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悲情的大唐功臣仆固怀恩:战功卓著却最终反叛

最悲情的大唐功臣仆固怀恩:战功卓著却最终反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09 更新时间:2023/12/28 1:00:20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正月,虽然冬天的气息尚未散去,凛冽的寒风依然刺人肌骨,但大唐帝国的心脏—长安城里已经洋溢起了春天的气息。历经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长安城再也没有了以往摩肩接踵、洒汗成雨的国际大都市的恢宏气象。又一个新年的到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特别庆祝的,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立时让长安百姓为之兴奋不已:安史叛乱的最后余孽史朝义兵败平州走投无路之下已自缢而死,叛而复降的幽州节度使李怀仙已将其枭首传送京城。

渡尽劫波的大唐军民欣喜若狂,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喜悦氛围中。李唐朝廷如释重负,王侯将相踌躇满志,兵士期待解甲归乡,百姓盼望盛世重现,大唐王朝似乎摆脱了偏离的轨道,看上去开元全盛日的景象将再次上演。然而,威胁才刚刚消除,危机已悄悄降临。在朝廷上下共庆和平的表象下,君臣裂痕却愈演愈烈。经此安史之乱,李唐王室再也无法信任武将,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朋党争斗,导致大唐王朝灭亡的三大弊端已无可挽回。

依照惯例,平定叛乱国家平静之后自然是对功臣大加封赏,那些在平乱中崛起的藩镇骁将们一个个志得意满。然而,此时此刻,有一个人却是郁郁寡欢、怏怏不乐,这就是被加封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加太子少师衔,实封一千一百户的大宁郡王仆固怀恩。这位功勋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的兴唐名将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快感,反而隐隐感觉到一股冷气离自己越来越近,让自己毛骨悚然。朝廷对大将的猜疑已经让郭子仪、李光弼先后被明升暗降地被剥夺了兵权,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勇将来瑱也因为得罪了宦官被贬赐死。而现在显然已经有人把目光盯向了自己,那躲在背后的冷冷的眼神让他不寒而栗,这不但让他委屈万分,更令他悲愤不已,为此,他决定不得不奋起反击。

仆固怀恩,东突厥铁勒部人。说起铁勒,与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鬼方国倒是颇有渊源。商周两朝对鬼方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攻伐,鬼方一部沦为奴隶,一部迁徙漠北演变成丁零民族。南北朝时期,由漠北南迁并逐渐汉化的丁零一族被称为山居丁零,而漠北丁零则被称为高车丁零或高车、敕勒。南北朝结束,进入隋唐,敕勒民族从史籍中消失而铁勒出现,鉴于高车、敕勒与铁勒发音相近民族习惯又多有相似,因此史家大都认为铁勒即敕勒的变音。

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铁勒九大姓率众内附;贞观二十一年,唐朝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其中仆骨歌滥拔延被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镇守金微都督府(现蒙古国肯特省俄蒙交界一带)。后来,仆骨氏音讹为仆固氏,传至仆固怀恩已是三代世袭金微都督。仆固怀恩生于戎旅,精弓马、善骑射,骁勇善战,尤其是擅长骑兵作战,加上其洞晓番情,对边事了如指掌,他曾多次为唐朝平息少数民族的叛乱,很得上司的器重。他沉稳雄健,不善言辞,却又刚烈果决,屡有犯上之举,显然是一个知进不知退、智商很高而情商略差的胡人,这样的性格特征也为其人生结局埋下了伏笔。

一次,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叛军的战斗中打败了安禄山手下的骁将安太清,其子仆固玚见安太清的妻子长得非常漂亮就劫夺至自己的营帐,李光弼命令其归还,他竟然抗命不从,并派士卒守卫。李光弼带骑兵连续射杀了七名士兵才将安太清的妻子夺回归还,为此仆固怀恩竟然与李光弼大吵大闹:“你这是替叛军杀官军吗?”显然,仆固怀恩无愧为一名将才,却不是帅才。 但是,仆固怀恩也并非跋扈不臣、狂傲自大之人,其胡人质朴忠诚的气质让他对大唐王朝忠心耿耿,而且也能顾全大局。当年,唐肃宗与回纥和亲,把宁国公主下嫁给毗伽阙可汗,可汗又为自己的小儿子求亲,肃宗又特意把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其子,后来父死子继,成了登里可汗,仆固怀恩的女儿就成了回纥的王后,仆固怀恩成了回纥的国丈。

宝应元年,穷途末路的史朝义对登里可汗声称唐朝已经分崩离析,企图引诱回纥犯边,于是登里可汗亲率十万劲骑进逼关中,大唐朝野震动。唐代宗赶紧派人劳军,与登里可汗接洽,登里可汗提出要见见自己的老丈人仆固怀恩和怀恩的老母亲,仆固怀恩深知交结胡人的利害,不敢前往。唐代宗特赐免死铁券,并下手诏促行。仆固怀恩深明大义,赴虎穴,说可汗,“可汗大悦,遂请和,助讨朝义”,立下了挽狂澜于既倒的砥柱之功。但不出仆固怀恩所料,这件事后来也成为他被人猜忌诋毁的开始。

仆固怀恩为人忠勇,安禄山叛乱伊始,他就立刻赶赴灵武肃宗帐前,与郭子仪、李光弼一起投身讨贼护国的战斗,逢战必跃马横枪争先入阵,战功显赫,威震敌胆。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仆固怀恩一家死难达64人,可谓满门忠烈。尤其是在与同罗的战斗中,他的儿子仆固玢兵败投降,后又乘机逃回,仆固怀恩竟然怒斥其子,当众斩首,大义灭亲之举令人感慨万分。他的另一个儿子仆固玚也英勇善战,常常深入敌阵,杀贼甚众,叛军见其皆望风披靡。

仆固怀恩身经百战,战勋卓著,尤其是在收复两京的战斗中更是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在潼关,他打败了曾大败封常清的悍将崔乾祐,从而打开了关中门户。随之,与骁将安守忠、李归仁苦战两天失败,抱着战马渡过渭水才幸免于难。香积寺之役,叛军设下伏兵欲夹击唐军,被仆固怀恩识破,他率精骑突袭敌人,尽数消灭了伏军,使叛军气势大损。两军主力交战,他率领回纥援兵上下驰突,战至酣处,他脱甲持矛,直陷敌阵,杀死叛军十多人,叛军惊慌气沮,随即大溃。当晚,他对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豫说:“今天叛军气沮,安守忠、李归仁肯定会弃长安而逃,请给我二百精骑把这两个贼将擒至麾下。”李豫却说:“今天将军战斗已经很疲惫,还是先休息休息吧,明天再对付他们好了。”仆固怀恩固请说:“安守忠、李归仁都是天下闻名的骁将,现在骤败之下正是平定他们的大好时机,如果他们再聚集起队伍,必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李豫犹豫不决,没有听从,为此,仆固怀恩一夜连起四五次向李豫进言,可惜均未被采纳。天明,长安果然已成空城,贼兵连夜逃空。

在收复东都洛阳的战役中,他率领回纥突骑迂回到叛军营左,高张旗帜,左右呼应,攻克叛军壁垒,杀敌数万。史朝义亲率十万精骑来援,坚守决战,双方杀伤甚众,进入胶着状态。大宦官鱼朝恩率领五百射手飞矢如雨,叛军被杀伤很多,将军马璘大呼:“成败在此一举。”遂匹马单骑冲入敌阵,夺敌两盾,敌军纷纷后退,唐军趁势冲锋,叛军溃败,降者三万。转战石榴园、老子祠,仆固怀恩又大败史朝义,叛军死伤遍野,尸填山谷,东都洛阳顺 利光复。随后,仆固怀恩又携子仆固玚战郑州,降汴州,下滑州,破卫州,平定幽燕,最终迫使史朝义兵败自杀。七年平叛,仆固怀恩居功至伟。

安史之乱既平,唐代宗命仆固怀恩送回纥可汗归国。路过太原的时候,兖郓节度使辛云京忌恨仆固怀恩功高定鼎,又怀疑回纥时叛时顺恐受袭击,闭门不出,不肯犒军。等到仆固怀恩回来,辛云京仍旧闭门不纳。仆固怀恩父子功勋卓著,名望远在诸将之上,却为辛云京所拒,因而大怒,上表告状。

恰巧这时宦官骆奉先来到太原,辛云京厚加贿赂,密告仆固怀恩私结回纥反叛。转天,骆奉先拜访仆固怀恩,登堂拜见仆固怀恩母亲的时候,老太太生气地说:“你以前和我的儿子结为兄弟,现在却为什么和辛云京交好?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了,希望从今以后你们两个人和好如初。”酒宴之上,仆固怀恩趁兴为骆奉先跳胡舞助兴,骆奉先按例送上彩头礼。仆固怀恩尚未还礼,骆奉先就急着告辞,于是仆固怀恩就让人把骆奉先的马给藏了起来,希望骆奉先过了端午节再走。不料,心中有鬼的骆奉先半夜对他的左右说:“先前仆固怀恩的母亲指责我,现在他又把我的马藏起来,不会是要杀害我吧。”于是带人连夜翻墙逃走。

仆固怀恩听说后大惊失色,知道事情不妙,赶紧派人追赶,连马带礼物一并送上。骆奉先回到长安立即上奏唐代宗,说仆固怀恩与回纥勾结反叛。仆固怀恩也上书指责辛云京、骆奉先,请杀此二人以平愤。此时,又一个因忌妒仆固怀恩而落井下石的人跳了出来,这就是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李抱玉倒也是大唐一员名将,不知为什么会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了伪证。先前,仆固怀恩路过潞州的时候,李抱玉赠送他一些马匹财物,仆固怀恩出于礼节往来,也回赠了一些财物。现在,李抱玉却反咬一口,声称仆固怀恩私结番将,心存不轨。唐代宗于是派宰相裴遵庆前去谕旨安抚,顺便察其动向。仆固怀恩见到裴遵庆后悲愤欲绝,抱着他的脚放声大哭,泣诉衷肠。裴遵庆于是劝他入朝觐见,仆固怀恩答应了。将行之时,副将范志诚劝他说:“大帅您已经被朝廷嫌忌,为什么还要去不测之地呢?难道没看见李光弼、来瑱 的下场吗?这两个人功高不赏,李光弼被夺权,来瑱被杀,您不为自己着想吗?”听闻此言,仆固怀恩便不肯入朝,决定派一个儿子进京,又被范志诚劝止。

这时,朝廷无法平息各方的争议,而仆固怀恩也派出儿子仆固玚与辛云京开战。唐代宗派颜真卿去召仆固怀恩,颜真卿说:“当初陛下避狄入陕的时候,我去找仆固怀恩晓以《春秋》大义,他肯定会来的。可现在,仆固怀恩进没有勤王之名不能来京,退又无法解除众人的猜疑,进退无据,怎么会来呢?现在声称仆固怀恩谋反的只有辛云京、骆奉先、李抱玉、鱼朝恩四个人罢了,其他人都认为他是被冤枉的。仆固怀恩所部朔方将士都是郭子仪的旧部,不如派郭子仪去收其部众,消弭兵乱。”

颜鲁公此策不愧是一招妙棋,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兵乱,可惜他没有进一步为仆固怀恩谋划一下,导致仆固怀恩走投无路而反叛。果然,郭子仪一去众将纷纷来归,仆固玚也因为暴打士卒被部下杀害,仆固怀恩见势不妙跑去找老母亲。老太太倒是深明大义,怒骂道:“我早就告诉你国家待你不薄,绝不能反叛,现在部众哗变,祸在眼前,我替国家杀了你这个逆贼。”于是拔刀追杀,仆固怀恩只好带着三百随从逃亡边境。唐代宗念其柱国之功,不计其罪,只是剥夺了他的兵权,封他为太保兼中书令。但此时的仆固怀恩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如何是回不去了。于是,他转而投奔了回纥。

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屡屡引诱回纥、吐蕃、羌、吐谷浑、奴刺等少数民族寇边,给唐朝军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永泰元年(765年),他集各番二十万众犯边,途中因病死于灵武。

唐代宗闻讯恻然叹息:“仆固怀恩没有想叛乱,是被他左右的人愚弄了啊。”唐朝始终没有加害他的亲属,仆固怀恩的母亲在他叛走回纥后被接到长安,颐养终年。大历四年(769年),他的小女儿被册封为崇徽公主,嫁到回纥,继续为唐朝与回纥的和亲政策作出贡献。

标签: 仆固怀恩中唐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仆固怀恩简介 唐朝将领金微都督仆固怀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仆固怀恩,唐朝,唐朝将领

    仆固怀恩,唐朝时期铁勒人,安史之乱时,仆固怀恩随郭子仪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骁勇果敢,屡立战功。又与回纥关系良好,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二女与回纥和亲。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平乱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后因被宦官陷害,举兵叛唐,不久病死,唐代宗仍为他感到可惜

  • 乱世出狗熊:刘仁恭父子的荒诞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仁恭,李存勖

    按理说乱世出英雄,但实际上乱世也出狗熊。我认为刘仁恭父子就属于狗熊一类。刘仁恭曾任卢龙节度使(幽州节度使,今北京附近)。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守文,次子刘守光。刘守文驻扎在沧州,刘守光跟他在北京。刘仁恭这人因一次打仗出了名,他曾经以挖地道进城的方式攻陷城池,因此有了一个“刘窟头”的外号。资治通鉴还记载

  • 辽国幼儿期的无奈:要向幽州的刘仁恭政权行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辽国,契丹,刘仁恭,

    唐末五代幽州镇在刘仁恭统治下,多次击败契丹民族的入侵,阻止了契丹势力的南下,对于维护中原王朝统治功不可没,直到唐王朝灭亡,契丹势力始终没有越过幽州,这一点被后世许多人所称颂,但仔细分析,刘仁恭政权对于契丹势力的防御作用更多的是消极的、被动的防御,没有形成长期系统地防卫措施,镇将刘仁恭本人也不能有多么

  • 安禄山厉害吗?安禄山是被安庆绪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本姓康,名轧荦山,胡人。安禄山的身世和经历也算波折,他的母亲是突厥的巫婆,父亲又早早的过世了,母亲后来又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安禄山不想和继父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多次想要逃出突厥。长大成人后,他离开了突厥,独自闯荡江湖。安禄山很有头脑,又敢于冒险,会六国语言的他就做起了为买卖人之间商议

  • 唐朝诗人李季兰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天赋异禀,出口成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季兰

    李季兰是唐朝著名的女诗人,容貌俊秀,弱龄早慧,十一岁成为了女道士,在道观清静平淡的生活中,用写诗来丰富日常的生活。李季兰的诗传世不多,有很多都是遣怀诗,《相思怨》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作品,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佳作。李季兰《相思怨》翻译李季兰在道观与孤灯、黄经长伴是日子中,逐渐出落为一个风仪玉立的少女,不

  • 太平公主名字叫什么?李令月是太平公主的真名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公主,唐朝公主,唐朝

    导读: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在史书中并未有她真名的记载,本来一般女子的名讳是不太在史书上留下的,不过这么有名的一个公主没有留名很是奇怪,那么太平公主的名字是什么呢?有说李令月是太平公主的名字,所依据的是《全

  • 唐玄宗女太华公主简介 太华公主的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华公主,唐朝公主

    太华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一女。她的生母武惠妃。生年不详,从其同母姐咸宜公主和异母妹寿光公主的生年推断,当在722年至726年间。唐玄宗赐给太华公主崇仁坊的一所宅子。天宝四载(745年)八月十八日,受册为太华公主,嫁给了杨贵妃的叔叔杨玄珪的儿子驸马都尉杨锜,杨锜拜银青

  • 杨贵妃秘史谢阿蛮是什么样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贵妃秘史,谢阿蛮

    杨贵妃秘史谢阿蛮可能是说的《杨贵妃秘史》中的谢阿蛮,在历史上谢阿蛮这个人是确实存在着的,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宫廷舞蹈家,特别擅长《凌波舞》,但是杨贵妃秘史谢阿蛮除了是一个舞蹈家之外,还是杨贵妃的闺蜜,这个谢阿蛮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比较相似,性情直爽、可爱,就连李隆基也只能是遂其所愿。杨贵妃秘史

  • 唐朝宫斗轶事:杨贵妃曾经写诗讽刺美女谢阿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宫斗,谢阿蛮,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杨贵妃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

  • 揭秘:唐朝名伶谢阿蛮与杨贵妃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谢阿蛮,杨贵妃

    导读:前几年,在《杨贵妃秘史》热播的时候,歌舞名伶谢阿蛮为很多观众所关注。历史上谢阿蛮确有其人,但无论野史还是正史,关于谢阿蛮的记载并不多。据考,谢阿蛮是盛唐时期的歌舞名伶,陕西临潼人,生于公元717年,原为民间艺人,后为擅长舞蹈而入宫廷,并在宫廷中享有盛名,日本作家南宫博考据后写有《杨贵妃》,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