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花见羞简介 五代十国时期的绝世美女花见羞生平

花见羞简介 五代十国时期的绝世美女花见羞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26 更新时间:2024/1/16 23:10:57

简介

花见羞,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美女,李嗣源的宠妃。本姓王,是邠州城内王氏糕饼店老板的女儿。她天生丽质,娇艳如花,眉如远山,目如秋水,鼻似琼瑶,齿似瓠犀,当时号为“花见羞”,有“五代第一美女”之称。后用“花见羞”代称美女。

她是中国五代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美女,亲身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几乎见证了整个五代史;她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17岁嫁给后梁名将刘彟为妾,刘彟死后为李嗣源所得,李嗣源称帝,她谦逊贤德,坚辞为后,颇有东汉光武帝阴皇后的风骨;她出身平民,性情温顺,心地善良,向往平淡如水的生活,唯因天生红颜,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充满血腥杀戮的权力漩涡,最终死于非命。

花见羞生得一副绝色,眉如远山,目如秋水,貌若天仙,人们认为,鲜花在她的面前也会自惭形秽,因而称她为“花见羞”,久而久之,花见羞这个名字便传开了。

花见羞与普通女子截然不同,就是她知道,美貌固然得自天生,神情气质却必须依靠后天的造诣来培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是,她在帮助料理店务的同时,不放弃学习,同时在学问上狠下了一番功夫,这为她以后为李嗣源出谋划策,以及她的人生旅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0多岁刘鄩娶花见羞

英雄起于乱世,美女长伴英雄。在中国历代名将谱上,不知该不该有后梁名将刘彟的位置。他能被历史记住,或许更主要是因为艳福不浅,50多岁时娶了号称“五代第一美女”的17岁的花见羞为妾。

据《新五代史》记载,花见羞乃邠州(今陕西彬县)人氏。和花蕊夫人一样,花见羞并不姓花,她父亲王氏在城内经营一家副食商店。及笄之年的花见羞生得眉如远山,目如秋水,鼻似琼瑶,齿似瓠犀。因为天生丽质,芳菲满体,容颜比春日里盛开的鲜花还要娇艳,远亲近邻们送她一个美名“花见羞”。虽然出身低微,但父母还是请了专门的私塾教女儿诗书文章、琴瑟音律。花见羞聪明机灵,学习能力很强。由于从小在店里帮父母料理生意,见多识广,察眼观色,历练得心灵手巧,待人接物从容得体。少年时代的特殊历练对她后来的人生经历帮助很大。由于家教严格,花见羞从小就性情温顺,心地善良。

后梁名将刘彟得知花见羞的艳名,携重礼上门提亲。刘彟年龄虽大,但文武兼修,很有气度,威名远播。战乱时期,王家正需要有刘彟这样的军人背景。于是,年仅17岁的花见羞(“王氏”)成了年过花甲的刘彟的爱妾,这种“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婚姻,不知羡煞了陕西陕北的多少痴情少男。(“一树梨花压海棠”:典出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的调侃之作。张先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作诗调侃他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

老夫少妻恩爱和谐,相敬如宾。或许是天妒红颜,甜蜜美满的婚姻只维持了不到三年,刘彟就在征战中死去。刘彟死后,花见羞虽然不是正妻,仍然为他结庐守节。那段时间,人们时常见到花见羞一身白衣,踯躅在刘彟墓旁。杂树野花丛中,群鸟掠空悲鸣而过,风吹衣袂飘飘,窈窕动人的花见羞临风伫立,寂寞如洛水中冉冉升起的洛神。城中仰慕花见羞姿色的富家子弟纷纷托人上门说合,愿出重金娶她为妾,她却一概回绝。

成为李嗣源宠妃

李存勖灭后梁,最先攻入都城的是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李嗣源出身沙陀平民,没有姓氏,只有一个小名邈佶烈,“李嗣源”为养父李克用所赐。李存勖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唐,任命李嗣源为天平节度使。

适逢李嗣源次妻夏夫人去世,想另求佳偶。有人对李嗣源称扬花见羞的美色。李嗣源召来花见羞,仔细端详,果然是艳冶无双,名足称实。花见羞身虽无主,但尚带得遗产数万,至此很多都给了李嗣源。李嗣源娶花见羞为妻,既得了美人,又得了黄金,自然喜上加喜,宠上加宠。并且花见羞性情和婉,应酬周到,每当李嗣源早晨起来,盥栉服御,都是由她在旁侍奉。

李嗣源与花见羞结合是后唐主李存勖灭了后梁之后。李嗣源自幼便与李存勖争强斗胜,在击灭后梁的战斗中,李嗣源屡建奇功,功高盖主,更使李存勖犹如芒刺在背,感觉不安生。李存勖即位为唐庄宗后,李嗣源就被任命为天平节度使。花见羞当时刚刚20岁,却也分明感受到了丈夫潜藏着杀身之祸。李嗣源是她的后夫,她深恐自己的这个第二任丈夫稍不留心,就被人杀害,因而提醒李嗣源注意自保。李嗣源就问:“怎么自保?”花见羞出智谋,叫他时时不可离开军中,经常和部下在一起,以免为李存勖乘机所杀。

这一阵枕旁风自然把李嗣源吹得更加清醒。

果然,当李嗣源率养子李从珂作为先锋攻入开封灭梁时,李存勖假装特别高兴,拍着李嗣源的肩膀对他说;“我得天下,是你父子的功劳。我要同你共有天下。” 但不久之后的一次朝议上,他举起手在空中摇晃,对功臣们说:“我从这十个手指头上得了天下,哈哈。”意思是你们都没有功劳。李存勖就是这样玩两面三刀之术。李嗣源在洛阳好几次遇险,幸亏宦官李绍宏保护,才免被杀害。

后来,李嗣源在河北称帝,与在洛阳的李存勖分庭抗争。李嗣源称帝是在河北,当时河北不适于李嗣源发展。李嗣源又问花见羞怎么办?

花见羞这样分析:河北各地形势复杂,难以立国,不如渡过黄河,入据开封,西攻洛阳。李嗣源权衡形势,再次采纳了花见羞的建议。真是福人天相,正当李嗣源的军队渡过黄河时,洛阳城中一夜之间却发生了重大的变乱,禁军统领郭从谦发动叛乱,率兵入宫,后唐主李存勖不明不白地死去。这样李嗣源适时赶到洛阳,迅即平定变乱,名正言顺即帝位。

李嗣源继承皇位后,一切举措更大受花见羞的影响。他革除了李存勖在位时所制定的许多制度,撤销了一些有名无实的机构,推崇节俭并勤政爱民。正好当时连年丰收,百姓逐渐丰裕,社会稳定,算是当时最安康的一段时光。

谁也没有料到这位糕饼店老板的女儿,当年独守孤坟的寡妇还有如此的谋略和见解。

谦让皇后宝位

李嗣源当了皇帝以后,本打算立与自己出生入死的花见羞为皇后,却遭到了花见羞的拒绝。花见羞对李嗣源说:“皇后只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倘若彼此相爱,名号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何况陛下的原配夫人夏氏曾经患难相随,如今虽已过世两年,但她所生的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且正领兵在外,况且夏氏族人也多官居要职。不如暂时不册立皇后,而追封原配夫人为皇后,一来可以使人感觉陛下不忘旧情;二来也可以安定父子关系,并笼络夏氏族人。”李嗣源一听这话,就觉得十分有道理,因为这样做还能表现出自己的仁德和远见,就采纳了她的意见。这一招,果然使满朝文武都认为皇上德高恩厚,不忘旧情,是个重感情的君王,于是增加了信心、信任、安全感与向心力。

3年之后,群臣纷纷上表,认为需要有皇后母仪天下,管理后宫,此位不可长久虚悬。大家一致推荐花见羞为后,可花见羞仍然谦让,坚持要求李嗣源册立曹淑妃为后。

这个曹淑妃是谁?曹淑妃原来侍候过夏氏夫人,并帮着抚育过李嗣源与夏氏夫人所生的两个儿子。就在上次册立皇后被花见羞拒绝之后,李嗣源执意要封花见羞一个淑妃的头衔时,由于花见羞建议将淑妃头衔给曹夫人,曹夫人才有了淑妃这个头衔。这次,早已色老爱弛、平日只烧香礼佛、深居简出的曹淑妃又由于花见羞的谦让而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及曹淑妃将被册封为皇后时,她悄悄对花见羞说:“我素多病,不耐烦劳,妹可代我正位中宫。”花见羞慌忙拜辞道:“后为帝匹,即天下母,妾怎敢当此尊位呢?”既而六宫定位,曹皇后虽总掌后宫内权,但形同虚设,一切处置,多听从花见羞的主张。花见羞虽然不是皇后,实际则是无冕皇后。花见羞与宦官孟汉琼联合,秉承明宗的旨意诛杀了重臣安重诲。刘彟的两个儿子也得赐官爵,从此衣食无忧。

历经五代史

李嗣源在位八年,虽然保持了朝政的总体平稳,但却无力改变唐末以来地方将官拥兵自重、恃骄犯上的大气候。长兴四年(933),李从荣乘唐昭宗病危之机率先发难,兵败被杀,67岁的明宗也受惊吓而死。李嗣源的第五子宋王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闵帝无能,实权掌握在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及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手中,(两人原是李嗣源的左、右手,李从珂更是李嗣源的养子兼女婿。)两人都不把李从厚放在眼里,朝廷又一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闵帝封花见羞为皇太妃。四个月之后,李从珂杀闵帝取而代之,是为末帝。闵帝以花见羞曾过多干预朝政,对她有意冷淡。花见羞自己并未生育,进宫后收养了许王李从益。一次,末帝在太妃宫院置酒,花见羞举杯戚然道:“吾愿辞皇帝,出家当比丘尼。”帝问何为,花见羞道:“小儿李从益,若你不容,则他死之日,我有何面目见先帝!”言罢声泪俱下。末帝为之凄然,从此对她母子例外优待。

李从珂只做了不满三年皇帝,又被石敬瑭撵下龙辇。后晋大兵来犯时,末帝聚集族人自焚。珍惜生命的花见羞镇静地对曹太后说:“事情紧急,但并非无可救药,何不暂且躲避?”已抱必死信念的曹太后决定舍生取义,从容道:“我们李家到了这一地步,我不忍心独生,妹妹自己保重吧!”曹太后和末帝等均自焚而死,花见羞与李从益兄妹因躲藏严密,得以脱险。

大难不死,花见羞为石敬瑭所获,再一次自请为尼。石敬瑭敬重花见羞人品,觉得留她可以收买人心,遂将她母子迁至德宫,一体宽宥。后晋迁都汴梁,又携她母子随行。高祖皇后对花见羞十分敬重。天福四年,石敬瑭为后唐立宗庙,封李从益为郇国公,以主持后唐宗庙。

石敬瑭为帝七年,于公元942年病亡,养子石重贵继位,是为出帝。石重贵听从权臣冯道、景延广的建议,与契丹人反目。花见羞母子还归洛阳。契丹人耶律德光率大军攻破汴梁。为使无辜百姓免遭兵燹,花见羞返回京师面见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敬慕花见羞人品,看到明宗画像后焚香跪拜,对花见羞道:“明宗与我约为弟兄,你便是我的嫂嫂。”遂传令三军不得扰民,更不得滥杀无辜。(与事实大相径庭。)又让欲图霸中原的赵延寿娶李从益妹妹为妻,并封李从益为彰信军节度使。冷眼淡看江山更迭如走马灯一般的花见羞代李从益婉言谢过,携子重返洛阳。

耶律德光北归,留萧翰驻守汴州。此时“五代”的接力棒传至第四棒,即后汉高祖刘知远手上。刘知远起兵太原,声势颇大。萧翰心虚,欲撤兵北去,看中花见羞和李从益的号召力,想让李从益做中原的傀儡皇帝。花见羞母子得知消息后慌忙出逃,仍然为使者截获。李从益被推上皇帝龙座接受群臣拜贺。花见羞含着热泪道:“我孤儿寡母为萧翰所迫,这难道是福吗?我看为祸不远!”萧翰北去,仅为汴州城留下不足两千契丹兵的兵力。

汉高祖刘知远领兵来犯,气势汹汹。李从益派人召请高行周、武行德等地方军阀商议抵御,高、武却按兵不动。李从益只好指挥契丹兵闭城自守。花见羞审时度势,对儿子说:“我们家是亡国的后代,岂敢与人争天下!”于是修书一封,派人往迎刘知远。刘知远闻说李从益先前曾想抵抗,遂派大将郭从义入汴州杀花见羞母子。花见羞面无惧色,怒斥郭从义道:“我家母子何罪之有?为何不留我儿子一命,使他每年寒食敬孝道于明宗?”郭从仪奉旨行刑。听到花见羞悲怆抗议声的人们都潸然泪下。李从益死时年仅17岁,花见羞42岁。刘知远同样“名不符实”,(不“知远”。)连孤儿寡母也不放过,他自己又岂能有好下场?总计后汉仅苟延四年,他自己更是当了不足一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从公元947年二月在太原称帝到次年正月,不满12个月。)儿子承祐两年后也被乱军击杀。

史料记载

淑妃王氏,邠州饼家子也,有美色,号“花见羞”。少卖梁故将刘鄩为侍儿,鄩卒,王氏无所归。是时,明宗夏夫人已卒,方求别室,有言王氏于安重诲者,重诲以告明宗而纳之。王氏素得鄩金甚多,悉以遣明宗左右及诸子妇,人人皆为王氏称誉,明宗益爱之。而夫人曹氏为人简质,常避事,由是王氏专宠。--《新五代史·唐淑妃王氏传》

标签: 五代十国美女花见羞

更多文章

  • 五代绝世美女花见羞:为何两次成为老头的宠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代,美女,花见羞,李嗣源

    传奇的五代第一美女 她被誉为“五代第一美女”,天生丽质,娇艳如花,芳菲满体;她是中国五代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美女,亲身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几乎见证了整个五代史;她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17岁嫁给后梁名将刘彟为妾,刘彟死后为李嗣源所得,李嗣源称帝,她谦逊贤德,坚辞为后,颇有东汉光武帝阴皇后的

  • 闽国皇后陈金凤简介:境遇颇似武则天的传奇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后,陈金凤,武则天

    陈金凤(894年-935年),福建福清人,本为闽太祖王审知的才人。后为闽惠宗王延钧的淑妃,永和元年(935年)二月立为皇后。她是闽惠宗第三任妻、第一任生前正式得立的皇后,生有一子王继镛。同年十月,陈金凤在政变中被杀害。福建民间称其为“万安娘娘”。陈金凤有诗才,擅玩乐,今存词二首。身世陈金凤名义上的父

  • 金飞山出身农家竟成为皇后国破后惨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后

    金飞山,唐末五代时人,前蜀末代皇帝——王衍的第二位皇后。金飞山是成都土著,祖上多代均务农为生,到唐末是,已经是蜀中鼎鼎有名的大地主。据说金飞山出世时,它的父亲梦见有一座大山飞到她们家门口,正在这时,女儿呱呱落地,所以有了金飞山这个名字。网络配图金飞山从小姿色出众,长大后更是出落的楚楚动人。而且因为家

  • 美女金飞山简介 前蜀后主王衍第二位皇后金飞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美女,金飞山,前蜀

    金飞山(904年?-926年),前蜀后主王衍的第二位皇后,四川成都人。金飞山的父亲务农,家境富有,传说她出生时有山飞至其家,因而取名飞山。金飞山十六岁时,姿容绝世,擅长绘画。乾德初年,选入后主的掖庭,高皇后被废,王衍立她为皇后。金飞山不久被废,钱贵妃为其力辩,复立为皇后。咸康元年(925年),随王衍

  • 朱温简介 五代后梁开国君主朱温的一生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温,五代

    朱温简介:朱温(852年-912年)曾被赐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人 家世为儒,祖朱信,父朱诚,皆以教授为业。幼年丧父,家贫,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成人后,与其兄朱存“勇有力,而温尤凶悍”,“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乾符四年(877年)朱温参加黄巢

  • 朱温简介 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梁太祖朱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温,五代,后梁皇帝

    朱温(公元852—912年),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归唐后赐名朱全忠,称帝后又改名朱晃,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砀山)人。家世为儒,祖朱信,父朱诚,皆以教授为业。幼年丧父,家贫,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成人后,与其兄朱存“勇有力,而温尤凶悍”,“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开平元年(907

  • 后梁太祖朱温简介 建立后梁,史上最流氓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代十国皇帝,五代皇帝,

    朱温(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温,归唐后赐名朱全忠,称帝后又改名朱晃,原丰县(第)一乡艾村里午沟集人。但这是一个籍贯尚存争议的人物,现行史书中多记为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砀山)人。家世为儒,祖朱信,父朱诚,皆以教授为业。幼年丧父,家贫,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成人后,与其兄朱存“勇有力,而

  • 历史上的李存孝:五代后唐名将李存孝打虎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存孝

    相传在晚唐时期,在现在宁城县甸子镇的河洛堡村,住着一户李姓人家,只生一女,取名小翠。小翠长的眉清目秀,很惹人喜爱。这年小翠十八岁,她约好了九个年龄相仿的姐妹搭伴上山挖野菜。当她们经过北山石人下的时候,小翠看见石人高大英俊,就产生了爱慕之心,她想,如果能嫁给石人这般伟岸的男人,就心满意足了。她一边想,

  • 五代第一名将李存孝:因为别人的谗言而走错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存孝,李克用,猛将,

    小时候读民间故事,看到“李存孝打虎”一段,很是神往。后来看这种故事、演义多了,心里也就明白了:敢情打过虎才能算真正的牛B人物;牛B人物就必须打过虎,最好能把老虎当玩具、宠物,扔来扔去,那才能显示其孔武有力、英雄气概呢!(具体细节详见《说岳全传》中岳云与关铃“掷虎结义”一段)读罢《新五代史*义儿传》,

  • 十三太保李存孝简介 猛将李存孝用的兵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存孝,人物故事,唐朝人物,五代时期

    导读:李存孝,本名安敬思,代州飞狐(山西灵丘)人,晋王李克用养子,著名的十三太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李存孝,少时力大无比,徒手搏虎,晋王收为养子,赐姓李,名存孝,为十三太保。李克用在代北掠地时遇到他,收为义子,改姓名为李存孝,常跟随李克用担任骑将,南征北战。李存孝骁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