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诡事录》李约为什么以洛阳人自居?

《唐朝诡事录》李约为什么以洛阳人自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57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0:10

通过剧情,我们会知道约并非中原人,他的先祖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因仰慕中原化,最终来到了大唐。而洛阳留守这一官职,便是大唐皇帝赐给他们的官爵。他们这一支族人,在大唐已经生活了几代人。而李约更是以“洛阳人”自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李约的自我介绍真的很诡异。

李约的自我介绍真的很诡异

为什么说李约的自我介绍显得很诡异?那是因为,李约的先祖曾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支,他们仰慕中原文化,最终来到了大唐。他们这一支族人,在大唐生活了几代人,按理说,他们早应该被汉化。他们在自我介绍时,应该以国名自居,而不应该用地名。

要知道,李约身为一名外族人,在苏无名自我介绍时,应该称自己为大唐人,而他却以“洛阳人”自居。不得不说,他的自我介绍,真的很耐人寻味。在我看来,李约虽然承袭着大唐赐予的爵位,但他并没有在大唐找到归属感。

李约为什么没有在大唐找到归属感?

通过剧情,我们会知道,李约的先祖,之所以会来到大唐,皆是仰慕大唐的文化,更感念大唐皇帝对他们这支族人的恩德。他们更将洛阳留守这一世袭爵位视为荣誉。而李约之所以没有在大唐找到归属感,很有可能前皇韦庶人乱政有关。

裴喜君曾说过,前皇韦庶人卖官鬻爵,曾用过一大批碌碌无为的官员。而这些官员都被称为“斜封官”。就拿洛阳刺史高忠义来说,他就是公主一手提拔的“斜封官”。而李约身为洛阳留守,他怎么会容忍高忠义和自己平起平坐?“斜封官”是对洛阳留守这一爵位的最大侮辱。

李约和宁湖的曾参军真的很像

如果我们将鼍神案与人面花案联系起来,我们便会发现,曾参军和李约真的很像。前者是因为自己的残疾,而遭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后者则是因为家族的荣誉,被“斜封官”玷污了。要知道洛阳留守这一爵位,虽说是大唐皇帝给予李约族人的荣誉。但同时也是对他们的制约。

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洛阳留守这一爵位是世袭的。无论李约的族人如努力,他们最多也只能做到这个级别。若想升迁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反观,那些花钱买官的“斜封官”,仅凭当局者的喜好,便能官运亨通。这是李约最不能接受的。

通过公主和高忠义的对话,我们不难发现,洛阳有很多公主提拔起来的官员,而这些官员大多都是“斜封官”。李约之所以会给公主下毒,并不是想取公主的性命,他只是想让这些“斜封官”难堪。他并没有想到,中途会跳出一个苏无名,而苏无名的出现,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唐朝诡事录》这部电视剧?您觉得李约为什么要给公主下毒?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标签: 《唐朝诡事录》

更多文章

  • 唐朝诗人李约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约,唐朝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的那些作诗作赋的文人雅士一般都是无法抵挡女色的,连天生潇洒不羁的诗仙李白甚至都有过好几任妻子,还曾经因为女子拒绝自己而写下过酸诗,出身于唐朝宗室的诗人李约,却将近一生都不近女色,这又是为什么呢?

  • 唐代大才子李约为何一生不近女色?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约

    唐朝的文人雅士以风流才情而流传千古,就连“人民诗人”白居易都偷过情的。然而,独有李约,“性清洁寡欲,一生不近粉黛”。这个仅传世十首诗的李约,虽不为现代人所熟知,但在当朝也还是挺有名的,因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元懿玄孙、汧公李勉之子,地位仅次于宰相的儿子。从史书对他的评价 “雅度简远”、“识度清旷”来看

  • 花间派词人鹿虔扆创作的《临江仙》特别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临江仙,鹿虔扆

    花间派词人鹿虔扆创作的《临江仙》特别在哪里?原文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层层宫门

  • 唐代卢僎所作的《南望楼》,表达了诗人的离乡之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卢僎,唐代

    卢僎,字守成,他是唐玄宗时期大臣,诗人。《新唐书·儒学传》载:“自闻喜尉为学士,终吏部员外郎。”《全唐诗》卷九九录入其诗作十四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卢僎所作的《南望楼》,和大家一起分享。《南望楼》[唐]卢僎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诗题曰:南望楼,实际上有“登南

  • 《南楼望》唐代卢僎被贬后所作,写出满腔怀乡之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卢僎,唐朝

    卢僎,字守成,唐玄宗时期大臣、诗人,曾担任吏部员外郎,传世作品有十四首。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卢僎所作的《南楼望》吧。人生匆匆忙忙,短短几十春秋,我们一直在路上,或盲目奔波,或艰辛生存,或流连忘返,或回头是岸;没有人能够逃避得掉命运的最后安排,最终归于一处。如果风景能看透,是否还会有挽

  • 毛文锡最华美的一首词:《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毛文锡,五代

    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五代)毛文锡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官锦。夕阳低映小窗明,南园绿树语莺莺,梦难成。玉炉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珠帘不卷度沉烟,庭前闲立画秋千,艳阳天。注释宝檀:此处是指珍贵的檀色。绶:古代系帷幕或印纽的带子。《周礼·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之事。”郑司农云:“绶,组绶,所以系

  • 五代词人毛文锡的佳作赏析:《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毛文锡,五代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毛文锡的《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五代)毛文锡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注释银蟾:

  • 毛文锡最出名的一首词,把思念之前写到了极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毛文锡,五代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毛文锡的诗词吧!相思之情有时是一种特别微妙的情感,这对于古代人来说显得更加特别,毕竟相隔千里之时很难再见一面,古代出行全靠马车,日行千里也只是无稽之谈,古代学子想要参加科举考试,都要提前半年就要进京赶考,可见如果两个人时隔千里想要见一面该有多难,在古代诗、信也就成为了

  • 五代十国楚王马殷:五代时期最伟大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代十国,马殷

    马殷(852-930),五代时楚王。唐五代许州鄢陵人。字霸图。大中六年(852)生。初为木工,后应募从军,入蔡州戍将孙儒郡,及儒败死,众推刘建锋为帅,殷为先锋。唐昭宗乾宁元年(894),随刘建锋部入潭州。建锋被授湖南节度使,殷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及建锋为部曲所杀,殷被推为帅,主持军府,乾宁三年(896

  • 马殷简介 五代十国时楚国第一代君主马殷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殷,五代,楚国国君

    马殷(852年―930年),字霸图,原籍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五代十国时楚国第一代君主,公元907年―930年在位。唐乾宁元年(894年),随刘建锋率部入湖南,据潭州,被授为马步军都指挥使.三年,建锋为部曲所杀,殷被推为主帅。随即略取邵、衡、永、道、郴、朗、澧、岳等州,统一湖南,任武安军节度使。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