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世宗柴荣:如何为北宋开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周世宗柴荣:如何为北宋开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22 更新时间:2023/12/10 11:40:43

柴荣,也叫郭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柴家庄人。生于公元921年(后唐天佑十八年),死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六月),终年三十八岁。公元954年(后周显德元年)至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即位后周皇帝,史称周世宗,在位时间五年。是后周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五代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统帅。

公元921年(后唐天佑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柴荣出生于在邢州龙岗县一幢别墅里。柴荣的父亲柴守礼、祖父柴翁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父亲柴守礼是后周太祖郭威妻子柴氏的哥哥。

公元926年(后唐天成元年),柴荣六岁时,郭威在洛阳娶姑妈柴氏为妻。据说,柴氏原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嫔御。同年四月,后唐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作乱,后唐庄宗李存勖被乱兵所杀。李嗣源(后唐明宗)进宫后,柴氏被放回家。行至汴水(黄河至开封一线),天阴下雨不止,只好住于旅舍。偶遇郭威,看他体貌非凡,一见倾心,而郭威亦闻柴氏贤淑,多有爱慕。接她回家的父亲柴守礼知女儿志不可夺,只好同意他们在外与郭威成婚。

柴荣幼年时家境已经开始每况愈下,年未童冠的柴荣只好前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柴氏,随侍左右。史称柴荣“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未及弱冠就开始担负起了管家之责,历经磨难,所以少年老成,精于理财,善于揣摩,长于调度。

公元936年(后晋天福二年),柴荣十六岁时,郭威的妻子柴氏病逝。为了资助家用,柴荣外出经商,曾往返于江陵(今湖北江陵)贩茶,行千里路,人间冷暖自有更深体会。“柴荣悉心经度,郭威甚怜之”。成长时期的心态和经历,打磨着他最初的性格,决定了后来的性情和习惯。柴荣成年后不敢停顿、凡事亲力亲为,就是因为少年时已养成习惯。其间学习骑射,练就一身武艺,又读了大量史书和黄老著作,增长了不少知识。柴荣的这一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更使他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了解民间疾苦和地方利弊,对于日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次,他在江陵贩卖茶货时,见有一个叫王处士的卜者其术如神,便与自己生意上的一个朋友颉跌氏同往问之。才布卦,忽有一棵蚰蜒草跃地而出,卓然而立,卜者大惊说:“我家用筮占卦已有十余世了,常记曾祖遗言,凡卜筮而蚰蜒草跌出者,其人贵不可言,况又卓立不倒,莫非天下之主乎!”急忙起来再三叩拜。柴荣虽装作不信和生气的样子,但内心里却非常高兴。于是,夜间他在旅馆里置酒,与朋友颉跌氏酣饮,并开玩笑地说:“王处士说我当为天子,若一旦到此,足下要何官,请言之。”颉跌氏说:“三十年来,凡到京洛,每见税官坐而获利,一日所入可以相当商贾数月,私心羡之。若大官为天子,我愿作京洛税院也就满足了。”柴荣笑曰:“为何要求如此之低呀!”此后,柴荣便有了弃商,随养父郭威从军的想法。

公元939年(后晋天福四年),不满十八岁的柴荣弃商从军,他干活不惜力,又粗通文墨,属于有文化的军人。义父郭威一直给柴荣提供着历练的机会。在他的荫蔽下,柴荣得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才干。他抽出较多时间,帮助义父处理事务性工作,专注治理,通晓时弊,同时建立了广泛的人脉。

公元947年(后晋天福十二年二月),郭威等帮助刘知远在太原即皇帝位。闫七月,后汉在汴梁建都时,郭威以佐命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加检校太保。二十七岁的柴荣被授为左监门卫将军。

公元949年(后汉乾佑二年),郭威任邺都(今河北大名)留守、天雄节度使时,二十九岁的柴荣被任为天雄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

公元950年(后汉乾佑三年三月),郭威在任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的同时,被提升为枢密使。柴荣在邺都协助郭威政尚清简,治绩有声。

公元951年(后周广顺元年正月),郭威即皇帝位,改元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同月,授三十一岁的柴荣为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荣的前任夫人刘氏被杀后,郭威将自己的养女符氏嫁给了他。符氏的祖父是符存审,曾在南唐为相,死后追封为秦王。父亲是符彦卿,后周天雄军节度使,封魏王。符氏初嫁给了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后李守贞叛变后汉,郭威受命征讨李守贞,攻下城后遇见到了符氏。郭威与其父符彦卿是好朋友,就将其交还给了符彦卿。符氏感恩,拜郭威为养父。

柴荣为政清肃,把潭州治理的盗不犯境,一派安宁的景象。同年八月,郭威追立故夫人柴氏为皇后。十二月,柴荣被封为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公元953年(后周广顺三年三月),郭威将居功自傲,屡次弄权的重臣枢密使王峻黜往外地,三十三岁的柴荣从澶州节度使位上出任开封尹兼功德使,封晋王。八月,柴荣第四子柴宗训(前三子已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生于澶州府第。十月,封柴荣为顿递使。十二月,柴荣陪郭威郊庙行事。

公元954年(后周显德元年正月),郭威大赦天下,改后周广顺四年为显德元年。加封三十四岁的晋王柴荣为开封尹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宰臣冯道加守太师,范质加上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李谷加左仆射、集贤殿大学士,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郭威病重时,召外甥李重进入宫,令他拜见柴荣,以定君臣之分。

后周太祖郭威病逝,死前留下遗命:“晋王荣可于柩前即位。”于是,柴荣在大臣们的拥戴下,在郭威的灵柩前即位,史称后周世宗。在古代,封建帝王即位时一般都要在前一个皇帝的灵柩前进行,以示自己地位的合法性。同年三月,柴荣大赦天下,免诸道州府所欠去年夏秋租税。四月,郭威被葬于新郑(今河南新郑)郭店嵩陵,庙号太祖,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金鳞非是池中物,风云起时便成龙。柴荣登基的准备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从马夫到皇帝仅仅用了十六年,窜升速度惊人。郭威和柴荣父子二人能坐上皇帝的位置,其机会来自一场惨剧。

公元947年(后晋开运三年),辽帝耶律德光虽然消灭了后晋,却无法长期占据中原。太原留守刘知远在郭威等人劝助下称帝,建立了后汉。刘知远很信任宠爱郭威,委其为枢密副使(后晋军副元帅)。刘知远福薄早亡,传位儿子刘承佑,军政大权托与郭威、苏逢吉、杨彬、史弘肇等顾命之臣掌管。杨彬、史弘肇是老粗,骜不驯,专横跋扈,对新君狂妄无礼。苏逢吉是文官,擅长媚上,对皇帝还算恭敬。刘承佑不愿逆来顺受,撕破面皮,抢先下手,借皇族之力诛杀了杨彬、史弘肇,灭其九族。

郭威时任枢密使、邺都留守,统兵在外,并未直接参与杨彬、史弘肇与新君的矛盾,却被划为同党,刘承佑对其下达追杀令。郭威与刘知远其实是通家之谊,太后称其为“自家人”。但刘承佑却不管这一套,他令自己的亲舅舅李业秘密扑杀郭威,李业却错把杀人密诏送到郭威的手中。郭威岂能坐以待毙,就把密诏上的名单扩大到众将校,全军群情激愤。郭威起兵杀向汴梁,旗号是“清君侧”,但对刘承佑留了余地。柴荣受命留守邺都,主持邺都军政事务,有力地支援了郭威的行动。可刘承佑却杀红了眼,同年十一月,将郭威留居京都汴梁的夫人张氏与儿子青哥、意哥,侄儿守筠、奉超、定哥,柴荣的妻子刘氏及宜哥等三子全部诛杀,自绝后路。战事开始,刘承佑兵败,途中为侍从所杀。

郭威按照事先对军士们的允诺,纵兵屠掠汴梁城一日,久经沙场的郭威没有通常所说的妇人之仁。其后,郭威不敢顺势做天子,宣布迎接刘知远的堂弟、刘崇的儿子刘赟(yun)为帝。刘崇当时是河东节度使,颇有实力。此举一来表明自己无夺取皇位的心迹,二来是缓兵之计,暂时打消刘崇为侄儿刘承佑复仇的念头。

大好江山拱手相让,纵使郭威甘心,以他为中心的利益集团也不会甘心,新的阴谋正在酝酿。北部边境急报契丹来犯,郭威率大军迎敌,行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将士哗变,把黄旗披在郭威身上。这次政变让军人们明白了,很多问题是可以用大脑解决的。十年后,赵匡胤想不出更好的创意,就干脆照葫芦画瓢,也来个黄袍加身。两次黄袍加身的时间和地点虽然不同,形式和结果却如出一辙。称帝后,郭威未忘宽厚节俭。对于奉命杀死自己妻儿的开封府尹刘铢,只杀掉了本人了事,没有迁怒他的妻儿,甚至还赐予他们了田宅。

郭威在位仅三年。他轻减刑罚,废止苛税,散官田给佃户,留下爱民的好名声。郭威是一个有顾忌的人。他的顾忌,改变了先前斩尽杀绝的复仇传统,化解了五代积聚的一些暴戾之气,也影响了宋朝至少是北宋的性格。郭威没有儿子和侄儿在世,接班候选人只有在义子柴荣和外甥李重进之间进行。郭威选择了柴荣。后周没有复杂的后宫,没有权臣,也就没有了围绕权力的阴谋和杀戮,使权力过渡波澜不惊。历史把柴荣推到了前台。

此时,年富力强的后周世宗柴荣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可他也担心以太快的速度统一天下,会导致功败垂成。为此,他向精通术数的左谏大夫王朴询问:“朕当得几年?”王朴答道:“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后非所知也。”柴荣大喜,曰:“若如卿言,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然而,柴荣在位的时间共计只有五年零六个月,看似与王朴所言不符,可也有人说五乘以六,刚好为三十这个数。也许是精通术数的王朴心里知道,又不便直说,只好婉而言之。但柴荣却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制定了统治进程的时间表。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序幕,为北宋王朝的建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标签: 北宋柴荣后周

更多文章

  • 周世宗柴荣的华丽登场:御驾亲征高平大破北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世宗,柴荣

    显德元年(西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镇宁节度使郭荣(柴荣)继位,即为周世宗。周太祖在驾崩前让郭荣担任开封府尹的职务,明确为皇储,既锻炼能力,也培植势力。然后废掉了王峻和王殷这两位老伯,扫清了郭荣继位的障碍。不过周太祖可以在身前解决内忧,却未能完全解决外患。郭威死后,北汉皇帝刘崇欣喜若狂,

  • 周世宗柴荣的改革 柴荣为什么改造汴京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世宗柴荣,柴荣的改革

    周世宗柴荣的改革周世宗柴荣在即位之后,国内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许多的改革措施,对外更是掀起了南征北伐等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后周的国家疆土范围。可以说后周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完全离不开周世宗柴荣的改革。那么周世宗柴荣的改革都是些什么呢?在军队方面上,柴荣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下令政治军队,柴荣认为士兵贵

  • 毫无背景的赵匡胤是如何得到周世宗的器重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匡胤

    唐末五代是一个军阀主义大兴的时代,从中央到地方,无数大大小小拥兵自重的军阀,自觉不自觉地攫取更多的权利,滋长更大的野心。对于“军阀”这个词汇,我们不陌生。上个世纪的中华民国历史上,从袁世凯死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都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渊菽。老军阀有直皖奉,新军阀有蒋冯阎桂,这是大点儿的,还有各省各地

  • 被忽略的明君:周世宗差点收复燕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荣

    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他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且一个接着一个,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显得很渺小,但有一位帝王,却在历朝历代备受赞颂。马天骥说“周世宗当天下四分五裂之余,一念振刷,犹能转弱为强。司马光说“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

  • 五代十国后周文化:周世宗为恢复儒学做努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世宗

    五代十国是个很分裂的时代,尽管是如此,当时的统治者还关注了当下的文化。比如,后周世宗时,更做了一些恢复儒学的努力,使得儒学的传统不至于在这纷乱的年代中断。在而民间私人讲学的风气也很盛行,培育了不少的儒学人才,这都成为宋代儒学兴发的重要养分。网络配图由于社会动荡和时代短促的缘故,时常发生叛变弑君事,而

  • 揭秘:周世宗柴荣为何重用毫无背景的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世宗柴荣

    唐末五代是一个军阀主义大兴的时代,从中央到地方,无数大大小小拥兵自重的军阀,自觉不自觉地攫取更多的权利,滋长更大的野心。对于“军阀”这个词汇,我们不陌生。上个世纪的中华民国历史上,从袁世凯死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都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渊菽。老军阀有直皖奉,新军阀有蒋冯阎桂,这是大点儿的,还有各省各地

  • 周世宗柴荣:五代第一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荣

    导读:后周君主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统领,他在位时大力发展经济,改革政治,国家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他英勇善战收复大片失地,然英年早逝,继承人又年幼羸弱,最终被赵匡胤黄袍加身断了后周天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政治改革为赵匡胤的基本统一打下了基础。网络配图周世宗,名柴荣(公元921~959年),

  • 难以置信:周世宗暴毙因遭遇外星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世宗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后周世宗柴荣的死因是什么?在公元959年

  • 周世宗柴荣:他不是皇帝亲生却坐上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荣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不是开国皇帝的亲生儿子,也没有推翻这个国家,但是他继位了,他就是五代十国期间的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网络配图这哥们虽然在位时间不长,正当壮年39岁就龙驭宾天了,但也为后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军事上西败后蜀、三征南唐、北伐辽国。大大改善了周边的政治环境,成为当时的第一强国可以说。

  • 周世宗柴荣:称帝后终身不能与生父见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荣

    柴荣算得上个枭雄,他一生文治武功开创后周。可是在他称帝以后因为礼法的原因就再也不能与生父见面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网络配图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在后汉朝廷做官时,全家都被后汉隐帝杀光,这才奋起反击,率军推翻了后汉朝廷,建立了后周。因为郭威所有子嗣都死了,身边唯一的亲人只剩下养子郭荣,郭荣原名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