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狄仁杰唯一看走眼的一人,窦怀贞从清廉君子到奸佞小人

狄仁杰唯一看走眼的一人,窦怀贞从清廉君子到奸佞小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68 更新时间:2024/1/5 6:22:43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良臣和贤辅。

在理政做事、为国效劳的同时,狄仁杰非常注重后继人才的考察和选拨,先后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李楷固等数十位官员

他们品操高尚,忠贞廉洁,精明干练,并能继承狄仁杰遗志,堪当重任

因知人之明,狄仁杰也赢得了“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的美誉。

然而,在举荐的众多官员中,有一个人狄仁杰就看走了眼,此人名叫窦怀贞

窦怀贞出身外戚,其高祖父窦毅是太穆皇后(高祖李渊之妻)的父亲,父亲窦德玄在高宗李治时官至宰相。

出生于这么一个显赫富贵的家族,年轻时的窦怀贞没有像同族子弟那样声色犬马,而是非常克制自敛,修身养性,生活简朴。

圣历年间(698年—700年),窦怀贞出任清河县令,政绩显著,有贤能的美名。

狄仁杰拜相后,经过考察,认为窦怀贞人品、才干都出类拔萃,便向武则天举荐,窦怀贞得到提拔,历任越州都督、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均以清廉干练著称。

知人知面不知心,有的人是会变的,窦怀贞就是一个十足的变色龙。

武则天退位后,中宗李显复辟,韦后、安乐公主干政,武三思擅权,神龙革命的功臣遭到了杀戮和排挤,朝政大乱。此时,窦怀贞思想滑坡,想到了献媚、投机和钻营。

为了升迁,窦怀贞抛弃了先前的品操,辜负了狄仁杰的厚望,对韦后等人“每谄顺委曲取容”。

韦后的父亲名叫韦玄贞,为了避讳,窦怀贞主动改名窦从一,表示从一而终,死心塌地追随和效忠于韦后。韦后的野心很大,想做武则天第二,需要一批像窦怀贞这样有一定声望的死党,二人同流合污。

不久,窦怀贞就升为御史大夫。官职虽然升了,但窦怀贞的名声坏了,“自是名称日损”。

(图)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

为了笼络窦怀贞,韦后还使出了“美人计”。

景龙二年(708年)十二月丁巳,也就是当年除夕之夜,中宗、韦后举办了一场层次非常高的辞旧迎新宴会,“中书、门下与学士、诸王、驸马入阁守岁,设庭燎,置酒,奏乐”,窦怀贞也被邀请参加。

喝到兴头上时,中宗对窦怀贞说,听说你的妻子亡故了,你至今没有再娶,我很为你着急,“今夕岁除,为卿成礼”,正好给你撮合一门亲事。

韦后提供的美人,不是金枝玉叶,不是名门闺秀,不是妙龄女郎,而是自己小时候的乳母王氏。

王氏不是汉人,而是蛮婢,年轻时有一定的姿貌,但此时年龄很大。

当时,中宗五十三岁,韦后与之相当,其乳母王氏约七十岁左右,而窦怀贞不过四十岁的光景。

窦怀贞不明就里,连连磕头,“内侍引烛笼、步障、金缕罗扇自西廊而上,扇后有人衣礼衣,花钗,令与从一(怀贞)对坐”。

等仪式结束后,王氏撤掉挡在脸上的扇子,窦怀贞才看到王氏那张苍老的脸。

再怎么着,这也是皇帝亲自做的媒,再者王氏已被封为莒国夫人,有封邑,有地位,又是韦后身边多年的老人,窦怀贞毫无畏难之色,欢欢喜喜地跟王氏入了洞房。

有了这门奇葩亲事,窦怀贞摇身一变,成了中宗、韦后的亲戚,不论是入朝觐见还是奏疏上表,其口中、笔下必以“国夫”自居,且“欣然有自负之色”。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个人无耻到这种程度,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脚踏两只船,是小人的惯用伎俩。

在跟韦后结亲联姻的同时,窦怀贞还私下里跟太平公主打得火热。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中宗驾崩,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少帝。

不久,临淄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逼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

韦氏集团被灭后,窦怀贞再现小人本色,立马“手斩其妻”,恢复原名,宣布跟韦后没有任何关系。后在太平公主的举荐下,窦怀贞竟然当上了宰相,封魏国公。

有了新靠山,窦怀贞极力献媚,“每退朝,必诣太平公主第”

同韦后一样,太平公主也是个野心家,也想效仿生母武则天当女皇。

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明争暗斗,睿宗没办法,只好禅位于李隆基。

不久,太平公主又要求睿宗废掉李隆基。

遭到拒绝后,太平公主联合窦怀贞等亲信于先天二年(712年)密谋造反,结果被李隆基击溃。

当时,在太上皇帝李旦颁布的《诛窦怀贞等大赦诰》,“……奸宄潜谋,萧墙作衅。

逆贼窦怀贞……咸以庸微,谬承恩幸,未申毫发之效,遂兴枭獍之心”

将窦怀贞定为“奸宄”和“逆贼”。

大势已去,走投无路的窦怀贞“惧罪,投水而死”

躲进山沟里的太平公主也被抓,赐死家中

太平公主一死,天下真的太平了

窦怀贞一死,小人也销声匿迹了

为了警示世人,李隆基下令毁掉窦怀贞的尸体,让其万劫不复,“戮其尸,改姓曰毒”。

当年,狄仁杰举荐的官员几乎都做过宰相,但那是靠真本事上位的;窦怀贞虽然也做过宰相,但他出卖的是身体和灵魂。

窦怀贞从一个口碑极佳的清廉君子,沦落为无耻下流的奸佞小人,这是狄仁杰所没有预见到的。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窦怀贞人物生平简介,窦怀贞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窦怀贞

    窦怀贞年轻时很有声誉,衣服俭素,不好玩乐,曾担任清河县令,政绩显著。后来,他历任越州都督、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以清廉干练著称。依附韦氏706年(神龙二年),窦怀贞升任御史大夫,兼检校雍州长史。当时,韦皇后及安乐公主干预朝政。窦怀贞却谄媚逢迎,还改名从一,以避韦皇后之父韦玄贞的名讳,自此名声渐损。后来,

  • 窦怀贞:一个为了拍马屁竟将老婆杀死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窦怀贞

    窦怀贞这个人物在唐朝时期还是比较有名气的,尽管他当时的政绩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他还是担任了许多重要的职位,不过他在当时的风评也是不太好的,不仅攀附过韦皇后,后来还和太平公主关系匪浅,最后也因此遭遇了不幸,不仅落得个被诛杀的下场,在死亡之后还被改成了毒姓。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窦怀贞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

  • 揭秘岑羲为何两次登上了宰相的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岑羲

    岑羲是南阳地区的人,在唐朝时期曾经做过许多重要的官职,自从成为了进士之后,他担任过金坛令以及中书舍人等职位,到了710年本来已经成为了宰相的他却被罢免,但是过了两年之后又再次登上了宰相的职位,然而在713年他却因为跟随太平公主作乱而被诛杀。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岑羲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岑羲简介中

  • 岑羲看起来忠肝义胆实际上善于谄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岑羲

    在唐中宗以及武则天统治时期,岑羲曾经担任过许多重要的官职,两次登上了宰相的职位,曾经也有过风光无限的时候,然而最后却因为跟随太平公主兵变而被诛杀。尽管他最后参加了谋反这件事,却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功绩,可是人们对岑羲的评价却因此而发生了变化,那么人们对岑羲的评价是怎样的呢?岑羲的侄子岑参(网络图)岑

  • 揭秘对唐朝历史上的岑羲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岑羲

    岑羲是南阳地区的人,在唐朝时期曾经做过许多重要的官职,自从成为了进士之后,他担任过金坛令以及中书舍人等职位,到了710年本来已经成为了宰相的他却被罢免,但是过了两年之后又再次登上了宰相的职位,然而在713年他却因为跟随太平公主作乱而被诛杀。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岑羲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岑羲简介中

  • 崔湜与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崔湜,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关系

    崔湜,生于公元671年,死于公元713年,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唐中宗时期进士,他的祖父曾是中书侍郎,父亲也曾官至户部尚书,可谓是出身名门。崔湜,年少有才,为人英俊潇洒,文辞享誉长安城。年轻时候的崔湜以文辞被众人所熟知,后来在中宗时期考取进士,逐步被升到左补阙,这是一个主管群臣进谏的官职,虽然只有

  • 苏瑰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隋朝尚书左仆射苏威曾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瑰,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苏瑰(639

  • 唐朝版“死诸葛走生仲达:”:死姚崇击败生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姚崇,司马懿,诸葛亮,

    唐代后期,有文人郑处诲郑重其事地编写了一部玄宗朝传闻汇编《明皇杂录》,其中一个故事是描写宰相张说和姚崇之间互相算计的。故事里说,姚崇和张说曾一同担任宰相,可是姚崇很不喜欢他,在许多事情上都经常给张说找茬,让他难堪。张说因此衔恨在心。后来姚崇虽然罢相了,但还是得到玄宗的信任,所以有生之年张说也无可奈何

  • 李日知:唐朝时期宰相,廉洁奉公,不治产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日知,唐朝

    李日知(?一715年),字号不详 ,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市管城区)人。唐代时期宰相,李顼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进士及第,累迁司刑寺丞。神龙初年,授给事中、朝散大夫。景云元年 (710),拜同平章事,兼任御史大夫。景云元年 (710),授黄门侍郎、同中书

  • 唐朝李日知人物生平简介,旧唐书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

    武则天天授年中 (690—691),累迁司刑丞,时法令严厉,吏争为酷,独日知执法宽平无冤滥,曾为一犯量刑与少卿胡元礼强争,终免囚死。唐中宗神龙初(705),为给事中,寻加朝散大夫。唐睿宗景云元年 (710),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御史大夫,知政事如故,不以进退为意。时安乐公主大兴土木,营建馆第,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