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坚李世民的原名是什么?曾经拥有鲜卑姓氏是怎么回事?

杨坚李世民的原名是什么?曾经拥有鲜卑姓氏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43 更新时间:2023/12/30 8:22:5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坚李世民曾经拥有鲜卑姓氏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没完完整整读过这段历史的朋友,很容易被一些说法带偏。先说结果:

杨坚原名就叫杨坚,李世民本名就叫李世民;至于普六茹、大野,都是北周开国者宇文泰赐给功臣们的鲜卑姓氏。

要理清楚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先聊聊南北朝时期,鲜卑姓氏与汉姓的纠葛。

北魏时期的大规模“鲜卑改汉”行动

自西晋灭亡、东晋偏安江南以来,北方进入了以武力较高下的混乱时代,史称“五胡乱华”。这期间,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原本依附于西晋的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政权,而笑到最后的是鲜卑拓跋氏。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暂时结束了混战;而在之前,南边的刘裕取代司马氏,建立刘宋。就这样一南一北两大政权对峙,史称南北朝时代。

北魏虽为鲜卑人建立的政权,但历来重用、依仗汉人。无论早期慕容氏的燕国,还是如今的拓跋魏,其崛起过程都离不开对汉文化的吸取和借鉴,并且其统治者逐渐与汉族通婚,比如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冯氏,就是一位汉人,而她也堪称对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功劳最大的一位女性。

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由于他从小受嫡祖母冯氏(如今被称“文明太后”)影响巨大,北魏在他的主导下,开始了全面汉化改革。这一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与题目有关的就是“改姓行动”。

公元496年,拓跋宏下诏,命令全体鲜卑人改为汉姓,史书中就几个大家族举了例子,如:

拓跋→元,拔拔→长孙,达奚→奚,乙旖→叔孙,丘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刘,贺楼→楼,勿忸于→于,尉迟→尉等等

至于其他小家族的鲜卑姓,也都一律改为了汉族姓氏。

但是,随着北魏统治者的逐渐腐化堕落,土地兼并、经济分化逐渐严重,在原本用来防御柔然族的北方六大军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各民族军民生活状态日益窘迫,他们于公元523年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其后动乱蔓延到内地,北魏政权走向灭亡。

西魏/北周的实际开国者宇文泰,再度恢复鲜卑姓氏

后来随着尔朱荣的崛起,各地起义逐渐被平定,但北魏政权也落入了他手中。公元530年,尔朱荣被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所杀,北方再度进入乱局,贺拔岳拥兵关陇,与高欢一西一东对峙。534年,暗中倒向高欢的侯莫陈悦诱杀了贺拔岳,而关陇旧部推举宇文泰接任,双方继续针锋相对。

534年11月高欢另立元善见称帝,徙都于邺;第二年,宇文泰杀害前来投靠自己的北魏孝武帝元修,立元宝炬为帝。从此,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高欢与宇文泰成为实际的统治者。

戏剧的是,两边的统治集团民族特性都比较复杂:东边的高欢是汉人,但由于常年生长在边镇,生活习性与传统鲜卑人并无二致;而宇文泰虽是鲜卑人,然而接受了汉文化的教育,并且跟随他搭建起西魏政权的几位大员,既有汉人,比如:李弼(后来瓦岗军头领李密的曾祖父)、李虎(李渊祖父,李世民曾祖父)、赵贵于谨等;也有鲜卑等少数民族,如独孤信、侯莫陈崇。

而原北魏宁远将军杨祯的儿子杨忠,先后跟随尔朱荣、独孤信征战,后来得到宇文泰重用,多次参加恶战,立功无数,封随国公。他的儿子,就是杨坚。

很负责任地说,杨坚是标准的传统汉人。但他的妻子是独孤信的女儿,所以杨广是有鲜卑血统的。

而李渊的母亲是独孤信的另一个女儿,他的妻子是窦毅之女,所以严格来说李建成、李世民有1/4鲜卑血统。

但依据父亲血缘、文化教育、思想传统,再结合长久的汉化政策来看,隋朝、唐朝都是汉人王朝。

公元554年,宇文泰废掉元宝炬之子元钦,改立元廓,同时推翻北魏时的改汉姓政策,命令元氏改回拓跋氏;同时,其他所有改成汉姓的鲜卑姓氏全部恢复原样。

但是问题出现了,由于时日已久,当初北魏建国时整合的三十六小国、大姓九十九,几乎都已经灭绝,宇文泰就把他手下各位将领中功劳大的人封为三十六姓,功劳低一点的封为九十九姓,他们部下的兵卒也改姓了主将的姓。

所以,功劳比较大的杨坚家族就被赐姓普六茹,李渊家族则赐大野。

杨坚掌权,再度回归汉姓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死后,接班的皇帝宇文衍只有八岁,权力落入了宇文赟的老丈人、宇文衍的外公——杨坚手中。杨坚在这一年除了铲除政敌、改革弊政外,还颁布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把26年前宇文泰强行加给朝野的鲜卑姓氏去掉,恢复汉姓。也就是说,普六茹坚,终于可以大大方方被称为杨坚,大野渊也回归了李渊。

虽然宇文泰强行使用鲜卑姓氏,但客观来说,在推进民族融合方面,西魏/北周比东边的对手高家做得更好,比如其国号,就是源自先秦的周王朝;其官制仍沿用秦汉旧法。但其府兵制则是从鲜卑族的部落时代得到发。通过这种托古改制,北周给自己的统治披上一件正统的外衣,取消民族间的心理隔阂。最终,宇文氏从弱势的一方逐渐崛起,最终灭掉高氏,统一北方。

啰嗦这么久,就是想避免某些人混淆视听,别再瞎扯什么隋唐是胡人政权。古代的各少数民族一心向汉,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如今却总有人要标新立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病,得治。

标签: 隋朝杨坚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霸占兄弟王妃,为什么却放过太子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关于玄武门之变,绕不开的一个女子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可谓李世民的最亲密搭档,死后李世民哭着说,痛失良佐。长孙皇后在玄武门之变前后发挥了很大作用。首先给李世民在李渊后宫中安插眼线,长孙皇后和李渊后宫嫔妃直至低级宫女都打得火热,因此李

  • 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投靠李建成,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元吉,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元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实际上,李元吉并非如影视形象中那般顽劣不堪,他和李建成、李世民同是窦皇后所生,相比于李建成,李世民与李元吉的年龄相差更小,按理说,李元吉应该和李世民更加亲近。而且李建成是嫡长子,李世民开疆拓土,功劳极高,身为李渊第四子的李元吉虽然颇

  • 李世民临死前要杀武则天?她最后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清朝的咸丰皇帝一生之中做了很多事情,比如镇压太平天国,比如打击捻军,比如清吏治贪,带动朝政改革,甚至洋务运动都是从咸丰朝开始的,但是史学家在看待他的时候,认为他这些政策都收效甚微,对历史没有什么推进

  • 武则天是怎么辗转嫁给李治的?真的是李世民赏赐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武则天是怎么辗转嫁给李治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或许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歌。而这首诗,正是唐朝神童——骆宾王所作。然而骆宾王最著名的作品并非是《咏鹅》,而是他62岁时挥毫写就的雄文——《讨武曌檄》。在这

  • 李世民又会打江山又会做皇帝,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明作为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明君,更是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身为帝王,他有察纳雅言、包容并包的胸襟。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本人的贡献让大唐帝国成为了中国古代盛世的一座高峰,汉唐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人们在回顾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真的是因为自保吗 正史中又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自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盛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堪称黄金期的时代;甚至一些人认为,中国历史在唐宋之际便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并据此以唐为界,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分解为古代史和近世史;在唐朝400年历史上,王朝建立后发生的第一起宫廷事变“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对整

  • 李世民的两位皇叔,李神符和李孝基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神符,李孝基,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准备在太原起兵造反。做贼尚有风险,况窃国乎?李渊知道自己起兵之后,隋朝一定会抓捕自己的亲戚,就赶紧给人在外地的亲戚写信,让亲戚们赶紧跑到太原城来。亲戚们接到了李渊的书信之后,纷

  • 玄武门之变怨李世民还是李建成 李建成是怎么败给李世民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玄武门之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隋末唐初可以说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简直不次于三国时期和战国时期,后世的演义志怪小说更是层出不穷,为这段历史更是添加了不少的神秘色彩。不过在这段日子里,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大事——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

  • 李恪是李世民最优秀的儿子,为什么李世民不将皇位传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李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恪为什么不能做太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废黜,发配黔州。而继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其实李世民还有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李恪,而李世民也曾经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但终究还是放弃了,

  • 李世民为什么要派唐僧去西天取经 西天取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唐僧

    对西天取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