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德宗提升了他的官职并给他免死金牌 结果得到之后立即造反

唐德宗提升了他的官职并给他免死金牌 结果得到之后立即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929 更新时间:2023/12/19 18:02:23

还不知道:免死金牌真的能免死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的大臣立了大功,皇帝认为赏赐财物已经不能配得上他所立的功劳了,就赏赐其免死金牌(铁券)给他。这样的话,臣子就等于多得到了一条生命,以后,就算犯了再大的死罪也可以免死。

因此,若是能得到一张免死铁券就被臣子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北周时期,有一次周太祖遇到危险,紧急时刻大将李穆出手相救。为了答谢李穆的恩情周太祖便赏赐给他铁券,凭着这个铁券,可以得到十次的免死的机会。

但是,历史上,皇上赏赐大臣铁券并不是真正的出于对大臣的赏识。而是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安抚有功之臣、聚拢人心。

因此,作为免死凭证的铁券很多时候并不能兑现,甚至,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性命。当初朱元璋刚刚夺取天下的时候就赏赐了很多免死的铁券给大臣们,可是,这些人后来还是被他给一一杀掉了。

免死铁券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另一方面也可能传递危险的信息。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历史上大多数的大臣还是愿意得到它的,他们视荣誉的重要性高于生命。

然而,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人,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劳,主动将免死的铁券赐给关于了他。这种事情要搁在一般人身上那一定是高兴坏了,可是,这个人得到后非但很不开心,而且,还聚兵谋反!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李怀光

李怀光,渤海人氏,年少的时候就加入了军队。因为,作战勇猛,屡次在战斗中挫败敌人,所以,也得到名将郭令公的赏识。

郭令公将军中负责执法的岗位——都候委派给他,李怀光接受职位后秉公执法,即使是亲戚犯法也从来不为其开脱罪责。由此,李怀光逐渐在军中建立起了威信。

李怀光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先是接替了郭令公的岗位,掌握了军中的大权,接着,当了检校部的部长,后面又到地方当过五个州的节度使,相当于一省的省长,后来,又调到中央去担任重要职务。

公元783年,在唐朝的统治下泾原一带发生了叛变,叛军一路进逼首都,皇帝逃到了今天的陕西乾县。叛军攻入首都后自立山头,公然蔑视皇权,并出兵进攻。危急时刻下,大将李怀光临危受命,赶来营救皇上。李怀光不愧为当时名将,经过几场艰苦的战斗,最终,逼退了叛军。

经过此次事件后,李怀光愈加嚣张。根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中,还到处扬言要让皇帝把朝中的那些奸臣一个一个处死,可以说是十分高调。

李将军放出这样的话来,那些被他视为“眼中钉”的奸臣自然是恐惧不已。所以,他们立刻劝说皇上不要让他回朝,把他打发去对付叛军,随后,唐德宗同意了。但是,这件事却李将军颇为惆怅,自己立了大功,反而得到了这样的待遇。

因此,李怀光没有听从皇帝的命令,他按兵不动,还不断的上书皇帝弹劾卢杞等人,皇帝自然不舍,但是,看在李怀光手握重权,德宗还是满足了他的请求。

但是,李怀光依旧采用之前的做法,不肯率兵前往攻敌。为了让他能尽快出发,平定叛乱,德宗提升了他的官职,把他封为一品大员,还赏赐了免死的铁券给他,有了这个铁券,可以免死3次。按说,一般人得到这样的赏赐都得感激涕零了,但是,这块免死的铁券却让李怀光愤怒不已,摔之于地。

在他的想法中,免死的铁券是赐给那些反叛的臣子的,皇帝把这个铁券给他就是在怀疑他。

于是,他下定决心同叛军首领一起谋反。没过多久谋反就失败了,贞元元年(785年)秋天,朔方军将领牛名俊割下李怀光的头投降马燧,李怀光的儿子李琟用刀杀死他的几个弟弟,然后自杀,享年五十七岁。

李怀光虽然被杀,但是,这件事对于唐朝的国势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德宗在李怀光死了之后,让他的家人收回尸体安葬,并且,对他的家人也多有优待。本来是国家的功臣,一时的误解最终走上了不归路,最终身败名裂,令人嘘嘘不已。

之所以李怀光会有这样的结局还是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虽然,德宗不计较他叛乱的事实,在他死后还表彰了他,但是,他还是被列入了唐史的叛臣传之中。

参考资料: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七十一》』

标签: 北周免死金牌

更多文章

  • 唐德宗为何被史料列入昏君的行列?唐德宗在位时犯下过哪些错?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唐德宗

    唐德宗为何被史料列入昏君的行列?唐德宗在位时犯下过哪些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779年,对于唐王朝来说,注定是一个极其不平常的年份。因为,这一年里曾平定了“安史之乱”的唐代宗李豫离开了人世。而也就是在这一年,唐德宗李适继位。正是这个皇位交替历史瞬间,对于此后中晚唐的历史产

  • 唐德宗削藩险些导致亡国,为何他仅用一道罪己诏就化解了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

    唐德宗削藩险些导致亡国,为何他仅用一道罪己诏就化解了危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对唐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想必都知道,“安史之乱”是造成唐朝险些亡国的重大叛乱事件。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削藩行动又险些导致唐朝亡国。781年,唐朝中央与成

  • 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为什么天下反而混乱?他做得很糟糕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

    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为什么天下反而混乱?他做得很糟糕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可能知道唐德宗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因为他任用宦官、埋下祸根,整个朝廷被小人把持。即便后来的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挽救回来,他的儿子做没有到半年的皇帝就被逼下位子。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心

  • 揭秘唐德宗的生母之谜 为什么说唐德宗的生母是被冒充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德宗,生母

    还不知道:唐德宗的生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史上已经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时也是当时震惊唐朝的一桩案件,那就是唐德宗的生母到底是谁?说到唐德宗,他是当时唐朝的第九位皇帝,在位期间功过相当没有太大的功劳也没有太大的过错,当然了,唐德宗在位的

  • 揭秘:唐朝第九位皇帝唐德宗为何喜欢滥杀无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德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德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太宗爱系玉带,他有一幅画像,其穿赭黄袍、蹬皂靴、手握玉带,一派玉树临风的样子,是那时帝王的标准工作照。大概是遗传吧,唐朝的皇帝,人人都爱系玉带,做出一种玉树临风状,尤以德宗为甚。德宗不是个好皇帝,甚至还较为糊涂,就是

  • 从明君到庸帝,唐德宗李适的生平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适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德宗李适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适病逝,享年64岁,和唐朝前面9位皇帝相比,李适在登基前并没有经历什么波折,顺风顺水就坐上了宝座,可惜他把一手好牌生生打烂了。从初期,百姓以为是上苍派来拯救众生的皇帝,可是到最后却是在官员、百姓的唾弃中

  • 唐德宗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适

    【历史上的今天】742年5月27日唐德宗李适出生742年5月27日,唐德宗李适出生。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李适初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764年),被立

  • 唐德宗李适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适,生平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位皇帝,李豫长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为唐德宗。唐德宗时期,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历史故事网来介绍一下唐德宗李适的生平事迹,欢迎大家阅读。帝王档案姓名:李适民族:汉族出生曰期:7

  • “弄臣”中的另类,裴延龄都是如何糊弄唐德宗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裴延龄

    “弄臣”这个称谓,起源于汉代,指供皇上逗闷子、取笑的人。我们知道,汉代的东方朔就是一个弄臣。而唐德宗时的裴延龄,则是中国古代弄臣中的一个孤品,价值连城。别的弄臣寓庄于谐,裴延龄则反其道而行之—寓谐于庄。也就是说,他逗皇上开心,不是扮小丑,不是嘻唰唰,而是很严肃、很庄重的。唐德宗想修建神龙寺,需要50

  • 唐德宗为何从原本可能名垂青史的中兴之主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守财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唐德宗

    你真的了解唐德宗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783年8月,大唐帝国的第九位皇帝唐德宗在位期间,发生了一起令后人瞠目结舌的奇异战事。这一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起兵反叛,而唐德宗派去平叛的大将哥舒曜却出师不利,被李希烈困在襄阳,形势岌岌可危。此时,中央直属的神策军主力正在北方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