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的赵绰是谁?为何深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

隋朝的赵绰是谁?为何深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69 更新时间:2023/12/24 22:27:27

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朝,但制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如《开皇律》等,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完备。

帝清醒地认识到法制对巩固统治的作用,有时甚至不惜以身护法,同时也能听从下属的劝谏。

有一次,隋文帝想加重惩处盗贼的刑罚,刑部侍郎赵绰(chuò)马上进谏道:“陛下实行的是舜之道,执政、为人都非宽容,没有必要对盗贼的惩处特别严厉;况量刑的依据是法律,这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方面,怎么能随便更改呢?”

隋文帝很高兴地接受了赵绰的意见,认为他执法讲原则,便把他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管理司法的官员)。

当时赵绰一起在刑部共事的还有个侍郎辛亶(dǎn),比较迷信,喜欢穿红色的短裤,以为这样可以官运亨通。有人隋文帝告发,隋文帝就下令赵绰把辛处死。

赵绰上朝对隋文帝说:“辛犯的不是死罪,所以我不能接受陛下的命令。”

隋文帝气呼呼地说:“你想救辛的命,就不顾自己的性命了吗?”说着,立即喝令侍从把赵绰一起拉下殿去砍头。

赵绰面不改色,对隋文帝说:“陛下可以杀了我,但不该杀辛。”

说完这话,赵绰自己走下朝堂,脱了衣服准备被杀头。

这时,隋文帝想想杀赵绰也实在没道理,就派人问赵绰:“你对自己刚才说的话,有没有后悔?”

赵绰虽然跪在地上,但腰板却挺得笔直,斩钉截铁地说:“我一心一意要公正地执法,不敢贪生怕死。”

隋文帝其实并不想杀赵绰,过了一会儿,气也消了。他想,赵绰能坚持法律原则,毕竟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就把他释放了。第二天,隋文帝还派人去慰问赵绰,赐给他三百匹绸缎。

由于赵绰敢于进谏,隋文帝认为他忠心耿耿,对他十分信任,经常把他召入内宫赐坐,评论政事得失。

大理寺有个叫来旷的官员,看到赵绰有时顶撞隋文帝,弄得隋文帝很不高兴,觉得有机可乘,就暗暗给隋文帝上了一道奏章,揭发大理寺执法不严。隋文帝看了这份奏章,就轻信了,还给来旷升了官。

来旷认为自己已经摸透了隋文帝的心思,能够迎合皇上旨意,便昧着良心诬告赵绰营私舞弊,把本该严惩的犯人也给放了。

隋文帝虽然对赵绰有时当面顶撞自己有点不舒服,但对他的人格却是很赏识,不相信他会徇私舞弊。为了弄清事实真相,隋文帝便派亲信去调查,弄明白了原来来旷完全是无中生有,便下令要处死来旷。

隋文帝把这个案子交给赵绰经办,一方面让他出出气;另一方面认为这次是来旷诬告赵绰,赵绰不会放过来旷。

不料赵绰接办案子后,却对隋文帝说:“来旷确实有罪,但不该判死刑。”

隋文帝听了这话很不高兴,扭头就朝内宫走去。赵绰紧跟在后面,大声说道:“我不说来旷的事了,但有些要紧的事必须赶紧向陛下报告。”

隋文帝听他这么一说,就答应他跟着进内宫。

一到里面,隋文帝就问赵绰:“什么事这么紧急,你要跟进内宫来说?”

赵绰叩头说道:“我犯了三个大罪,请求陛下处置。”

隋文帝半信半疑地说:“你到底犯了什么罪,快说吧!”

赵绰便说道:“第一条罪:我身为大理寺少卿,没有管好下属官吏,使得来旷触犯了刑律;第二条罪:来旷不该判处死刑,我却不能据理力争;第三条罪:我没有什么事要报告,

只是因为急着想进宫说明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欺骗了陛下。”

隋文帝听了赵绰的这番话,不禁笑了起来,同意不杀来旷,改为将他革职流放。

标签: 赵绰隋文帝杨坚隋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向宠简介:性格谦和公允,对军事通晓畅达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向宠,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向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宠(?—240年),向朗兄长之子。具有谦和公允的性格品行,对军事通晓畅达。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

  • 释法泰是什么人?隋朝僧人释法泰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

    释法泰,隋朝眉州隆山县(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县)人也,俗姓吕氏,事见唐朝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眉州隆山鼎鼻山释法泰传。《读史方舆纪要》说,“鼎鼻山位于隆山县东北二里。山形曲如鼎鼻。西魏改犍为县曰隆山,以界内有鼎鼻山,地形隆起故也。俗云:昔周鼎沦于此,或见其鼻,故名鼎鼻。”生平轶事法泰和尚是隋朝

  • 眉山隋唐高僧--释法泰,释法泰传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释法泰

    在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最强盛的隋唐时期,在这漫长的480多年间,眉山本土几乎没有一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留下显赫的名字,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释法泰释法泰,隋朝眉州隆山县(今彭山县)人也,俗姓吕氏,事见唐朝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眉州隆山鼎鼻山释法泰传。《读史方舆纪要》说,“鼎鼻山位于隆

  • 杨整:隋武元帝杨忠次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整,北周

    杨整(?~576年),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南北朝时期北周大臣,随国公杨忠之子,隋文帝杨坚同母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周明帝时,凭借父亲军功,任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大将军,袭封陈留郡公。建德五年,随北周武帝攻打北齐,战死于并州。大象二年,追赠柱国大将军

  • 杨整把士兵当兄弟,最后一起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

    古时候很多人一生征战沙场,哪怕就算死在战场也觉得也觉得值得。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杨坚的弟弟,名叫杨整,在杨坚当上皇帝以后,大家都知道杨坚这个人生性多疑,堪比曹操,杨坚一生都在为杨整打拼江山,他的性格跟杨坚决然不同,杨整把士兵当做自己的亲兄弟,不会让他们贸然送死,上阵杀敌总会规划得清清楚楚

  • 令狐熙:隋朝时期官员,生性刚烈,因忧愤发病而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令狐熙,隋朝

    令狐熙(539年~602年),字长熙,敦煌效谷人,隋朝官员,北周骠骑大将军令狐整的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生性严谨,颇有雅量,博览群书,精通《三礼》。北周时期,门荫入仕,历任吏部上士、夏官府都上士、吏部中大夫、仪同大将军。隋朝建立后,迁鸿胪少卿,册封武康郡公。

  • 刘仁恩简介 隋朝大将治绩天下第一刘仁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仁恩,隋朝,隋朝大将

    刘仁恩,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隋朝大将。 在当时颇有名气,治绩号称天下第一,深得重用,但之后却杳无讯息,绝迹于史书。只有在《隋书·刘仁恩列传》中稍有提及。刘仁恩倜傥有文武干用。初为毛州刺史,治绩号天下第一,擢拜刑部尚书。又以行军总管从杨素伐陈,与素破陈将吕仲肃于荆门,仁恩之计居多,授上大将军,甚有当

  • 杨纶为什么被隋炀帝贬官?和父亲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纶

    《资治通鉴》把杨纶被贬的原因认定为隋炀帝“恩薄,多所猜忌”所致。杨纶的被贬内在原因,要从其父亲与后周、杨隋的纷纭矛盾讲起。杨纶乃是隋膝穆王杨瓚之子。杨瓚是隋文帝杨坚的弟弟。杨瓚、杨坚的父亲杨忠,在后周因军功封竟陵郡公,又娶北周武帝宇文邕妹顺阳公主为妻,后来升为侍中。杨瓚生来就仪表堂堂,又有这样好的身

  • 杨瓒是怎么死的?隋朝滕穆王杨瓒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瓒

    杨瓒(550年-591年),字恒生,一名慧。中国隋朝皇族,为隋文帝杨坚同母弟。杨瓒在北周时因为其父杨忠的军功而得封竟陵郡公,并尚北周武帝妹顺阳公主,后进封邵国公。隋书称杨瓒“贵公子,又尚公主,美姿仪,好书爱士,甚有令名于当世,时人号曰杨三郎。”史载杨瓒于隋文帝称帝前害怕其篡位未成而株连同宗,因此曾数

  • 膝穆王杨瓒多次想弄死亲兄弟杨坚,终因一事被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朝,杨瓒

    膝穆王杨瓒,字恒生,一名杨慧,跟杨坚是同母同父的亲兄弟,娶的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妹妹顺阳公主。杨瓒家世显赫,又娶了公主,还是帅哥学霸,所以在当时特别有名气,人们都叫他杨三郎。瓒贵公子,又尚公主,美姿仪,好书爱士,甚有令名于当世,时人号曰杨三郎。可见无论哪朝哪代,高富帅再加学霸就能娶到白美富。北周武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