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宗李治的恋母心理:高宗迷恋武则天是这原因

唐高宗李治的恋母心理:高宗迷恋武则天是这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1/25 15:59:43

唐高宗李治历来都被一些人看作是昏懦之君,被武则天以媚术迷惑,致使李唐王朝大权旁落。其实在这段历史时期,唐高宗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了。事实上,高宗之所以会如此迷恋武则天,是由于他的恋母心理,使他对武则天产生了一种似母亲又似情人的感情。

现代心理学证明,儿子有一种强烈地渴望母亲的照料、保护、无处不在的爱和赞许的欲念。这种心理被称之为恋母心理。具体到唐高宗李治,就是指他对其母长孙皇后的依恋和爱恋。那么,长孙皇后在高宗的心里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夫人,并为其养育了三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李治最小,自然最得母亲的宠爱。史称长孙皇后喜好读书,做事必按礼法。对她的公公唐高祖十分孝顺,又贤德宽厚,与后宫众嫔妃皆能融洽相处,待宫中诸王子、公主犹如自己亲生儿一般,因此宫中无不爱戴。在李治幼小的心灵中,母亲是温柔而又慈爱的。

在唐朝创业之初,长孙氏随李世民征战南北,与她的哥哥一样,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了大功。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兄逼父,这和时人的道德行为是不相符合的。关键时刻,是长孙皇后挺身而出,亲慰将士,使军心大振,一举歼灭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势力,使李世民顺利地登上了皇位。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治逐渐感悟到,他的母亲是英明果断、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太宗即位后,长孙氏被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她不仅将后宫管理的有条不紊,还积极辅佐太宗,对太宗有极大的影响力。每逢大臣直谏,触怒了太宗,她总会从中调节,力陈谏臣忠君爱国。一次唐太宗退朝后怒气冲天地说要杀“田舍翁”,长孙皇后问是怎么回事。太宗说魏徵总是在上朝的时候侮辱我。长孙皇后听后,马上换上朝服向太宗祝贺,并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徵直,是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一番话让太宗顿感欣慰。魏徵能在唐太宗身边多年直谏而不遭贬杀,与长孙皇后对太宗的规劝不无干系。甚至是在长孙皇后病重之时,还不忘国事,劝太宗把被贬的房玄龄召回朝中加以重用:“玄龄事陛下,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洩,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她死后不久,太宗就把房玄龄召回,官复原职。长孙皇后就是这样时时刻刻地帮助着丈夫,即使到了垂危之际还告诫他要“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 。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看着她生前所写的《女则》一书,痛苦道:“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规谏,辅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可见,长孙皇后是深谋远虑,参政甚深,对太宗极有影响力的一位富有智慧的女人。李治当时虽然年幼,但也逐渐明白,母亲是一个深谋远虑,有极强的议政、参政能力之人。

可惜,如此温柔慈祥、英明果断的母亲竟然在李治8岁时永远地离他而去了!8岁的孩子,正是享受母爱的年龄,失去母亲使他痛不欲生。“哀慕感动左右,太宗屡加慰抚”。母亲的早逝给高宗的心灵带来了深重的创伤。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在男人身上,当他们还小的时候,母亲以及其他照顾他们的女性对他们的情爱,日后出现在记忆里,也是一份重大的力量,指导他们去趋向女人。”对母亲的爱使男孩“总在寻找一个能代替母亲形象的女人,因为这个形象从他最稚嫩的年代开始,早已统辖着他的心灵”。这段话用在李冶身上是极其适合的,因为他的心灵中的确是被他母亲占据了。

勾利军教授认为,之后十多年,李治对母亲的思念更深了,他在潜意识中一直在不断地寻找与母亲相似的女人,直到他遇到了武则天。

李治与武则天初遇时,还只是个年轻的太子。武则天则刚刚入宫,是太宗的才人。当时李治身边并不缺少女人,但武氏的成熟稳健以及她颇似长孙皇后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高宗。很快,武则天就由太宗的后妃变成了高宗的情人。而到永徽年间,高宗在感业寺又见武媚娘时更是感慨万分,相对落泪。此时的武氏历经坎坷,更透露出一种成熟女人的风韵,一种颇似母亲的气息,这强烈地吸引着高宗。

此时的高宗,初登帝位,心请十分压抑。一方面,他懦弱的性格使他无法驾御群臣;另一方面,辅政大臣以长辈自居,时时拿太宗来压他,动辄训导,使得高宗除了点头答应外毫无发言权。太宗虽死,但消失的只是他的肉体,他的余威仍旧压在高宗身上,甚至笼罩着整个朝廷。此时的高宗多么希望能得到母亲的支持和安慰啊!就在这时,武氏再次出现。虽然武氏与长孙皇后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别,但在高宗眼里,她们是多么相似啊!

武则天性格刚烈,又有豪气。这在她入宫之初就表现无疑。她在做太宗才人时,曾自告奋勇为太宗驯一匹名叫狮子骢的宝马。此马肥壮暴烈,无人能驯。武氏说只要给她三样东西,她就能驯服此马:“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这种勇武刚烈的性格正是高宗所缺乏的,但又是他最需要的。看来武氏最令高宗倾倒之处就在这里。有了这种气概,高宗就能增强信心,使他在群臣面前挺直腰杆说话。

同时,武氏又是温柔的。史称“武氏巧惠,多权数,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后,后爱之,数称美于上”。武氏重回宫后,对当时高宗的皇后王氏“卑辞屈体”,服侍得体贴周到,王皇后对她赞不绝口。她侍奉高宗则更是加倍地温柔体贴,使高宗感受到了如母亲般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武则天当上皇后和参政之后,她在政治上的能力与才华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武氏在太宗身边服侍了12年,却未被其重视。太宗英明睿智,慧眼识天下英才,却偏偏对身边这个相伴数十年的“中国历史上最奇特之人物”视而不见。反倒是他懦弱无能的儿子发现了这个奇女子,并对她依恋终生。是来自高宗心灵深处的对母亲的挚爱,使他发现了这个颇似母亲的女子。对高宗来说,武氏是情人,更是母亲;是妻子,更是得力的助手。有了她,高宗可以摆脱太宗的阴影,可以驾御群臣,可以开创另一个“贞观之治”。事实也证明,武氏的能力并没有让他失望。

李治历来被一些人看成是昏懦之君,被武则天以媚术迷惑,致使李唐王朝大权旁落。在对唐高宗——武则天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中,高宗往往是被研究者忽视的一个人物。如在高宗册封武则天为后一事上,许多学者或立足于武后自身条件和她的主观努力;或着眼于社会环境,强调事件的客观背景,对高宗在这个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却极少有论及。事实上,最先提出立武氏为后的,是高宗;最后拍板决定的,还是高宗。他的恋母心理,使他对比自己年长四岁的武则天产生了一种似母亲又似情人的感情,也给予他力量去与反对者争执,甚至是去求他的舅舅辅政大臣长孙无忌。高宗的恋母心理,在对武则天的依恋中表现无疑。

勾利军教授以女性的眼光细腻地分析了唐高宗的心理活动,为我们展现了高宗和武则天关系的一个特殊之谜,相信会引起许多读者的共呜,促使大家进一步思索。(转自互联网,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

标签: 唐高宗李治

更多文章

  • 揭秘:明君李世民无奈选择软弱唐高宗李治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皇帝,李世民,李治

    贞观五年六月,太子少师李纲病逝,唐太宗把教育太子的重任委之于左右庶子于志宁、李百药的肩上。李百药针对承乾颇为留心典籍及爱好嬉戏的特点,写了一篇《赞道赋》,以古来储君成败之事来讽谏承乾。唐太宗对此十分赏识,然而李承乾依然故我,于志宁、李百药只好灰心离职。唐太宗考虑到李承乾虽有过失,然而仍有可塑的希望,

  •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被称为“昏懦” 后世史学家的污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皇帝,李治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地位

  • 帝王的爱情:为何唐高宗李治会爱上女皇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帝王,唐高宗,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则天年十四岁时,唐太宗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召她入宫

  • 揭秘:唐高宗李治当储君是其一生最大的意外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唐高宗,李治

    李治虽说是嫡出,文德长孙皇后亲生,但在李世民的十几个儿子里,按年龄他排在靠后的第九位,皇帝储位似乎离他是比较遥远的事。大哥李承乾原本当之无愧做太子,但一则天生足疾,身有残缺,二则忌惮三弟聪慧多才,又格外受父皇亲近,因此而心理失衡,在极度的不自信下干下谋反的傻事,被李世民废作庶人,贬居黔西。按理该轮到

  • 唐高宗李治什么时候登基称帝的?李治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李治,唐朝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驾崩,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二十八日,李治回京。六月一日,李治即皇

  • 唐高宗李治究竟是怎么死的?李治死亡之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李治,唐朝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后从封泰山以后,劝李治封中岳,李治因患病而终止,李治苦于头痛不可忍耐,侍医秦鸣鹤道:“刺头微微出血,可以治愈。”武后在帷帐中说道:“此医可斩首,想要在陛下头上刺出血来吗!”李治说:“我苦于头痛,出血未必不好!”侍医就用针刺百会,李治道:“我的眼睛明亮了。

  • 唐高宗李治长子李忠是被人诬陷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治,武则天,唐朝,李忠

    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长子。李忠生于公元前643年,卒于664年,享年二十二岁。李忠在东宫出生,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高兴。并开设宴会邀请大臣们一起参加。酒酣之时,唐太宗起身跳舞,气氛十分活跃而高涨。除此之外,唐太宗以欢迎第一个孙儿降生,但凡当天参加宴会的人都有赏赐礼品。李忠的母亲为刘氏,身份比较卑微。恰好此

  • 唐高宗李治有什么早年经历?唐高宗李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李治,唐朝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

  • 唐高宗李治为何会喜欢大自己四岁的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治,武则天,唐朝,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为大唐第三代皇帝,为唐国公李渊之孙,唐太宗李世民之第九子,于贞观十七年被饱受诸皇子夺位之苦的李世民册立为皇太子,在盛唐历史上,李治虽因性格懦弱,少有建树,然而却是一位颇为仁爱的皇帝,因而后世口碑一直不错。唐太宗子嗣众多,年幼而又生性敦厚的李治本不在承继大业的人选之内,然而未等太宗皇帝驾崩,

  • 李治爱上武则天的原因:她身上有自己缺乏的健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治,武则天

    则天武后当时正是太宗皇帝的一个侍女。依照唐朝皇室的规矩,皇帝有一后、四妃、九昭仪、九婕妤、四美人、五才人,三班低级宫女中每班又各有二十七人。以上所述统称为后宫佳丽,皆可承受帝王的恩泽。武后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六级的才人。她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从十四岁起就在宫廷里。以她那样的能力与雄心,竟没能升到较高的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