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全义是什么人?参加农民起义发家,三朝皇帝封为王爵

张全义是什么人?参加农民起义发家,三朝皇帝封为王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3 更新时间:2023/12/22 18:04:11

你真的了解张全义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古代,普通农民想要进入仕途,除了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以外,正常途径是别无他法了,除非是通过起义来改变自己的身份。当年唐朝末年,黄巢就是因为多次科举考试,都是名落孙山,最后一气之下写下反诗出了长安,参加了农民起义,最终建立了大齐王朝。然而,黄巢失败之后,大齐王朝的官员中,很多人都投降了唐朝,其中当时大齐王朝的吏部尚书张居言就投降了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因为屡立战功,诸葛爽就向皇帝唐昭宗推荐了他,因此被封为泽州刺史,皇帝为了鼓励其他人投降还给他赐名全义,(当年朱温也是如此),他就叫张全义了。

张全义他们家可是世代种田的农民,他因为不想种田,想要有出头之日,因此,很用功读书,后来在县里做了一个很小的小吏,可能因为为人比较老实,经常被人家欺负、侮辱,一气之下就跑到了黄巢的起义军参加起义,慢慢的成为了黄巢集团中的重要人物,黄巢打下长安后,建立了大齐王朝,张全义被封为吏部尚书兼充水运使。黄巢失败后,就投降了河阳节度使诸葛爽,诸葛爽对他很是不错,因为他多次立下大功,就向皇帝唐昭宗推荐了他,于是皇帝就同意了,还给他赐名了。

诸葛爽死后,张全义与大将刘经就拥立了诸葛爽的儿子诸葛仲方为节度使,但是,另一位大将李罕之却起了争执,开始攻打对方。而张全义转头与李罕之联合起来攻打刘经,结果却被刘经给打败了,没办法就向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求救,在李克用的帮助下打败了刘经,刘经就投靠了朱温,李罕之成为河阳节度使,就任命张全义为河南尹治理洛阳。张全义还是很有些本事的,经过几年的努力,把破败不堪的洛阳治理的很是富庶。李罕之是张全义的同盟又是他的领导,因此经常找他索取粮饷钱财,刚开始还好,次数多了张全义就开始不满了。

后来李罕之觉得自己已经很牛叉了,就出兵攻打李克用,就在双方对峙的时候,张全义趁他不备偷袭了河阳,自己当起了节度使,李罕之没办法就投降了李克用,又带兵打了回来,把张全义给包围了,张全义因为缺粮,就向朱温求援,因此李罕之被打败了,张全义也投降了朱温,朱温就让他继续担任河南尹。因为朱温就了他的命,所以很是感激朱温,对他很是忠心,后代担心朱温猜忌他,就主动让位放权,朱温就向皇帝上奏,调任他为天平节度使、封为东平王。朱温篡唐后,加封他为魏王、兼任河阳节度使,还赐名宗奭。

他很清楚朱温的为人,所以,他一直都很低调、隐忍、谨慎,生怕一不下心得罪了朱温被杀。有一次,朱温来到他们家,看到他们家的女性都很是漂亮,大家都知道朱温是什么样的人,因此,全家上下所有的女性,包括他自己的妻妾、女儿、儿媳等人,都被朱温叫去侍寝了,但是他却忍下来了,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很是能忍,但是他的儿子不能人,准备要去杀死朱温,却被他给拦下来了,还劝儿子说:“当年我被李罕之围住,差点就死了,是他救了我,你们才有今天”。后来,李存勖灭掉了后梁,张全义因为主动投靠新主人,还改掉了朱温给他的赐名,因此,李存勖对他还是不错,被封为齐王、中书令、河南尹兼河阳节度使,在75岁的时候病死了。#朱温#黄巢#皇帝收藏

诸葛爽死后,张全义与大将刘经就拥立了诸葛爽的儿子诸葛仲方为节度使,但是,另一位大将李罕之却起了争执,开始攻打对方。而张全义转头与李罕之联合起来攻打刘经,结果却被刘经给打败了,没办法就向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求救,在李克用的帮助下打败了刘经,刘经就投靠了朱温,李罕之成为河阳节度使,就任命张全义为河南尹治理洛阳。张全义还是很有些本事的,经过几年的努力,把破败不堪的洛阳治理的很是富庶。李罕之是张全义的同盟又是他的领导,因此经常找他索取粮饷钱财,刚开始还好,次数多了张全义就开始不满了。

后来李罕之觉得自己已经很牛叉了,就出兵攻打李克用,就在双方对峙的时候,张全义趁他不备偷袭了河阳,自己当起了节度使,李罕之没办法就投降了李克用,又带兵打了回来,把张全义给包围了,张全义因为缺粮,就向朱温求援,因此李罕之被打败了,张全义也投降了朱温,朱温就让他继续担任河南尹。因为朱温就了他的命,所以很是感激朱温,对他很是忠心,后代担心朱温猜忌他,就主动让位放权,朱温就向皇帝上奏,调任他为天平节度使、封为东平王。朱温篡唐后,加封他为魏王、兼任河阳节度使,还赐名宗奭。

他很清楚朱温的为人,所以,他一直都很低调、隐忍、谨慎,生怕一不下心得罪了朱温被杀。有一次,朱温来到他们家,看到他们家的女性都很是漂亮,大家都知道朱温是什么样的人,因此,全家上下所有的女性,包括他自己的妻妾、女儿、儿媳等人,都被朱温叫去侍寝了,但是他却忍下来了,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很是能忍,但是他的儿子不能人,准备要去杀死朱温,却被他给拦下来了,还劝儿子说:“当年我被李罕之围住,差点就死了,是他救了我,你们才有今天”。后来,李存勖灭掉了后梁,张全义因为主动投靠新主人,还改掉了朱温给他的赐名,因此,李存勖对他还是不错,被封为齐王、中书令、河南尹兼河阳节度使,在75岁的时候病死了。

标签: 张全义唐朝

更多文章

  • 张全义如何从一个农夫逆袭成五代大臣的?他有什么本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全义,五代十国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张全义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他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之中,各路军阀连年交战,烽烟四起,生灵涂炭。在乱世中,不仅老百姓的性命贱如蝼蚁,有时候,达官贵人们也难以自保。后梁太祖朱温手下的魏王、河阳节度使张全义,

  • “天堂”苏州的奠基人 五代吴越国钱元璙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五代十国,吴越国,钱元璙

    钱元璙(公元886-942),字德辉,初名传璙,浙江临安人。钱元璙是大名鼎鼎的吴越国王钱镠的第六子。钱镠在位时,他做过宣武军(今河南开封)节度判官,太傅,同中出门下平章事等官。后其弟,钱镠第七子钱元瓘继承吴越国王之位后,众兄弟尽改“传”为“元”,钱传璙也就改名为“钱元璙”,升检校太师,中书令,开封仪

  • 广陵郡王钱元璙生平简介 钱元璙后代及人物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五代十国,吴越国,钱元璙

    钱元璙(887年-942年),字德辉,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名钱传璙,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武肃王钱镠的第六子,文穆王钱元瓘的哥哥,母亲庄穆夫人吴氏。同母兄弟钱传瑛、钱传璛、钱传璟、钱元琳。钱元璙历任沂王府咨议参军、宣武军节度使判官,散骑常侍,马军厅事指挥使。武勇都之变,徐绾召淮南军入侵两浙。在顾

  • 五代十国中的不倒翁 宋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代十国,赵匡胤,赵弘殷

    宋太祖赵匡胤创立了宋朝,并扫平天下,终结了五代十国的纷乱时代。在那个时代,改朝换代,换个皇帝就像吃顿饭那么容易,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但是也不乏一些奇人,他们能够历经数朝而不倒,比如著名的十朝元老——冯道,他就是政坛不倒翁的象征,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十个皇帝,而且都做

  • 赵弘殷有多厉害?比他的皇帝儿子还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弘殷,五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五代时期的“猛人”—赵弘殷,比他的皇帝儿子还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讲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位皇帝,他们中唯独宋祖(即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不是皇帝出身,但是赵匡胤出身军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一身的本事和其父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不说张匡胤,

  • 赵弘殷是怎么死的?跟他儿子赵匡胤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弘殷,五代

    赵弘殷死于雨夜,竟是因为他儿子赵匡胤只顾自己的前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后周军法有一条规定,半夜三更之时任何人不得入城,违者严惩不贷,偏偏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就栽在这条规定上。占领滁州城之后的第三天,也即开过庆功宴之后的第二天,晚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赵匡胤吃过饭,先去看

  • 赵匡胤和赵弘殷两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你们知道多少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在历史上赵匡胤和赵弘殷的故事,你们知道多少呢?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发动“陈桥兵变”,代周建宋。赵匡胤在位期间,平定荆南和湖南,灭后蜀、南汉、南唐,基本统一了天下。他制定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开创了宋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赵匡胤(927年-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高从诲,喜欢当强盗,抢完还把东西送回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从诲

    夏日,荆南某地。无风,日头很毒。几处起伏蜿蜒的丘陵上,稀疏的草木蔫得抬不起头来,没有一点生气。丘陵外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干裂的地缝中似乎要翻滚出热浪。身体略胖的高从诲即使在背阴处也是汗流浃背,不得不敞开衣襟。随从拼命地给他扇着扇子。50多名劲装汉子也都热得下了马,东倒西歪地提不起半点精神。战马也蔫耷着

  • 揭秘五代最牛父子高季兴和高从诲,所辖之地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从诲,五代十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从诲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梁太祖被儿子弑杀后,他手下那帮将领就像被圈禁多日的烈马,终于可以挣脱羁绊、自由奔驰了。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就在此时自立为王,割据一方。高季兴所统辖的荆南,除了地域狭小、兵微将寡的不利条件,还被强国环伺:西有后蜀,东有南唐

  • 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长子,高从诲历史上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从诲,五代十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高从诲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高季兴的特色犹如吕布一般,为了追逐利益反复无常,不仅数次叛主,还经常劫掠它国的贡品,再加上其在位期间没有突出的政绩,所以,成了世人诟病的反面典型。然而,他的儿子高从诲在接过南平国的权利棒之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却成了一个无法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