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薄姬为什么要选择与儿子合葬?只因刘恒生前说过这句话!

薄姬为什么要选择与儿子合葬?只因刘恒生前说过这句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36 更新时间:2024/1/16 22:17:38

薄姬为什么要选择与儿子合葬?只因刘恒生前说过这句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薄姬薄太后,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她是汉朝时期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刘恒的生母,原本她和刘恒都是非常不起眼的,就连吕雉都没有为难过他们,可见薄太后当年对吕雉来说真的是没有任何威胁的,而后来刘恒成了皇帝,薄姬也成了薄太后。不过,薄太后死后,却和自己的儿子刘恒一起葬在霸陵,这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呢?

薄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的私生女,刚长大就被思念故国的母亲送入秦末自立为魏王的魏豹宫中,成了魏豹的姬妾。

原本与刘邦共同对付项羽的魏豹,因为神算预言薄姬“日后要生下天子,成为世间第一贵妇人”,而与刘邦决裂,做起了当皇帝的梦。可惜白日梦开始没多久,魏豹就被恼羞成怒的刘邦派兵砍了脑袋,“魏宫”中的女人们全部被充作汉宫中的织室婢女。

刘邦有一次莫名其妙地入织室,并把他不喜欢的薄姬召入后宫。

薄姬绝处逢生入了后宫,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以为自己“日后要生下天子”的预言马上就要实现了,可刘邦却把她忘得一干二净,别说召幸。

这时刘邦身边有两个妃妾经常在一起嘲笑薄姬的霉运。一次恰巧被刘邦听到了,刘邦觉得薄姬真可怜,于是当晚召薄姬前来侍寝。

就是这样唯一的机会,薄姬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刘恒。

当时的汉宫充满了阴云杀机,吕后和儿子太子刘盈为一方,宠妃戚姬与儿子赵王如意为另一方,明争暗斗,危机重重。薄姬和儿子小心翼翼地在夹缝当中生存着。

后来刘邦死了,太子刘盈即位,吕后掌握了宫廷与朝廷的内外大权,并对其他皇子和刘邦宠妃进行了血腥大清算。刘邦的儿子们则相继死于非命,8个长大成人的儿子最后只剩下了两个。唯有薄姬母子因从前备受冷落欺辱反而得到了吕后的宽容和怜悯。她下诏送她跟儿子代王一起到封地“代”去做了国王和太后。

七年过去了,汉惠帝和吕后先后死掉。吕氏的势力被忠于刘氏的大臣们铲除。被扶上台的傀儡小皇帝也被废了。

谁来当新皇帝?此时刘邦的儿子们,只剩下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了。被吕后抚养长大的刘长自然不能令大臣们放心,没有家族势力而母亲薄姬又善良仁弱的代王刘恒,就成了大汉帝国天子唯一的最佳人选!

就这样薄姬所生的儿子刘恒,终于如神算许负所料当上了皇帝,史称汉文帝,自己也苦尽甘来贵为皇太后。

作为母亲的薄姬幸福无比,因为她的儿子汉文帝刘恒不但是中国历史上开创了“文景之治”盛世的一代明君,而且还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大家熟知的二十四孝中就有汉文帝。

薄姬从来没有当自己是刘邦的配偶,她的心愿是永远和自己的爱子相依为命。死后她被葬在文帝陵的南塬。文帝说他要永远背负着母亲,死后继续对这个为了他奉献一生的妈妈尽孝,而薄姬也永远守护在儿子刘恒的身边了。于是,给刘邦生下了汉文帝这样赫赫有名儿子的薄太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葬在了今西安东南的霸陵。

标签: 汉朝薄姬

更多文章

  • 《红梅》宋代王十朋所作的诗,注释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这是南宋诗人王十朋著有的诗作,诗题名是《红梅》。选自《梅溪集》。作品原文《红梅》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天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注释1、选自《梅溪集》2、元:通“原”,原本翻译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红梅和桃李开花茂盛的样子原来就是不同的,因为从冬天过来,红梅身上还留有傲霜斗雪的痕迹,虽然是红梅,

  • 他是南宋爱国名臣,揭秘王十朋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十朋,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十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省乐清市)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曾直言批评皇帝,两次硬怼当朝宰相,宋孝宗赵昚(shèn)赞其为:“南宋无双士,东都第一臣。”王

  • 为什么皇帝明明知道曾觌是奸臣却还是要用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帝,曾觌,奸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奸臣,忠臣各有各的忠,而奸臣都是差不多,无非就是弄钱、弄权、弄女人,也没其他什么追求了。在奸臣当道的大环境下,都有一个到今天还管用的说法:他们蒙蔽了皇帝。不过,你以为皇帝真的就这么好蒙蔽吗?事实上是,绝大部分皇帝都知道自己的某个手下是奸臣,尽管满朝文武都看不惯他,但是皇帝还是喜欢他。

  • 《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作者曾觌,原文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

    靖康二年,汴京失守,徽、钦二帝被掳,宋室南迁,曾觌也在这一历史转变之期,流亡江南,不久就做了南宋官员。孝宗登基后,他逐渐受到重用。此词自注云:“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庚寅”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一载“汪大猷为贺金正旦使,俾觌副之。”他们于当年二月完成使命,回到临安

  • 曾觌是什么人?宋朝奸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

    曾觌(1109-1180) 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开封)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以寄班祗候与龙大渊同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与龙大渊朋比为奸,恃宠干政,广收贿赂,权势颇盛。出为福建、浙东总管。乾道七年(1171年),迁承宣使、节度使。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开

  • 诗中李商隐,词里吴文英,皆乃性情中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

    有些人,有些爱,除了放在心里,还可以用笔写出来~~~密约偷香(梦、忆)踏青,小车随马过南屏。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南宋 / 吴文英 / 定风波·春情( 注:括号里原词遗失了一个字,老文我依据词意大概觉得梦字或者

  • 《琐窗寒·玉兰》宋代词人吴文英,原文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琐窗寒·玉兰》

    《琐窗寒·玉兰》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作。此词借咏物以怀人,上片写赏玉兰花的感受,下片写从眼前花想到如花般美貌动人的苏姬,深切地表达了思念之情。琐窗寒·玉兰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①。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②。渺征槎、去乘阆风,占香上国幽心展。□遗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骚畹。一盼。千金换。

  • 吴文英南宋词人生平简介,人物成就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

  • 宋代吴文英诗词之一,琐窗寒·玉兰这首词该怎么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代,吴文英

    琐窗寒·玉兰【宋代】吴文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渺征槎、去乘阆风,占香上国幽心展。□遗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骚畹。一盼。千金换。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

  • 宋代吴文英诗词之一,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这首词该怎么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代,吴文英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宋代】吴文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