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羽的童年有多惨?一生只做一件事最后被称为茶圣

陆羽的童年有多惨?一生只做一件事最后被称为茶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61 更新时间:2024/1/9 21:01:14

人可以长得丑,但是丑到父母狠心把他抛弃,可能这就不是一般的丑了,陆羽就是这么一个不一般的孩子。

当然了,父母也不是一出生就抛弃了陆羽,他们是观察了足足两年时间,见陆羽的长相始终没有回心转意的趋势,这才选择把他给抛弃了,这一年陆羽三岁。

01要是你跟陆羽比惨,可能一点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了吧?

三岁因为长得丑,被父母狠心抛弃。年幼的陆羽靠什么活下去呢?如果没有能够忍受他长相的好心人,那陆羽其实只有死路一条。

好在老天爷还是给陆羽安排了几个瞎了眼的好心人的。终于有个和尚,看到这个宝宝好可耐!所以就带回了寺庙,果然佛祖是能够容纳世间所有人的。

不过佛祖就算宽怀待人,却还是没办法改变陆羽的长相。主持看着陆羽一点点长大,甚至连正面跟陆羽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有高深修为的主持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那些没什么修为的小沙弥了。

这就导致陆羽从小就不太爱讲话,长大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口吃。没错,一代茶圣是个口吃。我始终相信那句话是真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顺便还会把窗户关紧。

结结巴巴地活到了12岁,陆羽面对人生有自己的看法。他不爱说话,那就比较喜欢思考。这一点也算是上天赐给他的唯一优点。

他思考了以后,觉得这花花世界如此美丽,为一定要呆在庙里呢?而且他崇尚儒学,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陆羽认为和尚都不孝顺。

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竟陵城下来。---陆羽

我就呵呵了,你陆羽是父母扔掉的,你还讲什么孝道?主持很生气,后果十分严重,于是陆羽就被责罚去干各种苦力。

陆羽趁着别人不注意就逃出了寺庙,他来到一个戏班子,想要学唱戏。班主看了陆羽一眼差点没吐出来,勉强跟他聊了两句话,发现他还是个结巴。这么个长得丑又口吃的人,怎么可能上台唱戏呢?

万万没想到陆羽还真的开创了唱戏的一条新路,为天下长得丑的兄弟们找了一份新工作,那就是丑角。陆羽的丑角惟妙惟肖,简直是本色出演,所以他终于可以养活自己了。不过他跟其他丑角不同的是,他自己会编剧本,写下过《谑谈》三卷,这得多亏老和尚们的教育。

02万般皆下品,唯有品茶高。

陆羽的青少年时光,基本上就是在戏班子里长大的。戏班子有一个非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可以看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

有很多人在戏班子里可以学会待人接物的本事,也有不少人在这里看透了世态炎凉。不过陆羽在这里,却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那个人。

可能这位竟陵太守齐物跟邹夫子有点小仇恨,为了报复邹夫子,他相中了陆羽,并且亲自将陆羽送到了邹夫子那里学习诗

这位太守对陆羽的一生其实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他发现陆羽的确是很有才能的人,但就是缺少文化底蕴。脑子好却没地方用,这岂不是浪费了?男人长得丑不要紧,关键是得有才华。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陆羽

陆羽跑邹夫子那里学了几年文化知识,邹夫人不是个以貌取人的人,过了好几年才把他赶下山。下了山的陆羽终于觉得,有文化的确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可以用高超的文化知识,去弥补自身的先天性不足。

终于他遇上了当时的竟陵司马崔国辅,或许可以这么说,是崔国辅把陆羽给拐下了山。邹夫子的确要好好感谢这位崔国辅,他没想到的,陆羽和崔国辅居然是臭味相同。

这俩人每天啥正事都不敢,就知道游山玩水,谈诗论道,顺便再喝点茶。提到喝茶,陆羽突然就来了兴致,他似乎明白自己一辈子到底该为什么而奋斗了。

03陆羽四处访名山,终日研究茶文化。

要说现在为何茶文化成为我国的国粹,其实这件事必须要多谢陆羽。早在唐朝时期,陆羽就意识到了一点,茶文化博大精深,必须要有一个人去开垦。

有了这种想法以后,陆羽便在崔国辅的资助下,四处寻找茶山。但凡山上有茶的,他都会停留一段时间。而且用山泉来泡茶,滋味比一般井水要好得多。

如果只是会喝茶,倒也没什么值得吹的,关键人家还会写。他把这么多年学来的文化知识,都用在了记录茶文化上。

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茶经序》

但凡他见识过的茶,都能被他这生花妙笔给记录了下来。很多人就劝说陆羽,你有如此高的文采,为什么不去考科举?

陆羽转过脸来,对这些朋友笑了笑,朋友们大概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唐朝科举看脸的程度非常严重,不是哪个歪瓜裂枣都能够去考进士的。

所以唐朝的进士大多数都是男神级别的帅哥,至少不会长相离谱。陆羽这份容貌,已经很难让他跨入仕途的门槛。

不过他也乐得逍遥自在的生活,做了官,未必就能符合他的心意。这一路下来,陆羽收获满满,他在南京的栖霞寺落脚,将茶文化的精髓逐渐总结,此后又陆续前往丹阳、苕溪等地,最终选择在苕溪隐居。

著名的《茶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写出来的。他在苕溪的隐居日子里,显得非常逍遥自在,每天像一个农夫一样出入善终,寻找茶叶和泉水,回家以后,一边烧茶,一边品茶,一边还要记录茶的精髓。

但是山里有猛禽,甚至还有足以伤及性命的猛兽。陆羽是怎么化解自己的危险的呢?陆羽每次入山的时候,都是用木棍一遍遍敲击树林中的树木,要是晚上天黑了,他不敢一个人下山该怎么办呢?他选择在山路上大哭大叫,就像个疯子一样。

很多人对陆羽的评价就是俩个字:楚狂。其实他们不知道,陆羽之所以变成这样,还不是因为形单影只,必须要学会一门防身的办法?

04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咱是茶中圣。

人怕出名猪怕壮,陆羽的《茶经》流传出来以后,得到了诸多高层人士们的认可。其实喝茶在当时来说,就是高层官员们的事情,哪里有个什么普通老百姓还讲究喝茶?他们能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但凡读过陆羽文章的人,对陆羽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所以他们一再希望能够见陆羽一面。但是陆羽比较骄傲,一般人他可不见,可能是怕见了面会破坏自己优秀的形象。

这也不能怪陆羽,一旦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要被外人所打搅。可是这次来打搅陆羽的,不是普通官员,而是皇帝。

皇帝看了陆羽的茶文化以后,非常激动。他是天天喝茶的人,所以对于茶文化的研究自然也不会少。可是皇帝是不会对茶文化做什么研究的,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陆羽这脑袋还是想要保住的,所以就去见了皇帝一面。这件事的具体过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结果很显然,陆羽没有因此而做官,依旧回到了深山之中研习茶道。

不过可以肯定一点,陆羽的茶文化确实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为此皇帝给了陆羽不少资助和帮助,这使得晚年的陆羽小日子过得还算逍遥。

不需要为学区房去打拼,一辈子逍遥快活,而且还有人资助钱粮,这种日子当然是非常舒坦的了。而且陆羽还那么有才华,一心扑在了茶的事业上,活该能够成为一代茶圣。至于为什么他最终没有做官,后世的说法是他婉言拒绝了皇帝,不过我觉得这说法不太靠谱。

总结:没有背景和权势,陆羽只是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陆羽这一辈子,可以说只是在为一件事而努力,那就是茶道。他认为茶文化发扬光大的重任必须要有人肩负起来,其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年轻人为了追逐名利是很正常的事情,陆羽也不会例外。哪有二十来岁就选择各种游山玩水再隐居山林的呢?

何况陆羽还如此有才华,他当真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选择一辈子去研究茶文化吗?如果后期没有人资助他,他岂不是要饿死在山林之中?

所以说陆羽这么做,一定是有很大原因的。这就要从他的伯乐崔国辅的遭遇说起了。崔国辅原先是礼部郎中,是在贬为竟陵司马以后,才跟陆羽相识。

陆羽虽然没怎么涉足官场,但是从崔国辅这里一定接收到了不少官场黑暗的知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彻底打消了陆羽涉足官场的想法。

此前说因为长相的原因,当然是个玩笑话,真正改变陆羽一生的人,其实就是这位崔国辅。当然有传言,说颜真卿看中了陆羽的文化,把他推荐做了个小官。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是很靠谱,陆羽如果真的想做官,压根就不需要颜真卿去推荐,因为颜真卿推荐他的时候,陆羽已经闻名天下,而且垂垂老矣。

年轻的时候都不想着做官,何况是岁数大了呢?陆羽用一辈子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当然能够成为茶文化的始祖,被称为茶圣也是情有可原的了。

标签: 陆羽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唐中宗在神龙政变中复辟后,他为何拜上官婉儿为昭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神龙政变后,复辟,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上官婉儿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亦多往来,屡次劝说韦皇后行武则天的故事,于是韦皇后上表请求规定

  • 后金崛起:萨尔浒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萨尔浒之战,明朝,战史风云

    明万历47年(公元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再次亲率大军进攻叶赫部,这一次给了叶赫部以沉重的打击。叶赫部赶紧向明朝求援。明帝国在努尔哈赤攻陷抚顺、清河以后,已任命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起用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等大举讨伐努尔哈赤。接到叶赫部被讨伐的消息,明朝便日夜催促杨镐等起兵,还命令福

  • 揭秘:古代人上厕所用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皇帝要吃饭喝水,自然也要屙屎撒尿。吃饭有餐厅,屙屎得上厕所,有个文雅的说法,叫“如厕”。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6月6日中午,晋景公姬獳正准备品尝新麦,突然觉得肚子发胀,便去厕所屙屎,不慎跌进粪坑而死。姬獳先生很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殉难于厕所的君主,由此暴露出先秦时宫厕的简陋——很可

  • 刘邦去世后,吕后真的被匈奴单于羞辱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后,汉朝,野史秘闻

    我们今天之所以称自己是“汉人”,是因为强大的汉朝,大汉帝国疆域之广、国力之强,在当时是毫无疑问的全世界第一。然而,汉朝刚刚建立时,国力并不算强大,受到了强大匈奴的欺辱,甚至一国太后竟然被匈奴单于调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皇帝,他最初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在风云际会的秦末,48

  • 明初重臣杨士奇简介: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孙权为何要背叛孙刘联盟?不能看到蜀汉一步步坐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孙刘联盟,文史百科

    没啥难言之隐!最主要的是怕养虎为患,为己为人,不能看你蜀汉坐大!可以说当年鲁肃渡江吊孝,找到刘备的时候,刘备有如丧家之犬,老婆孩子差点丢在乱军之中,两个女儿更是被曹纯的虎豹骑给掠走。但彼时的刘备还强撑着说抗曹!于是诸葛亮渡江,游说孙权,结成了孙刘联盟。而赤壁一战,周瑜几乎凭一己之力,让曹操樯橹灰飞烟

  • 刘封为何抛弃了和关平的交情,不顾关平死活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关平,战史风云

    刘封和关平是蜀汉将二代中比较出色的代表,他们武艺高强,年轻有为,诸葛亮曾多次让刘封和关平搭档,一起做事,在大多数时候,基本都是关平的名字在前,刘封的名字在后。而刘封和关平也不负众望,经常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刘封和关平一起搭档做事,也培养了很深的感情,但是,刘封在关羽及关平败走麦城,危难关

  • 两次登基的李旦,怎么会让位给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英武的君主,尤其是汉唐二朝,所出的英主最多,在唐代的历史上,李世民被后世的人一致认为,是可以与秦皇汉武等人齐名的千古一帝,其子孙李隆基,更是开创名垂千古的盛世,虽在晚年时昏聩,但年轻时的李隆基,用现在的话说,可是个十足的优秀青年。说起李隆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李旦,李旦在

  • 努尔哈赤祖先来到东北后,还有通古斯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努尔哈赤,清朝,野史秘闻

    提到努尔哈赤,很多人会想到通古斯野猪皮。为啥呢?努尔哈赤的祖先来自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族,而努尔哈赤就是野猪皮的意思。如今,多年过去,俄罗斯还有通古斯族后裔吗?每日汉字编辑一查资料,发现还真不少,能有一千多万!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努尔哈赤是女真人,且出生地是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境内。那么,为啥说努尔哈赤是

  • 刘劭仅有两位妻妾被史籍记载,一位被赐死另一位被鞭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刘劭是南朝宋第四位皇帝,他的皇位是杀了父亲后抢夺而来的,但在位仅三年就受到武陵王刘骏的讨伐,兵败被杀,史书称之为“元凶”。他的妻妾在其败亡后全部被刘骏处死,史料中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正妻殷皇后,另一位是妾室王鹦鹉。下面就来说说这俩人的故事。殷皇后殷皇后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是南朝宋目录学家、官员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