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离不开奸臣魏徵?

历史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离不开奸臣魏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1/10 2:34:46

唐太宗贞观一朝的政治生态,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光明的时期之一,没有那么多见不得光的事。

即使是有玄武门之变的血腥,也只是首恶必办,魏徵、王珪等人没有因为和前太子李建成有过工作上的深度交集而被一网打尽,反而是委以重任,步步高升。

太宗君臣之间都能掏心掏肺,坦诚相对,不用非要到民主生活会的时候才能红红脸、出出汗。

但政治就是政治,阳光下也会有阴影。

网络配图

一代明君李世民身边,也需要豢养几个小人奸臣,来做一些仁君不方便做的事。

权万纪就是这样一个打手。

权万纪属于御史台监察系统的官儿,贞观时期做到治书侍御史的位置,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副书记或监察部副部长。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侍中王珪两位宰相负责对全国干部进行考核评优,权万纪也参与其中。

考核文件发布后,权万纪突然上书,“奏其不平”,举报房玄龄和王珪在考核工作中不能公开公正,有拿公家权力私相授受的嫌疑。

李世民怒了,房玄龄、王珪,亏得朕对你们如此信任,你们却干出如此之事,就让侯君集去调查情况。

房王二人,在唐太宗心里是什么地位,权万纪是知道的。

尤其是房玄龄,那可是从南湖红船到井冈山一路跟过来的。但他就敢去咬,明显是嗅到了什么气味。

君臣之间,皇帝不管明面上做得如何,内心深处还是对大臣有所猜忌的,不放心手下人。

或许,这就是权万纪敢张开嘴露出獠牙的真实原因。

唐太宗发怒的时候,魏徵一般都会及时出现,这次也不例外。

魏徵对李世民说,房玄龄和王珪是什么样的人,皇上您还不清楚吗?

网络配图

考核评优这种事,本来就只能尽量照顾好方方面面,难免不会出现一两个错误瑕疵。

你查出来,于全局无关大碍。查不出来,反而意味着你对房玄龄、王珪不再信任,君臣之间出现嫌隙。得小失大,您还是慎重考虑吧。

而且权万纪这小子,考核的事他也有份,当时不说,现在乱放炮,是何居心?

魏徵点到了权万纪的居心,实际上就指向了李世民的活思想,只是没有明说。

知趣的唐太宗只好就此打住,“乃释不问”,不再去追查。

权万纪没咬中房玄龄、王珪这两棵大树,就转向其他大臣,“以告讦有宠于上,由是诸大臣数被谴怒”,整天在唐太宗那打小报告,揭发隐私,在皇帝心里越来越吃得开,大臣们却越来越混不开,隔天差五的就被领袖核心叫过去一顿训斥。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魏徵不能不把话挑明了。

魏徵再次劝谏李世民,权万纪整天咬这个咬那个,根本就是“以讦为直,以谗为忠”,把告密当正直,把陷害当忠诚。

陛下您不是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货色,恐怕就是想借权万纪乱咬一气的嘴,去震慑群臣的心吧,“陛下非不知其无堪,盖取其无所避忌,欲以警策群臣耳”。

您看看权万纪咬的哪些人,哪一个是真有罪的?陛下你这样用一条疯狗,不是自毁形象吗,“奈何昵奸以自损乎”。

的确,正如魏徵所言,李世民对权万纪私下干的勾当一清二楚,只是要借着他的小报告,去掌握朝臣的动态;借着权万纪的嘴,去咬那些自己想整的人。

而这些事情,自己因为戴着仁君的面具,不方便去做,只有让权万纪去咬。

网络配图

魏徵这话等于是撕下了皇帝的面具,李世民的反应是什么呢?

李世民“默然”,沉默了一会,然后喝令左右:

来人呐,给我拉出去砍了。

如果是这样,那他就不是唐太宗了。

李世民吩咐左右:

来人呐,给我从大内拉出五百匹绸缎,赏给魏徵这老小子。

李世民明白,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他必须在佞臣权万纪和以魏徵为代表的直臣之间做出选择了。

如果再纵容权万纪这样咬下去,他圣明的形象真要被魏徵在天下人面前给戳破了,这老小子可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不久,“万纪等奸状自露,皆得罪”,被赶出中央。

唐太宗李世民的明君形象,确实是靠自己死磕自律打拼出来的,但也离不开魏徵这种“耻君不及舜”的拼死力谏。

每个皇帝核心手下都有权万纪这样离不开的小人。

所幸,那是在贞观时代,还有魏徵的直言不讳,还有李世民的察纳雅言。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食丹药而死?李世民活了几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量级人物,而其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凭借开创了史家赞誉有加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让后人交口称赞的“贤君”。可是这位历史上以“纳言”著称的皇帝,在他五十二岁时却因为轻信妖言,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自己

  • 李治为何非娶武媚娘?原来都是李世民事先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治

    李世民临终,把武媚娘安排到感业寺为尼。感业寺是一座皇家寺庙,在未央宫附近,庙名是隋炀帝起的。隋炀帝自负文韬武略空前绝后,被自己一生创建的大业感动了,所以盖了一座庙夸夸自己,起名感业寺。李唐没有毁掉这座夸赞前朝功业的寺庙,但是意义却变了。感业的意思是,被先辈的创业艰难感动。所以李治来这里上香,就是缅怀

  • 武则天前嫁李世民后养男宠 她对高宗有没有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先是嫁给了一代雄主李世民,后来又趁唐高宗死后,不顾儿女亲情,篡了大唐的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那么对于她,是否对唐高宗有真感情?先说李世民,武则天在豆蔻年华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料想在那个时候,英明神武的天可汗肯定是深深吸引了她,包括武则天的书法和执政风格都有意无意的模仿唐太宗

  • 李世民为何这么迷恋强身壮体的不死药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

    日前读《贞观政要》,读到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在御前会议上的一番训话,挺有意思,照录于下: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其入海求神仙。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

  • 袁天罡算出武则天篡位 李世民为何不杀掉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天罡

    在唐朝有一部奇书叫做《推背图》,其准确预测了2000年后发生的事情,包括王朝更替,甚至近代日军侵华!而这部书的作者就是唐朝著名的相术预言家袁天罡。这位神一样的人物,在李世民时代就准确预测了武则天要代唐称帝,而李世民也知道,但是为啥李世民没有将武则天直接杀掉呢?网络配图据说,武则天还是个婴儿的时候,袁

  • 揭秘:一代圣主唐太宗李世民身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开创的各项功业被后世人称道不已。但是有关他的身世血统近来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说他是胡人血统,也有说是混血的,各种说法汇在一起令人难以判断。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

  •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评价唐朝名将段志玄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名将段志玄

    段志玄是唐朝名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有记载段志玄简介。通过段志玄简介得知,段志玄生于公元598年,卒于公元642年。段志玄是段偃师的儿子,自幼喜欢舞枪弄棒。段志玄的父亲曾将担任过太原郡司法书佐,段志玄年轻时倚仗父亲的势力经常违法乱纪。公元611年,段志玄时年14岁,在隋炀

  • 唐高祖李渊是怎么死的?让位李世民后还活了几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渊

    唐高祖是谁?唐高祖是怎么死的?唐高祖指的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是千古一帝 死后陵墓为何被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的人有三个: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出身豪门贵族,但是却没有躺在祖宗积累的万贯家财上享受,而是跟随父亲李渊南征北战,平定群雄,于戎马倥偬之中,建立了大唐王朝。网络配图成为帝王之后,李世民更是励精图治,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听取诤臣魏

  • 唐太宗李世民的八字印证了玄武门之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去世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新任继承者,即为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共享年五十二岁。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后来,晋升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