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哀宗与明朝崇祯帝有可比性吗

金哀宗与明朝崇祯帝有可比性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75 更新时间:2023/12/9 2:14:06

金哀宗生于1198年,死于1134年,死时年仅37岁,国破家亡之时自缢身亡。崇祯帝生于1611年,死于1644年,死时年仅34岁,也是在国破家亡之时自缢身亡,两位皇帝同是亡国之君,虽然相隔了几百年但是国破家亡之时都选择了自缢身亡,可以说是历史的重演,不仅仅如此,两个人的经历也具有相似之处。

金哀宗执政于外忧内患并存的时代,当时金国的国势已经下滑,并且蒙古对金国虎视眈眈,崇祯皇帝同样也是在内忧外患并存的时候上台执政的,当时内部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外面有后金的边患。两个人都是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上台执政了,金哀宗继位的时候是25岁,正当青春年少。崇祯帝继位的时候是16岁,属于少年天子。

两个人都想做一个好皇帝,都想能够有所作为,两个人为了这一目标也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限于个人能力的问题,虽然是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却无法做到力挽狂澜,崇祯帝非常的勤政,事必躬亲,据说才二十几岁就已经有了很多的白头发,并且长了皱纹,可见其压力是非常大的,崇祯帝上台之后最大快人心的一件事就是清除了魏忠贤的阉党,金哀宗上台之后最明智的举动是停止了与宋朝、西夏的战争。虽然两个人都是有所作为的,但是还是难以称得上是雄才大略,并且两个人都不具备作为一个统帅必备的战略眼光与用人韬略。

金哀宗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一逃再逃,最终也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所以说金哀宗的逃跑政策是其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崇祯帝虽然没有逃跑,但是最后也只能获得一个与金哀宗相同的下场。

金哀宗攻宋加剧了金朝的灭亡吗

金哀宗是金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是亡国之君,金哀宗生在金国的国势下滑之时,自己的能力所限无法成为力挽狂澜的有作为的君主,不能看清楚当时的形势,没有做到联合宋朝共抗蒙古军队的战略选择,在强大的蒙古军队的进攻下,又不能运筹帷幄坚决的抵抗,而是选择了一逃再逃,最后逃无可逃,国破之时选择了自缢身亡,可悲可叹。

1232年在蒙古大军的强大攻势下,金哀宗放弃汴京,自己带着扈从逃到了归德,1233年5月金哀宗又再次想逃亡蔡州,官奴反对再次逃跑,说,谁要是再逃跑就杀掉谁,于是金哀宗为了能够逃往蔡州设计杀死了官奴,然后逃往了蔡州,这个时候金哀宗才想起与宋联合抗蒙。于是派使者前去南宋请求联合,但是宋朝由于历史上的积怨国内人民抗金的呼声很高,加上这个时候已经不能逆转金灭亡的命运,如果与金联合还会开罪蒙古人,所以宋答应了蒙古的共同灭金的请求。但是鉴于唇亡齿寒的担忧,宋迟迟不出兵攻打金国。

而这个时候的金哀宗并没有将宋放在眼里,金哀宗甚至认为宋是非常软弱的,是不堪一击的,所以1233年8月金哀宗命令秦州元帅粘哥完展权乘宋不备,攻取兴元府,同时河南金将武仙也出兵攻打南宋的光化(今湖北光化西)等地,但是金哀宗想要逃往蜀中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实现,南宋京西兵马钤辖孟珙很快打败了前来进犯的金军,并且攻占了金朝的邓、唐等州,金哀宗入蜀计划成为泡影,金哀宗攻宋使得宋朝最终结束了犹豫,促进了宋蒙联合,九月,蒙军进围蔡州,十月,南宋以孟珙为统帅,履约与蒙军合攻蔡州,南宋大军在十一月抵达蔡州城南,很快攻城就开始了,虽然守城将士拼死力战,但是金朝灭亡的大势已经难以挽回。金哀宗在城破之日自缢身亡。

金哀宗攻宋不仅仅没有实现自己入蜀的如意算盘,更是将宋推到了蒙古一边,加速了金的灭亡,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

金国皇帝金哀宗是个怎样的人

金哀宗是金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一个人来说,金哀宗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金哀宗的过错就有很多,作为一个处于内忧外患并存的国家的统治者来说,不能够力挽狂澜使得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就是一个莫大的错误,所谓是“在其位谋其政”,一个君主不能拥有战略眼光,不能做到知人善用就是一个天大的缺陷。

金哀宗可以说是做出了一些成绩的,首先是1224年金宣宗去世之后,能够及时的掌握住政权,在完颜守纯想要篡夺皇位的时候及时的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并且稳定了政局是值得称道的,这是其一生中做出的比较明智的行为。另外金哀宗执政之后结束了与宋朝、西夏的战战争,使得人民得以休息,并且开始着手进行国内的调整,这一战略方针是值得称道的,但是问题是这一方针是其父亲在位时期就想要施行的,金哀宗能够在父亲死后仍然将其实践也是值得称道的,是一个明智之举。

金哀宗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却不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如果金哀宗能够及早的与宋朝修好,联合宋朝共同对抗强大的蒙古那么可能就不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但是遗憾的是,直到金哀宗最后逃无可逃的地步,才想起与宋朝修好,才想起与宋朝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为时太晚了。另外,金哀宗对宋朝的估计也非常的不准确,认为宋朝不堪一击,直到其被困蔡州,还以为宋朝软弱,派军队进攻宋朝,使得宋朝下定决心联合蒙古攻打蔡州,加速了金哀宗的灭亡。

再者金哀宗是一个喜欢享乐的人,即使是逃亡到了蔡州,仍然不去想局势的糟糕,让人修建游憩用的山亭,并且让内侍为自己搜罗处女供其享乐。可见金哀宗是一个没有远见,甚至是连眼前的局势都看不清楚的短视君主。

金朝第九位皇帝哀宗皇后是谁

哀宗完颜守绪是金国最后一位皇帝,生于1198年,在1234年国破的那一刻自缢身亡,金哀宗皇后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金哀宗没有能力力挽狂澜做到逆转金国灭亡的命运,金哀宗认为自己没有大错,但是作为一个处于具有内忧外患并存的国家的君主不能有所作为就是一个大错,国破之时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金哀宗的皇后是徒单氏,徒单氏的身世已经无从考证,历史上大金国的历代皇后中就有六名皇后出自徒单氏,可见徒单氏与大金国完颜氏之间的联姻历来已久。史书中对于金哀宗皇后徒单氏的记载不是很多,据说在金宣宗在位的时候有一次金宣宗与皇后同时患病,徒单氏曾经将自己的皮肤割下献给金宣宗,后来金宣宗得知后嘉奖了徒单氏,1220年,徒单氏的父亲镇南军节度使徒单顽僧犯下了比较严重的罪,金宣宗因为徒单氏的纯孝就赦免了徒单顽僧的罪过,并且让他重新致仕。1224年完颜守绪继位,将徒单氏立为皇后,1232年金哀宗被蒙古军队打败

,金哀宗携带者将皇太后与后妃留在汴京自己带着扈从逃到归德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后来汴京西面元帅崔立发动政变,投降了蒙古,将皇太后与后妃等五百人送给了蒙古大军,金哀宗皇后也在其中,金哀宗皇后做了蒙古军队的俘虏后果可想而知。

金哀宗是亡国之君,金哀宗皇后也是金国的最后一位皇后,在国破家亡的时刻金哀宗选择了自缢而死,皇后在乱军之中肯定也命运不妙。

金哀宗逃到哪个地方后被杀最终灭国

金哀宗是金国的最后一位君主,虽然金哀宗不想当这亡国之君,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想要将皇位禅让给完颜承麟,但是这一逃避的方针却不能掩盖其实际上就是亡国之君的事实,我们现代一般认为金哀宗就是金国的亡国之君,金哀宗在蒙古大军的强烈攻势之下,不是与将士们同仇敌忾,而是选择了逃跑,但是最终也难逃国破家亡的命运。

下面我们就说一下金哀宗逃到哪个地方最终灭国的。

1232年,蒙古军队开始攻打金国,金哀宗命令大军三十万前去抵御,金军与蒙古军队在三峰山、钧州开战,由于金军对于突然而降的大雪没有丝毫的准备,所以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战斗力大大降低,于是三峰山、钧州之战失败,金军主力丧失,良将也都死去了,这两场战役奠定了金国亡国的命运。

1232年,蒙古军队包围了汴京,十二月,金哀宗将皇太后和后妃等留在汴京逃往了归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1233年六月归德形势恶化,金哀宗又逃往了蔡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汝南,蒙古军队对金哀宗紧追不舍,在金哀宗达到蔡州之后不久蒙古大将史天泽击败了金国完颜白撒的八万精兵,包围了蔡州,这个时候的金哀宗才想起与宋朝联合共抗蒙军,于是派使者前往宋朝结盟,但是宋朝没有答应金国的结盟要求,但是也没有下定决心与蒙古军队一起灭金,为了逃往川蜀,金哀宗命人进攻宋朝的属地兴元府,同时再派人进攻宋朝的兴化,金军的进攻让宋朝结束了自己的犹豫,出兵蔡州,1233年十一月宋军到达蔡州城南,很快就开始了攻城,1234年正月十日,蔡州城破,金哀宗在幽兰轩上吊身亡。

金哀宗是金国的亡国之君,一逃再逃,最终也难逃灭亡的命运,最终在蔡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汝南最终灭国。

金哀宗完颜守绪个人资料简介

金哀宗完颜守绪生于1198年,在1134年国破之时自缢身亡,享年37岁,完颜守绪生于金国国力衰退之时,虽然像自己所言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错误,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力挽狂澜,励精图治,使得自己强大起来就是一种罪过,如果是生在盛世之时还可以是一位不咸不淡的国君,能够保存实力,但是生在乱世,只能说是一种莫大的错误。

完颜守绪原来的名字是完颜守礼,后来在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其父亲金宣宗完颜珣为其改名为完颜守绪。本来完颜珣的太子是完颜忠,但是后来完颜忠病死,完颜忠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但是皇太孙完颜铿后来也死掉了,于是只好是立了完颜守绪做太子。这一年是1216年。

公元1224年金宣王驾崩,英王完颜守纯抢先一步进入皇宫,想要篡夺皇位,完颜守绪第二天才从外地赶回来,于是带领三万亲军屯守在东华门大街,并派侍卫四人将完颜守纯监禁在近侍局内,完颜守绪于是在父亲的灵柩前继位,时年25岁。

金哀宗完颜守绪继位之后也想要做一个有作为的君主,结束了与南宋的战争并且与西夏修好,但是这个时候金国的国力已经开始走向衰败,完颜守绪虽然是进行了许多挽救的措施,但是其能力不足以力挽狂澜,无法逆转金国走向衰亡的命运。

公元1231年,蒙古大军进攻大金,后来双方在钧州、三峰山进行大战,战争以金国的大败告终,金军主力丧失殆尽,良将尽死,金国已经没有能力与蒙古大军抗衡,金哀宗完颜守绪于是在1232年离开汴京,逃奔到归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1233年,归德形势恶化,于是金哀宗完颜守绪又跑到了蔡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汝南,蒙古大军很快合围蔡州,1234年正月蔡州已经被围三个月,金哀宗完颜守绪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于是想将帝位禅让给完颜承麟,在金哀宗完颜守绪的苦苦相求之下完颜承麟答应继位,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南宋军队与蒙古军队同时攻破蔡州,金哀宗完颜守绪在幽兰轩自缢身亡。

标签: 金哀宗明朝崇祯帝

更多文章

  • 金哀宗完颜守绪是不是一位生不逢时的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完颜阿骨打,女真,金哀宗,金朝

    金哀宗完颜守绪生于1198年,在1134年国破之时自缢身亡,享年37岁,完颜守绪生于金国国力衰退之时,虽然像自己所言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错误,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力挽狂澜,励精图治,使得自己强大起来就是一种罪过,如果是生在盛世之时还可以是一位不咸不淡的国君,能够保存实力,但是生在乱世,只能说是一种莫大

  • 金国大将移剌蒲阿:防御蒙古 金哀宗对其寄予厚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移剌蒲阿,金国,三峰山之战,

    移剌蒲阿(?-1232年7月),契丹人,金朝末期名将。在金末期抵御蒙古南下的诸多战役起到一定作用。最终于正大九年(1232年)参与著名的三峰山之战。战败被俘,于同年七月,拒降身亡。执掌大权移剌蒲阿原是契丹人,从小从军,因为功绩而从千户晋升为都统。起初,金哀宗(即完颜守绪)还是皇太子时,控制着枢密院,

  • 说岳全传第四十六回:兀术施恩养秦桧,苗傅衔怨杀王渊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说岳全传,清朝

    《说岳全传》是清代钱彩编次、金丰增订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最早刊本为金氏余庆堂刻本,共20卷80回。前61回是岳飞的“英雄谱”和“创业史”;后19回,主要讲述岳飞死后,岳雷扫北的故事。歌颂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鞭笞了秦桧等人陷害忠良的丑恶罪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王安国为了寄寓深沉的身世感慨,遂作《清平乐·春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1028-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

  • 王安国诗词名句赏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安国,诗词

    王安国(1028-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

  • 王安国《清平乐·留春不住》:此词旁托曲致,新颖而有情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安国,《清平乐·留春不住》

    王安国(1028-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

  • 伤春词中的经典之作:赏析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安国,北宋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春晚(宋)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平乐

  • 秦翰:北宋宦官名将,他打过哪些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翰,北宋

    说到宦官,人们总是会想到很多的负面形象,乱政、谄害忠良、结党营私,几乎所有的负面词语都能和宦官挂钩。但是在宋朝有一个例外,他不仅不乱政,还在沙场上屡建奇功,在那个重文轻武的宋朝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翰作为武将出场的第一战,是夏州节度使李继捧(赐名赵保忠)反

  • 宋朝猛将秦翰一生负伤50次,49次是荣耀,唯有1次说不出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秦翰

    过去有一句话: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身上的伤痕就是他的军功章。确实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在古代战争中,依靠冷兵器近身搏斗,战场之上刀枪如林飞箭如雨,一仗打下来,那些不避生死的勇士们,往往会伤痕累累。这些变体的伤痕,既让他们忍受巨大的痛苦,也为他们带来极大的荣耀。比如关羽刮骨疗毒,被后人千年传颂。古代描述武将

  • 你所不知道的宋朝太监:秦翰血战黄河76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太监,秦翰血战黄河

    在宋朝一再出现那种能够披挂上阵的太监,例如王继恩、李宪、童贯等等。但是最有名的当属秦翰,因为这个人曾经与辽军在黄河岸边血战76天。在他去世之后,宋朝的禁军以父兄之礼将其安葬,这一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征讨西北李继迁李继迁石像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以后,他那位好大喜功的弟弟赵光义通过一系列手段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