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找敬德不找秦琼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找敬德不找秦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35 更新时间:2024/2/14 15:59:03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率部诛杀李建成李元吉,胁迫李渊封自己为皇太子,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事变发动前,李世民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进行了密议,但令人吃惊的是,参与密议的人中有新降不久的尉迟敬德,却没有一直跟随秦王李世民出生入死的秦叔宝。李世民找尉迟敬德而不找秦叔宝,这里面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敬德是李世民的人,秦琼是李渊的人。

敬德是李世民的人,忠于李世民,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秦琼怎么就不是李世民的人了呢。这要从头说起。

秦叔宝归降的是李唐,不是李世民。秦叔宝初为隋朝将令,后投瓦岗山,再投王世充,最后投了唐。归唐后秦叔宝被唐高祖李渊指派到秦王李世民帐下。自己收服的和别人指派来的,还是有差距的。

网络配图

秦叔宝归降后,连续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得到了高祖激赏。尤其是柏壁之战,打败了宋金钢,河东收复,秦叔宝战功最著,唐高祖欣喜万分,加封上柱国,赏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他派人送秦叔宝一个金瓶子装酒,告诉秦叔宝,“你不顾自己的妻子儿女,远来投奔我,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如果我的肉可以食用,我都应该赐给你,何况那些子女玉帛?你要以此为勉励,带领部下,为大唐再立新功”。秦叔宝向来重江湖义气,李渊如此厚待秦叔宝,秦叔宝怎么可能会做对不起李渊的事呢,更何况是要杀他的两个儿子,这不能不引起李世民防范。

二、敬德与建成元吉矛盾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敬德有一项独特的武艺,是善于夺取敌人长矛并反刺。李元吉不相信敬德武艺比自己高,要同他比试。比试过程中,敬德三次夺走李元吉长矛。李元吉虽然口中叹服其技艺,但心里却非常忌恨。李元吉多次派人刺杀敬德未隧。行刺不成,元吉又在高祖面前反复讲述敬德的坏话,捏造罪名,说得高祖信以为真,下诏逮捕了敬德,准备问斩。关键时刻,李世民挺身而出,以事实驳斥虚假罪名,才使敬德免于一死。可以说李元吉与敬德的矛盾已经白热化,李元吉不死,敬德必死。而李世民于敬德则是救命之恩。

网络配图

敬德与李建成也矛盾重重。李建成为扩展自己的羽翼,削弱对方的实力,派人悄悄地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器具,并附信表示愿与交为朋友。敬德当即拒绝,说“我本贱民出身,流落叛军之中,按理说罪不容诛,但承蒙秦王的惠顾,才使我获得新生,如今又让我担当将领,我唯愿以身报恩。而对殿下实无寸功,所以不敢接受重礼。”建成鼻子都气歪了,欲杀之而反快。

相反,秦叔宝虽然在秦王帐下效力,但与建成、元吉却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反观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将领,基本都是李世民的死忠之臣,与建成、元吉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如长孙无忌、敬德、侯君集等。

事实上一些人是不想参与事变的,毕竟这是灭九族的勾当。就以李世民的近臣房玄龄、杜如晦来讲。事变前,房、杜二人被高祖调出秦王府,不准他们再进。在李世民派长孙无忌秘密去召唤时,房玄龄推脱说:“皇上有令不准再进,今天如果私自进去,必然遭致诛杀,所以不敢从命。”秦王大怒,对尉迟敬德说:“这两个人是不是要背弃我?”并把随身佩刀交给敬德,让其再去一次,并说如果看出他们仍然不来的心思,便把他们斩首,提头来见。可见房杜二人是被逼的。

三、玄武门之变,敬德功居第一,秦叔宝被雪藏。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一马当先,射死李元吉。东宫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恭将建成、元吉二人的头割下示众,众军兵见首领被杀,也就退去了。

网络配图

玄武门事变后,唐高祖任命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秦王府旧臣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论及政变的功劳,以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为第一,分别赐绢一万匹。高祖还特别嘉奖尉迟恭,慰劳他说:“爱卿对于国家来说有安定社稷的功劳。”把齐王国司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尉迟恭。很显然,李渊说这些话是违心的,是被胁迫的。

这次封赏,连程咬金都官拜右卫率,而唯独没有秦叔宝。李世民登基后,虽然给秦叔宝封了个左武卫大将军,那也只是个安慰奖,与玄武门之变的首功之臣是没法比的。

玄武门之变后,秦叔宝没有再领兵出征,基本等于被雪藏了。加之多年以来缠绵病榻,身体十分虚弱,于贞观十二年去世,一代名将至此殒落。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很可能是胡人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

  • 此人不愿与李世民争抢皇位 竟在菲律宾自立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虬髯客

    隋朝末年,由于杨广的处置不当,天下大乱,李靖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却被其歌姬红佛女倾慕,于是二人私奔,逃出长安之时,路中结识了一代豪侠张虬髯。虬髯客从出师昆仑奴,趁着天下大乱,想要起兵割据天下,见到红佛女之后,被其美貌,气度所倾心,但是此时的红佛女早就已经嫁给李靖,故而三人结拜,号为风尘三侠。网络配图

  • 中国历史上功劳最大的四位皇帝 李世民第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四位皇帝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前后数百位皇帝,但是仅有两个皇帝被称为大帝,一个是汉武大帝,一个康熙大帝,除了这两位知名度比较高的皇帝之外,还有一个皇帝口碑也是相当的好,此人便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虽有传闻唐太宗弑父杀兄,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政治成就还是很高的。网络配图如果说评选出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四个皇帝

  • 才人武则天为何被李世民冷落12年?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武则天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分,还是个才人。这足以阐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倾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终身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

  • 李世民与李唐宗室冲突 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与李唐宗室冲突,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一个皇帝的为了巩固政权要采取一系类手段的,这里讲到的李世民他是如何处理和李唐宗室的关系的呢,这里面有多少的故事呢。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网络配图直接杀死的都是举旗造反的,还有不少未出头就被罢官去职,死在

  • 唐初最牛法官戴胄:连李世民定的案子他都敢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戴胄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避免党政领导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不妨看看唐初大理司少卿戴胄是怎样办案的。网络配图一次,唐太宗召见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入宫议事,因唐律规定任何人入宫都不允许带兵器,长孙无忌却带刀入宫,监守宫门的校尉并没有发现,因而,他俩都触犯了唐律,必须按法律问罪。这件事棘手就棘手在戴胄的上

  • 一箭双雕:将突厥帝国毁灭的竟是李世民的岳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受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北方一直是游牧民族的活跃地。540年突厥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史官的记载中,它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占领了整个漠北地区,控制着从大兴安岭到咸海之间广阔的土地,北周、北齐等政权纷纷向其纳贡、和亲。581年隋朝建立后,被迫在北部边疆修筑长城,布置重兵,以防止突厥入侵。然而在583

  • 勾魂的武则天得不到李世民宠爱 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很难落实。现存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等,均绘有武则天的像,但都是凭想象画成,且是中年以后的形象,不足为凭。蛛丝马迹,只能从典籍中的只言片语里去找。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是个什么

  • 胡亥将33个兄弟姐妹残害 李世民跟他比是小儿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暴病身亡,他的第十八子胡亥与老师——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暗中勾结,秘不发丧。为了夺取帝位,胡亥假传圣旨,派使者逼迫始皇帝长子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自裁。接到所谓的诏书,扶苏准备立即执行父皇的命令,蒙恬拦住他,劝说他应当面见皇帝申诉。扶苏称:“既然父皇已经下令让我死,还有什么可以申

  •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十三年 为何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

    关于这个问题小编早就写过,但是还有人不明白,老问我,我再说一遍。说这个问题之前讲讲关于武则天影视的良心剧,小编首推范爷的《武媚娘传奇》。这部剧的长处并非所谓还原唐人穿露胸装,而是用最大篇幅讲了李世民和武媚娘的一段情。后世历史为尊者讳,将这段情抹杀了。而在当时,李治和武媚娘两位当事人为了自己二人能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