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辅国为何最终会死在,自己拥护登基为帝的唐代宗手里?

李辅国为何最终会死在,自己拥护登基为帝的唐代宗手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84 更新时间:2024/1/7 14:06:03

大家好,说起李辅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李辅国这个做了宰相的宦官可能就不会在史书上留下任何痕迹,当然这只能是四姑娘的幻想。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仓皇出逃,李亨在马嵬坡发动政变,父子俩分道扬镳,是李辅国拥立李恒登基为帝,唐玄宗李隆基被动的做了太上皇。李辅国权倾朝野,又在唐肃宗即将去世的时候,保护太子李豫继位,即唐代宗。李辅国的权力更上一层楼。然唐代宗不想受制于人,遂设计杀死了李辅国。

李辅国原来不叫李辅国,而叫李静忠。李静忠在唐玄宗时期入宫做了太监,跟随在太子李亨身边,并成为李亨的心腹,李亨这个人有野心,但太过小心,也可能是做太子小心翼翼惯了,显得有些懦弱,而李静忠则总是给李亨出主意,充当他的保护神。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出逃,李亨让李静忠去说服陈玄礼在马嵬坡发动政变,诛杀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然后这对父子分道扬镳,李静忠跟随李亨去到灵武,在灵武,李静忠说服李亨登基为帝,遥尊已经入蜀的唐玄宗为太上皇。

李亨继位后,李静忠因功获得赐名“护国”,后又改为“辅国”,从这名字也可以看出李亨有多依赖李辅国。自此,李辅国开始权倾朝野,军政大事都有他处决,李亨实际上已经是个傀儡,而且是心甘情愿做的傀儡。李辅国和张皇后勾结在一起,排除异己,更是孤立迫害唐玄宗。让唐玄宗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终于染病去世。

在唐玄宗去世的那一年,李亨也一病不起,太子李豫监国,张皇后和李辅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都想除掉对方。而张皇后还想要废立太子,在矫诏李豫进宫欲除之的时候,计划为李辅国所知,李辅国赶紧出兵保护了太子李豫,而囚禁张皇后并杀死了张皇后想立为太子的李系。就在兵变发生的时候,李亨已经快不行了,兵变的发生加剧了他的死亡,李亨于当天夜里去世。也因此,有传言说唐肃宗李亨是被太监吓死的。

第二天,李豫登基为帝。李辅国再次立下大功,也越发的骄横,不久就对李豫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意思就是陛下你就乖乖的在宫里待着,军国大事都有我呢,我什么都能处理好。这种模式已经运营的很成熟了,之前的唐肃宗和李辅国不就是如此吗?但唐代宗却不肯受制于人,只是他也没办法一下子除去李辅国,就开始做表面功夫,尊李辅国为“尚父”,封了司空,又兼着中书令,可以说是官宦中最有权势的了,李辅国也因此以为唐代宗很好控制。

只是,另一个大官宦程元振与李辅国不合,找唐代宗告状。唐代宗利用两个人的不合,一步步设计夺了李辅国的兵权,撤了他的中书令,又明升暗降。李辅国终于后知后觉知道唐代宗要办他,他气的口不择言,说:“老奴死罪,事朗君不了,请于地下事先帝。”这已经是在要挟唐代宗了。我帮助你老爸坐上皇帝之位,他是怎么对我的,后来我又帮助你坐上皇帝之位,你又是怎么对我的?我伺候不了你了,还是让我去地下继续伺候先帝吧。

唐代宗一听更生气,你想死,朕就成全你。于是在10月18日的夜里,李辅国家里来了强盗,把李辅国的脑袋砍下来带走了。唐代宗命人刻了一个木头脑袋按上下了葬。

权倾朝野的大官宦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但由他开始的大唐宦官专权制度已经成熟了。唐代宗虽然除掉了李辅国,却在第二年又宠信鱼承恩,鱼承恩比李辅国还要嚣张,当然后来也被唐代宗除去。

标签: 李辅国唐朝

更多文章

  • 唐德宗的一生中仅用四矛盾记载了功与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德宗,唐朝,功过

    德宗在位整整26年,要用他遗诏中所说,就是“二十有七载”,这是虚指。唐朝皇帝中,比他在位时间长的只有高宗和玄宗,太宗也不过在位23年;在他之后,再没有哪个唐朝皇帝比他在位时间长。德宗登基以后次年改元。他在位期间,共使用了三个年号:建中(4年)、兴元(1年)、贞元(21年)。青少年时代的动荡生活使德宗

  • 唐德宗爱女韩国贞穆公主的生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德宗,韩国贞穆公主,唐朝公主,

    韩国贞穆公主,始封唐安,唐德宗爱女,母昭德皇后王氏。下嫁韦宥。生母为王皇后(?-786年12月6日),唐德宗李适的皇后,唐顺宗的母亲。在生前只做了三天的皇后,谥号昭德皇后。王氏(?—786),生年不详,出身官宦世家,秘书监王遇之女,唐德宗李适担任奉节郡王期间纳之。上元元年(761年),王氏为李适生下

  • 唐德宗宠臣裴延龄:善于编造离奇谎言奉承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德宗,奸臣,唐朝,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者喜欢听顺悦己意的话,久而久之,报喜不报忧便成了官员的职业习惯。要报喜,却无喜可报,怎么办?就不得不制造假象来哄骗主子,于是说谎便成了官员的家常便饭。唐朝德宗年间的宠臣裴延龄就是这方面的高手。裴延龄,河中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乾元末年(公元759年)任汜水尉;德宗在位期

  • 大将李晟:屡立战功堪称“唐德宗的救火队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德宗

    大唐帝国向来崇尚军功,又十分重视门阀制度,故此出身士族又英勇善战的名门子弟大批脱颖而出,构建了大唐无与伦比的辉煌,西平郡王李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出身于位列高门士族的陇西李氏,凭借满腔忠诚和过人胆色,再造大唐帝国,成为名垂青史的大唐将军。有关李晟其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典故。唐德宗时,张光晟跟随朱

  • 揭秘唐德宗性格多变 一生之中充满了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位皇帝 ,他一生饱尝战火的洗礼,面对一次次考验,摇摆不定,导致了他虽有中兴大唐的抱负,却屡屡不得志。青少时代的唐德宗历经安史之乱,深知安定的可贵,他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实施革新,果敢有为。但当德宗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后,他的雄心竟

  • 泾原兵变:唐德宗为首的统治阶层颜面扫地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兵变,那泾原兵变背景是什么呢?唐德宗画像唐朝中期泾原的士兵受诏去援救襄阳,途径长安的时候,天气十分寒冷,士兵们饥寒交困,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赐来度过严寒,结果朝廷什么都没给,士兵什么都没有得到就被迫离开。士兵后来又到了浐水,皇帝下令地方官员犒赏士兵,而地方官员阴奉阳违,只给

  • 唐德宗李适纵容支持腐败才是中国腐败的源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德宗李适

    什么是腐败?现代词条对腐败是这样定义的:“腐败在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腐败并不新鲜,只是不同时代腐败的特点和存在的程度不同而已,如果说谁是中国历史上腐败的鼻祖,应当属于夏启,他废除了禅让

  • 唐德宗与宋氏五姐妹的情缘如何?唐德宗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德宗

    据《新唐书》记载,宋若莘,“诲诸妹如严师,著《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宋若莘五姐妹的名声在唐贞元年间非常响亮,当时唐德宗李适把她们接入宫中,封为女官,大姐宋若莘更是拜为尚宫。宋若莘去世后,二姐宋若昭做了“外尚书”,掌管宫中典

  • 唐德宗时期四面皆是强敌 唐王朝如履薄冰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唐德宗

    唐德宗李适,在继位之时,面临一个超级巨大的烂摊子,虽然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安史之乱的后遗症依然困扰着整个唐王朝。在东边,节度使拥兵自重,已经是尾大不掉。肃宗,代宗忙于平定叛乱,无力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于是,这个老大难,就压在了唐德宗的身上。唐国强版李适剧照四面皆是强敌,唐王朝如履薄冰在旧唐书德

  • 唐德宗李适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唐德宗

    【历史上的今天】742年5月27日唐德宗李适出生唐德宗李适,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李适初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