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什么要反对李渊曾想迁都的想法?原因是什么?

李世民为什么要反对李渊曾想迁都的想法?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12 更新时间:2024/1/8 20:06:13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李渊曾想迁都避开突厥的骚扰,众大臣都赞成为何李世民要反对?历史上曾有一个民族很有意思,打得赢就继续打,变本加厉地来搞你,打不赢就赶紧求和,然后积蓄力量卷土重来,一旦吃了败仗又赶紧求和,如此反复不断。

这个民族就是突厥族。

不习惯这种画风的人一定很奇怪:竟然还有这种操作?好意思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人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这是能伸能屈的大丈夫,你不屑这样,只能说明你傻。

隋朝就吃过这种画风的苦头,隋朝灭亡后,接下来是唐朝。

当时的突厥人头头是颉利可汗,东突厥汗国最后一任可汗。

据《新唐书》,颉利可汗名叫咄苾,是民可汗第三子,处罗可汗的弟弟。

武德三年,处罗可汗挂了,本该其子奥射设继位,但处罗可汗之妻义成公主(隋朝的和亲公主)认为奥射设又丑又弱,而时为军事统帅的咄苾还行,就让奥射设哪里凉快哪里呆着,立咄苾为可汗,号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继位时,虽然唐王朝建立三年了,但远未统一,到处都是割据势力,而且包括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群雄,都臣服于突厥,可见其势力之大。

阻止唐王朝统一,便成了颉利可汗令唐高祖李渊最头痛的事情,凭借兵强马壮,年年侵扰唐朝,同时对唐朝大肆敲诈勒索,“求请无厌”,天下初定的李渊除了有啥给啥,别无选择,但即使是这样,也无法满足其贪婪之心。

颉利可汗阻止唐王朝统一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效法北魏道武帝入主中原——你若统一了,还有我的戏吗?

据《旧唐书》,武德四年,颉利可汗就给了唐朝一个下马威,亲率一万多人,与归附突厥的马邑人苑君璋的六千多人,联合攻打雁门,虽然被定襄王李大恩击退,但颉利可汗却耍起了无赖,把唐朝使者汉阳公苏瑰、太常卿郑元璹、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等人抓了,李渊以牙还牙,也扣留了突厥不少使者。

颉利可汗见占不到便宜,便转而入侵代州,虽然打败了行军总管王孝基,并穿越了延州要塞,但此次“试探”,也使他领教了唐军的厉害。

掂量了一下敌我双方的斤两后,颉利可汗害怕唐军反击吃亏,主动把抓走的人送还唐朝,请求和解,还献鱼胶为礼。

鱼胶这玩意儿可是“八珍”之一,与燕窝、鱼翅齐名,他把这玩意儿献给李渊,可不是给他做菜吃的,而是两国和解后,用来粘牢两国关系的,尽管他知道这玩意儿不是胶水,更不是502。

那时候的李渊,还不知道突厥人有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求和这个德行,真以为调皮的孩子学乖了,不但“来而不往非礼”地放还了对方的人,还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对颉利可汗的“迷途知返”高祖嘉之,放其使者特勒热寒、阿史德等还蕃,赐以金帛。

上次击退过突厥人的定襄王李大恩,却建议李渊趁突厥发生饥荒之机夺取马邑,李渊说好吧,这倒是个机会,那么你就和殿中少监独孤晟一起,先弄死苑君璋那个认贼作父的龟儿子。

没想到独孤晟误期,未能及时赶来会合,李大恩不敢独自进兵,把部队驻扎在新城,结果被颉利可汗与刘黑闼包围,李大恩战死,还损失了数千士兵。

在新城占了便宜后,颉利可汗等人乘胜攻打忻州,却被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击败。

颉利可汗又玩老套路,此地不欢迎爷,自有地方欢迎,亲率十五万人马,转而进入雁门,攻打并州、汾州、潞州,抢了五千多人后,又去劫掠原州、灵州等地。

没想到这一次捅了马蜂窝,把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惊动”了,他们分别兵出豳州道和蒲州道迎击,其后部又被右武卫将军李子和掩杀,害怕碰到李世民的颉利可汗,在汾东被干掉五百多人、损失两千匹马,在汾州损失了五千人马,在弘州损失几千头马匹、骆驼后,听说李世民要来,慌忙溜之大吉。

老实了不到一年,武德六年,颉利可汗就与刘黑闼、苑君璋等人一起,再次侵扰唐朝定、匡、原、朔等州。

虽未造成大麻烦,但边境总是被骚扰,李渊烦得要死,做什么都静不下心来,更无法集中精力搞建设,迫使他不得不“舍”出两个最能干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屯守北部边陲。

这两位的厉害,颉利可汗心中,那是相当有数的,虽然没有迹象显示他们有反攻突厥的打算,但为了避免这个可能,他又向唐朝请和,并把刚夺走的马邑还给了唐朝。

正当李渊以为可以松口气时,没想到第二年这家伙又来了,先是亲自带兵攻打原、朔二州,又与苑君璋沆瀣一气,合攻陇州以及阴般城,并州也遭攻击。

一时间,原州朔州忻州并州等地,到处出现突厥兵和苑君璋的军队,上述各州惨遭掳掠、骚扰,日夜不得安宁。

当年八月,甚至发展到突厥人举国入寇,而且颉利可汗亲自打头阵,从原州一路南下。

此次危机,虽然被李世民利用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颉利可汗任命的小可汗)的矛盾化解,但年年遭突厥人侵扰,朝廷不得不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对付,把李渊搞得都快崩溃了。

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开这个祸害就好啦!

还真有人想到了这样的办法,至于是谁,《新唐书》未透露其大名,只是记载了这件事。

那人对李渊说,突厥人不停地来搞事,是因为这旮沓有府库和美女,我们如果离开长安(把府库和美女带走),他们就会死心啦。

离开长安,这不是迁都吗?这么大的事,李渊竟然不与大臣们商量,不假思索地说,这个可以有,而且真的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翻过终南山到樊、邓一带去考察、选址。

对于李渊的决定,众大臣也都赞成,看来他们也被突厥人搞得头大,离这个祸害越远越好,只有李世民坚决反对:“有边患是正常的,自古以来哪个朝代没有边患?可是你们听说过有边患就迁都的朝代吗?反正我没听说过。如能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能把颉利可汗那小子生擒活捉!”

这个老二的本事,李渊心中也是相当有数的,他相信他能做到,便打消了迁都的念头,并将当初因崇尚文治而撤销的十二军,重新置军操练,专门用来对付突厥人。

再说了,遇到困难就逃避,那也是很丢脸的事情啊,今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

时间一晃就到了贞观四年,又经过无数次拉锯似的PK,不作不死的颉利可汗,终于玩过了头,当实力已不如从前的他又想玩儿求和的老把戏时,被讨贼总指挥李靖趁机袭击,颉利可汗单身一人逃走,途中被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抓了活口,东突厥也宣告灭亡。

颉利可汗被押送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对他可谓仁慈之至,不但赐以田宅,还授了他一个右卫大将军的官职,养了他和其家属整整四年,直到贞观八年,颉利可汗才死于长安。

标签: 李渊唐朝

更多文章

  • 揭秘:李渊真的想过杀了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渊,唐朝

    皇家之内无真情,李渊真的想过杀了李世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家政权内没有真情可言。若是真有这么残酷,不晓得那些王公贵族的一生应该是多么的小心翼翼,无自由可言。但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只要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主人公,任谁都没有发言权。若为父子,儿子夺了老子的

  • 李世民上位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李渊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

    说到李世民,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李世民霸占是美丽弟媳;对父亲李渊,李世民也不敢杀,留着他很重要,更能有利于皇位来源合法性,塑造明君身份。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展开了无尽的杀戮,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李建成的六个儿子、李元吉的四个儿子都给杀了,连刚出生

  • 王世充让瓦岗军土崩瓦解,为什么会打不过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世充,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让瓦岗军土崩瓦解的王世充,为何打不过李世民?王世充能击败瓦岗李密,并不是王世充的实力很强,很大程度上是李密的瓦岗军出现了问题。王世充赢在找准了时机,并最大程度的动员了自己的部队为自己卖命,所有才有了瓦岗军的土崩瓦解。王世充瞬间得到了瓦岗的不少地盘和瓦岗的很多雄

  • 大唐帝国谁的作用更大?李渊有能力压制李世民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李渊

    大唐帝国谁的作用更大?李渊有能力压制李世民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由于种种原因,唐高祖李渊的存在感很弱,很多人都知道千古一帝李世民,却不知道大唐帝国的建立李渊也功不可没。而关于建立唐帝国谁的作用更大,现在争论很多,有人认为李渊的作用严重缩水了,李世民的作用过分拔高,实际上李渊的作用并

  • 李世民手下猛将谋士如云,皇太子李建成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李建成

    李世民手下猛将谋士如云,皇太子李建成凭啥与他对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621年,打赢虎牢关之战的李世民胜利班师,获得了唐高祖李渊的热烈接待。李渊册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允许他在天策府里开府,自置官属。雄心勃勃的李世民,随即组成了一个约50人的精英团队。这里面有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

  • 长孙皇后为什么是史上最贤惠的皇后?看看她对李世民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为什么是史上最贤惠的皇后?看看她对李世民的影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英武皇帝唐太宗的身后,有个贤德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河南洛阳人出身显赫,家族是北魏宗室之长,因而在鲜卑汉化时被赐姓长孙。出身鲜卑宗室的长孙氏嫁给了西魏八柱国唐国公的儿子李世民,从此成了贤内助。《新唐书

  • 如果把赵构换成李世民,宋朝结局会有怎样的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朝靖康耻最重要的耻部,便是当时“天下正欲抗战,陛下何故先降”。譬如广南东路的陈先生召集了三千义兵,走到衡阳,衡阳太守同他讲:“陛下已经投降啦!”他想不通,还是想带着人去勤王,结果后来被大宋官军当土匪剿灭了。靖康建炎之间

  • 揭秘为什么唐朝会爆发安史之乱 主要还是李世民的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为什么唐朝会爆发安史之乱呢?难道平平静静繁荣的唐朝不好吗,偏偏要来一场内乱,将国家亏空得不成样子,华而不实,这个原因,还得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早在唐高祖李

  • 李世民在夺位成功后为什么没有杀李渊呢 难道他不想以除后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夺位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他的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唐太宗玄

  • 李世民为什么要纳李元吉的妻子为妃呢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世民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要纳李元吉的妻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玄武门之变”中,早蓄夺储之心的李世民杀死亲哥李建成、亲弟李元吉,事后又秉持着“斩草除根”的理念,将二人各自的5个儿子全部杀死,只饶过嫂子郑观音、弟妹杨氏,以及李建成、李元吉的女儿们。由于身份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