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什么使李世民最终问鼎帝位?李世民是什么样的性格?

是什么使李世民最终问鼎帝位?李世民是什么样的性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99 更新时间:2024/1/28 16:57:5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世民是什么样的性格?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唐朝第二任皇帝李世民,是历史上公认有作为皇帝,创造了盛世“贞观之治”。但李世民最初只是亲王,并非太子,后来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最终成为储君,取得了皇位。我们看唐朝那段历史时,大都被李世民的丰功伟绩所折服,但对李世民到底有什么样的心理性格,无法探寻。而正是李世民的心理使他最终问鼎皇位。

一、机:战争中练就

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那就是善于把握“机”,这个“机”既有机遇,也包括各个方面的机会,这一能力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后天练就的。李渊起兵后,李世民长期跟随李渊作战,有些战事还是他自己率军完成的。因此,李世民与李建成相比,他更是一名将帅的风格。

为将之人在战场如果要取胜,需要很多本领,但必须善于把握“战机”。从李世民打的几场战争来看,足以看出他在战争所练就审时度势、迅速出击的本领。

李世民为唐朝征战初期,此时李渊还未当皇帝,李渊霸业是否能成功很难说,李世民连性命都难以保住。因此,必须奋死一拼,不断取得战争的胜利才能有“生”的希望,所以那时李世民对太子、皇帝还不敢奢望去想。

615年,李世民参加左屯位将军云定兴的军队,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开始在战争中打拼。616年,李世民随父多次出征,平定山西境内各种叛乱,并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617年,李世民建议李渊在晋阳起兵,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并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灭隋成功。

618年是一个关键年份,也是李世民心理转变的一年。这一年五月,李渊废黜杨侑,建唐称帝。此时的太子是其兄李建成,此后李世民为巩固唐朝继续征战,而李世民是为自己而战,因为只有不断取得战功,才能保全自己。李渊还答应李世民,将来国家统一后,就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也意识到,他可以统兵并掌握兵权,就有机会争储。

从618年开始,李世民亲自参与了四场大的战役。一是破薛举,在浅水原之战中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西部对唐朝的威胁。二是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势力,收复并、汾失地,为唐朝解除了北方的威胁。三是虎牢之战中,李世民一举歼灭了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这两大中原割据势力,使唐朝在中原巩固了统治权。四是消灭窦建德残余势力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势力,为唐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在这些战争中,李世民练就了把握“机”的能力,也顺势拉拢了自己军事势力,为夺权奠定了基础。

二、忍:寻找机会

李世民战功赫赫被封为秦王,此是他面临着一个很大危险,那就是来自兄长李建成太子党的势力。无论谁当太子,都不可能看着兄弟拥有强大势力,否则会威胁自己储位和未来的皇位。

此时李建成出击了,他不断通过李渊,把李世民身边的能臣良将调出,名义以出兵为由,实际上就是剪除李世民身边的势力。而李世民也只能忍着,因为他无法拒绝此事。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李建成未来当皇帝已经板上钉的事了,因此李建成身边也不断聚集力量。李世民面对这种情况,他只有选择忍耐,因为只有忍才能等到机会。这也是战争中“机”,也是长期战争练就的本事。

据史料记载,李建成不断诋毁李世民,而李世民也只能一次次忍受。如果不忍受,就必然起事端,李世民那时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成功争储。

比如李渊的张婕抒家里田地问题,也对李世民不满,还有尹德妃父亲欺负杜如晦的事,这些李世民都在忍耐着。

三、狠:求生欲望

李世民长期征战,手下有许多亲近的谋臣和武将,其中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就是两位响当当的人物,当然还有其他人员。

但在争储的过程中,李世民也意识到如果一味的忍让,或许并不是保全自己的好方法。将来李建成继位后,必定对李世民动手,而且李世民身边的人员也会遭殃。因此在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的死谏之下,李世民下决定要发动一场政变。

读史料,我们会发现,李世民是被迫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李世民在等待机会,这种时机来早了不行,来晚了也不行。

于是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且在政变中,杀死兄弟二人。要知道他与李建成、李元吉都是一母所生。但皇位面前无亲情,已经是一个不变的规律。

有人说李世民在政变中太狠了,面对亲兄弟,为什么要杀死李建成,完全可以囚禁。其实李世民的狠也正是他性格所致,也可以被逼所至。

古人讲“慈不掌兵”,要知道李世民是一员武将,在战场上无论对敌方还是手下兵,不能有半点仁慈,否则就会失败,性命也丢了。可见李世民早已将李建成等人当成了敌对方,必将杀死李建成。就连李建成后代也没留活口。

这都是人在面临生死前的一种必然的反应。李世民不杀死李建成,那李世民必死无疑。

四、急:欲求稳固

李世民当皇帝后,他礼贤下士,就连李建成的人他也拉过来使用,这一点被人认为李世民很宽容。其实李世民在这一点上还有一个着急想法,那就是急于建功,他要把唐朝建设强大,才能遮住“玄武门之变”的污点,当然巩固自己的统治。

李世民期间既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也不断对外用兵。因为,此明唐朝足够强大,只有不断用兵,扫平周边的外族势力,才能巩固自身的统治。

但李世民在选储上还是失败了,他按照立长不立幼的传统,立李承乾为太子,但李承乾没把握住自己,被李世民废黜,随后李泰也露出争储行为,也被李世民果断清除。因为李世民是过来人,他知道兄弟争储的后果。也正是在这种着急的心态中,李世民选定了李治。

标签: 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知道杀单雄信会寒将士的心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杀单雄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单雄信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杀单雄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然这句话没有什么问题,那也要看人走的方向对不对,水流的方向对不对。有时候水流着流着就流进沙漠了,而人走着走着也就走偏了。都说良禽择木而栖,这其中也是有区别的,有些良禽眼光好,找了个里外都很结实的树木,

  • 李世民登基为什么着急给此人翻案 李世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翻案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文静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关于刘文静之死,史书中是这么记载的:刘文静认为自己的功劳比裴寂更高,而裴寂的地位却在自己之上,因此十分不满,酒醉后曾说要杀死裴寂。这话被一个小妾听见告发,说刘文静谋反,虽然萧瑀等人认为刘文静没有反心,但

  • 李世民为什么要杀单雄信 李世民杀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单雄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杀单雄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浮沉,沧海一粟 ,华夏几千年历史出现了很多出彩的历史人物,帝王将相不说,但是武将就有项羽、吕布、赵云之辈,让后人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就来说一段武力值爆棚,在电视中却是反面角色的人物,那就是隋唐时代的单雄信。隋炀帝杨

  • 李世民在杀死李建成之后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砍掉李建成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李建成

    还不知道:李建成的头被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封建王朝,唐朝就是其中的一个封建王朝,并且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在隋末时期由于朝廷的残酷统治,各路英豪纷纷揭竿而起,在这时唐朝的开

  • 李世民喝下被下毒的酒 李世民为什么平安无事没有被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被下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唐朝史料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某一天,秦王李世民在参加他哥哥,当朝的太子李建成举行的宴会后,回到家中感觉到腹中不适,他的老婆让他催吐,才知道自己被下了毒。这个小故事虽然版本细节在不同记载中有所不同,但李建成下毒,

  • 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朱棣怎么不敢造朱元璋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承大业”,怎么承大业,杀了李建成,等李渊立自己为太子?扯谈,李世民的终极目标就是李渊,杀李建成是顺带的,如果那天早上李建成不来,李世民也不可能会停止自己的行动,只不过会跳过杀兄这一环节,直接逼父,搞不好还能弑君。枪杆子里出

  • 李世民为什么活到51岁就突然去世了 这里面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仁义明君,为后世的发展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比如说唐朝的李世民,虽然也有一些争议存在,但是在整个历史上却有很高的声望。他在做皇帝期间,开启了贞观之治,把唐朝的发展推向顶峰,开启了万国来贺的新局面。五十而知天命,在

  • 李世民欲立李恪为太子,却被长孙无忌拦下最终命丧长孙无忌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李恪,李世民,长孙无忌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换太子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代帝王,李治在位初期,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创造了“永徽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唐朝人口最多300万户,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曾一度增长到380万户。因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如

  • 李世民的发妻,历史上长孙皇后的情商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长孙皇后。在儒家思想流行的古代封建社会,你可以不工作,可以不识字,但是就是不能不孝。古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只要孝顺,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别的优点,可谓是一孝遮百丑。不可思议?那就对了。完全孝顺确实很难做到,哪怕是皇帝都不行。李世民就没有完全顺从他的老爹李渊,唐开国

  • 李世民手握兵权敢杀兄逼父退位 朱棣兵权在握为什么不敢造反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朱棣

    对朱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忧启圣。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赞》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强盛的朝代,国家经济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周边国家纷纷派人前来唐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