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拂女的简介 红拂女与李靖的故事 红拂夜奔

红拂女的简介 红拂女与李靖的故事 红拂夜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4/1/19 11:24:16

红拂女一生经历:

悲苦被卖给杨素做歌妓

红拂女姓张,原本是江南人氏,由于南朝战乱,随父母流落长安,迫于生计,卖入司空杨素府中成为歌妓,因喜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杨素是北朝和隋朝政坛上的一个通天人物,更是一个兴风作浪的高手。早年曾协助北周武帝击灭北齐;后与北周丞相兼外戚杨坚配合,迫使北周静帝禅位给杨坚。二十四年后又帮助太子杨广弑父弑兄而为隋炀帝。隋炀帝即位以后,拜杨素为司空,封越国公,把一切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他处理,自己则专心致志地躲在东都洛阳的西苑中,醇酒美人,声色犬马,享受人间的奢华快乐;杨素留守西京长安,几乎成了实质的政治领导中心。

杨素权高位尊,必然讲究生活的享受,府中金银堆积如山,仆役侍女如云,每次接见宾客,总是大模大样地坐在躺椅上,由一群侍女抬着出厅,两旁还排列着许多美艳的侍女,负责薰香、打扇、捶腿及驱赶蚊蝇等工作。这种豪奢尊贵的排场,许多人都叹为观止,羡慕不已,但后来看在李靖眼里,却嗤之以鼻。

李靖求见杨素

李靖是三原地方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生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饱读诗书,通晓天下治乱兴国之道,还练就一身好武艺,精于天文地理与兵法韬略,心怀大志却一直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隋朝稳定下来,他决定从家乡投身长安,以图施展抱负,为国效命。

奔经长安路途中,在风陵渡口李靖遇到了刘文静,刘文静身为北朝官宦之后,见解不凡却在隋庭无法施展,准备前往太原投奔李渊父子。两人交谈之下,大有惺惺相惜之感,于是结为挚友,约定日后一旦谁有发展必定提挈另一方。分手后,一人往太原,一人奔长安。

李靖到了长安,由于国政大权基本掌握在杨素手中,于是他准备先投到杨素门下。好不容易进入司空府拜见了杨素,杨素却半躺在椅中,眯缝着眼睛,一付根本不把来客放在心上的神态。李靖心想:这样的排场,这样的待客之道,岂不令天下英雄寒心,怎能收贤纳士,振兴国道!于是他不悦地直言道:“当今天下大乱,英雄竟起。明公为朝廷之重臣,而不收罗豪杰,扶济艰危,而专以踞傲示天下士,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杨素一听这话大感吃惊,心想:这等无名之辈,竟敢在这里口出狂言,真是放肆!他想发火,但转念想到自己的身份,若与眼前这位初生牛犊计较,实在是失于大度,于是反而转怒为喜,起身夸赞李靖的胆识,并请他落座,宾主畅谈天下大事。

李靖侃侃而谈,从天下时势谈到治国安邦之道,见解精辟,头头是道;杨素听了频频点头称是,然而最后结论却说:“老夫来日不多,多承指教,然时不我予,奈何?”

这话仿佛给李靖的满腔热情浇上了一瓢冷水,让他失望之极。

红拂女心仪李靖

这天,红拂女正侍立在杨素身旁,目睹李靖英爽之气溢于眉宇之间,又谈议风生,见解出众,不同凡响,心中大为倾慕,不由得闪动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不断地瞟向李靖。待李靖告辞出门时,她不露声色地暗中嘱托侍立廊下的小童代为询问李靖的住址;小童问得结果,回报红拂女,红拂女默默记在心里,望着李靖大踏步出门远去的背影,有一种奇妙的牵挂之感升在心中。

当天夜里,李靖独坐客栈,面对孤灯,想起白天在司空府的情形,暗叹:不可一世的司空杨素毕竟是老了,守业尚嫌精力不足,根本谈不上有所发展了,自己看来还得另谋途径。这时他又想起司空府中那位手持红拂尘的美丽侍女,她那一对写满睿智又充满柔情的大眼睛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在杨素身后一大群侍女中一眼就发现了她,总觉她有些什么与众不同,引得自己心神荡漾。

红拂女表白于李靖

夜深了,万籁俱静,李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突然耳旁响起一阵轻轻的叩门声,李靖披衣起身,点亮了灯。拉开门闩,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头戴阔边风帽,身披紫色大氅,肩背绣花布囊的年轻人。

李靖不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长安,竟有客人深夜来访。正在狐疑之际,来客自动解释说:“妾乃杨司空家红拂女,今夜特来相投!”烛影摇动中,红拂女卸下了绣花布囊,摘下阔边风帽,脱去紫色大氅,变成一个秀发蓬松,明眸皓齿,如三春水蜜桃似的鲜灵的一个女孩。李靖对红拂女的来意仍有些不解,红拂女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不待他询问,就盈盈下拜,并轻声说道:“妾侍杨司空多年,看到的人物不计其数,但从来不曾见过象李公子这样英伟绝伦的人;妾似丝箩不能独生,一心依托于参天大树,以了平生之愿,因而前来投奔,请公子不要推辞!”

李靖既惊又喜,他对红拂女早已有好感,这时又见她如此理解自己,且有这般自作主张的胆识,甚是爱怜。但转念又忧虑道:“杨司空权重京师,你私自逃去,他必定追寻,那怎么逃得他的手心?”红拂女胸有成竹地说:[杨司空现在不过是苟延残喘,行将就木,不足畏也!他府中姬妾时常有人溜走,他也无心过于追究,何况司空府中侍女多如牛毛,少妾一人不会在意,所以大胆前来,请公子不要担心!”

红拂女与李靖趁夜私奔

李靖仔细打量红拂女,见她肌肤细嫩,面带红晕,仪态从容,嘘气如兰,羞怯中不失果敢之气,李靖心中甚喜,但又想到自己孓然一身,飘泊不定,那能给她一个安定的家,深觉愧对红颜,委屈她的一片真情。

红拂女见他欲言又止,似乎明白了他的犹疑,于是坦然陈述自己的心意:“既然来投公子,就已深思熟虑,今后天涯海角,妾愿患难相随,一片诚心,苍天可证!”

话已说得十分明白,李靖也不必再有什么顾虑了。这夜,一对患难之交同入罗帐,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但有的是相知相慕,便由他们自作主张,成为一对恩爱夫妻。

司空府中不见了红拂女,也曾派人出来追寻,但数日之后就不了了之,这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待风声过后,李靖打算前往太原,投奔招揽四方豪杰、待成大业的李渊父子。红拂女理解夫君的志向,她不声不响地从绣花布囊中拿出一些金银,委托店家买来了两匹骏马和一些衣物干粮。一切准备停当,两人装扮成行商模样,趁着天色微明之际,悄悄离开了隋都长安。

标签: 红拂女李靖

更多文章

  • 虬髯客简介 虬髯客与红拂女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虬髯客,红拂女,李世民

    虬髯客,读作:qiú rán kè,关于虬髯客,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遇到了红拂女,然后见到了李世民,随着李世民戎马天下的故事。那么,虬髯客,究竟是怎样与红拂女相遇的呢?他他又为什么被叫做虬髯客呢?虬髯客个人基本资料简介姓名:张仲坚、张烈绰号:虬髯客性别:男身高:198公分民族:汉族朝代:隋末唐初国籍:

  • 大唐名将李靖与红拂女之间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唐,李靖,红拂女,故事

    红拂女姓张,在南北朝的战乱中,流落长安,被卖入司空杨素府中为歌妓。因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三原有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名叫李靖,他通兵法谋略,心怀大志,隋朝建国后,他决定前往长安,以求报国之路。在长安,他先投到杨素门下,杨素开始非常怠慢,后与李靖谈论一番,觉得此人很有前途。但他毕竟年老体弱,不再有

  • 山东王薄孟让起义:隋末一系列农民起义的发起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孟让,王薄,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山东、河北一带士族门阀势力比较强大,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占有大量隐户,流亡农民很多。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开通运河,调发了大量的山东民工。而山东地区的封建官吏和士族地主,变本加厉地压榨百姓。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河南等地发生大水灾,淹没30余郡;第二年,山东又发生大旱灾,加上流行

  • 为什么说马屁大王裴矩是最会见风使舵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裴矩,杨广,李世民

    话说杨广的豪华车队出塞北,一路之上都是看热闹的胡人。他们以为遇到了神仙下凡,远在十里以外,就闻风朝皇帝车队方向跪拜,军队附近更没有敢骑马的人,那些突厥贵族们前往迎接时,都跪在大帐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随行的大臣们差不多个个帮杨广出主意,如去哪儿玩,哪里有什么珍宝等等。其中,一个叫裴矩

  • 隋末之佞臣,唐初之贤臣:谜一般的裴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炀帝,唐太宗,裴矩

    有的时候,同为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君王的手中,往往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昏君手下,他是一个佞臣,而在明君手下,他则是一个良臣。隋末唐初,就有这么一个奇特的人物,他既有文才,又有干才;他曾用优美的文字撰写了《西域图记》,把当时西域四十四国的山川地貌、风俗民情,记载得十分详尽,十分

  • 史万岁简介 隋朝时期名将太平县公史万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万岁,隋朝,隋朝名将

    史万岁(549年-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军。隋初,因大将军尔朱绩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为戍卒。隋

  • 兴唐传第42回:劫牢狱群雄反山东,烧官衙伏兵惊唐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兴唐传》,唐朝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四十二回 劫牢狱群雄反山东 烧官衙伏兵惊唐璧上回书正说到徐茂功要派筷子令了。他掌起一根筷子来,说:“齐彪、

  • 解密史万岁、贺若弼:隋朝盖世名将缘何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万岁,贺若弼,隋朝,

    782年唐德宗下诏追封历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然而立国仅仅38年的隋朝却有四人入选,除了之前介绍的那位“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的韩擒虎,以及集名将与奸臣于一身的杨素外,还有两人名列其中。由于隋朝立国时间短暂,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影响,这些人的名字、事迹已变得十分模糊。而且不同于之前所说的

  • 贺若弼简介 隋朝著名将领上柱国将军贺若弼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贺若弼,隋朝,隋朝名将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临死前,曾嘱咐贺若弼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

  • 李春芳的一生,虽然不声不响,人生却最幸福和圆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春芳,明朝

    张居正风光一世,死后却遭逢大祸,差点被万历皇帝剥棺戮尸。子孙或死或流放,提拔的官员或降职或弃市,可谓悲惨至极。此等惨景,沸沸扬扬,举国皆知。远在扬州兴化的李春芳,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在《大明王朝1566》里,先后几位内阁阁员,从严嵩到徐阶到高拱到张居正,只有李春芳存在感最差。他没说过几句话,没做过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