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死后遗留下来的一道难题,让李世民解了一辈子

他死后遗留下来的一道难题,让李世民解了一辈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7 更新时间:2024/2/19 5:04:44

三国时代有两条龙,一条龙是卧龙诸葛亮,一条龙是潜龙司马懿。诸葛亮这条龙有名无实,一辈子勤勤恳恳给刘备刘老板打工,丝毫没有非分之想。而司马懿则不同,他煞费苦心,隐忍坚持数十年,司马家族最终成龙化凤,篡夺曹魏江山,开创晋朝天下。不过,司马懿辜负曹家重托,叛主自立,也落下千古恶名。

司马懿是一个能量很大的人。他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了三国历史的走向,而且波及到几百年之后的隋唐时期。他在世时做过一件事,产生极为恶劣后果,几乎成为一道无解难题,让四百年之后的几个皇帝吃尽苦头,连唐太宗李世民这样才干超群的有为之君,都为此事伤透脑筋。

话说在今天东北一带,汉朝时出现了一个小国高句丽。此小国建立后,立即显出极强的侵略性,四处征伐开疆辟土,周边那些老老实实的汉朝藩属小国,被他欺负的不轻。但和强大的汉朝相比,它也只能乖乖臣服,一度作为汉朝一个小县城接受管理。但历代高句丽国王野心勃勃,曾多次发动叛乱,王莽篡汉期间和东汉刘秀在位时,多次发兵给予其重创,因此始终难成气候。

汉末三国之时,天下大乱。中原王朝对周边小国控制力几乎不复存在。高句丽人很想乘势而起,倒霉的是,东汉军阀公孙渊家族,长期盘踞辽东,兵强马壮称霸一方,名为军阀,实际也可称为中原王朝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代表。公孙家族良将辈出,多次对临近的高句丽大打出手,甚至攻破高句丽国都丸都城。高句丽在公孙家族强大军事压力下,势力范围和发展极度受限,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但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局面发生逆转。公孙家族由于长期拥兵自重,首鼠两端,在魏国和误国之间游移不定,激起魏明帝强烈不满,于景初二年,派遣太尉司马懿率领大军兵发辽东,讨伐公孙渊。公孙渊虽然厉害,但到了司马懿跟前,却根本走不了几个回合。结果公孙渊父子被杀,公孙家族武装力量被彻底毁灭,不仅如此,司马懿为永绝后患,公孙渊辖区范围内十五岁以上男子被捕杀数千人。

司马懿铲除公孙渊,无意间却给高句丽帮了大忙,等于替他们搬走了压在头上的千斤巨石,除去了头号劲敌,也给高句丽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足够空间。此事件可以称为高句丽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时刻,自此之后,高句丽就踏上了快车道,在辽东地区渐渐处于无人匹敌的地位。

此后中原长期处于两晋南北朝的大混乱时期,高句丽乘机得以发展壮大,到隋唐时期,已经成为独霸辽东、地方数千里的一个庞然大物。他们不仅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且对中原王朝不屑一顾,时存觊觎之心。最让人不安的是,高句丽与中原一样,以农耕文明为立国之本,对于土地有着强烈需求和企望,这一点与抢了就跑的游牧部族有着本质区别,让中原皇帝时刻如芒刺在背,感到危机。

因此,中原王朝重归一统之后,从隋朝开始,就注意到高句丽的潜在威胁,屡次用兵攻伐,想彻底铲除这个隐患。但以隋朝国力之强,居然奈何不了高句丽,隋文帝出征一次,隋炀帝出征三次,最多时调集重兵近百万,却无一例外遭遇惨败。到了唐朝开国后,李世民依然秉承了隋朝的做法,"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必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英才盖世、神武英明的唐太宗,在面对高句丽之时,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高句丽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巨大威胁之前,同仇敌忾,迸发出强大战斗力。贞观十九年,也就是司马懿平定公孙渊四百余年后,唐太宗御驾亲征,亲率六军,兵出辽东。这也是唐朝开国以来,组织的最大规模战役之一,也是李世民当皇帝后罕见的一次御驾亲征。

遗憾的是,唐太宗亲自指挥大军,最后也未能完成目标。唐军初期进展还算顺利,但随着战线深入,伤亡加重,士气渐渐衰退,最后顿兵于安市城下,历经数月艰苦的围城战,最后未能攻克。随着寒冬临近,唐军粮草供应的紧张,李世民最终失意而还。其后,李世民又命令唐军多次发动对高句丽的进攻,但均未取得明显成效。

直到他去世,高句丽问题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来唐高宗在位期间再接再厉,才彻底平定高句丽。

标签: 三国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深入探究李世民十四个儿子鲜为人知的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哪里人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李世民出生在陕西省武功县的李家别馆。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是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出生后,父亲李渊在隋朝为官,李世民四岁时,一位会看面相的秀才说,李渊是位贵人,李渊的儿子是贵子。见到李世民后,这位书生啧啧称赞李世民,从他的面相来看,李世民有龙凤之姿。李世民在童年

  • 为何唐太宗李世民会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称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简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同时也是唐朝的诗人,并且在政治军事上也有非常出色的成绩。唐太宗在位期间,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的称号,在对外和对内上他都有着一套方针。对外他积极开拓疆土不仅重创了高句丽,也将东突厥灭了,更是征服了很多部落。在国内他就劝课农桑,奉行节约,并

  • 李世民上位后为何不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朱元璋,刘邦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起,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出于种种原因,都会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凡是会威胁到自身统治的,绝对不会手下留情,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更别提手下的文臣武将了。相比刘邦杀韩信、诛异性王,朱元璋杀胡惟庸和蓝玉,赵匡胤虽然没动手,也是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部下将领的大

  • 李世民将反对不杀此人还送钱给他,后多次救唐太宗危难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琼

    唐朝的众多将领多数都是从对手那招揽来的,比如秦琼和程咬金,他们曾经都是瓦岗寨的,后来投靠了王世充,但是觉得王世充不能成就大事就投靠了李世民,还有徐茂公也是来自瓦岗寨,最后也投靠了唐朝。这些人投靠之后都受到了重用。但是有一个人,投靠之后备受质疑,很多人都主张要杀掉他,还把他关了起来,但是李世民坚决不同

  • 李世民玩的一次假和亲,收了聘礼再悔婚,忽悠得人家几乎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

    和亲,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外交手段。赞同者认为,通过联姻换取和平,比战争划算得多;反对者认为,用女人和礼物讨好外族,或多或少都是一种屈辱。不过,在唐太宗李世民手里,“和亲”还成了一种武器。他借助“先和亲、再悔婚”的手段,推动了草原民族间的攻伐,还间接宣判了一个草原强国——薛延陀汗国的死刑。(这是薛

  • 一代战神却被写成军师!此人生病,李世民剪胡子给他做药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茂公

    《说唐》里的徐茂公,可谓是神机妙算、帷幄千里。然而真实的历史中,徐茂公却是唐朝的一代战神!地位之高,超然于唐武庙古今64将之上,与唐朝李靖并列十哲之位。同列十哲的还有:白起、韩信、张良等人。徐茂公本名徐世勣;后来因功受赐唐朝国姓“李”,改为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避讳皇帝名字中的“世”字,再改为李勣。

  • 李世民是千古明君,他为何会赏赐贪官,众人对他的做法都赞扬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秦始皇,唐太宗,宋太宗,

    伟人在《沁园春·雪》中,这样写道:唐宗宋祖,秦皇汉武。这四位帝王就是封建社会最“文治武功”皇帝的代表,而李世民更是被誉为千古一帝,明君中的“一哥”。古代的帝王,就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国家的“主”人。贪官卖官鬻爵,收受贿赂,就等于从皇帝的衣兜里掏钱,对于损害政体,颠覆社稷的贪官,历代的皇帝绝

  • 李世民为何对他如此绝情?连他的儿子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一次有名的宫廷政变,李世民通过这次宫廷政变除了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唐高祖李渊让位顺利的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值得注意的是在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的儿子和齐王李元吉的儿子也一并被李世民处死。我们说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的儿子或许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毕竟当过太子他的后代会对李

  • 李世民称霸天下竟然全靠这支玄甲军,究竟是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

    唐朝可谓是中国第一个到达巅峰时期的王朝,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王朝之一。而这其中离不开唐朝的一个皇帝,那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一直励精图治,而且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为唐朝的繁盛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能也非常优秀,甚至有人断言,在中国古代所有的皇帝中,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是第一位

  • 李世民对“前朝废后”情有独钟,萧皇后为何如此的抢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皇后

    隋唐时期的萧皇后,曾经迷倒过无数的男人,她让隋炀帝杨广疯狂痴迷,哪怕是改朝换代之后,年近五十岁的萧皇后依然得到了三十多岁的李世民的倾慕,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历史上的萧皇后究竟有多美,晚年依然还是能够得到唐太宗的宠爱。李世民与萧皇后的野史常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萧皇后为何如此的抢手?很多的史书资料中对萧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