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家之内无真情,李渊真的想过杀了李世民?

皇家之内无真情,李渊真的想过杀了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08 更新时间:2024/1/17 2:52:10

皇家之内无真情,李渊真的想过杀了李世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家政权内没有真情可言。

若是真有这么残酷,不晓得那些王公贵族的一生应该是多么的小心翼翼,无自由可言。但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只要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主人公,任谁都没有发言权。若为父子,儿子夺了老子的皇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隋唐英雄演绎历史兴衰成败,李渊李世民父子在这一段历史上打上了一个结。当年李渊反隋炀帝,建立唐朝,史称唐高祖,建都立业,必立太子,稳定朝堂上下的根基,故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秦王李世民。但李建成此人骄纵跋扈,虽有才华,但无论心计与才学,始终在秦王李世民之下,两人虽为亲兄弟,但是却始终不和,建国初期兵荒马乱,李渊很大程度上亲信次子李世民(能力够强),多次下令李世民亲征,其实李渊这样做也是有目的的。

先说李渊是如何建立唐朝的,李渊自从做了太原留守,在奉命期间征讨叛军之际,暗自结交了不少英雄好汉,这为他推翻隋炀帝的统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渊出身世族,骨子里充满着仁义道德的礼教,他的起兵造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些不得已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李世民,早在李渊暗自结识各路人才的时候,李世民就看出来了其中的端倪,他自知隋朝的统治要灭亡了,便在父亲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开始网罗好汉,策划着谋反之事。

因为隋炀帝的暴政的统治,举国上下民不聊生,作为一国之君,朝政置之不理,每天温香软玉抱在怀,百姓怨声载道。顿时起,全国的各路谋反风起云涌,隋炀帝在江都已经是无依无靠,军权不在,只得被动消极的等待。李世民借此机会,想一举推翻隋制,他遂与自己的亲信刘文静裴寂谋划好策反计谋,裴寂便找来几个宫女把李渊灌醉,服侍他一夜。次日李渊醒来,大惊。可知朝廷命官找宫女服侍可是要杀头的。这时李世民告诉李渊自己的策反计谋,李渊不但不同意,还要去以告发李世民为由威胁李世民撤兵。但是后来,面对当前只能进不能退的形式,面对儿子的一片热忱,最终还是听取了李世民的意见,控制隋炀帝,新立杨侑为帝,并且李氏一家控制关中地区。在义宁二年隋炀帝被杀后,杨侑被迫让位于李渊,自此,隋朝亡,唐朝立。

也就是说,没有李世民,几乎就不会有唐朝。李渊只得心里也是明白这个道理,自己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当时李世民对自己的逼迫才得来的,所以在建国之后,李渊加大赏识李世民的力度,但是却始终立的不是李世民为太子。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是个心计颇深的人,他已经看出自己在朝中的位置和发展形势,又开始暗自网罗手下的亲兵,以至于李世民做为一个亲王来说,他手下的军权已经可以和东宫太子抗衡。一则是李世民多次亲征,立下赫赫军功,百姓拥护爱戴;二则是父皇的大加赏识和李世民军权在握;三则是李世民心机颇深。

李建成最终是沉不住气,联合李元吉处处与李世民作对,渐渐的,李渊开始觉察出李世民的军权过重,但是因为李渊的优柔寡断,始终没有对李世民和李建成有一个明确的交待。在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外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亲生兄弟之间残杀,这也是晚年的李渊不想看到的结果。

李世民不仅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而且把他们也从宗族中除了名。

此时的李渊,内心应该是五味杂陈,痛失爱子,心中自然悲痛;但是面对凶手,竟然也是自己的儿子,此时的他更应该是气愤和寒心,但是他无可奈何,虽然想除掉李世民,但是已经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李世民几乎掌握了所有的军权,李渊也犹如杨侑一样,是一个傀儡皇帝。他的心中纵然有千般的杀掉李世民的想法,但是都不能这样去做,从长远大局来看,唐朝交到李世民的手里是最稳妥的一种方式,李世民有勇有谋,是一位做君王的不二人选,其次,李世民的心中还是以百姓心和江山社稷为重。再者来说,不管李世民做了什么,他都是自己的儿子,血缘关系无法改变。并且,之前李渊答应建国后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是建国之后,却没有履行诺言,也是自己有错在先。

就这样,李渊把皇位禅让于李世民……

标签: 隋朝

更多文章

  • 如果李渊没有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玄武门之变还会不会发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

    如果李渊没有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玄武门之变还会不会发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无论封不封,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终将会有一场血腥的争斗,李唐王朝的半壁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而且最早太原起兵的时候就是李世民提出来的,再则李世民手下的精兵强将太多,有这样的一个人物在,即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娶了弟媳杨氏,为何没有娶兄嫂郑观音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娶了弟媳杨氏,为何没有娶兄嫂郑观音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想要了解中国历史,24史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然而这24史里面还是要做一下区分,以唐朝李世民为分界线,唐朝之前的历史可以归纳为一类,唐朝之后的历史可以归纳为一类,这个分界线就是官方修史。唐朝之前

  • 萧皇后已经63岁了 为什么32岁的李世民会纳她为妃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萧皇后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要纳63岁萧皇后为妃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被世人誉为千古一帝,只有极少数皇帝能够与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这是毋庸置疑的,“贞观之治”的盛世繁华就是明证。尽管李世民是个好皇帝,非常重视江山社稷,在历史上的名声也很好,但是有一件事情

  • 李世民连弟弟的老婆都不放过,为何却三次拒绝飞到眼前的桃花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

    李世民连弟弟的老婆都不放过,为何却三次拒绝飞到眼前的桃花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马上打天下,马下创盛世”,李世民此人,从上位开始,似乎就是奔着“千古一帝”“盛世贤弟”这种称号去的,试想一个弱冠少年,从荣华富贵中长大,却毫不骄奢,年少之时就展现了令人惊奇的军事才能,后来

  • 李渊被逼退位后,想了一个“阴招”,多年后让李世民欲哭无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

    李渊被逼退位后,想了一个“阴招”,多年后让李世民欲哭无泪?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历史上,活着的太上皇并不多,李渊就是其中的一个。作为关陇贵族出身的他,7岁的时候继承了父亲唐国公的爵位,与杨广更是表兄弟的关系。因此,镇守太原的李渊因为朝廷待他不薄,所以并没有起兵造反的打算

  • 李世民仅凭借八百人马,玄武门之变就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起到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用后世的话说,军功章有李世民的一半,也有长孙皇后的一半。长孙皇后领兵隔离李渊,成功化解玄武门政变的最大威胁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主要出动了四路兵马,即:一路兵马隔离高祖李渊,人数

  • 李世民曾想立李元吉的妻子为后?为何最后没立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曾想立李元吉的妻子为后?为何最后没立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巢剌王妃杨氏原本是李元吉的妻子,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被杀,杨氏反而得到李世民的宠信,两人还生下一子。据说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打算立杨氏为后,但被魏征劝阻。不过这件事在唐史中并没有记载,是新唐书从野史中摘录而来

  • 李世民广揽豪杰,唯独漏掉他,结果他差点灭掉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李世民广揽豪杰,唯独漏掉他,结果他差点灭掉唐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在开创事业之前首先要做的,基本就是找到合适的人,刘邦找到萧何韩信张良,刘备找到诸葛亮关羽张飞,“有帝王志”的李世民开创大业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广

  • 李渊狂生30个孩子,是为了报复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威望甚至超过了唐高祖李渊。李渊在打江山的时候也曾承诺李世民,日后会立他为太子。但是当李渊真做了皇帝后,却改变了之前的说法,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李建成因感觉弟弟李世民

  • 韦贵妃二婚嫁给了李世民,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韦贵妃,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韦贵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李世民的后宫也跟其他皇帝一样,有不少女人,但是仔细一看,他的后宫里竟然有一位二嫁之身的贵妃!这位叫韦珪的贵妃,到底为什么能够进入他的后宫呢?韦贵妃的名字虽然偏男性化,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她本人的长相和性格跟男子一般,相反,她外表明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