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之后,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的?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之后,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96 更新时间:2024/1/17 7:04:0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李世民尚未登基,仍是秦王之时,突厥人就曾在中原扶植多个割据政权,想要从中渔利。然而李世民却丝毫不给突厥人机会,他仅用数年时间,就消灭了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刘黑闼等臣服于突厥的割据者。而突厥人寻求在中原寻求的代理人的阴谋,也就此破灭。

突厥人见一计不成,于是恶由胆生。颉利可汗以为隋朝复仇为名,向唐朝边境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他们屠杀边民,抢掠牲畜,无恶不作。为了躲避突厥的锋芒,太子李建成说服李渊割让了河套之地,使首都长安直接暴露在突厥的枪口之下。

之后,突厥人无岁不侵,唐军屡战屡败。因此李建成等人建议李渊,将首都迁出长安,在河南一代建都。但在李渊即将同意迁都的关键时刻,李世民毅然提出反对,他说:

“夷狄自古为中国患,未闻周、汉为迁也。愿假数年,请取可汗为报!”

在制止了李渊的迁都之议后,李世民又亲自出阵,与突厥人浴血奋战。公元624年,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入关中,陈兵于五龙坂。李世民一马当先,带领百余骑兵掠阵,豪言道:

“我,秦王也!贵国可汗有本事就出阵!”

对于李世民的挑战,颉利可汗只是笑而不答。随后,李世民又带兵奔驰到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驻军之处。李世民与突利可汗是老熟人,于是他大声责备突利,说他背信弃义。而突利也自知理亏,不肯出战。在李世民的强力威慑之下,数十万突厥人竟引兵而走。

然而突厥仍没有放弃对唐朝的入侵,公元625年,突厥卷土重来,在边境大肆杀戮。而到了公元626年7月,颉利可汗对唐朝的入侵到达了顶峰。

当年6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取了政权,立足未稳,人心未服。在颉利可汗看来,这是灭亡唐朝、入主中原的最好机会。即使不能灭亡唐朝,也能大抢一把。

就这样,40万突厥骑兵长驱直入,突袭武功,距离长安只有咫尺之遥。因此,颉利可汗得意洋洋地派遣大将执失思力出使大唐,并在宫殿内对李世民扬言:

“二可汗兵百万,今至矣!”

对于突厥人的露骨威胁,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李世民却丝毫不惧,他厉声怒骂执失思力:

“你们突厥背弃盟约,犯我疆界,杀我百姓,如今还敢夸耀你们兵力强大?我今天先杀了你!”

在李世民的威胁下,执失思力差点吓得尿了裤子,于是他被迫向李世民乞求活命,还向他吐露了突厥军队的一些情报。原来,突厥人数虽多,但人心不齐。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素有矛盾,如今已经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听完执失思力的话,李世民逐渐胸有楚竹,于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击退突厥,朕只需要带6人!”

以6人击败40万,或许只有天神能做到。群臣们大惊失色,纷纷反对李世民的决定。然而李世民仍力排众议,毅然带着高士廉、房玄龄、周范、李孟常等6名骑士驰出宫门,到了渭水河畔。6人隔着渭水便桥,与黑压压的突厥主力对峙。

隔着桥,李世民指着对面的颉利可汗,大声叱骂其不受信义,显得不慌不忙、有礼有节。虽然只带6人,但李世民身后仿佛有千军万马一般。

按说只要颉利马鞭一挥,李世民等人就会被数十万大军化为齑粉。但是在李世民的震慑下,数十万突厥骑兵硬是不敢上前一步,相反诸多突厥酋长忙不迭地爬下马,向李世民跪拜。而这印证了李世民的预想,突厥人心不齐。而颉利可汗呢?他怀疑对面有伏兵,否则李世民怎敢只带6人,因此逡巡不前。

在紧张的对峙中,唐军主力陆续从长安城中涌出,一时间“旗铠光明,部队静严”。他们在李世民背后列阵,致使“虏众大骇”。在唐突双方的心理战中,李世民再次占据上风。就在颉利可汗严阵以待,以为唐军要渡河进攻时,李世民却突然命诸军退后。还派使者提出,要与颉利可汗单独谈谈。

大臣萧瑀见此,以为李世民轻敌,于是拉着马劝谏。李世民却说:

“我已想好了,非你所知。突厥所以举国入侵,是以为我大唐刚有内难不可能出兵。我若关城门,他一定会大侵。我之所以我单骑出见,是表示我不怕突厥;我炫耀军容,是让他知道我准备交战。但是突厥深入我地,当会害怕没有退路,所以我军交战未必得利。相反与他言和,给他们一个台阶,必能使其退兵。制服突厥,在此一举。”

于是,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屏退众人,在便桥上进行了密切交谈,最终达成了协议。第二天,双方杀白马,李世民与颉利在便桥盟誓。得到大量钱帛后,颉利引兵退走,并留下了此战中俘虏的唐朝百姓。

事后萧瑀问李世民:“陛下为何在诸将纷纷请战,军力雄厚的情况下与颉利可汗言和?”对此,李世民回答:

“我虽然能战胜突厥,但损失恐怕也非常大。我新继位,安定平静是首要之务,即使突厥败了,也未必会灭亡。到时候双方结怨,为祸不浅。我现在收兵不战,赂以玉帛,他们定会骄慢。而骄,是灭亡的开端。这正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确实,以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击退突厥并非难事。但要一战灭亡突厥,却是不可能的。李世民深知,中原遭遇隋末大乱的破坏,已经经不起一场全面的战争。因此,李世民决定先稳住突厥,待休养生息之后,再一举而灭之。

果然仅仅四年后,突厥便在李世民的操纵下分崩离析。公元630年,李靖率3000骑兵突袭颉利可汗的牙帐,并将之一战而擒,数十万突厥人尽为唐朝所俘虏。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就这样走上了末路。

李世民有勇有谋,用6人吓住突厥40万大军。他能屈能伸,不卑不亢,最终将强敌拒于国门之外。虽然付出了金帛,但是只是灭亡突厥前的缓兵之计,与北宋委曲求全的澶渊之盟简直是天壤之别。

因此可以说,李世民不仅是开贞观之治的英明君主,同时也是护佑中华、保护万民,实现民族和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

拥有李世民这样的伟大君主,真是我们民族之幸!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和表妹生下一儿子,最后竟然被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愔,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愔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数百名帝王。在这数百位帝王中,不得不提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青年发动玄武兵变,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

  • 李治不是李世民最出色的儿子,他靠什么逆袭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治,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李治,是唐代第三位皇帝,他的父母可都是历史上的“大明星”,父亲为千古一帝李世民,母亲是长孙无忌之妹文德皇后。从血统上看,李治是名正言顺的“天之骄子”,但是这个骄子却并不特殊。首先,虽然是一朝嫡子,由于年龄小(排行第九),仅为嫡三子。其次,在兄弟之间,李

  •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不敢,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明朝

    你们知道朱棣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关于两个人可能很多人都是非常好奇的,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朱棣。李世民敢造反,为何朱棣手握重兵却不敢造反?其实当初在明太祖当皇帝的时候,朱棣自己根本就没有想到要造反,有什么心思。当时太祖对大臣们很刻薄,利用了几个大案子处置了很多开国的功臣。在当时

  • 李世民后宫身份最特殊的女子,还是弟媳兼宠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巢王妃,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巢王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李世民,是个英明的领导者。隋末大乱,当机立断向父亲提议反隋,进而抓住先机。在政治上,他亦能亲贤臣、远小人,为大唐打下坚实的根基。但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李世民的家庭真和谐完美吗?未必,其中不少纷争,说不好谁对谁错。李世民嫔妃众

  • 李世民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被丹药毒死的皇帝?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被丹药毒死的皇帝,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元649年7月10日,一代雄主李世民驾崩在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2岁。纵观李世民一生,年轻时 打下多半个大唐江山。大唐建国后,又四处征战,各地的割据势力在他的铁蹄前灰飞烟灭,天策将军的威名威震四海。他一

  • 李世民登基后都没有杀功臣 晚年李世民为何对他们大肆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唐朝

    还不知道:李世民晚年杀功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有一个让人无奈的潜规则,那就是跟随皇帝打江山的那批老臣的下场都不会太好,会被皇帝杀掉一大批,这样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中央集权。举个很明显的例子,朱元璋在我国的历史上算是一位草根逆

  • 李世民杀害10个侄子时,父亲一句话预言了未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唐朝堪称我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一个朝代,这一朝代的出现及兴盛最少不了一个人的付出,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我们都知道,大唐开国皇帝为李渊,但决定其命运的几次大战,全部是由李世民指挥获胜的,所以大唐的半壁江山是由李世民打下来的。后来,李世民夺得皇位,创造了

  • 李建成很多方面都比李世民强,那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建成

    李渊的几个儿子都很不错的,其中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最为优秀,这两子为李渊荣登帝位,开创唐朝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这既是李渊这个当父亲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因为生在帝王家,最高权利宝座上只能坐一个人,因此李渊这个父亲也就只能无奈的看着两儿子暗斗明争,相互残杀了。而这两兄弟在帝位诱惑面前也不会手软,一定会把对方

  • 玄武门之变中最关键的一步,李世民幸好走对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晊,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XXX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渊称帝的时间是公元618年,由于他登上皇位的时候都是个五十二岁的中年人了,因此他很快就把太子的候选人给定好了,也就是自己的嫡长子李建成。可是在后来唐朝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立下很多战功的并不是李建成而是李世民。

  • 曾经和李世民一起发动政变的那些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长孙无忌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玄武之变的发起者,《旧唐书》当中对于这一次的政变也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而根据《旧唐书》当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除了李世民之外,还有十名大臣和李世民一同参加了这一场政变,那么一起参加了这一场非常著名的政变的这十位大臣,他们的下场是怎么样的呢?在李世民去世之后,李世民还特意将他封为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