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及善人物生平,轶事典故及历史评价

王及善人物生平,轶事典故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51 更新时间:2023/12/27 5:38:58

王及善的父亲父王君愕于隋末率义军投唐,拜大将军,贞观十九年(645年),王君愕随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战死辽东。年仅十四岁的王及善以父荫授朝散大夫,袭爵邢国公。

唐高宗时,调任左奉裕率。皇太子李弘居春宫时,因宴饮之乐命宫官倒行而舞,轮到王及善,他拒绝说“:殿下自有乐官,臣只应当守自己的本职,这倒行而舞不是臣的任务。臣如奉命,恐怕不属对殿下辅佐之事。”李弘道歉而让他离开。高宗听到此事而特加奖慰,赐绢百匹。不久,又授右千牛卫将军,唐高宗对他说:“朕因为你忠心谨慎,所以授你三品要职。他人非征召不能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身边,卿知此官贵否?”不久,因病免职,没多久又起用任卫尉卿。

仕途变迁

垂拱年中(687年),王及善任司属卿。当时,山东饥荒,王及善任巡抚赈给使。不久,任春官尚书,秦州都督,又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因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准允并加授光禄大夫。

神功元年(667年),契丹作乱,山东不安,又起用他为滑州刺史。武则天对他说:“边贼反叛,卿虽有病,可以带上妻子儿女日行三十里,慢慢地去上任,帮朕卧理此州,来阻断黄河通路。”趁此时武则天又询问朝廷得失,王及善详细陈述了治乱之宜十余条,武则天说:“彼末事,此本事,卿不可行。”于是留在朝廷任内史。

当时御史中丞来俊臣经常以飞祸陷害忠良,王侯将相被他诬陷处斩的就不可胜计。后来,来俊臣犯事被逮捕入狱,有司判为极刑,武则天想赦免他。王及善奏道“:来俊臣凶狡不轨,他所信任的都是屠夫商贩之类的小人,他所诛杀的大多是名德君子。臣认为如果不除掉首恶,恐动摇朝廷,祸从此始。”武则天接纳了他的意见。不久,武则天将要立庐陵王为太子,王及善赞成其计。等到立了太子,又请太子外朝来抚慰人心,武则天听从这意见。

去世

王及善虽无学术,在职总是以清正见知,临事坚定,有大臣之节。当时,张易之兄弟恃宠,每次内宴,都无人臣之礼。王及善多次上奏要制止这种无人臣之礼的行为,武则天不高兴,对王及善说:“卿已年高,不适宜参与这类游乐,只检校阁中事就可以了。”王及善就上书称病一个多月,武则天不再问及。他叹息说:“中书令可以一日不见天子吗?”于是上疏乞请还乡,三次上疏均未得到允许。

圣历二年(699年),王及善改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不到十天就去世。享年八十二岁。武则天废朝三天哀悼,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贞,陪葬乾陵。

轶事典故

王及善才行平凡俗陋,却当上了内史,当时人说他是"斑鸠占了凤凰池"。不久改任右相,没什么政策施行,只是不许令史一类的官牵驴进入官署,成天忙着赶驴。当时称他为"驱驴宰相"。

历史评价

李治:“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

《旧唐书》:“王及善在孝敬东宫,诚能奉职。当俊臣下狱,力谏除凶,是忧滥及贤良,而欲明彰羽翼,兴复之志,不谓无心。”赞曰:“及善奉职,非无智力。”

《新唐书》:“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韦什方是什么人?自称生于东吴孙权年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韦什方,唐朝

    唐朝宰相韦什方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武周时期,武则天身边有一位十分受她尊敬的宰相,此人名叫韦什方。韦什方是一位奇人。怎么说呢?此人自称长生不老,出生于东吴孙权时期,而东吴孙权时期距离武周400多年的历史,韦什方称自己活了456岁了。而武则天呢,对此也是深信不

  • 从韦巨源烧尾宴揭秘唐朝丰富的饮食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丰富的饮食文化

    韦巨源,生于613年,卒于710年,唐代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那么,关于韦巨源简介是怎样的呢?他的高祖是韦孝宽,曾任北周大司空;曾祖是韦总曾任北周京兆尹;祖父是韦匡伯曾任隋朝舒国公;父亲是韦思仁曾任唐朝尚衣奉御。有着如此光辉的家庭背景,韦巨源的仕途自然显赫。但是中间也经历了一番波折。在武则天年间

  • 从韦巨源烧尾宴揭秘唐朝丰富的饮食资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韦巨源烧尾宴

    韦巨源,生于613年,卒于710年,唐代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那么,关于韦巨源简介是怎样的呢?他的高祖是韦孝宽,曾任北周大司空;曾祖是韦总曾任北周京兆尹;祖父是韦匡伯曾任隋朝舒国公;父亲是韦思仁曾任唐朝尚衣奉御。有着如此光辉的家庭背景,韦巨源的仕途自然显赫。但是中间也经历了一番波折。在武则天年间

  • 姚璹:唐朝武周时期宰相,创立《时政记》,屡次进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姚璹,唐朝

    姚璹(shú )(632年-705年 ),字令璋,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武周时期宰相,史学家姚思廉孙子,博州刺史姚处平的儿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徽年间,举明经进士,候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学识出众。善于文辞,迁中书舍人,册封吴兴县男。武则

  • 武攸宁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有哪些亲属成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攸宁,唐朝

    武攸宁,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外戚大臣,武则天堂侄,太庙令武士让孙子,左监门长史武怀道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门荫入仕,深得重用,累迁中书侍郎、检校纳言。武则天建立武周,册封建昌郡王。迁左羽林大将军、纳言。转工部尚书,诛杀薛怀义和尚。迁兵

  • 武攸宁:唐朝时期宰相,是武则天的堂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攸宁,唐朝

    武攸宁,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外戚大臣,武则天堂侄,太庙令武士让孙子,左监门长史武怀道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门荫入仕,深得重用,累迁中书侍郎、检校纳言。武则天建立武周,册封建昌郡王。迁左羽林大将军、纳言。转工部尚书,诛杀薛怀义和尚。迁兵

  • 揭秘对唐朝名大臣和史学家的朱敬则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敬则

    朱敬则简介上提到朱敬则生于公元635年,字少连,祖籍在亳州永城即今天的河南永城。他是唐朝著名的朝廷官员,也是杰出的史学家,为人热心仗义,好学重礼节,作为史学家他也有不少代表作品,如《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朱敬则画像朱敬则祖上都是孝子,深受世人称赞。在这样的礼义世家,朱敬则不仅重礼节还是个学富五

  • 唐朝宗楚客简介,和李白是什么关系?贪污成性被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

    宗楚客,字叔敖,河南南阳人,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生年不详,卒于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一日,被李基隆驻守城门的士兵所杀。唐代大臣、宰相、诗人。武则天的侄子。从他的死因来看,宗楚客此人并不是什么好人。《旧唐书》是这样描述他的:“宗楚客,系武则天从姊子,伟岸白净,明达聪慧。”贪污成性的他说过这

  • 杨再思: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他是如何在政治斗争中保全性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再思,唐朝

    杨再思(634年-709年),名綝,字再思,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再思出身于弘农杨氏原武房,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玄武县尉、天官员外郎、御史大夫等职,并在武则天、唐中宗年间两次担任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后进拜中书令、侍中

  • 陆元方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陆元方

    陆元方最初中明经科,足以为官,补三水、扶风、渭南三县尉,又连中八科制举,多次升迁后任监察御史。武则天革唐旧制,派陆元方作为使者安抚岭外。完成使命归来很称武则天的心意,任命他为殿中御史。在同一月升任凤阁舍人,仍兼侍郎之职。不久,他被来俊臣陷害,武则天手敕特赦他。长寿二年(693年),升任鸾台侍郎、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