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要杀单雄信,徐茂公为什么要求情呢?

李世民要杀单雄信,徐茂公为什么要求情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46 更新时间:2024/7/19 8:14:45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大败夏王窦建德。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洛阳军阀王世充被迫率众向大唐投降。在举行了受降仪式后,李世民饶了王世充一命,然而却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杀死单雄信

为了留住单雄信一命,李世绩,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徐茂公赶紧向李世民求情。但是令人感到怪异的是,同为瓦岗军的战友,秦琼、程咬金、牛进达、罗士信等人却一言不发,坐视单雄信身首异处。那么,秦琼、程咬金、罗士信,为何不帮着单雄信说话呢?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单雄信是绿林领袖,为人侠义,扶危救弱,乃是义气的代表。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单雄信可并没有那么高大全。

单雄信是山东曹州人,自幼练习武艺,力大无穷,有万夫不当之勇。据《酉阳杂俎》记载,单雄信曾砍掉一颗枣树制作马槊的枪杆,同时还铸造了70斤的枪头,号为“寒骨白”。从武力上来说,单雄信可能是隋末众将中最强的一个。

由于隋炀帝乱政,天下大乱,翟让在山东起兵。听闻此消息后,单雄信立即带着自己的部曲前来投靠。而一同前来的,还有同郡盗贼徐懋功(演义中作徐茂公)。由于是同乡,且共事最早,单雄信与徐懋功结成了死党的关系。

在战斗中,单雄信勇悍绝伦,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而徐懋功以智谋见长,算无遗策。在两人的帮助下,翟让的瓦岗军发展很快。不久后,曾随杨玄感一起反对隋炀帝的李密加盟了瓦岗军,并逐渐取代翟让,成为瓦岗军的新领袖。

李密自称魏公,封翟让为司徒,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懋功为右武候大将军。在李密的指挥下,瓦岗军大破隋军,击杀敌方名将张须陀。张须陀败死后,他手下的猛将——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罗成的原型)、裴行俨(裴元庆的原型)纷纷加盟了瓦岗军。

一时间,瓦岗军猛将如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他们首先攻克了兴洛仓,并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引得贫苦百姓争相投靠瓦岗寨。很快,瓦岗军的数量便突破了百万。

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速焉”。瓦岗军的发展壮大,却激化了李密和翟让的矛盾。翟让的部将王儒信鼓动翟让担任大冢宰官职,统领百官,夺取李密的大权。但是出于兄弟义气,翟让并没有同意。但当这事传到李密的耳朵里,李密却决定除掉翟让。

因此,李密设了一场鸿门宴,招待了翟让、单雄信和徐懋功。宴会上,只听李密一声令下,埋伏好的刀斧手便杀死了翟让,并砍伤了徐懋功。在死亡的威胁下,单雄信不得不向李密叩头求饶。李密的谋士房彦藻认为,单雄信轻易屈就自己,乃是不可信之人,理应杀掉。但是李密爱惜单雄信的才能,执意不许,仍保留了他的官职。

李密背信弃义杀死翟让,对瓦岗军的凝聚力产生了致命打击。瓦岗寨本来就是凭借兄弟义气,将不同出身、不同籍贯的人才聚集在一起。而李密却背叛了兄弟情义,为瓦岗军最后的分裂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在单雄信心中埋下了背叛的种子。

杀死翟让后,瓦岗军仍是隋末群雄中最强的一个。因此他们才有资本两线作战,南与宇文化及交战,东与洛阳王世充争锋。在战场上,瓦岗军屡次摧破宇文化及和王世充,而不断的胜利也让李密产生了自满情绪。

在邙山之战中,李密率领瓦岗军,与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王世充展开了决战。正所谓骄兵必败,强大的瓦岗军竟然被王世充打得溃不成军。就在李密的中军即将崩溃之时,他紧急向侧翼的单雄信求助。然而单雄信记恨当年李密带给自己的耻辱,竟按兵不动,导致瓦岗军彻底失败。

随着李密的失败,秦琼、程咬金、裴行俨、罗士信等人均被王世充俘虏。而单雄信呢?在未经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得意洋洋地向王世充投降,还做了他的大将军。打从一开始,出身绿林的单雄信和出身隋朝军官的秦琼等人就不是一路人。而邙山之战,单雄信的按兵不动,也加深了他与秦琼等人的矛盾。

听闻李密败逃唐朝后,驻守黎阳的徐懋功并没有像老友们一样投降王世充,而选择了投靠大唐。因此,徐懋功被赐姓为李,从此以李世绩的名号横行天下。与此同时,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人看不起王世充的为人,于是在阵前倒戈,投降了唐朝。在旧瓦岗军将领中,仅剩单雄信还为王世充效力。

从公元620年开始,唐朝和王世充的战争爆发。在战场上,单雄信是唐朝最危险的敌人,他经常单骑冲击唐军阵营。甚至有一次,差点冲到李世民面前。若非李世绩在旁边喊了一嗓子:“休伤吾主”。李世民的项上人头或许已经被单雄信取下了。

到了公元621年,单雄信随王世充向李世民投降。战后,李世民决定将单雄信处死。在评书中,单雄信与李家有杀兄之仇。但在历史上,单雄信与李家其实并没有什么瓜葛,是单纯的对手关系。

发现李世民要杀单雄信后,李世绩赶紧以自己性命为担保,想保住自己好兄弟的性命。但是令人叹息的是,为单雄信求情的旧瓦岗军将领,竟只有李世绩一人。秦琼、程咬金等人均装聋作哑,权当没看见。很显然,单雄信在邙山的背信弃义,已经伤了他们的心。

最终,李世民没有听从李世绩的求情,仍将单雄信处死。在临刑前,也唯有李世绩为单雄信送行。在秦琼等人心中,单雄信或许早就死了。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父子三人的家族内斗,李世民是怎么被逼得弑兄囚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世民,李建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末动荡,群雄并起,最后归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作为有着内斗基因的关陇贵族带头人,李渊和其前任也不遑多让。北周隋唐的三朝流转,历史主旋律就是亲戚杀亲戚,这大唐建立后,依然改变不了历史主旋律,只是主角从家族和家族斗争,变成了家族内斗

  • 李世民欲将16岁公主嫁给55岁尉迟恭?后来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尉迟恭,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尉迟恭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宫中举办了一场盛大宴会,热情款待了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们。但在酒酣耳热之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众所周知,中国人喝酒讲究座次。古代宴饮礼仪中,宾客的座次“以左为上”。然而在大将尉迟恭

  • 北齐皇帝高洋有什么优点?李世民从他身上学会了仁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洋,李世民,卢祖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北齐皇帝高洋有什么优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自恃雄才,先后修筑4000里北齐长城,横扫柔然、契丹、突厥等势力,威震戎夏。《北齐书》评价他“负甲而北胡惊慌”,意思是说,只要高洋穿上盔甲,胡人就十分惊恐。高洋虽然雄才大略,但他生性残暴,纵欲

  • 是谁杀了杨广结束了隋朝政权?李世民为什么要诛他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世民,裴虔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是谁杀了杨广结束了隋朝政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已是改朝换代。当然,在王世充的扶持下,杨广子孙杨侗又做了一年傀儡皇帝,但很多史料认为,从杨广驾崩后,正统意义上的隋朝已经结束。唐朝取代隋而立,那杀害杨广之人,则间接地

  • 她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亲姐姐 在战场上建立军功,死后此地因她而得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平阳昭公主,李渊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平阳昭公主。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奇女子,生于官宦世家却不像平常女子那样选择相夫教子,而是在战场上和父兄丈夫并肩作战,建立军功,她就是平阳昭公主。平阳昭公主生于隋末唐初,是唐高祖李渊和其嫡妻太穆皇后之第三女,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亲姐姐,镇军大将军柴绍的妻子。生前

  • 唐朝开国八位名将,李渊李世民父子就杀了7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唐朝

    唐朝开国8位名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首先第一位要说的就是大将刘文静,最初为李渊的将领,在南征北战中成为了李渊的一把手了,立下了不小的军功。据说他的死是因为被他的死对头裴寂的一个小妾上告说他意图谋反而被杀的。第二位是阚(kàn)棱,据说长得十分魁梧,打起仗来也是英勇无比,在军中也是十分

  • 李世民连个二品官都不给秦琼,这是啥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朝的官职,正三品上的宰相,就是实权人物了。再往上的官职,就是从二品左右仆射,二品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特进,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一品三公三师。对于大唐臣子们来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官职基本上是:“三品和二品官职大

  • 揭秘李世民死亡的真相原因 只因为他犯了所有帝王的通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世民

    还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朝代,其中有不少的皇帝,都非常的出名,李世民被誉为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开创了大唐的盛世,他的很多功绩都流传后代,但是关于这位皇帝的死,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他的死法有些可惜。为大唐奠定

  • 李渊请求李世民放过10个孙子,他后来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最终由李氏家族夺得天下。李渊接受隋恭帝的禅让后,在长安登基为帝,建起了唐朝。李渊登基后,李世民受封秦王,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李建成理所应当成为太子。可是在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

  • 浅水原之战的形势怎么样?李世民是怎么一步步瓦解敌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浅水原之战,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浅水原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军事生涯中的又一天才杰作。此战中,双方都展现出了杰出的军事素养。最终,李世民一战定陇西,奉献了又一经典战例。雄心勃勃的薛举一路顺风顺水杀入长安后,李渊发现西边有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