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血性之谜:一代明君可能真的是胡人

李世民血性之谜:一代明君可能真的是胡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19 更新时间:2024/2/14 1:39:25

两千年的封建中国,大小皇帝不计其数,但真正配得上“千古一帝”称号的,争议最小的就属他了。

提到李世民,我总是不禁想到先秦的一位英主,他就是“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李世民和他有相近的精神品质。可以说,李世民是升级版的赵武灵王。无论文韬还是武略,抑或马上骑射功夫,李世民应该都不落赵武灵王下风。而李世民的功绩,是包括赵武灵王在内的所有华夏君主望尘莫及的。

李世民对汉民族的最大贡献,是令汉民族找到了“世界一哥”的自信。从此,汉民族以“唐”为荣,就像现在海外中国城取名“唐人街”一样,“唐人”成为汉民族永远骄傲的历史标记。

网络配图

而作为盛唐的开创者,李世民展现的是汉族君主罕见的“世界领袖”气质。他的视野是没有围栏的,他管中国的事,也管外国的事,他并不认为,中国领导人是关起门来“自称一统”的,而是应该做名副其实的“天下共主”。

中国的皇帝万万千,何以出现李世民这个别具一格的“天下共主”?

有人认为,这是李世民的“血统”造就的。关于李世民的“血统”身世,正史没有给出明确记载。而有考古学家根据《步辇图》留下来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推测,李世民含有鲜卑血统。这种说法并非仅凭察言观色的想象力,也有一定的地理依据。李渊家族祖籍西凉,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一带,那里通常是胡汉杂居。所以李姓虽属华夏大姓,但李渊家族却被推断为带有鲜卑血统的胡化汉人。后世曾为“李氏是汉是胡”争论不休,但我以为,李唐是否带有胡人血统,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具有胡人血统的中国皇帝多矣,中国南北朝之北朝十六国国君中,有十五国国君均为胡人,但他们没有造福中国,却祸乱了中国,“五胡乱华”中就包括鲜卑人。为何独李世民创造了不一般的辉煌?

所以,我这里探究的重点,不是李世民的家族血统,而是他的精神血脉。对于华夏民族而言,这是更重要的事。

李世民的精神血脉来自何处?

史学家陈寅恪在《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中说:“李唐先世本为汉族,或为赵郡李氏徙居柏仁之‘破落户’,或为邻邑广阿庶姓李氏之‘假冒牌’,既非华盛之宗门,故渐染胡俗,名不雅驯……其初之血统亦未与外族混杂。总而言之,李唐氏族若仅就其男系论,固一纯粹之汉人也。”

这就是说,李世民家族的男人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但确实染上了塞外胡风,因为他们的母系是胡成一片的鲜卑族。南北朝末期,鲜卑是融入中原最深的胡人,李渊母亲独孤氏、妻窦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妻长孙氏,都属五胡中的鲜卑族拓跋部。

网络配图

从这个渊源讲,鲜卑作风势必影响到李世民的精神构造。南北朝之北魏王朝,就是鲜卑拓跋式所创建,国运上百年。统治者虽以儒风治国,但尚武精神却一直为文化的主流,君主尚武,民间也是如此。男女从幼年起便接受驯马骑射文化。如魏太武帝拓跋焘,自幼习武,性格刚毅,十六岁时率领一支轻骑兵,面对柔然大军五十层包围圈,毫不畏惧。他镇定自若,冒着矢石飞身冲杀,最后冲破敌阵,以少胜多。

诸如鲜卑太武帝的这种英勇之风,后来在李世民的作战中也频频出现。

李世民在西凉长大,从小就继承了鲜卑人的尚武习俗和血性,正如他后来所说“少尚武威,不精学习”。从小就喜练武扬威,习武的兴趣超过了读书。

李世民是怎么成名的?那就是“年少救主”。

十六岁的李世民解了隋炀帝的雁门之围,一“仗”成名。这一仗虽然没有交锋,但却显出李世民的过人胆量,他用疑兵退了突厥,冒了很大风险,这绝对是一种英雄的品质。

李世民的胆略从小就显现出来,成年后更有登峰造极的发挥。例如,李唐统一中原的关键一仗——虎牢关之战,也是李世民的杰作。在这场战役中,李世民全面展示了他超人胆略与武功。

在洛阳攻坚战中,唐军围攻王世充窦建德率10万大军来援。大多数唐军将领认为王世充固守不出,城坚难破;窦建德又杀气腾腾,士气旺盛;唐军腹背受敌,难以两线作战,主张暂退以避敌锋。但李世民却力排众议,做出大胆举动:亲率精兵3500人火速行军,赶在窦建德之前进据虎牢关,对战河北十万大军。

网络配图

三千兵马对十万大军,已足够大胆。但李世民嫌这个胆量还不够。到达虎牢关后,李世民胆大如虎,亲率精骑500深入十万敌军驻守的大营。在敌军营前,李世民故意暴露自己,引诱窦建德出动骑兵追击。其实这是他的大胆一计。在来窦军大营前,早已派遣大将秦叔宝、程知节率兵沿路设伏,自己这是涉险当诱饵。他一马当先冲击窦建德军营,转而拨马就走,待窦骑兵追杀,进入预先设伏地点之后,李世民再和伏兵合到一处,折回突袭,瞬间歼敌300余人。此战虽然小胜,却大挫窦军锐气。因为唐军主帅以大无畏气概展现了“战神”的必胜信心。

此后,他预伏精锐骑兵,取得虎牢之战胜利,主力回师洛阳城下。王世充看到唐军囚车里的窦建德,感到大势已去,于是抵抗意志崩溃,献城投降。虎牢关之战,唐军消灭窦建德主力,又迫降了王世充守军,夺取了中原要地,取得“一举两克”重大胜利。这是李唐进占中原的决定性胜利,也是一统中国的关键之战。

可以说,李世民是靠非凡胆识赢得此战。虎牢之战中,他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果敢体现得酣畅淋漓。一般情况下两军交战,“诱敌深入”的事主帅是不去做的,通常是部将完成,而李世民却敢于冒险,显示了非凡勇气:他打闪电战突袭战,用的都是骑兵,并身先士卒,这样的主帅令敌人胆寒。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殷开山为什么能被唐太宗李世民绘图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殷开山

    在对殷开山简介之前,先来介绍一下他的家族。他家世代是当官的,祖父是陈朝的司农,父亲是隋朝的秘书丞。他的家族在当时是十分有名的,而殷开山本人也颇有学识,因此在隋朝的时候也成为了太谷县的知县。殷开山,名峤,是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投奔唐朝的。他先后跟随过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一起作战,并主要负责招抚

  • 揭秘李世民为什么忍痛要杀光所有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

    历史上,干掉正统太子大哥而做了皇位“合法继承人”的那些次子幼子们,属于“后太子”一列,他们几乎拥有一个共性,即大都是关键时刻敢犯浑者。这是一种典型的流氓性格。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后太子”都具有流氓性格?而具备这种性格的人往往都成功地升为“后太子”呢?就几个熟悉的例子品析有助说清。扶苏是胡亥的大哥,秦

  • 揭秘:"千古明君"李世民曾在何地屠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八月,李靖率唐军从夔州出发,沿着波涛汹涌的长江水路向东挺进,要扫平南粱。一路连战连捷,两个月后兵临粱国都城江陵。梁王萧铣自知不是唐军的对手,一时又无援兵,于是对群下说:若强行抵抗,力尽而降,必害黎元。“岂以我一人致伤百姓”?不如及城未拔,宜先出降,冀免乱兵之害,以保全众庶。

  • 李世民竟蒙骗国人千年!手段竟如此毒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

    一直以来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成为明君的代名词,他任人唯贤,虚怀纳谏,开创“贞观之治”,从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宋朝文学家苏辙曾评价道:“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但好的君王未必就是一位仁人君子,他也存在着许多人生污点。这个一

  • 李世民的昏庸事:冤死刘洎且下令永不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时期,有个叫刘洎的大臣,曾经很受重用,后来进入决策圈,成为常委之一。他一定是欠了人很多的钱,因为一直有人盯着他找他的纰漏。网络配图李世民带兵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国内事务由接班人——太子李治管理,刘洎被安排做他的助手,摄理财政部、组织部、教育部等多个核心部门的业务。李世民临走前,向刘洎托付大事:“

  • 因为一个什么预言 李世民竟然放弃杀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的传奇故事,在历史的画卷中,算得上是比较重彩的一笔。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网络配图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

  •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十年都干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明君,他在协助父亲李渊起兵建立唐王朝的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正是他,力促李渊起兵推翻隋政权。起兵后,又是他,力促李渊进军关中,夺取这块战略要地。又是他,十八岁成为唐军统帅,杀敌无数,敌血喷满了袖筒,终于削平各地山头。网络配图李世民功劳这么大,李渊偏偏高兴不起来。原因很

  • 唐太宗李世民:只站不讲和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

    气吞万里如何的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唐的气韵为今人所缅怀。唐太宗作为大唐初期的奠基人,功绩卓著的他有一点战场上的特性很是惹眼,那就是他只作战不讲和。隋朝时期,突厥曾经遭到隋军的沉重打击。隋末动乱,中原分裂残破,损失很大,突厥复振。唐高祖在位的时候,唐朝的国力难以对抗正处于兴盛状态的突厥。因

  • 史上隋炀帝女儿如意公主并不得李世民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如意公主

    李世民和如意公主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中所出现的人物,俩人都是主角之一。如意公主是隋炀帝杨广和萧后的女儿,因为聪明伶俐,深得父母的喜爱。如意公主自幼就对李世民情有独钟,俩人是青梅竹马,彼此之间自然也有很深厚的感情。隋朝年间,四处战乱,李世民和父亲前往太原一带驻扎,防止突厥乘机进攻。如意公主美丽大胆,她

  • 被李世民和武则天掩盖住光芒的唐高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普通人对他的评价认为他就是一种软弱的人,太宗传位给他真是瞎了眼了,最后大唐天下都差点给丢了,那么事实真相是这样吗?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