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为什么会立李显为太子?真相是什么

武则天为什么会立李显为太子?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72 更新时间:2024/4/5 8:04:01

每当一提起武则天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登基称帝,并将国号由“唐”改为“周”,史称“武周”。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为期十五年的女皇统治时期。

武则天登基时已年届六十七岁,按古人的标准来说,活到这个岁数已经算是“寿星”了,但同时也意味着来日无多。因此,早日为她的武周王朝选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就成了当务之急的事情。不过,立谁做太子这个问题对武则天来说却显得特别艰难。

当时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共有三人,分别是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唐中宗,后被废黜皇位降为庐陵王)、第四子李旦(唐睿宗,690年被迫让位于武则天,并以皇嗣身份软禁于宫中),以及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

按照正常流程,皇位传给自己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便女皇也不例外。但问题在于,武则天的皇位本来就是从儿子手中抢来的,而且她还把李唐的江山改成了武周。如果让儿子成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那这一切就等于白白瞎折腾了一场,用她的侄子武承嗣的话来说就是“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可如果立武承嗣为太子不仅不合情理,而且武则天自己也心有不甘,毕竟儿子再疏远也是儿子,侄子再亲近也只是侄子。

因此,武则天在位初期就被选择继承人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到底是照顾武氏家族的利益,还是照顾自己亲生儿子的利益成为她最犹豫不决的问题。朝廷大臣依据各自的立场也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派,彼此势同水火。

692年,大臣李昭德劝武则天放弃立武承嗣为太子的想法,他进谏道:“自古帝王,父子之间,都会为了权力互相争夺,何况姑侄?”武则天此时也意识到了让家族成员拥有过多权力的危险性,因此她立即下令升任武承嗣为太子少保(虚衔),并借此罢免了他的一切实权职务。后世不少人认为武则天此举就表明了她决定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儿子,其实不然。武则天明升暗降夺取武承嗣的权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朝廷不同利益集团的势力保持平衡和分裂。因为任何一个集团过于强大对皇帝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这是所有精明帝王的惯用手段,与立储实在没什么必然联系。

真正让武则天下定决心将儿子立为太子是一件发生在698年的事件。当时武周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财政危机,底层百姓对女皇的不满情绪也在逐渐上升,不少人开始怀念当年大唐盛世的光景。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关系,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吉顼等大臣的建议,将她的儿子李显从流放地召回洛阳,这是武则天打算由李氏家族继承皇位的明显信号。

不过,信号总归是信号,还没确定下来的事情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最终促使武则天付诸行动是源于一个突厥可汗的突然捣乱。

698年秋,默啜可汗率突厥大军进犯,并宣称:“我突厥世受李氏恩,闻李氏尽灭,唯两儿在,我今将兵辅立之。”为了抵御突厥入侵,武则天立即派出军队前往迎战。同时又在国内进行紧急征兵,准备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突厥骑兵的机动能力。然而过了一个月时间,征募到的兵员却不足千人。由于军情迫在眉睫,武则天只好打出了最后的“王牌”。她宣布任命李显为太子,并担任河北道元帅之职,统领大军讨伐突厥。此令一经宣布,应征入伍者络绎不绝,没多久就征召到了五万大军。同年九月,新募集的军队开赴前线,默啜可汗认为战机已失,于是主动选择了退兵。

一场意外入侵却促成了武则天正式决定将江山归还于李家,要说谁是李显复位的功臣,突厥默啜可汗应当被记上一功。

标签: 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唐中宗李显有多昏庸无能?他为什么会沦为后人眼中的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显,唐朝

    说到李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不要看皇帝高高在上,历史上可没少活成了笑话的帝王。有的皇帝后宫失了火,自己的女人成了别人染指的对象,他还被蒙在鼓里,浑然不知。就比如今天这一位,他经历坎坷,登基后做的事情,却荒唐至极,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奇葩帝王。公元

  • 武则天为什么要废了唐中宗李显?李显犯了什么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武则天的铁腕手段和狠毒心性,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那么作为武则天儿子的李显,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命运呢?韦家是关中的名门大姓,族人众多,韦弘表已年过五旬了,太宗时曾当过曹王府的典军。儿子韦玄贞是个三品的普州参军,儿媳崔氏也是魏晋以来

  • 唐睿宗李旦的生平简介 唐睿宗李旦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旦

    唐朝是历史上让人引以为豪的朝代,但是在李世民后的一段时间,唐朝宫廷也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李世民之子李治生有8子,唐睿宗李旦与唐中宗李显两兄弟二度为帝,那么历史上唐睿宗李旦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有唐睿宗李旦最后的结局如何?唐睿宗李旦的生平简介唐睿宗李旦原名李旭轮,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幼子。李

  • 李旦的皇后是谁 李旦与凤娇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旦

    唐睿宗李旦虽然有两次做皇帝的经历,但时间都比较短,第一次只有六年,而第二次更短,只有两年。在他第一次登基后,虽然只能做一个没实权的摆设,但在形式上还是按照皇帝礼仪生活,所以也有自己的皇后与太子。当时,他的皇后就是他做皇子时期册立的一位妃子,也是他的结发妻子,即刘妃,而太子便是她的儿子。李旦剧照不过,

  • 解析唐睿宗李旦禅位唐玄宗李隆基是被逼迫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旦,李隆基

    李旦即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两次登基为帝,又两次让出皇位。李隆基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他第二次禅让的对象,下一任皇帝,史称唐玄宗。李隆基剧照李旦被后世评价为“谦恭孝友”,简单说就是善良懦弱,对谁都狠不下心。他第一次即位时,他的哥哥李显刚刚被母亲武则天废黜皇位,之后武则天也一直专政,连帘子都不需要垂

  • 唐睿宗李旦禅位唐玄宗李隆基是被逼迫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

    李旦即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两次登基为帝,又两次让出皇位。李隆基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他第二次禅让的对象,下一任皇帝,史称唐玄宗。网络配图李旦被后世评价为“谦恭孝友”,简单说就是善良懦弱,对谁都狠不下心。他第一次即位时,他的哥哥李显刚刚被母亲武则天废黜皇位,之后武则天也一直专政,连帘子都不需要垂,

  • 李显故居在房县城南考 李显和李旦有何相似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显故居

    唐中宗李显是唐王朝的第四个皇帝,他在历史上不太有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不过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能两次登基做皇帝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明朝的明英宗)。唐中宗李显这说明他还是有些手腕的,至少也是被忽视的有作为的皇帝,虽然唐中宗本人的知名度不高,但是他的家人却都非常有名,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赫

  • 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旦

    睿宗李旦作为唐朝的的第五位皇帝,有两次登上皇位。第一次是因为母后武则天想要做皇帝,而李旦的哥哥李显不好控制。因此武则天废黜了中宗李显,让年仅二十二岁的李旦登基做了皇帝。李旦登基的时候,年龄刚好和自己的父皇高宗李治登基时的年纪一样。虽然年仅二十二岁,但是李旦在政治上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即使是贵为皇帝,但

  • 唐睿宗李旦两次登帝也不过是武则天的提线木偶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睿宗李旦

    唐朝历经三百来年,总共产生了二十八位皇帝,在这二十八位皇帝中,睿宗李旦可算是最为独特的一位皇帝了。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刚出生就被封为亲王,之后两次登基当皇帝,而且还有一次被建议作为皇太弟,最终还能够善终的,只有唐睿宗李旦能够做到了。作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因为不是嫡长子,所以在唐朝的政治

  • 唐睿宗李旦禅位儿子李隆基是被逼迫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睿宗李旦

    李旦即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两次登基为帝,又两次让出皇位。李隆基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他第二次禅让的对象,下一任皇帝,史称唐玄宗。李旦被后世评价为“谦恭孝友”,简单说就是善良懦弱,对谁都狠不下心。他第一次即位时,他的哥哥李显刚刚被母亲武则天废黜皇位,之后武则天也一直专政,连帘子都不需要垂,直接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