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儿晋阳公主为何未笄而逝?

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儿晋阳公主为何未笄而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3/12/18 15:25:43

晋阳公主(约633年-644年),其名于史无载,字明达,乳名兕子。是唐太宗最为喜爱的女儿,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被唐太宗带在身边亲自抚养。

晋阳公主为人聪慧善良,性情温和。每次李世民因故发怒,她都能明晓父亲心理,慢慢劝解,对大臣等起到了很好的庇护作用。

由于自幼由李世民亲自带大,晋阳公主学了一手好书法,尤其是飞白。她所写的飞白书和她父亲的相比,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晋阳公主十二岁时因病去世,唐太宗十分悲痛。晋阳公主入葬后,下令在公主墓旁营建佛寺为女儿追福。

名字含义

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明达一词,是佛教常用词汇,明指三明,达指三达。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则叫做三达。象征智慧,对世事了悟通达。太宗为公主取字“明达“许是公主聪慧伶俐,另一方面也是父亲对女儿的寄望。

网络配图

“兕“在古文中被认为是与犀牛并列的另一种动物。《山海经》曰:“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具体说来,兕就是小独角犀,十分凶猛壮硕。唐太宗夫妇为女儿取“兕“为小名,必是出自父母爱女之心,希冀爱女能够远离一切不测和疾病,象兕一样顽强,健康成长。

封号晋阳

晋阳对初唐而言有着特殊意义,《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北京太原府……领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盂、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可知晋阳乃是李唐龙兴之地,高祖李渊亦言:“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唐太宗亲历隋乱,起兵太原,晋阳对于他而言自然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将女儿封号晋阳,可见对爱女的重视。

慈父亲养

晋阳公主李明达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夫妻恩爱,伉俪情深,对于皇后所出子女唐太宗自然也是爱屋及乌,各类偏爱事迹不胜枚举。

贞观十年(636年)晋阳公主“始孩“之时,长孙皇后离世了,痛失爱妻的唐太宗悲恸之下决定亲自抚养妻子留下的一双幼小儿女。正因为唐太宗这一空前之举,史书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抹温情:“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

晋阳公主也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游地思母

长孙皇后去世之时,晋阳公主还在始孩,因年幼还不明白母亲去世是怎么回事,虽然有父亲和兄长的朝夕相伴,但时间长了,晋阳还是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父亲固然疼爱她,但也无法代替母亲的爱,年仅五岁的晋阳开始思念起了母亲。唐太宗外出巡幸都会带上晋阳,每次经过皇后生前所游之地,便会告诉女儿,公主闻之,总是不胜哀泣。

网络配图

临摹父书

晋阳公主从小长在唐太宗跟前,父女感情非常深厚,互动也十分温情。太宗是书法爱好者,自己也写得一手好字。耳濡目染之下,晋阳公主对书法也很爱好,尤其是父亲最擅长地飞白。晋阳宫中常常临摹父亲的飞白体,久而久之写字时便有了太宗的风格。将太宗和晋阳公主的字出示大臣,大家都无法辨别。

文德之影

晋阳公主性情温婉机智,聪慧伶俐,因此即便还是个孩子,就已能做到“未尝见喜愠色“。唐太宗脾气刚烈,一直在他身边长大的晋阳公主对父亲极为了解,大臣有时会触怒太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晋阳公主便和她母亲一样,总是慢慢地消掉父亲的怒气,再为挨训的人徐徐辩解。在女儿的劝慰之下,太宗的怒气也消弥无踪。因此,“省中“大臣们多蒙公主的恩惠,十分喜爱她。

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尚不识“,保护大臣,劝解父亲的方式却如出一辙,或许也是上天对太宗痛失爱妻的一种补偿。

舐犊之爱

晋阳公主与晋王李治自幼被唐太宗带在身边抚养,朝夕相处,兄妹俩感情自然深厚。随着年岁渐长,李治慢慢长大,有时要出宫办事,每次晋阳都要送到虔化门,然后依依不舍的哭泣道别。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李治十四岁已是成人之年,尽管因为太宗的溺爱,一直不曾出宫居住,但也要开始上朝参政了,而眼看着穿上朝服的哥哥要离开自己,晋阳公主舍不得放开哥哥的衣角,哽咽着对父亲说道:“哥哥现在也要和大臣们一样站班,不能再留在我们身边了吗?“唐太宗看到一双儿女如此惜别,顿时忍不住涕泪满面。

未笄而逝

如无意外,公主的一生,原本应是这般,在父亲的疼爱兄长的呵护下成长,待到婷婷玉立再成就一段良缘。然而世事无常,身在富贵宠爱之中的晋阳公主,却在金钗年华,未及良人到来便病殁了。或许这就是诗歌所言:“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文皇思女

日数十哀

网络配图

失去了最心爱的女儿,唐太宗悲痛异常,连续一个多月都不能正常进食,每日要哭上几十回,哀伤无法抑制,身体急速消瘦,文武大臣见状非常担忧,纷纷进谏劝慰皇帝节哀。唐太宗对来劝勉的人叹道:“你们说的那些道理,其实我都明白。我也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再怎样的悲伤都与事无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控制不住这种悲伤啊。“如此失态的举止和言语,太宗深切念女之情昭然可见。

北宋的庄绰在《鸡肋编》评价说,太宗见长孙顺德因丧女而生病,认为他无刚气,因而嘲笑他,而到了自己身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忘了当初的“无刚气“之语!“岂不以儿女牵爱乎“一语道破,道理一直都懂,却永远学不会,此时的唐太宗不是那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千古一帝,而是痛失心爱女儿的普通父亲而已。

建寺祈福

为了纪念夭折的爱女,唐太宗下诏给有关官员,命令他们用晋阳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以此为公主的往生祈祷。据史书记载,初唐公主封邑上的实封只能在出嫁时才能得到,但从此处可知晋阳公主一早就有了实封。白居易云“近代或有未笄年而赐汤沐者,亦如公主之号,以宠重之“,说的就是晋阳这样的公主。

人物评价纵观晋阳公主一生,虽然幼年丧母,但却有父亲的抚养,兄长的爱护,成长之路受尽尊宠。而晋阳公主自身又是温柔伶俐的性格,不曾因皇帝父亲的骄宠而任性妄为,观其思念亡母,临摹飞白,解围大臣,可知其才行智慧。公主如若长成,必会是一耀眼的皇室明珠。虽然天不假年,但晋阳公主如此顺遂幸运的人生,出众的品行智慧,也可稍稍弥补了早逝的遗憾。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先杀弟再霸占弟媳却又给弟弟生了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太宗

    汉朝和唐朝都是我们向往的无比繁荣强盛并且充满自信的朝代,但是他们在历史上却又留下了“脏唐臭汉”骂名。之所以将唐朝称为“脏唐”,就是因为很多学者认为李家人都很不厚道,霸占儿媳、弟媳的事经常发生。比如国史君今天要讲的,一代英主李世民在发动政变夺取皇位之后,立即就霸占了亲生弟弟李元吉的妻子。网络配图在之前

  •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用美人计逼父亲李渊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

    一夜风流,对于一个人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最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对于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人物来说,那就不仅要改变这个人物自己的命运,而且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甚至可以起带改朝换代的动力作用。中国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因为“一夜风流”而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而这一事件的男主角便是大唐王朝的开国

  • 霸占弟媳虎毒食子:揭秘帝王李世民惊人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

    一直以来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成为明君的代名词,他任人唯贤,虚怀纳谏,开创“贞观之治”,从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宋朝文学家苏辙曾评价道:“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但好的君王未必就是一位仁人君子,他也存在着许多人生污点。杀兄屠

  • 趣闻:唐太宗李世民竟然害怕“乡巴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身为大唐皇帝,一国之主,有至高无上的生杀予夺之权。按理说,只有别人怕他时候,绝无他怕别人的道理,然而实际上,不仅确有别人不害怕他的例子,也确有他害怕别人的事实,这就是他和被他称作“一面镜子”的魏徵的关系。网络配图魏徵的相貌一,本是河北馆陶县的一个“乡巴佬”,但他从小爱读书,知识渊博,很有远见卓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为何跪着吸吮李渊乳头嚎啕大哭?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派尉迟恭全副武装进宫逼宫,在得到李渊改立李世民为太子默认既成事实的保证之后,李世民方才进宫向李渊赔罪,李渊摸着李世民头说: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李世民跪了下来,含着李渊乳头不放,哭得撕心裂肺。网络配图 许多人对李世民这一异乎常人的举动特别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为啥史家说他像一只猫头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所有儿子,尉迟恭佩甲带刀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哭着含住李渊的乳头不放。《旧唐书》作者评价道:言生床笫,祸切肌肤。《鸱鸮》之咏,无损于吾。意思是说,由于李渊嫔妃的挑拨离间,李世民向李渊汇报李建成淫乱后宫,因此才导致兄弟相残。那么《鸱鸮》之咏,无

  • 唐太宗李世民为人怎么样 为什么不爱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649年逝世,享年50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客观评价李世民的历史功绩,他最多不过是花花肠子怪皇帝,由于大量的真实史料已经为李世民本人所篡改,导致了我们对那个特定时代观察

  •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多大年龄过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公元626年登基为皇帝,这一年他28岁。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三天之后,李渊下令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过了几天后,李渊表示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改国号为贞观,期间治理国家的政策,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在唐

  • 揭唐朝皇帝李世民为何自称害怕房玄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

    房玄龄字乔,山东临淄人。他是唐朝最著名的宰相,被视为古代宰相的典范,也因此得到了中国十大贤相的赞誉,同时,也被誉为大唐王朝难得的好男人。他自幼聪明,十八岁时考中隋开皇进士。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起兵于太原。当十九岁的李世民进军长安,行至渭北时,比李世民年长二十岁,已至不惑之年的隋隰城尉房

  • 唐太宗李世民竟是胡人?揭秘李世民身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唐朝建立初期.他被封为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