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史上去西天取经比“唐僧”还早的大师

揭秘:史上去西天取经比“唐僧”还早的大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3/12/26 4:14:58

法显撰《佛国记》,又名《历游天竺记》等。

一部《西游记》,使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于是,人们便认为“唐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人。其实,早在“唐僧”之前的公元228年,就已经有人去西天取经了,他便是东晋高僧法显大师。

法显俗姓龚,东晋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兄弟四人,三个哥哥幼年夭折,父母为保住这个儿子,便把3岁的法显送到寺中做小沙弥。法显20岁时受大戒后,勤学不止,成为当时有名的高僧。

法显在钻研佛经过程中发现,传入中国的佛学经典有很多或残缺不全,或是释义不清,于是便萌生了远赴天竺求取经书、“令戒律流通汉地”的念头。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法显不顾65岁高龄,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达鄯善(今新疆鄯善)、乌夷(今新疆焉耆),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田)。

接着,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内,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到达天竺境内,又横穿尼泊尔南部,到达东天竺。

法显等人在摩揭陀国首都巴达弗邑(今印度巴特那)停留3年,学梵语,抄经律。后来,法显又独自游历南天竺,在恒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国(今印度泰姆鲁克)写经画像两年。之后,搭船纵渡孟加拉湾,抵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东晋义熙八年(412年)农历八月,法显搭乘商船,从海路归国。一路上,艰险濒濒,九死一生,于翌年五月回到青州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历时15年,游历30国,带回大量梵本佛经。

归国后,法显不顾年事已高和旅途劳顿,着手翻译佛经。七年间,他共译出佛学经典6部63卷,其中《摩诃僧袛律》成为五大佛家戒律之一,对后世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佛国记》。该书不仅是一部传记学的杰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中外交通史的重要史料,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显取经、译经之功不仅得到佛教界的敬重,也赢得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近代学者梁超说:“法显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

斯里兰卡史学家尼古拉斯·沙勒说:“人们知道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是法显。”印度学者恩·克·辛哈等人也赞扬说:“中国的旅行家法显,给我们留下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

公元422年,法显大师圆寂于荆州辛寺,“春秋八十有六,众咸恸惜”。

标签: 西天取经唐僧还早

更多文章

  • 孙悟空的师傅 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悟空的师傅,孙悟空

    孙悟空的师傅: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那么他的那些本领都是谁教给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他的师傅。菩提祖师,《西游记》中人物,收孙悟空为徒,传授他七十二般变化和长生不老的法门,但菩提祖师预知孙悟空一定会惹出是非,故要求孙悟空保密,绝不能提起师门状况,曾习道的往事。《西游记》中

  • 孙悟空为什么是只猴子?历史上真有“悟空”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悟空,西游记

    孙悟空为什么是只猴子?吴承恩为什么把西游记主角的形象设计成一只猴子?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一根毫毛七十二般变化的孙大圣说来说去就是一直猴子,孙悟空为什么不是龙,不是虎,不是豺狼牛羊,而是只猴子呢?在这个看似幼稚的问题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佛教史上,悟空不是猴子而是人,他也

  • 孙悟空的身世之谜 破解历史上孙悟空的身世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悟空,身世

    孙悟空的身世之谜:孙悟空,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著作的《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角色,也是一代年轻人所追崇的虚拟人物之一,然而孙悟空从何而来,他真的是从石头里崩出来的吗?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探究下孙悟空的身世之谜。一,我们知道孙悟空是石头里跳出来的,所谓“父天母地”。这个形象与《淮南子

  • 解密:《兰亭集序》凭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兰亭集序,行书,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突破了隶书

  • 一行简介 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一行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一行,唐朝,唐朝佛学家

    一行(683~727),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生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卒于玄宗开元十五年。张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张公谨。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张遂自幼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避开武则天的拉拢,剃度为僧

  • 穿越烽火险第37集剧情 保育院一行人被日军关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穿越烽火险,穿越烽火险第37集剧情

    穿越烽火险第37集剧情赵大鲁和王维若抬着病重的于智华来到山腰处,孩子们也结伴跟在后面。田小二、小胖和孟飞菲饿的实在走不动了,他们躺下休息,田小二从口袋里掏出一朵花送给孟飞菲,怀表一直惴在田小二口袋里,田小二小声哼起保育院的儿歌。王维民好像听到田小二等人在唱歌,他让众人停下唱歌,田小二也听到保育院其他

  • 徐有功:竟然敢当众“顶撞”女皇武则天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有功

    武则天篡唐天下以后,遭到了李唐宗室和忠唐大臣的激烈反对,他们一次次发起兵变。武则天面对这样严峻的政治局面,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任用酷吏,诬构大狱,偏离法规,接连诛杀所谓不法的唐朝旧臣和宗室贵族,以此来震慑潜在的敌对势力。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然而却又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多次纠正

  • 徐有功:敢当众“顶撞”女皇武则天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徐有功,武则天

    武则天篡唐天下以后,遭到了李唐宗室和忠唐大臣的激烈反对,他们一次次发起兵变。武则天面对这样严峻的政治局面,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任用酷吏,诬构大狱,偏离法规,接连诛杀所谓不法的唐朝旧臣和宗室贵族,以此来震慑潜在的敌对势力。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然而却又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多次纠正

  • 唐朝杰出的理财家:刘宴八岁就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宴,唐朝

    八岁,还是少不经事的年纪,有人却在这个年纪一跃龙门,成为当朝太子正字(官职,刊正皇家藏书),成为大唐有品阶的官员。唐玄宗一朝出现不少神童,刘宴就是其中之一。刘宴,字士安,唐代宗、唐德宗时期的理财大臣,主管天下财赋。得益于他的财政策略,解除了安史之乱造成的经济问题。刘宴七岁时,被公认为神童,名闻乡里。

  • 中唐官员:刘宴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宴,唐朝

    是中唐杰出的理财家。从760年任户部侍郎,充度支、筹钱、盐铁等使,到779年为止,他主管全国财政工作达20年之久,在盐政、漕运、赋税、铸币、平抑物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经济改革。改革盐法唐前期盐税甚低,天宝、至德间,盐每斗10钱。乾元元年(758年),盐铁使第五琦对盐法进行改革,推行民制、官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