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为什么结局很悲惨?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为什么结局很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32 更新时间:2024/1/17 13:03:2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承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优秀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十分勤勉,且虚心纳谏,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人将他的统治誉为"贞观之治"。

不过,李世民是一位好帝王,却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好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他并没有能够培养出一个真正能够接他班的优秀继承人,还导致了诸子夺嗣、纷争不断。

其实,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曾经很有希望成为大唐盛世的延续者,但无奈造化弄人,他最终从万众期待的皇太子变成了发配边疆的庶人。

那么,原本被唐太宗用心栽培,多次代替父亲处理国政,并得到朝野内外一致好评的李承乾为何逐渐成为结党营私、阴谋篡逆的乱臣贼子,并被世人纷纷叹道"荒唐"呢,他到底荒唐成什么样呢?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还是秦王的李世民迎来了自己第一个孩子的降生,据《旧唐书》记载:"生于承乾殿,因以名焉。"这个看似随意的名字实际上却大有深意。从字面意思看,"承"便是继承、支撑,而"乾"则是乾坤的意思,承乾一名象征着继承和发展社稷,其意义相当深远,也寄托着李世民对自己嫡长子的美好祝愿。

李承乾数岁之时,李世民便为他操碎了心,不但请来当世大儒当他的老师,还想方设法将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君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不久后成功登上帝位,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新统治者,与此同时,八岁的李承乾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史书夸赞道:

"性聪敏,太宗甚爱之。"

唐太宗对李承乾的关爱是十分显而易见的,不管是为他提供许多锻炼自己执政能力的机会,还是在他生病时四处祈福,虔诚的祈祷他的痊愈,都说明了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李承乾就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是大唐的未来。

随着李承乾的长大,李世民更多地将权力交给他,观察他对国家大事的治理能力,而李承乾也不让父亲失望,很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不过,或许是腿疾的日益加重让他心烦意乱,或许是母亲的去世让他悲痛消沉,亦或者是青春时代所谓"逆反心理"作祟。

李承乾渐渐懈怠了对自己的锻炼,也逐渐对李世民派来督促和矫正自己行为的老臣们感到厌恶。

唐太宗因魏征犯颜直谏而得以改正了许多自己的错误,于是他便原封不动地将之照搬到了李承乾的身上,他令辅佐太子的大臣积极进谏,又让魏征当了太子太师。

不过,李承乾却并不喜欢举手投足都被批判,也厌恶大臣们的喋喋不休。于是便将所有谏言当作耳旁风,甚至是故意与之对着干,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二十出头的李承乾开始追求起了享受,他营建宫室、沉迷玩耍、喜好奢华,还常常宠幸一些歌女乐人,唐太宗见状,生气地将他所爱的乐人处死来警告他,但他却怙恶不悛。

心爱之人被父皇杀害后,李承乾一面心中暗恨,一面怄气称病,拒绝上朝拜见。即使如此,李世民还是当李承乾不过是孩童心性,迟早会幡然悔悟。

然而,李承乾这次却没有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李世民原本是坚定以李承乾为继承人的,但另一位皇子李泰也深受太宗的喜爱,于是李承乾感受到危机感,便暗中刺杀李泰。

在计划失败后,李承乾做贼心虚,于是想着先下手为强,学习他父亲当年在玄武门发动兵变的故事,勾结了自己的叔叔李元昌、名将侯君集等势力,想要逼宫上位,但计划不慎败露,李承乾被李世民幽禁,审判后又流放到黔州,并最终客死他乡。

李承乾原本有着大好前程,即使他接二连三让李世民失望,其太子地位还是没有被真正撼动,但他耐不住性子,先是谋害亲弟,又想着逼父夺位,实在是失去了身为人臣和儿子的资格,最终被发配充军也是合情合理的下场。

李承乾的小荒唐,如贪图享乐、宠爱乐人,甚至无视李世民的一片苦心、公然表达对他的不满,都还不至于让他走向自己的最坏结局。但他对自己的亲兄弟、亲生父亲下手,这就触及了李世民的底线。李世民当年是与兄弟争夺才得以继位,他十分不想子孙重蹈覆辙。

李承乾任性妄为,或许饱含惋惜的一声荒唐,是对他生涯的最好诠释。

标签: 李承乾唐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最后有几个自觉回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现如今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很多人对他的关注点基本上都在他是如何获得皇位,之后又是如何开创盛世大唐的“贞观之治”上面,亦或者就是八卦一下他与年轻时期的武则天之间的事情。其实作为我国古代著名帝王,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在历史上皆是

  • 李世民帐下第一功臣!最后为什么功名尽失自缢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长孙无忌

    李世民帐下第一功臣!最后为什么功名尽失自缢而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封赏功臣,在凌烟阁绘制了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排名第一的是谁呢?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河南洛阳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也被赶了

  • 李世民为什么贬黜李勣?李勣最后得以善终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勣

    李世民为什么贬黜李勣?李勣最后得以善终了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勣是唐朝初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和李靖并称。李勣一生经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并且深受重用。不过到了李世民晚年,对于李勣来说则是最危险的一段时期,因为李勣劳苦功高李世民担心李治继位后没办法压制李勣。

  • 玄武门事变之后的李世民行为偏激赶尽杀绝,老天都看在眼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事变之后的李世民行为偏激赶尽杀绝,老天都看在眼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到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他发动玄武门事变后大力清算太子党,即位后文治武功,统治时期内部国泰民安,外部开疆拓土。开创了封建王朝的盛世“贞观之治”,中国也在当时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回过

  • 李渊被逼退位后,想出一个“毒计”来对付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渊,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皇室之中,父子之情、兄弟之谊大都比不上龙椅的诱惑,最好的证明便是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2日,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伏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两个人分别是李世民的大哥和四弟,而且还是同父同

  • 李世民父子推翻隋朝称霸天下后 唐朝的国号到底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国号

    还不知道:唐朝的国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炫赫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其威名享誉寰宇,万邦来朝,影响深远。唐朝地图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看到杨家大势已去,

  • 李世民向他要了四种彩礼结果亡国了 这四种彩礼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

    还不知道:李世民向他要了四种彩礼结果亡国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往今来和亲的公主无数,可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公主的父亲、公主的兄弟、公主的叔伯怎么就会舍得公主远嫁?如果国家强盛,国君都会别的方法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在众多的和亲中,有一

  • 徐惠是怎么成为李世民唯一正史上有列传的嫔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惠,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徐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据史书的记载,徐惠因为才名远扬天下所以被召进唐太宗的后宫,刚入宫时她被册为正五品的才人。后来又因为她的文章很受李世民的喜爱,不久便升为了正三品的婕妤,其他的父亲因为沾了她的光,升了一级官。继婕妤之后,徐惠又被晋为正二品九嫔中的第八级充

  • 虎牢关一役李世民擒获王世充、窦建德!李渊为什么放过王世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王世充

    虎牢关一役李世民擒获王世充、窦建德!李渊为什么放过王世充?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德四年(621)虎牢关一役,李世民擒获王世充、窦建德两人,对于这两个大人物如何处理李世民不敢擅自决定,于是将王世充、窦建德两人带回长安交给父亲唐高祖李渊处置。最后唐高祖的选择是将窦建德斩首,将王世充流放。对于这两个

  • 虎牢关大战,窦建德为什么会惨败给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窦建德,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窦建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虎牢关大战是李世民军事生涯的顶峰,也是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的滑铁卢。武德三年(620)七月,大唐关中后方平定,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为统帅,统领各路大军向关东进军,准备克定中原,统一天下。当时,中原盘踞着王世充与窦建德两大势力,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