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淳风算日食如果不准竟然就要被李世民杀死

李淳风算日食如果不准竟然就要被李世民杀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50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0:49

李淳风,终年68岁,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

李唐立国,于唐高祖武德二年颁行了《戊寅元历》,首次采用定朔法,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在此之前历法都用平朔,即用日月相合周期的平均数值来定朔望月。

网络配图

贞观初年,李淳风上疏论《戊寅元历》十八事,谈了好多改进意见,被李世民肯定。

贞观十四年,李淳风上言:《戊寅元历》术“减余稍多”,建议加以改正,这个意见又被采纳。

贞观十八年,李淳风又指出:《戊寅元历》算法不对,于是李世民不得不下诏恢复平朔。改用平朔后,《戊寅元历》问题更多,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李淳风根据他对天文历法的多年研究和长期观测,编成新的历法。经司历南宫子明、太史令薛颐、国子祭酒孔颖达参议推荐,下诏颁行。

李淳风的新历刚弄好时候,一下就算出快要曰蚀了。在古代日蚀可不是自然现象,中国人对日食的科学解释为阴侵阳,也就是被视为「阴」的月亮,遮蔽了被视为「阳」的太阳,从而造成日食现象。

中国人认为天代表大自然,太阳在大自然里有着最崇高的地位,皇帝称为天子,则意指其为上天派来管理人民的。既然天代表皇帝的父亲,那么天就会透过太阳表面上的一些现象来警告其地上的代理人皇帝,明示他做错什么事情、有什么事情要小心等等。

网络配图

日食是最重大和突出的一个警告和明示。

根据古书记载,如果发生日食,皇帝就不能到大殿做早朝,而要到偏殿旁的小殿进行早朝,并且一切从简,以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深刻反省。

对古代人而言,日食十分可怕。在以农立国的古代,太阳就是一切。如果有一天太阳忽然不见了,那肯定是头等大事。中国古代认为日食是因为一条龙吞掉了太阳,因此还发明了许多“解决方法”,比如打鼓、朝天空射箭、拿物或人祭祀、祈祷等等。

由于古代存在图腾崇拜,人们奉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为神。日食现象致使太阳受损,自然引起恐惧,以致人们误以为日食预示着“凶兆”,是君王不道,政局紊乱,得罪了上天,因此降罪下来,而不仅仅是一般的警示问题。

因此李世民非常不高兴,不高兴的很厉害,跟李淳风说,要是在你算出的时间内日不蚀,你怎么给我一个交代。李淳风说,如果那样的话,我就一死了之。我会对我说过的话负责的。

网络配图

到了那一天的那个时辰,李世民亲自和群臣在大庭等着,没有去偏殿躲避。不信嘛。看看到点,啥情况都没发生。李世民就跟李淳风说,我可以放你回去和老婆孩子告个别,别到时候怪我翻脸无情。李淳风说,还没到时候呢,尚早一刻。他指着表影说,到了这一刻,日食肯定马上来临。

如言而蚀,不差毫发。废话,差了毫发脑袋就搬家了。

其实从历史事件可以附会,日食是阴侵阳,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架空了李治,还夺了儿子的帝位自己称帝。跟所谓女主乱唐的谶语吻合。

标签: 李淳风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竟是第一个被长生仙药毒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量级人物,而其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凭借开创了史家赞誉有加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让后人交口称赞的“贤君”。可是这位历史上以“纳言”著称的皇帝,在他五十二岁时却因为轻信妖言,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自己

  • 揭秘:看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收人收心收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太宗

    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多企业家、管理者网络配图非常推崇唐太宗的管理之道和个人魅力,他们推崇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CEO,并将他的管理之道借鉴运用到现代管理中来。到底唐太宗是怎么管理的呢 ?而我们又要怎么结合到现代…接下去看看一、选才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 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善于

  • 同是大唐王爷战功堪比李世民却因此事不能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爷

    唐朝建立之初,政局动荡,在天子脚下有着许多的割据势力,他们各自为政,雄踞一方,谁也容不下谁,然而弱小的李唐王朝能从中脱颖而出,统一天下,其中必然少不了太宗的功劳。可太宗功劳虽然很大,但却不是最大的,因为在偌大的朝廷之中,就有一个人的功劳可以跟太宗媲美,也就只有这个人敢跟太宗叫板战绩,他便是李孝恭,凌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被称为历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时,年轻的

  • 李世民清除建成余党时为什么不杀魏征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

  • 揭秘:李世民知道预言为什么没有杀武媚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

    天下初定无多,江山真的会迅速埋葬于一个武姓女子之手吗?世民深为不安,大喊:“快快给我找到这个该死的女人!”怒吼在深宫回荡。有近侍劝皇帝安静一下,建议传李淳风入宫,询问究竟。“李淳风?”皇帝疲倦地翻了一下眼珠。“是啊。”近侍说,“他不是我们大唐第一号预言大师吗?听听他的看法,也许有不错的收获哦。”世民

  • 最会作秀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吃蝗虫出书赦死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作秀,我以为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唐太宗吃蝗虫的故事”,这件事在《资政通鉴 唐纪》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贞观二年,畿内有蝗。辛卯,上入苑中,见蝗,掇数枚,祝之曰:“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举手欲吞之,左右谏曰:“恶物或成疾。”上曰:“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翻译

  • 据说纵横捭阖的朱元璋治国竟然不如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

    就连权势煊赫的驸马欧阳伦,也因私贩茶叶而被斩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贪污税粮案发,被处死的官员多达万人。经过朱元璋的严厉整饬,在他30余年的帝王生涯中,政治清明,弊绝风清,“一时守令畏法,吏治焕然丕变。”史家的记载也许有溢美之辞,但是奸宄之徒谈虎色变,却是事实。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

  • 李世民竟蒙骗国人千年!手段竟也如此毒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

    一直以来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成为明君的代名词,他任人唯贤,虚怀纳谏,开创“贞观之治”,从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宋朝文学家苏辙曾评价道:“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但好的君王未必就是一位仁人君子,他也存在着许多人生污点。网络配

  • 李世民的后宫:李世民究竟有多少个女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一生共娶妻十五位,一位长孙皇后,十四位后宫妃嫔。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当属正妻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比李世民小两岁,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长孙皇后共育有三位儿子,四位女儿,长孙皇后生下长子李承乾时,李世民十分欢喜,当他成为皇帝时,毫不犹豫地立李承乾为储君。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一同携手走过战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