雇用伶人做自己的眼线,到处刺探大臣们的言行,弄得朝野人心惶惶。他还肆意将自己宠爱的伶人封为刺史,完全置有才之士于不顾。皇帝昏庸无道,自然招致朝野上下的不满,矛盾正在不断激化,而醉心梨园的李存勖却全然不知。

公元925年,昏庸的李存勖听信宦官伶人的挑拨,冤杀了大将郭崇韬,这一举动震惊朝野,立刻将积蓄已久的怨愤升到极点,大将军李嗣源率领重兵讨伐无道昏君李存勖。而此时的李存勖因为数年的享受生活,已经消弭了斗志,不再是当年那个骁勇善战的“战神”。情急之下,他只得拿出内府的金帛收买人心,可是将士们早已对他失望,眼看大势已去,他还试图御驾亲征做垂死挣扎。结果,没想到他还没有来得及战死沙场,就被身边的伶人郭从谦发动兵变杀死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李存勖那么宠幸伶人,没想到却身死伶人之手,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李嗣源攻入洛阳之后,李存勖的尸骨已经被投入大火中焚烧,只剩一些零星尸骨,最后葬于雍陵。可怜一代枭雄,竟然落得如此死法,真是令人唏嘘。

标签: 李存勖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李存勖五代时期后唐建立者,他的后半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存勖,五代十国

    说到李存勖,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李存勖建立了后唐,他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皇帝,但是终究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四十二年的人生路,上半场是作为高富帅精彩纷呈的奋斗史,而下半场则是本色演出一个昏庸君王的堕落人生。直到公元926年死于李嗣源的叛乱。李存勖在完成李克用临终遗愿,打下后唐江山后。开始放飞自我。李存

  • 开国皇帝李存勖为何不能成为第二个刘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存勖,五代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存勖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皇帝。刘秀的一生堪称励志,许多人认为刘秀是一个没有任何槽点的皇帝,简而言之刘秀的一生没有任何污点。刘秀的江山不是通过阴谋诡计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打下来的,可

  • 后晋灭后唐之战:“儿皇帝”石敬瑭靠辽军入主中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后晋,后唐,五代十国,石敬瑭

    后晋灭后唐之战,是历史最不愿看到的一幕。此战诞生了一个儿皇帝石敬瑭,其所作所为,为人所不齿。几年前,因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这一问题,西安、洛阳两地网民大打口水战,争论的焦点是:到底洛阳是丝绸之路起点,还是西安为起点?后来争论升级了,延伸到帝都分量之争。有西安网民说:洛阳虽然也是古都,但所立朝代除东

  • 石敬瑭是如何说服契丹出兵帮他夺得帝位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代十国,后唐

    宋之前的五代乱世中,后唐的末代君主与后晋的开国君主,本是小舅子与姐夫的关系,也就是李从珂和石敬瑭。无论是后梁,后唐还是后晋都是短命的朝代,乱世中朝代的更替不断,猜忌不断,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一个不小心就会刀兵相见,李从珂与石敬瑭就是如此。在李从珂的胜利的政变中,石敬瑭帮他除掉了前任皇帝李丛厚,但是在李

  • 李从珂只是想帮石敬瑭换个工作,为何却导致国破家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从珂

    宋之前的五代乱世中,后唐的末代君主与后晋的开国君主,本是小舅子与姐夫的关系,也就是李从珂和石敬瑭。无论是后梁,后唐还是后晋都是短命的朝代,乱世中朝代的更替不断,猜忌不断,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一个不小心就会刀兵相见,李从珂与石敬瑭就是如此。在李从珂的胜利的政变中,石敬瑭帮他除掉了前任皇帝李丛厚,但是在李

  • 五代十国历史:石敬瑭和后晋的存亡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后晋,五代十国

    虽然石敬瑭把幽云等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但驻守这些地区的汉军将领并不愿意做契丹人的奴隶,起兵反抗。耶律德光路过云州时,大同节度判官吴峦闭门不纳,耶律德光大骂:“你们皇帝早把云州给我了,你们为谁守城?!”挥军攻城,可云州的汉军很能抗,契丹军泡了半年也没得手,同时吴峦派人向石敬瑭求救。如果石敬瑭给痛改前非

  • 揭秘: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为什么会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石敬瑭,五代十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石敬瑭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石敬瑭,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据《新五代史》记载其父名叫臬捩鸡,本出于西夷,后迁居阴山,臬捩鸡生石敬瑭,至于为什么姓“石”,则表示“不知其得姓之始也。”。石敬瑭从小就不爱说话,沉默寡言,喜欢读兵法,十分崇拜李牧、周亚夫。

  • 石敬瑭:明明可以名垂千古,却认贼作父众叛亲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石敬瑭,五代十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石敬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有句话叫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人明明可以名垂千古,但却偏偏喜欢脑子发热做一些傻事。最终众叛亲离不说,还免不了要背负千古骂名,最终成为时代和历史的罪人。毫无疑问,五代十国的石敬瑭就是这么一个人:公元892年,石敬瑭出生

  • 石敬瑭是什么人?他背负的骂名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石敬瑭,五代十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石敬瑭的文章。后晋高祖石敬瑭在历史上的名声相当不好,一般的观点是石敬瑭为了当皇帝主动认契丹人为父、同时割让了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是一个奴颜婢膝、割地求荣、毫无自尊心的人。石敬瑭的这个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被称为“儿皇帝”的他因为幽云十六州的问题背负了近千年的骂名

  • 石敬瑭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那么害怕契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石敬瑭,五代十国

    石敬瑭是什么样的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石敬瑭在“赵匡胤时代”,影响深巨。此人生于 892 年,死于 942 年,他活动的时期,正是赵匡胤的少年时代。天平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这个藩镇远较河东逊色,就地方要塞之重要性和历来屯聚兵粮之重言,应该属于中原二等藩镇。所以这个干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