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奇才”周瑜仅能“一步三计”,后梁刘鄩为何能被称为“一步百计”?

“奇才”周瑜仅能“一步三计”,后梁刘鄩为何能被称为“一步百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11 更新时间:2023/12/6 8:16:09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鬼才”诸葛亮能够“一步一计”着实的非常不易。刘备靠着得到孔明而在蜀中称帝,成为三国中割据一方的霸主。

同时代喊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人杰周瑜,据说有“一步三计”之能。当时火烧曹操八十万大军,逼的曹操败走华容道的豪杰,在整个三国都是一位非常抢眼的人物。如此的两位人杰,都只是“一步一计”或是“一步三计”,而在后来的五代时期,却出了一个能够“一步百计”的人物。其才能如何,慢慢看来

刘鄩是山东安丘人,后梁时期的名将,智谋超群,有“一步百计”之名。

刘鄩是个官二代,他父亲刘融曾在唐朝担任过工部尚书,因此家庭非常的殷实。家中的的条件虽然不错,但是刘鄩并不是一个右手好闲的富二代。打小就满怀壮志的他尤其喜欢读书,特别是兵书和史书。

刚刚出道的时候,在青州节度使王敬武部做一个小校。不久之后王敬武便死了,王敬武的儿子王师范继承了职位。唐朝的中央政府却不承认王师范的地位,并派崔安前来接任,双方因为此还展开了械斗。王师范的手段确实有些嫩,没打多少时间,自己手下的马步军都指挥使卢宏便投靠了敌方,并准备随时秘密反击。试想,在两兵对阵之时,自己的重要将领却临阵倒戈,带走了所有的军事机密,情况必然是万分紧急。

王师范在无奈之际,发现了身边甚有些才能得小校刘鄩,将一切重任都放在了这个年轻人身上。刘鄩也确实有能力,很快就解决了王师范的燃眉之急。

刘鄩首先设计摆下鸿门宴,在宴请卢宏一干人等时候,突然出刀,将叛徒果断解决。接着又率军出人意料的攻击棣州,并且擒杀了刺史张蟾,将周围的敌对势力清理带劲。王师范的因为此战,才使得自己问问坐上了节度使位子。而刘鄩也因此一战成名,做了登州刺史和行军司马,成为闻名一时的名将。

唐末的著名朱温率大军围攻李茂贞,王师范看准时机,发现借着“救驾”之名必然可以开阔自己的疆土。主义拿定之后,便派兵袭击朱温的后方。可是战争很不顺,只有刘鄩成功地占领了兖州。在当时攻打目标中,兖州算是最难打的一个。由著名将领葛从周防守的兖州绝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虽然葛从周已经随朱温出兵了,但是防守非常严密。如果要硬来,必然损失惨重,能否成功还是两说。

刘鄩作为一代名将,确实没有蛮干,而是派人化妆成卖油的商贩前去侦察地形。实地勘察之后,尽然发现在兖州外城的下水道竟然无人防守。于是他便派五百精兵从下水道进城,以极小的伤亡轻取兖州。

刘鄩是个脑筋清楚的人,他知道王师范根本不是朱温的对手,所以就留了一点后路。进城后,他妥善保护葛从周的家属,还拜见了葛从周的老母,做得礼貌周全。朱温大军回师后,葛从周就率军包围了兖州城,刘鄩让人用轿子把葛母抬上城墙,让葛母和儿子对话。葛母说:“刘将军对我非常好,和你没有什么不同。大家是各为其主而已,你好好考虑一下。”葛从周在马上大哭了一场,下令缓攻。

刘鄩把兖州的老弱妇女全都打发出城,只留下年轻力壮的人守城。他和士兵同甘共苦,积极地组织防御。坚守了一阵子,王师范自顾不暇,不能派援兵过来,城里的人心就散了。副使王彦温率先出城投降,士兵们纷纷跟随。刘鄩在危急之中,还忘不了用计,他在城墙上对王彦温说:“你不要带太多人走,不是我事先安排好的,就不要带。”又对城里的士兵说:“我派给副使的人,可以跟着出去。我没有派的人,谁敢离开就灭族。”这么一说,大家都以为王彦温是奉命诈降,不敢跟着出去了。葛从周也听到了这个信息,就把王彦温拉到城下斩首。

葛从周劝刘鄩投降,刘鄩说:“如果我的主公投降了,那我就投降。”不久,王师范兵败降梁,写信给刘鄩,刘鄩大哭一场,举城投降葛从周。葛从周也很够义气,准备了丰厚的行装,送刘鄩去开封。刘鄩说:“我兵败投降,你们不杀我就是大恩,哪能够穿着皮袍骑着大马去开封呢?”就穿了一身素服,骑了一头小毛驴,赶到了开封。

朱温非常器重刘鄩,赏给他冠带,还拿酒给他喝。刘鄩推辞道:“我酒量小,喝不了这么多。”朱温大笑说:“你夺取兖州时,量倒是挺大的。”封刘鄩为“元从都押衙”,地位在诸大将之上。后梁诸将拜见刘鄩时,都用军礼,刘鄩坦然应对,不卑不亢,这也让朱温非常赞赏。后来,朱温派刘鄩夺取长安,任永平军节度使,把西方的防守重任,委托给了刘鄩。朱友贞做皇帝后,任命刘鄩为镇南军节度使、开封尹,管理京城的军政大事。

后来李存勖进入魏州后,后梁所有的的防守任务,便都交在了刘鄩的手上。

当时刘鄩的部队魏县驻扎,同李存勖形成对峙。刘鄩分析后认为李存勖大军在河北,其老巢太原定然空虚。于是便用用驴驮草人,手持旗帜,在步下疑兵,大唱空城计,自己则率军直奔太原。李存勖果然上当,并没有派兵追赶。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次的天时很差,刚起兵就遇上了大雨,进军非常困难。只好返兵去夺晋军储粮,却又被周德威给抢了先。

无奈之下的刘鄩只好在莘县屯兵,严密防守,以待战机。而此时在开封本不懂军事的友贞周围已经围上了一批小人,整天的催促刘鄩进兵。前有强敌,后有昏君,让刘鄩非常的苦恼,打仗也分心不少。

而他对面的李存勖却很清醒,也很清楚刘鄩的用兵之策,他是便故意示弱,等待破绽的出现。看破刘鄩计划的李存勖将计就计,假意率兵回太原,将主力隐藏到贝州,魏州。刘鄩便中了这计中计。在正准备出兵之时,被李存勖团团围住,大败而收场。

后来竟被刘鄩被猜疑,说他和叛乱的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有密约,用毒酒赐死。朱温自己为李存勖扫清了前进的障碍。一代名将因为生不逢时而郁郁而去。

他很有才能,能够“一步百计”,也确实是一个良将;同时他也生在了乱世,五代时期两年征战。但他在历史上,却并不是名声赫赫。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一生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舞台,一直都没有遇到明君,因此,对于他的一生,只能说是“生不逢时”了。一个良将,没有明君,终究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照此看来,入对确实非常的重要啊。

标签: 五代十国后梁刘鄩周瑜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刘鄩是谁?为何能娶到五代十国第一美女花见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代十国,刘鄩,后梁

    刘鄩是后梁名将,有“一步百计”之称,是文武双全的将才。刘鄩在他六十岁的时候,纳了一位小妾,叫做花见羞。可这个叫做花见羞的女子,并不是一般的女子,她被称为“第一美人”。六十岁刘鄩配十七岁的花见羞,刘鄩是怎么做到的呢?刘鄩能够娶到第一美女,首先是因为他的地位和诚意。刘鄩在后梁的身份地位怎么样呢?刘鄩的父

  • 高季兴是如何建立南平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季兴,南平

    关于高季兴简介,高季兴的原名是高季昌,字贻孙,是河南人。高季兴出生于858年,死于929年,享年71岁。高季兴是五代十国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南平的开国君主。高季兴当上开国皇帝,真的是创造了奇迹。因为高季兴最初只是梁国君主朱温义子的一位家仆,但是由于相貌出众,又机智过人,所以被朱温的义子收为义子。也是凭

  • 奇葩皇帝之荆南国主高季兴:业余爱好是拦路抢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季兴,南平,荆南,

    中国历史上有特殊爱好的皇帝非常多,有的喜欢搞同性恋,有的喜欢做木工活,有的喜欢给自己封官,有的喜欢当小贩,这些听上去挺离经叛道的,但是看上去至少不违法。反正我没有在古籍里看到过同性恋是违法行为的记载,而这位喜欢给自己封官的朱大哥,也不存在任人唯亲的嫌疑——他把自己从皇帝封为公爵,是给自己降级了好吧,

  • 高季兴简介 五代十国南平开国君主高季兴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季兴,五代,南平国君

    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又称荆南)开国君主。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907

  • 后人对中国法医开山鼻祖和凝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凝

    作为中国法医的开山鼻祖,人们对和凝的评价大都基于他对法医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凝出生于公元898年,是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法医学家,官至刑部员外郎,著有《宫词》百首和《疑狱集》,《疑狱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具有很大的法医学参考价值。和凝画像在和凝很小的时候,聪慧、敏而好学是大人们对小和

  • 揭秘:为何说和凝推动了中国法医学的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凝,法医

    和凝生于公元898年,是五代时期的文学家和法医学家。看过和凝简介的人都知道,作为文学家,他有很多著作,比如《演纶》、《孝悌》等,作为法医学家,他著有《疑狱集》,上面记载了很多法医知识,开创了古代法医著书的先河,为宋慈写《洗冤录》创造了条件,让中国的法医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史书中对和凝简介都会提到他

  • 温韬盗过哪些人的墓?他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温韬,梁国

    温韬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盗墓一直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词了,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贼也不少,尽管他们各自盗墓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是干的事情却都是一样的。古代很多帝王贵族们的陵墓中,有很多的稀世珍宝,比如曹操盗墓是为了养活自己的军队,在战乱时期,很多军阀其实都干过这样的事情

  • 《画江湖之不良人》盗墓贼温韬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盗墓贼,温韬,画江湖之不良人

    国产动漫《画江湖之不良人》最新一集中,出现了一个全新人物——蒙面盗墓贼温韬。据悉,温韬,原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五代十国时期曾出任耀州节度使(相当于今天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一职,时任七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疯狂作案,关中地区大小唐皇墓陵无一幸免,被其趁战乱之际,其率领手下毁陵盗掘。给中国帝王陵带来的

  • 五代史上的头号谋士敬翔:一代谋臣竟是妻管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五代,梁朝

    看《新五代史》梁朝故事,好像无法不与女人联系起来。今读到梁太祖朱温头号大谋士敬翔。三页多记叙里,唯他与老婆的故事,比较值得一说。为何说他是头号大谋士呢?说句实话,其实咱还没有读到梁朝其它大臣的传,然,《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等人,将敬翔列在了梁臣传的第一个,咱便有些想当然地认为,排在前面的,肯定是替

  • 朱温的“诸葛亮”敬翔:后梁朝堂当之无愧的股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梁,名臣,敬翔,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朝侍中敬晖之后,为五代后梁大臣。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人称少年英才。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未中。黄巢入长安,敬翔逃至汴州,投靠同乡王发。后为朱温所识,敬翔跟随朱温前后共三十余年,朱温对其言听计从,敬翔本人也“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得休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