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治能当皇帝竟是两兄长斗争到两败俱伤的结果

李治能当皇帝竟是两兄长斗争到两败俱伤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20 11:00:37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

李治给人的印象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

网络配图

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的双方已两败俱伤。大哥李承乾被废黜,政治生命已经结束。四哥李泰占有优势,但锋芒过露,成为众矢之的。再有,李治还拥有两个有利的条件,其一,当李承乾与李泰争储时,李治置身事外,虽没显示出多少才能,但也没引起非议,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如果说这位皇子给过人们一些印象的话,那便是他的“宽仁孝友”,这对亲身经历玄武门之变、又经历承乾与李泰争储的群臣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筹码。其二,对握有大权的元老重臣而言,李治的“仁孝”更受欢迎,这不仅在于他们认为这是守成之主必须具备的美德,更在于他们需要一位易于摆布的君主以保证他们得到的权势和地位不被剥夺。

太子的人选

对太子的人选,李世民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他欣赏李泰的才能,却担心他容不下其他兄弟;他赞赏李治的忠厚善良,却不满意他的优柔寡断。就在李世民举棋不定时,李泰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利用李治平日与刚因反叛被赐死的汉王李元昌关系密切这样一个事实去恐吓李治,希望李治主动退出储君之位的竞争。遭此恐吓,李治变得忧心忡忡,魂不守舍。

网络配图

李世民察觉有异,经再三询问,李治向李世民吐露了实情。这让李世民对李泰很是不满。李承乾关键时刻的反戈一击彻底击破了李泰的太子之梦。他对李世民说:“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旧唐书·濮王李泰传》)此话倒也合情合理,同时也提醒太宗,一旦李泰做了皇帝,因为争储的仇恨,李承乾很可能性命不保。

李世民为何选李治

为了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再度发生,李世民只得放弃李泰改立李治为太子。不过,在最后公布自己的决定时,为了避免再发生争执,他还是动了一番心思。李世民在太极殿召见百官,询问谁可立为太子,百官都认为李治仁孝,当立为嗣,于是李治在千呼万唤声中顺利地被拥立为太子。

网络配图

也是这一天,李泰带着百余名随从前往太极宫,他似乎对形势的变化毫不知情,刚刚抵达太极宫西面的永安门就被撤去随从,带入肃章门,囚禁于北苑。后被免去一切官职,降为东莱郡王,安置于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初七,李治被正式立为太子。李治之所以轻轻松松被立为太子,主要是他的两位兄长斗争到两败俱伤的结果,与他本身的才能似乎并没有多少关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这样的偶然。

标签: 李治

更多文章

  • 揭秘真相:夫妻皇帝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治

    唐高宗与武则天:历史的长河中,皇帝是一朵朵浪花,只不过,有的激起了惊涛骇浪,有的寂然无声。能让后世记住的皇帝委实不多,若非荒淫无度的亡国之君,便是文治武功的圣明之主。因此,像唐高宗这样的皇帝,生在唐朝这个振聋发聩的国度里,注定是一个难以引人关注的角色。他没有太宗的雄才大略,也没有玄宗的盛世繁华,在他

  • 她是李治最宠爱的情人:为啥会被武则天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

    众所周知唐高宗李治是女皇武则天的夫君,两人最终修成正果,李治为其废掉王皇后,册其为后,提拔武氏一族,而事实上,武家一脉的武媚娘的亲外侄女贺兰氏,史称魏国夫人,美艳绝色,妖媚可人,比起武媚娘年轻时的魅力,有过之而不不及,她将高宗李治迷得神魂颠倒,武媚娘对贺兰氏妒恨不已。网络配图贺兰氏的亲生父亲是贺兰越

  • 唐高宗李治地位十分尴尬 为何还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高宗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网络配图李治是李世

  • 武则天的驯夫术:竟利用姐姐把李治攥在手掌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

    媚娘生平第一次体会到被背叛的感觉,更无法接受的是,背叛者是自己亲姐姐。她不敢相信姐姐会胆大妄为到勾引皇帝的地步,更不愿相信雉奴的意志如此薄弱,竟半推半就地投入了姐姐怀抱。网络配图这就像一场噩梦,可挺着大肚子的她又能怎么办?把姐姐赶走,今后不许她入宫?不行,好不容易后宫树立起贤惠之名,连同胞姐妹都不能

  • 李治烝母、李隆基夺媳为何在唐朝可以被接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

    大家都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只因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两人眉来眼去,很快建立了感情。太宗驾崩之后,依据后宫的的惯例,武则天和其他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样到长安感业寺为尼,后来不甘心的武

  • 唐高宗李治痴迷于自己的庶母 归根结底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治

    大家都知道唐代版图以高宗时最大,其在位时曾平定漠北,大破百济与倭国联军,灭亡高句丽,灭亡西突厥,大扩中国版图,能算得上一位好的君主,可为何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偏偏喜欢上武则天这样一个大他十多岁的女人,甚至还与她育有四子二女呢?要知道李治身边从来不缺乏女人,为何他独独对武则天当时的武才人他名义上的继母

  • 李治立武昭仪为后惹来反对 二人竟是这种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治

    从各种史书上的记载可看出,当初唐高宗想要立武昭仪为后,大部分大臣是反对的。按理说,皇上的家务事朝廷上不该多嘴,但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积极反对呢?有人说武昭仪曾为先帝才人,于唐高宗来说是母辈,以自己的庶母为妻于礼不合,那么事实果真是如此吗?其实史料记载的来看,大臣们认为王皇后不可废的理由有两个:一是王皇后

  • 唐高宗李治为何会痴迷于武则天?其实无关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高宗李治

    很多人都会为唐高宗李治痴迷於武则天而感觉到诧异,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且在名义上又是李治的庶母。即便是钟情於武氏,也没有必要为之“废后立武”。后来的李隆基对杨玉环那般地宠爱,也没有将之立为皇后。那李治为何不顾群臣们的激烈反对,非要立武则天为皇后呢?网络配图从早期的萧淑妃宠冠后宫,到后来李治对韩国夫人(

  • 李治真的没有看出武则天对付王皇后的手段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高宗

    经历了几次宫斗,武则天虽然 晋升失败,可她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有了更强硬的决心,那就是彻底打倒最大的对手王皇后!只有整倒她,我才有可能当上皇后。只有整倒她,她才没机会报复我。这就跟打蛇一样,打蛇就要打七寸,只有打断了它的七寸,它才不会咬你。这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古代宫斗中,这是一种处事法则和生存手段。王

  • 唐高宗李治凭啥竟义无反顾立武则天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高宗

    武则天是一个权利欲望极强的女人。入宫后,她在唐太宗那里并吃不开。她因性格太过刚烈,不怎么受宠爱,政治上更是靠边站,只得到了一个才人的头衔。出于对权利的追逐,武则天另辟渠道,主动向太子李治示爱,二人私下里产生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李治即位,是为高宗,而武才人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