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虎牢关之战奠定了唐朝的基础 李世民究竟是如何取胜的

虎牢关之战奠定了唐朝的基础 李世民究竟是如何取胜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78 更新时间:2023/12/8 5:06:02

李世民是如何赢得虎牢关之战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617年,李渊在关中称帝,建立唐朝。但此时的唐朝根基不稳,四面受敌,如履薄冰,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直到后来,经过了漫长的七年时间,李世民率领着唐军打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役,最终才统一了全国。首先李世民解决掉了对唐朝威胁最大的薛举父子,随后趁着东边李轨内乱,收复了河东,李世民还带领着精兵将北边的刘武周赶去了突厥,突厥的可汗看到刘武周如此狼狈,没有了兵权的他也就没了利用价值,最后刘武周被突厥人杀死。至此,已经可以说放眼全国,没有再能威胁得了唐朝的政权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小小的起义军不服,在地方作乱。

其中关东地区的王世充和东北的窦建德是对唐朝两个最大的威胁,李世民此时领命东征,消灭河南一带的王世充。王世充是胡人,本来是隋炀帝派来镇压王军的军事力量,他作为隋炀帝手中的一把刀,将南边的瓦岗军李密消灭以后,自己也脱离了隋朝,成了反隋军队。公元618年,他在洛阳占据为王,自称为帝,国号邓。在李世民的猛烈攻击下,王世充所先属州县的一些官员一方面是为求自保,另外一方面是真心臣服李世民的名声,都纷纷投降唐朝。到了年底,洛阳城外的大部分郡县已经落入唐军之手,就连洛阳城也处在李世民的团团包围之中。

但是洛阳城却不是那么好拿下的,洛阳城高壕深,易守难攻,城中的军需准备充足,粮草也可以维持好一段时间。但就算这样,在洛阳城中的王世充也抵不过李世民的长期围困。在后退无路的情况下,他只能向边上河北的窦建德求援。窦建德是占据河北山东一带势力最强的起义军领袖,他出生贫寒,世代农民,于公元618年称帝,定国号夏。他的部下都跟窦建德进言说,王世充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唇亡齿寒,唐朝在消灭了王世充以后,必定会进攻窦建德,此时帮他就是在帮自己。因此他便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支援,假如窦建德的军队和王世充的军队两军交汇,李世民的处境就变会得非常的危险。

当时的唐朝内部出现了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主张蛰伏关中,全军后退,伺机而动,寻找合适的时机再收复这两个地方。另一种则是,高歌猛进,直接攻打虎牢关,阻挡住窦建德前进的道路,然后一举消灭窦建德,如此一来洛阳城失去了援军,不攻自破。李世民是后一种说法的坚定支持者,他命令手下围困整个洛阳城。而自己率领精兵五千人前往虎牢关,对窦建德进行围追堵截。

两人在虎牢关僵持了整整三个月。直到了五月份,李世民率大军渡河,假装粮草已尽,不得已撤退回关中,他让手下的士兵牵着马匹走在河对岸以迷惑敌军,表面上大部队撤走了,实际上他们当晚又悄悄返回了虎牢关。窦建德以为唐军全部撤走,果然中计,第二天早晨便令全军出击,陈兵泗水,浩浩荡荡的大军绵延了二十多里,决定要与李世民的军队决一死战。

李世民胸有成竹,按兵不动,以逸待劳。他吩咐手下等到敌军疲惫之后,再行出击。果然到了中午,烈日炎炎,窦建德的军队已经没了早上出征前的士气,他们饥饿困乏,争相饮水,席地而坐,已无斗志。李世民看准时机,发起了进攻的命令,四面八方,杀声震天,一群将士们勇往无前,直冲敌军的阵地,窦建德仓促应战,但毫无准备的窦建德怎么能够打得过一直精心准备的李世民呢?

很快,窦建德这一边开始呈现败势,唐军乘胜追击,追杀三十多里,俘获敌军总共五万多人,窦建德本人中箭,一路上仓皇逃跑,但是最后跑了没多远也被俘虏。虎牢关之战传到洛阳城中,王世充害怕不已,准备突围南下襄阳,但是所有的部下在为他分析完形势之后,都劝他不要这样做,想来想去也没有任何的办法,王世充不得不自缚投降。自此河南和河北,统统归唐朝所有,其余的全国各地的一些大小叛乱,已全部被李世民迅速扑灭。公元624年,江南也被唐朝所收复,至此,唐朝完全收复了中国的疆土。

标签: 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被迫的吗?发生在政变背后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被迫的吗?发生在政变背后的真相!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代王朝皇位的竞争永远都是最激烈和残酷的,都说皇宫之内无亲情,只有利益,这绝对不是空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法则在玄武门政变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冲冲迷雾,探寻玄武门政变背后的权利斗

  • 李世民对侯君集是什么态度?从功臣到逆臣,侯君集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侯君集

    李世民对侯君集是什么态度?从功臣到逆臣,侯君集经历了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侯君集是较为特殊的一位。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李世民对他也很信任,但是他又因谋反被治罪。曾受封陈国公,任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然后却密谋叛乱,甚至图谋弑君,最后因罪被诛。行刑

  • 李世民到底有多狠辣 为何会将两兄弟的子嗣全部杀光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李世民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何杀光兄弟的子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然事发当时李建成一方的冯立、薛万彻和谢叔方等人带领的部队已经溃散,但是李世民依然不放心,他决定彻底消除李建成和李元吉势力的不安全隐患,因为害怕被人假借名义或者日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作乱。李世民非常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过了两个月才登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唐朝都城长安爆发了一场流血政变,秦王李世民率领亲信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将进宫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杀害。之后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恭手持兵刃来到宫中,将唐高祖李渊控制了起来。此时李世民已经控制了长安的局势,但他为何没有马

  • 侯君集为大唐盛世立下汗马功劳 为何李世民还要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李世民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杀侯君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建功立业之后,基本上都会做一个事儿,就是诛杀功臣,从刘邦到朱元璋这些平民出身的皇帝,都不用说了,基本上是把功臣全部都诛杀殆尽。但是本身就出身贵族的皇帝,杀功臣的事儿比较少,比如说赵匡

  • 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玄武门之后的局势的 他分别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玄武门之后的局势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玄武门之变后,建成、元吉作为太子党毕竟经营多年,在朝廷内外和地方上均有相当的势力。如何快速安定局势,消除存在的兵变隐患,成为摆在李世民面前的当务之急。因而李世民对建成、元吉的旧党采取宽大的

  • 李靖病重不能出征,李世民说了一句话后他不得不“举病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靖,唐朝

    自古功臣名将逃不过“兔死狗烹”的铁律,韩信逼死项羽,却还是被刘邦设计除掉;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却被汉景帝软禁,最后绝食而死;明朝开国功臣34个,被朱元璋杀得不到5个。纵观历朝历代皇帝,也就李世民是个另类——从不滥杀功臣。(侯君集和张亮参与太子谋反,死得不冤)然而伴君如伴虎,帝王心思谁能猜的透?杀不杀功臣

  • 李世民敢对自己的老爹下手 为何朱棣不敢动朱元璋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李世民

    为什么朱棣不敢逼朱元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朝的永乐大帝朱棣,大家一定都是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他当皇帝期间创造出了我们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打下了非常坚厚的基础。而明成祖朱棣在他当

  • 太子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李世民要废掉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为何要废掉太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无论哪个朝代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难题。无论皇帝的才能大小,德行优劣,不管是英明之君还是昏暴之君,少有能处理好这个难题的。这个难题就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与确定。由于事关帝国未来命运与前途,且参与者又都是皇

  • “贞观天子”李世民高于“大业天子”杨广的地方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李世民

    “贞观天子”李世民高于“大业天子”杨广的地方在哪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历史上,说起“贞观之治”大家都会想起唐太宗李世民。那是后人对一个特定时代的肯定,也是对一位一心想当好皇帝,也确实当好了天子的肯定。在此之前,好像只有汉初的文景之治可以和它相媲美。但即使是这样,两相比较,结论依然是贞观“恭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