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什么劝李渊起兵造反

李世民为什么劝李渊起兵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25 更新时间:2024/1/2 7:37:47

翻阅典籍,可得知李渊是一名胸怀大志之人,且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但事实上,最后推翻隋炀帝以及隋朝的人也正是李渊。那么李渊为何一定要推翻隋炀帝,李世民为何劝李渊起兵造反?作为臣子,李世民同样有一颗爱国之心,作为儿子,李世民是一位孝子,那么李世民劝李渊起兵造反又是基于什么原因,李世民又是如何劝说李渊起兵造反的呢?

李世民

要弄清楚李世民为何要劝李渊起兵造反,就必须弄清李渊起兵造反前隋炀帝与李渊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整个隋朝的局势如何?

首先,隋炀帝对李姓的大臣是十分反感的,这主要是起因于民间的一个流言“李氏当为天子”。为此,大多数李姓大臣均遭到了隋炀帝杨广的毒手,李渊为迷惑隋炀帝,只能表露出沉迷声色的假象。

其次,农民军的不断起义,李渊已经筋疲力竭,而此时突厥大军来犯,李渊在与突厥人的对抗中并没有取得胜利,这点会招致朝廷的惩罚。

李世民考虑了上述的因素,于是在李渊战败后,就立即劝父亲,与其遭受来自隋炀帝的严重惩罚,不如揭竿而起,拯救天下百姓,并开创属于李氏的时代,但李世民也并非鲁莽之人,起义必须要集天时地利人和,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为了能够取得起义的胜利,李世民也为父亲李渊出谋划策。

第一、可借助各地农民军的力量,分散朝廷的兵力;

第二、可考虑吸纳贤士,共举大事。

李渊起兵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关于晋阳起兵原因的描述,基本归结于当时农民起义的爆发以及李渊的决策。但事实上,李渊起兵真相却鲜少有人得知,那么李渊起兵真相究竟如何,是什么导致了李渊最终决定起兵,李渊起兵的真相与历史上的记录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呢?

李渊起兵作战图

一夜风流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事,但是对于不一般的人来说,却有可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隋朝之所以灭亡,就因为一个不一般人的“一夜风流”,这个人便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正是”一夜风流“的发生,导致了李渊决定起兵反隋炀帝,那么”一夜风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李渊的“一夜风流”并不是一个自然事件,而是被其次子李世民精心设计过的。隋炀帝荒淫无道,隋朝末年各地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起义,作为李渊的部下及儿子,以李建民、李世民为首的下属均劝李渊起义反隋,李渊对隋朝虽然已经产生不满,但却一直拘泥于身份而不愿意背叛隋朝、不愿意背叛隋炀帝,为了让李渊能够下定决心起兵,李世民设计了“一夜风流”。

李世民的计谋的实施者是宫监裴寂,裴寂与李渊喝酒时,刻意劝酒,将李渊灌醉,然后唤来了隋炀帝的两名美人尹、张二妃,尹、张二妃虽为杨广的嫔妃,但一直备受冷落,久旱逢甘霖,三人很快便打得火热,直到日上三竿,李渊才醒来,当睁开眼看到如此情形,为了保命,李渊决定起兵。

李渊起兵的真相与历史上的记录相距甚远,历史上李渊起兵的原因是体恤百姓疾苦,决定推翻隋王朝。

李渊起兵的结果是什么

晋阳起兵,也称为李渊起兵,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场极其关键的战役。晋阳起兵前,中国的政权还集中在隋朝统治者手中,晋阳起兵后,中国的政权已经发生转移,这个转变是由李渊起兵的结果直接决定的,那么李渊起兵的结果究竟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取得这个结果的?李渊起兵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李渊起兵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在筹备了一年之后,李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长安,废除了隋炀帝之帝位,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变相掌控了国家的实权,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李渊起兵的结果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中国的朝廷更迭,第一任开国者往往是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的,而李渊只花了一年的时间便能成功的成为真正的统治者,这点的确令人敬佩不已,那么李渊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一、李渊起兵的胜利,与李渊的谋略是密切相关的,历史对于李世民的诸多称赞,掩盖了其父李渊的光芒。李渊,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家、谋略家,在部属接二连三的请求起兵反隋之时,李渊并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下达命令,反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势,审时度势给予中肯的意见,并不断厚积薄发,养精蓄锐,为背水一战作充分地准备。

其二、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李渊起兵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还是因为隋朝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个危机已经不能化解,隋朝朝廷已处于濒临瓦解的状态。

李渊起兵的结果,直接开创了唐朝,让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李渊起兵的时间

一个朝代之所以覆灭,必定有着其覆灭的根本原因,当然也将由一场根本性的战役来结束它。我国隋朝的覆灭便是遵循着上述的道理,隋朝覆灭,非一日之寒,而是由日积月累的内因外患而导致的,而隋朝也是由晋阳起兵而终结的。作为晋阳战争的领导者,李渊起兵时间具体是怎样的?李渊起兵时间是一种随意性行为还是经过反复思量的,如果是反复思量的,那都有哪些因素?李渊起兵时间距胜利时间相隔多久?

李渊

历史上关于李渊起兵的具体时间,并没有一个十分确切的说法,资料中的描述是公元617年6月。

李渊起兵是否经过谋划呢,很显然,李渊起兵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李渊决定起兵是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的。

第一、隋炀帝的不信任,在命令李渊留守太原时,安排了王威、高君雅两人一起留守太原,跟随李渊,这两人的存在就充分显示了隋炀帝对李渊的不信任;

第二、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讨伐荒淫无耻的隋炀帝和无可救药的隋朝朝廷,在亲身经历了种种之后,李渊心生反意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第三、在公元617年2月,李渊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背叛朝廷,自称为王,这可以说是李渊决定起兵的导火索,也是李渊起兵的决定性因素。

李渊起兵的时间是617年6月,结束时间为617年11月,这场战役仅持续了5个月。

晋阳起兵的兵力

晋阳起兵,在我国历史上是一场极其重要的战争,它的发生,使得中国的朝代发生了更迭、并且统治者发生了易主。那么李渊发动起义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晋阳起兵时有多少兵,晋阳起兵时各种来源的有多少兵,分别有哪些来源?反观隋朝朝廷在晋阳起兵时有多少兵防御,为何兵力会如此之少呢?

李渊起兵

晋阳起兵前,李渊为了此次起义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兵力的准备工作,为了能够壮大军事实力,李渊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增加军队兵力。

第一、从民间征兵是兵力扩张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当时在隋炀帝的统治下,民间十分疾苦,如何让百姓们自愿投军,李渊采取了开仓济民的方式,赢得了民心,在李渊公开募兵之时,有大量的百姓前来投军,据数据显示,每天均有千余人来投军,在二十天左右便召集了近万名兵力。

第二、与外部结盟,从而增加兵力。李渊在对待突厥方面,采取了低调的方式,以希望与突厥结盟,并且通过书信外交,获得了始毕可汗的认可,在李渊起兵之前,突厥送来了近五百人,以及数三千匹战马,以表示对李渊晋阳起兵的支持。

李渊在实施了上述的两个手段之后,加上原有的兵力,在晋阳起兵之时,李渊的兵力已达到近十万人,而反观隋朝,由于四处爆发的农民起义,隋朝的兵力大多被派出镇压起义,留守关中的兵力较少,实力较为薄弱,最终晋阳起兵取得胜利。

李渊起兵的地点

晋阳起兵,也称为李渊起兵,这是一场涉及到中国朝代更迭的兵变,这场战争结束了隋朝近三十八年的统治,迎来了中国唐朝,开创了大唐盛世,使中国在经济、文学乃至贸易都有了巨大的腾飞,使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那么如此关键的一场战争,李渊起兵地点在哪里,李渊起兵地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李渊起兵地点的选择对于这场战役的结果有何影响?

李渊

李渊起兵,在官方上叫做晋阳起兵、太原起兵,从它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李渊起兵的地点是现今中国的山西省太原市,李渊起兵的地点选择是以下两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其一、李渊选择山西太原为起兵地点,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并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是出于朝廷的委派,公元615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后为太原留守,让李渊负责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李渊的兵力得以大增,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其二、山西太原其实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西北边防的重镇,隋朝在这个地方储备了大量的粮食,一旦起兵,山西太原的粮食足够养活所有士兵十年,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山西太原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李渊得到太原之后大喜,这可以进一步缩短李渊起兵的时间。

选择山西太原作为起兵的地点,从历史角度来看是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大大缩短了隋唐更迭的时间,加快了中国发展进程。

标签: 李世民渊起兵造反

更多文章

  • 李渊起兵时李世民多大 李世民为何劝李渊起兵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

    李渊起兵时李世民多大翻阅历史记录,赫然发现在晋阳起兵的过程中,李世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李渊起兵时李世民多大,他究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弄清李渊起兵时李世民多大,是否可以从李世民所作出的贡献去评价他具备哪些过人的素质?弄清李渊起兵时李世民多大,是否可以找寻出贞观之治之所以开创的内在原因呢?李渊起兵想

  • 他先称西秦霸王而后称帝 让李世民蒙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薛举,薛仁杲,李世民

    霸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其中一个意思涉及政治。霸字中含月字,但这个月不是满月,而是偏月或半月,引申为统治一方,而非全域。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虽然厉害,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但他们只是代行周天子职权的一方诸侯,成不了天子,故曰霸。西楚霸王项羽,虽然打下了天下,但他

  • 唐太宗李世民想把弟媳立为皇后 魏征说了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珪,魏征

    王珪是唐初四大名相,此人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新唐书》记载了他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一次对话。一天,王珪进见,看到“有美人侍帝侧”。李世民指着美人说:“庐江王李瑗不行道义,杀其丈夫而纳其为妾,怎会不灭亡?”王珪赶紧起身回答:“陛下,您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李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宠爱年轻貌美的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

    武则天是唐朝的美女,因为容颜俏丽,很早就有美名。14岁的小女子被召入宫,刚开始很受大唐皇帝的宠爱。可是后来发生了几件事,让李世民对武则天不得不提防。其一,武则天非常聪明,看见太宗喜欢书法,就潜心研磨书法;知道皇帝喜欢诗歌,也找时间自己琢磨诗歌,当然这两方面在当时都有太高的造诣。就因为武则天过于聪明,

  • 揭秘: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会单单少了秦琼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

    作为功绩足以与秦始皇赵匡胤齐名的君主,李世民这一辈子唯一的遗憾估计就是发动了那场玄武门兵变。从哪个角度看,这场起事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对李世民来讲。自己当皇帝总比当个闲散王爷天天冒着被哥哥杀掉的危险提心吊胆的好。对后世来讲,一个开明的君主势必比即将即位的废柴好得多,至少保证了之后贞观之治的盛世。但这

  • 李世民娶大他15岁女人 这绝技侍奉过6位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但是在中国古代很少有男的娶比自己年长的女的。那为何一代帝王唐太宗李世民要特立独行,进行了一场姐弟恋,这个女人到底有何魅力让李世民为之倾倒。下面讲述这位侍奉过六代君王女人的一生。前段时间萧后墓出土了一件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皇冠,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结构最完整的皇后冠饰的新

  • 贞观之治真相:李世民坐享隋朝积累的粮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

  • 李世民贞观之治大纪事 李世民兄弟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贞观之治,李世民兄弟

    李世民登基后,改国号为贞观,期间治理国家的政策,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在唐高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任用贤能,安定国内外环境,促进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发展。通过唐太宗治理国家措施,唐朝逐步走向繁荣,后人在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作为时,认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社会中期的繁荣。因为隋末战争的缘故

  • 唐朝李世民是哪里人 李世民手下大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是哪里人,李世民手下大将

    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李世民出生在陕西省武功县的李家别馆。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是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出生后,父亲李渊在隋朝为官,李世民四岁时,一位会看面相的秀才说,李渊是位贵人,李渊的儿子是贵子。见到李世民后,这位书生啧啧称赞李世民,从他的面相来看,李世民有龙凤之姿。李世民在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了

  • 解析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唐太宗原名叫做李世民,有人说他的名字暗藏着济世安民的意思,他是汉族人,除了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外,还是非常有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有很多功绩,其中被很多人称道的就是他非常知人善任。唐太宗像他推行了众人皆知的贞观之治,在他继承皇位之后,对大臣们非常尊重,努力学习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