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罗士信是谁? 隋末唐初时期四猛之罗士信简介

罗士信是谁? 隋末唐初时期四猛之罗士信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07 更新时间:2024/4/4 19:42:48

罗士信简介:罗士信(595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唐初将领。在古典小说《兴唐传》中,罗士信为“四猛”之一。

罗士信与唐朝名将秦琼是同乡。当时,隋炀帝不恤民力,穷奢极侈,又发动大军征讨高句丽,民众不堪忍受,不能不起来反抗。当时,只有14岁的罗士信就投到齐郡丞张须陀帐下,开始征战疆场。当时,他上阵杀敌的欲望十分强烈。当战前他要求上阵时,张须陀看他还只是个孩子,认为他穿盔甲都没气力,何况上阵呢?罗士信见主帅小觑自己,就迅速穿上两副盔甲,悬挂两壶箭支,飞身上马。张须陀看到罗士信如此英武,就同意他出战。

罗士信随张须陀出征于潍水(山东东部,入莱州湾)上,敌人正在布阵,罗士信突然冲入,连杀数人,并斩下一个敌人头颅,用长槊挑着,在敌阵前挑战,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接战。张须陀趁势率领大军进攻,敌军大败。罗士信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割下尸体上的鼻子藏好,回来以后按鼻子的数量报功。从此,罗士信成为天下闻名的一员少年猛将。

罗士信在14岁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胆识,让张须陀颇为赞叹,他让罗士信做他的侍卫。每次作战,张须陀身先士卒,而罗士信紧随其后。隋炀帝闻报,派遣使者对他们进行慰劳,并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阵之状来观看。

以后张须陀升任齐郡通守,领河南十二道讨捕大使,他率领万余人马在祝阿(祝阿县隶属齐郡,唐改为禹城县)截击卢明月的十几万人马。粮尽将退,张须陀打算出奇计取胜,需要人去袭取敌人的大营。没有人敢承担这样艰巨的任务,只有罗士信和秦琼挺身而出。于是张须陀先率领人马假装撤退,吸引卢明月全军出动追击。而罗士信和秦琼率领伏兵突袭敌军的大营,营门紧闭,罗士信和秦琼跃上敌军的望楼,各杀敌数人,敌营大乱。两人打开营门,率领部队突入大营攻击,纵火焚毁了敌军三十多座营寨,烟火冲天。卢明月赶快率军回师,张须陀回头猛攻。卢明月大败,自己率领几百骑兵逃走,张须陀斩获乱军无数,取得大胜。

罗士信南征北讨,为唐朝统一天下建立功勋,受封为郯勇公。后来,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在河北起兵,李世民率军征讨。李世民在过去的作战中所向无敌,所以注重对敌人进行军事打击,而忽视了同时采用政治手段进行瓦解。刘黑闼猛烈围攻河北南部一城,李世民率军三次救援,都被刘黑闼所阻击,不能前进。李世民恐怕守将王君廓不能支撑,罗士信主动请缨,请求接替王君廓。

于是,李世民命令王君廓率领部队突围而出,罗士信率领手下200人杀向城下,奋勇攻击,终于突破包围进入城中。而这时天降大雪,后续救兵无法进城,罗士信虽死守城池,但城很快就被敌军攻破了。罗士信竭力奋战杀敌,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获。刘黑闼早知道罗士信乃当世猛将,就亲自劝降,而罗士信宁死不屈,终于被杀害,终年20岁(《旧唐书》说终年20岁,《新唐书》说28岁)。李世民闻罗士信之死,大为悲伤,重金购得其尸,将其安葬于裴仁基墓之侧。

这样的勇将阵亡,而且还是在李世民眼前阵亡的,李世民对于此事必然是非常痛惜。在历史上,李世民一生所向披靡,但是在征讨刘黑闼的战役中却受到了不小的挫折。(注:在洛阳虎牢之战时,兄弟父子同心协力,在征讨刘黑闼时秦王与太子的争斗已经很急烈,大概太宗皇帝当时心境不佳吧;)而罗士信的阵亡,更是令人遗憾。他一生勇武超人,立功无数,又常挺身于患难之际,领命于危急之时,实在不负李世民所谥的“勇”字。若不是英年早逝,罗士信会在历史上留下更大的声名。

二十四岁,风华正茂,如此一来,唐朝就少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奇将和军事天才,人世间少了一个标新立异、喜欢割取敌人鼻子报功的青年英雄。为了朋友义气,为了天下苍生,为了能够重振乾坤的贤帝明主,为了忠臣价值的实现和追求,罗士信在生死之间,毅然选择了死亡,但他这种轰轰烈烈的大丈夫行为,却让他获得了永生!什么是英雄,这就是英雄!向死而生,欢乐归阴。这,就是欢乐英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罗士信的一生,最早杀敌割鼻子报功其实还有着孩子气的调皮和机灵,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和乱世的更迭,这位英雄身上的冷血和热情互相交织,战场上杀戮的冷血狠毒化为赤胆忠心!拨开岁月的迷雾,我们如果闭上眼睛,至今都能够看到这位冷面寒枪美少年最后血洒热土的那种傲人的惨烈和华丽。莫名心痛怜惜之余,我们会被他那彻底不移的忠诚所深深感动。自古美人与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罗士信死了,但这个绝美少年如天空中耀眼的流星,让人永世难忘!

标签: 罗士信隋唐四猛简介

更多文章

  • 罗士信与宇文成都相比谁厉害 罗士信vs宇文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罗士信

    罗士信擅长使用镔铁霸王枪,主要有力拔牛牯、 飞石打鸟、夜辨蚊牤三个绝招。而宇文成都擅长使用凤翅镏金镗。力大无比,坐骑是赤炭火龙驹,是一个铁屑汉字。那么,当罗士信遇到宇文成都,两人究竟谁更厉害?两人打仗起来,谁会赢?小说《隋唐演义》中,宇文成都是隋唐第二条好汉,虽为奸臣宇文化及之子,但行事光明磊落,从

  • 瓦岗军衰弱的先兆:李密尽杀翟让一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密,瓦岗,翟让,

    瓦岗寨当时的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纵观天下群雄,风景这边独好。以目前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夺取东都那是迟早的事儿,他们最终将席卷天下,一统江山。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在瓦岗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人祸却突然起于萧墙之内。我们知道,瓦岗寨特殊的发展历程在其内部造就了亲翟派和亲李派两个派系。亲翟派主要由瓦岗寨旧

  • 翟让是谁?翟让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翟让,隋朝,农民起义

    翟让是谁?翟让(读音:zhái ràng)(约563年5月7日—617年11月),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南)人,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领袖。武功高强有胆略,初为东郡法曹,犯法亡命至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率众起义。单雄信、徐世绩等人响应,众至万余,所部多为渔猎手,善使长枪。大业十二年,李密参加瓦岗军

  • 翟让为何禅位给李密?是怎么死的?翟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翟让,李密

    翟让武功高强有勇有谋,是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领袖。大业十三年,翟让让贤,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可是最终,却死在了李密的手里?那么翟让为何禅位给李密,李密又为何杀掉他,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接下来首先通过他的简介了解一下翟让。翟让简介翟让,隋东郡韦城人,初为东郡法曹,犯法亡命至瓦岗。大业七年,翟让与同郡

  • 揭秘隋朝义成公主:四次改嫁的悲情和亲使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义成公主,和亲

    阅读中国历史,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强大都与美女有关,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强盛时期都是用美女的身体换来的。读过史书的都知道,和亲公主,在汉唐两代是最多的,可是皇帝大多不舍得拿自己的亲生女儿拿去嫁给塞外的蛮子受苦,于是这些有着公主封号的,大多却是宗室女子,甚至只是普通的宫女。义成公

  • 义成公主为何要嫁给父子四人 义成公主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义成公主,简介

    义成公主生平简介:义成公主(?-630年),是隋文帝宗室女,隋朝和亲公主。599年,与东突厥启民可汗和亲的安义公主卒,为发展与突厥和好关系、扶植亲隋的启民可汗,隋文帝将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后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615

  • 义成公主为何要嫁给父子四人 义成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义成公主,突厥

    义成公主(?-630年),是隋文帝宗室女,隋朝和亲公主。599年,与东突厥启民可汗和亲的安义公主卒,为发展与突厥和好关系、扶植亲隋的启民可汗,隋文帝将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后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615年,始毕可汗率领数

  • 和尚高昙晟带领50个僧兵起义,当上了皇帝,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

    和尚高昙晟带领50个僧兵起义,当上了皇帝,最后他的结局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618年,也就是唐武德元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瞬间,各种牛鬼蛇神行走人间,五行八作都想趁机捞一杯羹。高昙晟就是其中一个,与众不同的是,高昙晟起义之初乃是个僧人。这一年秋天,高昙晟所

  • 隋末奇葩反王高昙晟:僧人出身竟以“佛”为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昙晟,高谈圣,佛国,

    高昙晟(?-618年),隋末唐初怀戎(今河北涿鹿西南)僧人。618年,以做法事为名乘县令设斋,纠集近五十名僧人杀死县令和镇守军将,自封大乘皇帝,建元法轮。立尼姑静宣为邪输皇后,派使者去渔阳郡与高开道约为兄弟并加以招降,封他为“齐王”,收纳他的五千兵马,但是不过三月高开道旋即反出,杀害了高昙晟,接收他

  • 截然不同,刘黑闼逃往突厥为何没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突厥

    就在李世民与刘黑闼进行决战时,大唐为了不被两面夹击,再次派使者带了大批金银珠宝前往突厥,表达愿改善双方关系。得到好处的突厥颉利可汗立即答应进行和亲,双方随即进行交换人质。不过,大唐的统治者很快就大跌眼镜,因为突厥热烈欢迎败退到那里的刘黑闼。不仅安排他入住最高星级的宾馆,天天好酒好肉招待,还要兵给兵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