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的哀叹带给他死亡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的哀叹带给他死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39 更新时间:2024/1/11 10:51:07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尼采的话对李煜词的高度评价。独特的生活是什么呢?由皇帝到俘虏这种生活,独特的感受就是那种悔恨,那种反思,那种悲痛,那种忏悔。李煜后期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巨大的亡国之痛,或叹怨孤寂之苦,或惆怅梦幻之景,或抒写对人生厌倦之情,字里行间渗透了他失去政权后,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日夕以眼泪洗面”的深哀与巨痛,流露出对豪华景象的眷恋和对冷酷现实无可奈何的情绪。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摒绝了浓厚的脂粉气,境界豁大而深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李煜后期作品的主旋律和情感基调。

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陆游《避暑漫游》中记载:“李煜归朝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在赐第,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宋)太宗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词人为写词、抒怀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明月下,东风里,不禁遥想起在故国家园欣赏春花秋月的自由美好岁月。然而,春花已随风而逝,此时的明月也非故国家园的明月,叫人怎堪回首!“往事知多少”,那“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多少恨”),“胭脂泪,留人醉”(《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等往事一桩桩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往事的回忆,使他更觉现时身为囚徒生活的痛苦难以缄默,即使“小楼昨夜又东风”,自然景象不能使他消愁解闷,只使他更锥心泣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是他无限悲戚心怀的真实写照。一字字重如铅块,泪血凝结。这笔调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如出一辙,感人至深。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对故国无限眷顾和对故居犹在、物是人非、河山易主的哀叹溢于言表。他越追缅过去越感愁思难禁,愁丝百结无法解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欲忘往事忘不却,欲断愁思断不绝,阶下囚的哀愁,竟是如此的凄美,如此的黯然伤魂,如此的绵绵无绝期,以至千年滔滔的一江春水都无法卷走那曾经的伤痕,那曾经的惨痛,那曾经的泣声泣泪?据说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十余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孙李唐庄,就是当年李煜亡国被俘入汴,宋太祖赐宅,宋太宗又赐毒药的地方。千百年来李煜清丽的词韵绵延不朽,不知春风明月中的小楼朱颜是否依旧?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李煜后期作品,调子低沉,含思凄婉,抒发词人亡国被俘后那眷恋故国、痛楚难以言说的怀旧情感。帘外,潺潺雨声,落红无数的暮春;帘内,薄薄的罗衾抵挡不住五更寒气的侵袭。以前过的是富贵帝王的生活,现为阶下之囚,备尝艰辛与屈辱,词人怎能不悲感交集?“梦里不知”已做了俘虏,仿佛已经忘却故国和失去政权的痛楚,贪享着片时欢乐。身处困境中,故意只言其欢不说其悲,饮泪强笑,比直说悲痛更觉悲痛十分。这是生活辩证法,用于文艺,则成艺术辩证法。

“独自莫凭栏”,进一步衬托那眷恋与痛苦交织的情思,5个字包含极其丰富复杂的感情。这是“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结的苦果,诉说故国山河已易姓,想见她一面也不可能。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比喻照应“春意阑珊”,又说明“别易见难”的程度,像落花为流水卷去,一去不复返,一在天上,一在人间,要见面是“难于上青天”了。与祖国一别竟成永诀,何等凄苦!“往事只堪哀”,不堪回首,违心地劝诫“独自莫凭栏”。不去凭栏眺望,能否就从心中抹掉眷念的故国、消除掉亡国的痛苦?这是词人自己最理解的啊!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言悲志哀,不见一个悲、哀字,却通篇无不写尽了悲哀痛切之情!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后半生是囚徒生涯,去国离家而对故国江山的憧憬,亡国俘虏叹往事依依。“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国之君,竟然全不懂政治军事,喜好填词、书画、音律,还向往隐士生活;不仅号钟隐,还要在华丽的宫廷“作烟萝”,如此怎能不亡国?叫人慨叹的同时又心生同情。“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献出祖宗基业,应当痛哭于九庙之外,向百姓谢罪而后行。而李后主只是把挥泪对宫娥,听教坊离别曲记在心里。这样的君主,那能治理得国家,不亡才怪呢?按李煜之性情,生在君王之家真是上天安排的人间悲剧。种种情感的真切流露,幅幅景象的巨大反差,那种难以抑制的悲痛,这种饱含“愿世世无生帝王家”的悲凉;与宫娥相顾垂泪,无谁相告的凄苦。不由让人对才情卓越的李后主政事平庸、命运多舛而黯然神伤。

再诸如: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无一不是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归故国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故人、故事”的无限留恋,反映亡国之痛,无一不是泣尽以血的词句。

标签: 李煜南唐虞美人

更多文章

  • 豁达的君王宋太祖:如果未死李煜的悲剧不会上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太祖,宋太宗,李煜,

    两宋以文治国,大宋开国皇帝--出生于传统武将门庭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定下这一国策后,为了让后世子孙彻底贯彻这一精神,留下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遗训,并将其刻在一块石碑上,藏于深宫密室。每当新帝即位时,其中一个秘密仪式便是恭读遗训。密室只有皇帝可以进入,甚至重臣都不知“石刻遗训”的存在,直到宋太祖死后一

  • 南唐后主李煜死亡之谜:《虞美人》背后的内涵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虞美人,李煜,赵光义,

    李煜被押往北宋京城,他住的地方是宋太祖亲自选的,而且还翻修了一下,院子里种满了梧桐。现在开封城西北角的西城墙外,有一个叫逊李唐庄的村子。“逊李唐”,就是囚禁南唐后主的地方。宋太祖赦免了他的罪行,封他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千牛卫”是负责保护皇帝和王公贵族的侍卫,当然不可能真的让他去带兵,而“违命

  • 宋灭南唐并不轻松:李煜固守南京城长达一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煜,南京,南唐,

    说到李煜,人们在佩服其文学上辉煌成就的同时,难免慨叹其作为乱世君王的失败。然而,在南京晓庄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教授许春在看来,说李煜是面对进攻坐以待毙的昏君,是“不符合史实,也是极不公平的”,不能因为最终失败就忽略不计他曾经作过的抗争。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词坛最为璀璨的明星,这一结论向为众多的文学史著所

  • 后蜀南唐如何覆灭:李煜为何误杀国家重将林仁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后蜀,南唐,李煜,花蕊夫人,孟昶

    导读:名将林仁肇一死,南唐如失长城,朝中再无人能敌宋军。公元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肉袒(光着上身)出降,南唐遂灭。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帝国皇帝孟昶心情大好,亲笔在钉于屋门两侧用于驱鬼避邪的桃木板上题下了两句吉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通常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

  • 只因后主李煜误杀重臣?南唐灭亡的真正起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唐,灭亡,起因,李煜

    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帝国皇帝孟昶心情大好,亲笔在钉于屋门两侧用于驱鬼避邪的桃木板上题下了两句吉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通常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文采飞扬的孟昶自然就是春联的“专利持有人”。不过,这个故事还没完,一年后,大宋帝国灭掉了后蜀,宋廷派到成都的第一任地方长官正是一个叫吕余庆的

  • 倾国一战:南唐后主李煜为民而降可称贤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唐,李煜

    两军交战之初,李煜把军权全权交给了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皇甫继勋是南唐名将皇甫晖之子,也算是熟悉阵战了。可他自以为南唐水军强势,又有长江天险,且十月江水寒凉,水流急迫,根本不可能搭建浮桥,于是放松警戒,没有及时做出应对。等到李煜知道宋军大部队已经渡江,逼近城下的时候,只能怒斩皇甫继勋。此时情况已

  • 痴情帝皇的凄美爱情:李煜与小周后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煜,小周后,爱情故事

    南唐后主李煜,历史上有名的词人,他一生写下不少名篇流传至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名句至今犹在传唱。李煜文采风流,谦谦君子,赢得了当时世间两位极品美女的芳心,两人更是同胞姐妹,因舜帝当时有娥皇、女英之说,李煜的第一任皇后又名娥皇,所以世人又称小周后为周女英。李煜与小周后的爱

  • 南唐后主李煜的经典词作《虞美人》进行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煜,《虞美人》,周娥皇,南唐

    李煜是中国词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对于词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归宋的几年里,创作了很多堪称经典的词作,而《虞美人》这首他的绝命词更是堪称当世一绝,一直以来都广为流传,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这首词情真意切,语意清新,蕴含了李煜心中的无限悲伤之情。在李煜归宋之后的第三年,失去了自由的李煜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对于故

  • 李煜和纳兰容若之间的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煜,纳兰容若

    李煜和纳兰容若经常被世人拿来对比,究其原因,俩人的词风和身世颇为相似。梁启超曾说:“容若小词,直追李主”,这句话肯定了俩人在词风上的相似。李煜生活在南唐,纳兰容若生活在清朝,俩人相差了700多年,但是俩人的词作经久不衰,成为后世典范之作。从身份来看,李煜是南唐后主,纳兰容若是清朝相国的儿子,身份地位

  • 道君皇帝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转世吗?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于宋哲宗驾崩之后继承皇位。宋哲宗是宋徽宗的哥哥,按理来说皇位应该由宋哲宗的子嗣继承的,但是宋哲宗去世的时候年仅二十五岁,加之体 弱多病,因而没有留下子嗣。宋徽宗原本是宋神宗的十一子,宋哲宗死后被向太后(宋神宗皇后)一派推举上位。宋徽宗继承皇位的初期,豪情万丈,还是想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