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大臣古弼如何让太武帝拓跋焘虚心认错?

北魏大臣古弼如何让太武帝拓跋焘虚心认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60 更新时间:2024/1/5 20:06:30

公元444年春,北魏大臣古弼接到了一封上谷地区(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群众来信,信中反映:“(上谷皇家)苑囿过度,民无,乞减太半,以赐贫人。”由这短短十六字里,不难想象上谷皇家园林多么硕大多么繁华多么绮丽,不难听到失地贫民的呼声多么悲怆多么急切多么强烈!皇家园林的“过度”膨胀,使得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他们希望朝廷“还田于民”,减掉上谷苑的大半面积“赐给”贫民耕种。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面对上谷百姓正当合理的诉求,古弼心急如焚,眼看临近春耕时节,他不敢怠慢,揣着奏折,急匆匆跑进宫。

网络配图

不料事不凑巧,古弼见到太武帝拓跋焘时,拓跋焘正在与给事中刘树下围棋,一门心思扑在棋局上,哪会在意这位古先生?可叹古先生十万火急地跑进宫来,原本是要上陈民意,以解民忧,然而拓跋焘却偏偏“志不在弼”,不闻不问地把他晾在一边。古弼不便打扰,无奈之下只得耐心坐等,心里却火烧火燎一般。然而,“弼坐良久,不获陈闻”,坐了老半天冷板凳,皇帝依然没搭理他,还是没有获得奏事的机会,于是这一下,古弼火了,满腔义愤像火山一样爆发……

不过,古弼情急之中头脑清醒,知道这“火”不能直接“发”到皇帝身上。他急中生智,遂拿刘树“问责”。说时迟,那时快,古弼“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这个情节很有意思,正襟危坐的古先生,突然跳将起来,举动如闪电似的,一把揪住刘树的头发,把他拉下胡床(矮凳子),紧接着一手拽住刘树的耳朵,一手攥成拳头打他的后背,并且边打边骂:“国家的事情没有治理好,都是你这小子的罪过!”刘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懵了,可拓跋焘心里明白,你古先生指桑骂槐是冲着我来的,旋即变了脸色,丢下手中的棋子(“失容舍棋”),尴尬地对古弼说:“没有听你奏事,实在是我的过错,小刘有什么罪过?快把他放了!”

网络配图

皇帝表态认了错,愿意“担责”,这正是古弼在内心煎熬中所期待的,于是他立即放过刘树,转而仗义执言,拓跋焘一一奏明实情。拓跋焘听了,“皆可其奏”,答应了古弼的请求,顺应民意,把上谷苑的一半土地分给了贫民。事后,古弼觉得自己的举动太失礼,于是光着头赤着脚到官署里去“自劾请罪”。拓跋焘知道了,便把他召去,对他说:“先生罪之有?快把帽子戴上,把鞋穿上吧!今后,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即使造次越礼,你也要去做,不要有什么顾虑!”

看来,拓跋焘这个“天之骄子”还能够顾大局,识大体,懂得关注民生疾苦,是个豁达大度、善纳民意的君主。古弼无奈之下点了一把火,冒犯了“君威”,他不但不怪罪,而且反思己过,抚慰古弼,鼓励他大胆干。平心而论,古弼刚正执著、务实惠民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搅了皇帝的雅兴,敢于犯颜儆戒,皇帝尊严何存,面子何在?要知道那是一千多年前的君主专制时代,弄不好就会丢官去职,甚至性命攸关,人头落地。

所幸拓跋焘深知古弼禀性“质直”,又是个报国爱民而不惜生死的贤人,故而才使得一场危机得到了化解。可见,“主明臣直”,没有上级领导者的开明通达,闻过则改,也就没有下级部属的直言敢谏,官场中如果没有形成一个上下良性互动的政治环境,即使有古弼一样的社稷之臣,也难成就大事。

网络配图

每读史,常感叹谀臣庸官好做,直吏诤臣难当。也就是这位古弼先生,在太武帝拓跋焘死后不久的452年,就因为“议不合旨”,即与成帝拓跋濬(拓跋焘之孙)的意见不同,竟遭枉杀,真是惜哉悲哉!皇权专制下,古弼的幸运不可能永远都有,所谓“好皇帝”史不多见,盖由专制制度使然也。然而尽管如此,历史终究不会遗忘古弼这样的仁人,他心系百姓、为民请命的铮铮风采,至今依然在我们眼前闪耀。

标签: 古弼拓跋焘

更多文章

  • 被称国宝的北魏大臣古弼为何敢当面顶撞皇帝 ?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弼,拓跋焘,北魏

    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任期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还攻取了南方不少地盘,算是一代雄主。他手下有位名叫古弼的大臣,是一位刚直之辈,做事很有原则,甚至敢顶撞拓跋焘。据《北史》记载,某年,拓跋焘在西河狩猎,下令主管官吏提供狩猎的马匹,古弼居然上了一匹比较瘦弱的战马,这分明是跟皇上抠门。

  • 《梁书》中记载的顾宪之是个怎么样的人?详解顾宪之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梁书,姚思廉

    讲解南北朝梁朝历史的《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那么其中记载的顾宪之是个怎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顾宪之字士思,是吴郡吴县人。顾宪之不到二十岁,被州里任命为议曹从事,推举为秀才,历任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

  • 南北朝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何承天,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东海郯人(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和音乐家。南朝任尚书载丞。何承天曾奏改《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齐及梁天监中叶,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

  • 何承天简介 南朝宋大臣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何承天,南北朝,宋国大臣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大臣、著名天文学家、无神论思想家,汉族,东海郯(今郯城)人。五岁丧父,赖母徐氏抚孤成人。承天自幼聪明好学,诸子百家,莫不博览,幼年从学于当时的学者徐广。历官街阳内史,御史中丞等。世称何衡阳。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卒。承天通览儒史百家,经史子集,知识渊博。精天

  • 西魏权臣贺拔岳最后是被自己的部下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西魏权臣贺拔岳

    贺拔岳是北魏时的一个权臣,在当时的朝廷上,贺拔岳有着非常大的权利。他还曾经参加了多次北魏的对外战争,并且因为用兵出奇让敌人闻风丧胆,还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好评,。作为这样一位大将军,贺拔岳生平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年轻时候的贺拔岳是一名太学生,在太学里专心学习知识,他胸怀大志,并且爱结识朋友,这样的性格

  • 西魏权臣贺拔岳居然是被自己的部下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贺拔岳

    贺拔岳是北魏时的一个权臣,在当时的朝廷上,贺拔岳有着非常大的权利。他还曾经参加了多次北魏的对外战争,并且因为用兵出奇让敌人闻风丧胆,还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好评,。作为这样一位大将军,贺拔岳生平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贺拔岳像年轻时候的贺拔岳是一名太学生,在太学里专心学习知识,他胸怀大志,并且爱结识朋友,这

  • 贺拔岳简介 中国北魏将领阿斗泥都督贺拔岳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贺拔岳,南北朝,北魏将领

    贺拔岳(?~534),中国北魏将领。一名阿斗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州)人,敕勒族。父为武川豪强贺拔度拔。在家中排行第三,贺拔允是他的大哥,贺拔胜是他的二哥,初从父兄参加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义,后转投尔朱荣,为别将、都督。永熙三年(534),在高欢的挑唆下,在平凉(今甘肃平凉西南)被侯莫陈悦所杀,部众被宇

  • 山阴公主刘楚玉的丈夫是谁?山阴公主丈夫何戢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山阴公主,刘楚玉,何戢

    刘楚玉(?-465年),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公主,宋孝武帝刘骏之女,宋前废帝刘子业同母姐,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 刘楚玉初封山阴公主,后改封会稽长公主,嫁驸马都尉何戢。在当时刘宋王朝,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刘楚玉以她的淫乱放荡闻名于世。景和元年(465年),被其叔父宋明帝刘彧赐死。山阴公主的丈夫叫何戢。何戢

  • 山阴公主刘楚玉是怎么死的?山阴公主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山阴公主,刘楚玉

    山阴公主刘楚玉是怎么死的?山阴公主结局怎样刘楚玉(?-465年),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公主,宋孝武帝刘骏之女,宋前废帝刘子业同母姐,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 刘楚玉初封山阴公主,后改封会稽长公主,嫁驸马都尉何戢。在当时刘宋王朝,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刘楚玉以她的淫乱放荡闻名于世。景和元年(465年),被其叔父

  • 山阴公主刘楚玉简介 山阴公主刘楚玉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山阴公主,刘楚玉

    刘楚玉(?-465年),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公主,宋孝武帝刘骏之女,宋前废帝刘子业同母姐,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刘楚玉初封山阴公主,后改封会稽长公主,嫁驸马都尉何戢。在当时刘宋王朝,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刘楚玉以她的淫乱放荡闻名于世。景和元年(465年),被其叔父宋明帝刘彧赐死。人物生平求赐面首刘楚玉初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