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帮李世民横扫天下的神秘兵种:大唐玄甲军骑兵

帮李世民横扫天下的神秘兵种:大唐玄甲军骑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77 更新时间:2023/12/30 22:11:12

强将手下无弱兵,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李世民纵横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玄甲军了。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只精锐骑兵的形象。

首先让我们来看《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玄甲军的战斗力和作用可见一斑。李世民几乎每战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领着骑兵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是无坚不摧的。

网络配图

古代作战,常选精锐的战士作为先锋突击,称为选锋。玄甲军也可以认为是选锋的一种。玄甲军不同于东汉的幽州突骑,他并不由单一地区或者单一部族的兵员组成,玄甲军是从李世民所统帅骑兵中选拔出来的精锐,组成应该非常复杂,而且玄甲军担负的作战任务很重,每战必当先锋,伤亡也不在少数,估计应该是不断选拔补充,保持一定的兵员定额。对于玄甲军的组成、训练和装备情况,基本可以通过对唐初骑兵分析得出。

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逐渐进入中原,经过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混战,到了隋唐时期,骑兵的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有一个高峰。在这个时代,重甲骑兵一度成为主流。所谓重甲骑兵,又称甲骑具装,骑兵和战马均披很厚的盔甲。隋朝继承了南北朝的传统,在军队中,重甲骑兵依然占了很大比重,作为旧朝的一员,李渊的唐军大概也受了一些影响。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变数,即隋朝和北边的突厥进行了大规模的骑兵交战。突厥的骑兵是以机动性著称的轻骑兵,隋朝的骑兵与突厥屡次交锋,出于适应敌人特点的需要,隋朝的骑兵受到了对方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又向轻骑兵的方向转变。李渊作为并州的军政长官,正担负着防御突厥的责任。他在与突厥的交战过程中,首先仿效突厥建立了一支精锐的轻骑兵。《资治通鉴》中如此记载:“渊选善骑射者二千人,使之饮食舍止一如突厥,或与突厥遇,则伺便击之,前后屡捷,突厥颇惮之。”这支骑兵能够在机动性上与突厥匹敌,应当是轻骑兵无疑。这部分骑兵,可以看做玄甲军最初的基础。

网络配图

李渊太原起兵之后,从突厥购买了良马2000匹,还借来了小部分突厥骑兵,西突厥部落的史大柰也率领部下的骑兵在会宁归附了李渊,更加壮大了李渊部下的骑兵队伍。因为受突厥的影响,而且本来就有不少突厥骑兵的加入,轻骑兵成为李渊部队的主要力量。在霍邑之战中,李世民所率领的精锐骑兵,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唐朝夺取了关中,又陆续平定了陇西、凉州等地的割据势力,陇西的骑兵也非常精锐,他们的加入,无疑又壮大了唐军的骑兵队伍。同样受突厥支持的刘武周与唐朝在并州展开激战,被李世民挫败,他的部众很多都归降了唐朝,尤其是尉迟敬德这样非常勇猛的骑将,他的部众就有8000多人,相信不乏精锐的骑兵。关东的秦叔宝、程知节等人也是骁勇的骑将,同样投到了李世民的麾下。在李世民麾下,有着这样一支纠合了四方精锐的骑兵部队,在此基础之上选拔出来的玄甲军,必然是极其骁悍的。

那么玄甲军到底是轻骑兵,还是延续了南北朝传统的重装骑兵呢?我觉得根据记载来看,应该是轻骑兵。一则是受突厥的影响比较多,很多战士就是突厥人,二则从战例上来看,唐军骑兵的机动性很强,作战中往往实施迂回攻击,而且能够进行长途追击,在攻击薛仁果和刘武周的战役中,都有长途追击的纪录,尤其是追击刘武周所部,在昼夜急行200里以后,又连续追击了3天多,重甲骑兵恐怕很难支持这样长距离的追击作战。

唐初的轻骑兵已经和汉代的轻骑兵不同了,虽然去掉了南北朝时代流行的具装铠,减轻了战马的负担。但是骑士本身的防护远较汉魏时代严密。唐代的铠甲有十三种,骑兵主要使用铁质的明光甲。明光甲以兜鍪护头,兜鍪两侧有向上翻卷的护耳,有的兜鍪还缀有垂至肩背用以护颈的顿项;胸甲一般分左右两片,居中纵束甲绊,左右各有一面圆护,或作凸起的圆弧形花纹;两肩覆盖披膊,臂上套有臂护;腰间扎带,腰带之下有两片膝裙护住大腿,小腿上则多裹缚“吊腿”。这种铠甲的结构非常完备。

网络配图

唐朝骑兵的武器如下:弓箭,唐军一般人带胡禄一个,可以装30只箭矢。可能还有马弩装备,能射200步。骑兵的长柄格斗武器是漆枪(也就是槊),握柄很长,这是南北朝以来就流行的长柄格斗兵器。短柄格斗武器主要用短柄长刀,唐军士兵每人一把。除了汉代以来就流行的环首刀外,还有一种柄部有护格、柄首没有圆环的新型长刀。这种刀后来流传到日本,被称为“唐样大刀”。骑兵还使用一部分啄、锤、斧、鞭等砸击类兵器。骑兵使用形体较小的圆形盾牌。

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可以根据府兵制来推测当时的训练情况。府兵在冬季训练的时候,主要有“薄战”和“纵猎”两项内容。其中以“薄战”为主要内容。当时作战,队形的变化非常重要,“薄战”主要是训练士兵熟悉军中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号令,进行前进后退,队形变化,操演熟练,以做到战时临阵有序,随阵入战。“纵猎”就是进行游猎,在此过程中训练士兵的武艺,提高士兵个人的战斗技能。府兵在服役之前,还又有折冲府的官员对他们校阅考察,进行演练。服役期间的闲暇时间,他们也会经常进行骑射训练。

以上装备和训练情况,是唐军的一般情况,以此来推测,想必玄甲军的情况应该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只不过他们是唐军骑兵中的精英而已,可能选拔和训练更加严格,装备也比较精良。

网络配图

根据记载来看,李世民使用玄甲军的战术主要有这么几种:侧翼突击、埋伏、正面突击。而李世民惯常使用的战术是侧翼突击,这里的侧翼未必就是敌阵的侧面,也可能是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迂回到敌人的阵后。李世民通常会让正面部队先与敌人接战,等敌人锐气受挫,受到消耗的时候,他再率领玄甲军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直接迂回过去,前后夹击敌人。这样的攻击,往往是致命的一击,会让敌人就此崩溃了。正面突击,是以玄甲军为前锋,大军为后继,直接对敌阵实施冲击,把敌人的阵势冲乱、冲散,从而最终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玄甲军虽然精锐,冲击力很强,李世民本人也很骁勇,但是这样的攻击还是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尤其是遇到顽强的敌人。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城外的故马坊激战,李世民想查看敌人阵势的情况,直杀出敌人阵背。虽然阵形被打散了,但王世充部下的江淮精锐也不是等闲之辈,与唐军殊死力战,李世民的坐骑在混战中被射倒,幸亏部将拼死救援才脱险,经过几番激战,最终才将王世充的部队击溃。埋伏战术具有很强的突然性,敌人突然之间就陷入包围和突击中,混乱和恐惧是可想而知的。李世民率领500骑兵向窦建德的大军挑战,并成功伏击了他们的前锋部队,生擒了敌军骁将,应该看作是玄甲军的杰作。

标签: 大唐玄甲军骑兵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王牌部队玄甲军:有何辉煌的历史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的王牌部队玄甲军

    玄甲军的字面理解:玄指黑色,甲指盔甲。全称意思为穿黑甲的军队。历史上的玄甲军应属重骑兵,士兵身着黑铁盔甲,是号称中国历史十大骑兵的兵种之一。《资治通鉴》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不爱武则天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爱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13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探讨国家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答。类似品质的还有徐贤妃,也受到唐太宗的宠爱。综合徐贤妃和长孙皇后这两个人的特点,我们

  • 揭秘武媚娘究竟凭借什么神曲吸引了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媚娘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武如意凭借一段《兰陵王入阵曲》将李世民吸引,但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入阵曲》是什么样?在央视版《水浒传》中,柴进悄悄进宫,在宋徽宗书房屏风后面看见皇帝御书四大寇的姓名,但在日本无穷会藏本中的《水浒传》变成了三大寇。记者跟随“行走书香重庆”全民阅读采访活动走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处置受贿叔叔驾驭下属有奇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六年(632年),右卫将军陈万福从陕西九成宫去京城长安,一路上大摇大摆,好不威风,途经某处驿站时,还把政府招待所的数石麦麸子拿走了。堂堂一位朝廷命官,吃的是皇粮,享的是厚禄,用度宽裕不愁,怎么还要向区区几石麦麸子伸手?想必是平时索拿卡要惯了,这回也习惯性地顺手牵羊占点便宜。网络配图不料这“麦麸门

  • 薛举:第一个打败李世民的起义军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举,李世民

    李渊在成为太原留守后,积极备军,准备做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等到儿子们,包括李建成、李元吉从河东进入太原,李渊杀死太原副留守王威和武牙郎将高君雅,正式宣布起兵。当部队进入霍邑县境内后,遭到了宋老生的强力阻击,同时部队缺粮,还遇到了连日的大雨,大本营太原也遭到了刘武周的威胁。在这个时候,李渊和李建成、李

  • 李世民如何对待父亲的小老婆,气死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的生母窦氏,在隋大业年间早已去世,父皇李渊后来的嫔妃们,在他眼里,形同外人,他根本没把她们当回事。大唐建成了,兄弟们之间却闹起了别扭。唐高宗李渊想哪个娃娃都不怪罪,用了个折中的办法,老大建成你不是太子吗,将来江山皇位是你的,你消停在长安待着;世民呢,你功高名大,爸把陕州以东划给你,由你自治。李

  • 李世民都是怎样保护尉迟敬德这些手下大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因为对大臣比较恩宠、对老百姓比较仁爱,美德流传后世。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喜欢擅杀大臣,他们往往找他们的过错,让大臣猝不及防,以致死无葬身之地。李世民和旁人不同,对大臣很是照顾,表面上有时很严厉,骨子里却对大臣好。网络配图却说李世民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唤尉迟敬德,此人武艺高强,而且

  • 李世民为何收了李元吉的媳妇是因为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太宗

    在大唐历史上,有三桩桃色绯闻被人们千年以来一直津津乐道。一件是唐太宗李世民收了弟(李元吉)媳妇,一件是唐高宗李治收了后妈(武媚娘),一件是唐玄宗李隆基收了儿(李瑁)媳妇。因此后人对几个朝代有一评语:脏唐臭汉宋无明。就是说大唐的宫闱之事比较开放,是人们街头巷尾主要的八卦话题。对于这三桩绯闻,大家都归结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冲动好杀人 事后再反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且看贞观年间几起莫名其妙的案子。案例一,贞观五年(631),有一精神不太正常的人叫李好德,胡乱说了些话,因为涉及政治上的敏感话题,有诏书下令彻查。当时司法方面的主管部门是大理寺,大理寺的主管官员张蕴古得出的结论是:李好德有病,证据明确,所以,依据法律,李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这时,有一官员出来说:张蕴

  • 揭秘李世民有没有迎娶隋炀帝皇后萧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近年来,一些涉及隋唐历史的文章,煞有其事地介绍: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美艳绝伦,曾先后让六位九五至尊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甚至到了年近50的晚年,她还被唐太宗李世民迎娶为皇后,上演了最后的传奇。这是真的吗?历史上确有萧氏其人,萧氏也确实长得明艳动人。只不过,所谓先后侍候六位君主的故事,多为作家们的艺术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