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元起简介,南朝齐武宁太守邓元起

邓元起简介,南朝齐武宁太守邓元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24 更新时间:2023/12/28 13:24:38

邓元起(458—505),字仲居,南郡当阳人也。少有胆干,膂力过人。性任侠,好赈施,乡里年少多附之。起家州辟议曹从事史,转奉朝请。雍州刺史萧缅板为槐里令。迁弘农太守、平西军事。时西阳马荣率众缘江寇抄,商旅断绝,刺史萧遥欣使元起率众讨平之。迁武宁太守。

永元末,魏军逼义阳,元起自郡援焉。蛮帅田孔明附于魏,自号郢州刺史,寇掠三关,规袭夏口,元起率锐卒攻之,旬月之间,频陷六城,斩获万计,余党悉皆散走。仍戍三关。郢州刺史张冲督河北军事,元起累与冲书,求旋军。冲报书曰:“足下在彼,吾在此,表里之势,所谓金城汤池;一旦舍去,则荆棘生焉。”乃表元起为平南中兵参军事。自是每战必捷,勇冠当时,敢死之士乐为用命者万有余人。

义师起,萧颖胄与书招之。张冲待元起素厚,众皆惧冲;及书至,元起部曲多劝其还郢。元起大言于众曰:“朝廷暴虐,诛戮宰臣,群小用命,衣冠道尽。荆、雍二州同举大事,何患不克。且我老母在西,岂容背本。若事不成,政受戮昏朝,幸免不孝之罪。”即日治严上道。至江陵,为西中郎中兵参军,加冠军将军,率众与高祖会于夏口。高祖命王茂、曹景宗及元起等围城,结垒九里,张冲屡战,辄大败,乃婴城固守。

和帝即位,授假节、冠军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迁给事黄门侍郎,移镇南堂西渚。中兴元年七月,郢城降,以本号为益州刺史,仍为前军,先定寻阳。及大军进至京邑,元起筑垒于建阳门,与王茂、曹景宗等合长围,身当锋镝。建康城平,进号征虏将军。天监初,封当阳县侯,邑一千二百户。又进号左将军,刺史如故,始述职焉。

初,义师之起,益州刺史刘季连持两端;及闻元起将至,遂发兵拒守。语在《季连传》。元起至巴西,巴西太守朱士略开门以待。先时蜀人多逃亡,至是出投元起,皆称起义应朝廷,师人新故三万余。元起在道久,军粮乏绝。或说之曰:“蜀土政慢,民多诈疾,若俭巴西一郡籍注,困而罚之,所获必厚。”元起然之。涪令李膺谏曰:“使君前有严敌,后无继援,山民始附,于我观德,若纠以刻薄,民必不堪,众心一离,虽悔无及,何必起疾,可以济师。膺请出图之,不患资粮不足也。”元起曰:“善,一以委卿。”膺退,率富民上军资米,俄得三万斛。

元起先遣将王元宗等,破季连将李奉伯于新巴,齐晚盛于赤水,众进屯西平。季连始婴城自守。晚盛又破元起将鲁方达于斛石,士卒死者千余人,师众咸惧,元起乃自率兵稍进至蒋桥,去成都二十里,留辎重于郫。季连复遣奉伯、晚盛二千人,间道袭郫,陷之,军备尽没。元起遣鲁方达之众救之,败而反,遂不能克。元起舍郫,迳围州城,栅其三面而堑焉。元起出巡视围栅,季连使精勇掩之,将至麾下,元起下舆持楯叱之,众辟易不敢进。

时益部兵乱日久,民废耕农,内外苦饥,人多相食,道路断绝,季连计穷。会明年,高祖使赦季连罪,许之降。季连即日开城纳元起,元起送季连于京师。城开,郫乃降。斩奉伯、晚盛。高祖论平蜀勋,复元起号平西将军,增封八百户,并前二千户。

元起以乡人庾黔娄为录事参军,又得荆州刺史萧遥欣故客蒋光济,并厚待之,任以州事。黔娄甚清洁,光济多计谋,并劝为善政。元起之克季连也,城内财宝无所私,勤恤民事,口不论财色。性本能饮酒,至一斛不乱,及是绝之。蜀土翕然称之。元起舅子梁矜孙性轻脱,与黔娄志行不同,乃言于元起曰:“城中称有三刺史,节下何以堪之!”元起由此疏黔屡、光济,而治迹稍损。

在州二年,以母老乞归供养,诏许焉。征为右卫将军,以西昌侯萧渊藻代之。是时,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以南郑叛,引魏人,白马戍主尹天宝驰使报蜀,魏将王景胤、孔陵寇东西晋寿,并遣告急,众劝元起急救之。元起曰:“朝廷万里,军不卒至,若寇贼侵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何事匆匆便救。”黔娄等苦谏之,皆不从。高祖亦假元起节,都督征讨诸军事,救汉中。比至,魏已攻陷两晋寿。渊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渊藻入城,甚怨望之,因表其逗留不忧军事。收付州狱,于狱自缢,时年四十八。有司追劾削爵土,诏减邑之半,乃更封松滋县侯,邑千户。

初,元起在荆州,刺史随王板元起为从事,别驾庾荜坚执不可,元起恨之。大军既至京师,荜在城内,甚惧。及城平,元起先遣迎荜,语人曰:“庾别驾若为乱兵所杀,我无以自明。”因厚遣之。少时又赏至其西沮田舍,有沙门造之乞,元起问田人曰:“有稻几何?”对曰:“二十斛。”元起悉以施之。时人称其有大度。

元起初为益州,过江陵迎其母,母事道,方居馆,不肯出。元起拜请同行。母曰:“贫贱家儿忽得富贵,讵可久保,我宁死不能与汝共入祸败。”元起之至巴东,闻蜀乱,使蒋光济筮之,遇《蹇》,喟然叹曰:“吾岂邓艾而及此乎。”后果如筮。子铿嗣。

评价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永元之末,荆州方未有衅,萧颖胄悉全楚之兵,首应义举。岂天之所,人惎之谋?不然,何其响附之决也?颖达叔侄庆流后嗣,夏侯、杨、邓咸享隆名,盛矣!详之谨厚,杨、蔡廉节,君子有取焉。

标签: 邓元起

更多文章

  • 丁令光是小妾被正室欺凌不生儿子后竟成一宫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令光,南北朝,萧衍

    有一天,萧衍来到镇樊城,他登楼观望,发现海水之滨五彩如龙,下有一女正在漂絮,心下微诧,打听这个美女是谁?原来,她叫丁令光。萧衍为什么会这么迷信呢?他当时正为子嗣发愁,正室生了三个女儿,始终没生下儿子,他的大业将来总得找人继承。因为他跟正室感情尚好,在她面前也不能流露出一丝半点不快,只得哑忍,出来旅游

  • 梁简文帝萧纲的母亲是谁 萧纲母亲丁令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纲,南北朝,皇帝

    梁简文帝萧纲(503年―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萧纲

  • 窦威简介: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窦威,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窦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窦威

  • 李渊与原配夫人窦氏是如何定亲的?窦毅是如何挑女婿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渊,唐朝

    李渊,即唐高祖,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581年,二月,随着杨坚篡位登基,从自己外孙子手里抢过了皇位。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正式登上了历

  • 李治为什么痴迷武则天 除了武则天手段霸道还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治,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治和武则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其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而同时我们也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李治如此迷恋甚至是依赖武则天这个情况发生,那唐朝根本不可能陷入这种情况当中,但是为什么李治对武则天的如此迷恋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下

  • 杜僧明:南朝梁时期名将,以陈朝开国功臣的身份配享于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杜僧明,南朝梁

    杜僧明(509年~554年),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杜僧明早年担任新州防助,效力于卢安兴、卢子雄父子,后因卢子雄冤死而发动兵变,攻打广州,被陈霸先俘虏,遂归顺陈霸先。他随陈霸先收复交州、攻杀元

  • 尔朱英娥当过尼姑嫁过三个皇帝 宁死不从儿子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尔朱英娥

    尔朱英娥,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皇后。尔朱英娥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的女儿。尔朱荣在公元528年将胡太后杀死,并且连刚即位三岁的元钊扔进黄河淹死,一同被杀掉的还有皇室许多不认同尔朱荣的人。在将这人都杀掉以后,朝廷大权基本上就由尔朱荣掌握了。这种带有兵权的大将,哪一个对权力没有欲望,哪一个不想自己坐上龙椅过一把当

  • 尔朱英娥:侍奉过三位帝王 出家后遭继子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尔朱英娥,北魏

    受封建伦理“从一而终”的影响,一般女性出嫁后,不管夫妻有无感情,都不敢提出离婚;即使丈夫去世,宁可守寡终身,也不能随意再嫁。然而,在王朝动荡不安的时候,一些贵为后妃的女性,因为夫君被撵下台或者遭到杀害后,为了生存,也迫于权臣和父兄的压力,再嫁给普通男人为妻。这种身份由普通到显赫,再由高贵到低贱的后妃

  • 范晔是谁?历史上的汉史专家范晔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范晔,汉史

    范晔是谁?范晔是南朝宋史学家,《后汉书》的作者,《后汉书》是范晔私人著述。范晔生于公元398年,死于公元445年,字字蔚宗,顺阳人,今河南淅川人。范晔是怎么死的?范晔是汉史专家,他出生在士族家庭。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等做官时的地位都很高,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

  • 范泰简介 南朝宋大臣著名学者范晔之父范泰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范泰,南朝,南朝学者

    【范泰(355-428)】南朝宋大臣、学者。字伯伦,顺阳山阴(今湖北光化西北)人。生于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五年,年七十四岁。为范晔之父。著有《古今善言》、《宋书本传》等初为太学博士,历官谢安及会稽王道子参军。外弟王忱为荆州(治所在今江陵)刺史,请为天门太守,后升中书侍郎。桓玄专政时,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