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柳公权:历事七帝 八十岁仍不肯退休

柳公权:历事七帝 八十岁仍不肯退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34 更新时间:2023/12/8 5:46:24

从汉代开始,官员的退休年龄基本固定在七十岁。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数,上下会有浮动,疾病缠身的可以提前告老还乡,身体硬朗的也可以申请多干几年。唐代时,依然遵循七十岁退休的旧制,但是老人为官的现象比较突出。

翻阅唐史,年过七旬仍在效力的官员大有人在,如世南干到八十一岁,令狐德棻干到八十岁,苏良嗣干到八十五岁,张柬之干到八十二岁,杨崇礼干到九十多岁,郭子仪干到八十五岁,等等。前仆后继,柳公权也干到了八十多岁。

在历史上,柳公权主要是以书法家的身份闻名于世的。柳公权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聪慧,十二岁便赋诗为文,唐宪宗元和年间中得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事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帝。

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柳公权一帆风顺,官至太子少师,显赫一时。柳公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三点,其一,他写得一手好字,是当时的书法大家;其二,他品操高尚,是难得的耿直之臣;其三,其兄柳公绰的大力推荐。

自太宗倡导书法取士以来,唐代一大批书法家应运而生,柳公权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柳公权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再学颜真卿,后融会贯通,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尤其是楷书造诣极深,与颜真卿比肩,有“颜筋柳骨”之称。

书法是块敲门砖,在几代皇帝的厚爱下,柳公权在官场上如沐春风,位高禄厚,很多人慕名邀请他撰写碑文,额外收入也非常可观。到了宣宗时,柳公权虽年过七旬,仍宝刀未老,进取心不减,后被封为河东郡公,晋升太子少师。

太子少师,在唐代为从二品官阶,是东宫大员,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按照唐制,三品以上官员退休后待遇不变,仍可上朝听政,参与国事。如果此时柳公权急流勇退,必能保住名望富贵,可柳公权倔强地很,非要继续发挥余热。

大中十三年(859年)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普天同庆,柳公权率领群臣朝贺,并准备借机为宣宗上尊号。然而,在如此重大节日,柳公权却惹出一个天大的乱子,“天子元会,公权稍耄忘,先群臣称贺,占奏忽谬”(新旧《唐书》)。

究竟是什么乱子?《东观奏记》记述了当时的一些细节,“含元受贺,太子少师柳公权……复为百官首,含元殿廷后远,自乐悬南步至殿下,力已绵惫,称贺之后,上尊号‘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公权误曰:光武和孝”。

这一年,柳公权八十二岁,身体虽然较同龄人还算硬朗,但也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了。走了一段长路后,年老气衰的柳公权两腿发软,气喘吁吁,加之又非常兴奋,以至于把宣宗的尊号给说颠倒了三个字,在大喜之日闯了祸。

这个祸,说小不小,足可以上纲上线。若换作别人,估计砍头都有可能。然而,柳公权一贯忠正,口碑很好,言行谨慎,只是年龄太大了才出现这样的过失,即便这样,御史们仍不依不饶,“劾之,夺一季俸”(《旧唐书》)。

一个工龄长达五十余年的资深高官,因为一时口误,不仅遭到弹劾,还被罚了三个月俸禄,估计柳公权那张老脸也挂不住了。对柳公权来说,他仅靠给别人撰写碑文获得的润笔费就多的是,三个月俸禄不是问题,关键是脸面。

柳公权这次闹出的乱子,成为群臣茶余饭后的笑料。之所以会这样,就因为他赖在朝堂不让位,以至于引起众人怨恨,“议者恨其不归事”(《旧唐书》)。《东观奏记》也称,“七十致仕,旧典也,公权不能克遵典礼,老而受辱”。

遭此打击,柳公权仍占据高位,丝毫没有退休的意思,新即位的懿宗觉得他太实在老了,确实不能再工作了,拖延了几年后,便将其升为太子太保,好言劝慰让其告老。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享年八十八岁,赠太子太师。

上了年纪,该退休而不退休,说得好听叫鞠躬尽瘁,说得难听叫贪恋权位。人老了,凡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仍赖在官位上,难免会闹笑话,惹出乱子。早退十年是完人,可惜柳公权英明了一辈子,晚年不知进退,自取其辱。

标签: 柳公权唐懿宗

更多文章

  • 柳公权简介 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柳公权,唐朝,唐朝书法家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

  • 苏味道是谁?“模棱两可”一词是来源于苏味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味道,唐高宗,唐朝

    苏味道,生于公元648年,卒于705年,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南赵村人,是唐代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小的时候便显露出了诗词方面的天赋,曾经和同为赵州的唐代诗人李峤一文辞而远近闻名,被人们称为“苏李”。他曾经做到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丞相的职位。但是因为他为了避免得罪权贵而遭到祸

  • 德高无为苏味道 为何唐朝人称他是“三陪”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味道,唐朝

    唐玄宗开元元年为宰相的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他当官以后,尽管身份高贵,衣服、器物上都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得到的俸禄赐物,他毫不吝惜地给予朋友亲戚,随给随无,很快散尽,是个公认的好官、清官。虽品行端正,廉洁无私,但卢怀慎政务上却毫无

  • 唐代武则天的宰相苏味道:为何绰号“模棱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代,诗人,文人,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楼莫相催。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正月十五的花灯非常有名。唐睿宗先天二年(713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及十七日夜,在长安安福门外搭起二十丈高的巨大灯轮,用绸缎包裹,装饰以金玉,上面点了五万盏灯,灿

  • 李峤有哪些诗词?李峤有什么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峤,文学成就

    李峤有哪些诗词?李峤取得哪些文学成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峤诗词。李峤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

  • 诗人李峤最出名的诗是什么 李峤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诗人李峤

    李峤,唐太宗时期出生,武后、中宗时期成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一位诗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唐代诗人李峤。唐代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他出生的那个年代,刚好是承接初唐四杰等人的诗风,然后过渡到李白等中唐时期诗歌鼎盛。李峤雕像李峤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等三人一起并称为“

  • 李峤简介 唐代时期诗人监察御史赵国公李峤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峤,唐朝,唐朝诗人

    李峤,男,生卒:(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新唐书《李峤传》解析: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孝。为儿时,梦人遗双笔,自是有文辞,十五通《五经》,薛元超称之。二十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迁长安

  • 唐睿宗女霍国公主简介 霍国公主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睿宗,霍国公主,唐朝公主

    唐睿宗女霍国公主简介 霍国公主驸马是谁?霍国公主(?—756年),唐睿宗李旦女,母不详。公主下嫁裴虚己。裴虚己官做到光禄少卿、驸马都尉,但老裴很不懂政治,私下搞谶纬之术,还经常与玄宗弟岐王李范交往,这就违反了玄宗不许王公与大臣交往的规定。于是,裴虚己被迫与霍国离婚,并于开元八年(720年)十月九日,

  • 唐中宗第六女成安公主李季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成安公主,唐朝公主,唐中宗

    成安公主,唐朝公主,姓李,字季姜。她是唐中宗的第六女,庶出。嫁给了韦后的堂侄韦捷。公主晚于韦捷去世,陪葬中宗定陵。其女韦氏,被唐玄宗封为东光公主,和亲奚族首领李鲁苏。成安公主,唐朝公主,姓李,字季姜。她是唐中宗的第六女,庶出。嫁给了韦后的堂侄韦捷,李季姜在武则天时代是新平郡主。唐中宗即位后,封为公主

  • 柴绍:隋唐历史上侠骨柔情的驸马爷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柴绍,名将

    隋末,自负王气的唐国公李渊,重天下大义,重万民福祉,对待子女同样爱重,特别是他们的终身大事。李家的儿媳皆是名门望族的窈窕淑女,嫡长子李建成迎娶荥阳的郑观音,次子李世民迎娶洛阳的长孙氏,三子李元吉迎娶华阴的杨氏女。为爱女李娘子择婿,他独青睐柴绍。他看中柴绍的,不仅仅是将军后代,还有他本人行侠仗义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