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韩愈遭贬之始末 只因唐宪宗李纯重用酷吏

揭秘:韩愈遭贬之始末 只因唐宪宗李纯重用酷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231 更新时间:2024/1/14 14:28:37

韩愈贬职: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中唐。韩愈未出生,李白已去世,韩愈生两年,杜甫离开人世。孟郊稍大于韩愈,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都是韩愈同时代的诗人。

韩愈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做过官。韩愈一共兄弟三人,大哥韩会,二哥韩介,韩愈第三。韩介早逝,韩愈三岁时父亲也去世了,就跟随大哥韩会生活。后来,韩会也死了,韩愈就由他的寡嫂抚养成人。韩愈少年时代生活状况颇为艰苦,但刻苦好学,自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19岁到30岁他到京师应举求官的十余年间也是“饥不得食,寒不得衣”、“无僦屋赁仆之资”。他到京师应举,先后三次落第,25岁时第四次应举才中进士。但进士只是身份而不是官,想做官还要再过吏部的博学鸿词科,韩愈又连续三年应博学鸿词科,都没有中。他又三次上书宰相求官,也没有得到。在长达十余年的求官历程后,韩愈终于在30岁时去了汴州的宣武节度使董晋手下做了个观察推官,才算真正开始了仕途,这就难怪他悲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了。

贞元18年,韩愈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年34岁。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的开端。此间,他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弟子”,其《师说》就写于这段时间。第二年,韩愈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同为监察御史。监察御史“秩不高而权限广”,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和建议的。他目睹人民忍饥挨饿,向皇帝写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请求缓征京畿百姓赋税,遭权臣陷害,被贬为阳山令。十年谋官,两月被贬,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在阳山任职三年,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渔猎活动,也收了一大批门徒,《新唐书·韩愈传》说他“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这是韩愈第一次遭贬。有人说韩愈改变了阳山,使一个荒僻小县成为文化名城。

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大赦天下,韩愈改任江陵法曹参军。不久,宪宗即位,韩愈官运享通,累升至国子博士。元和十二年,韩愈跟随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军有功,次年升为刑部侍郎。

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佛教的过度盛行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当时有相当人口不事生产而为僧,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和财富的不足,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信奉者使用自残的方式苦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安定。元和十四年,宪宗皇帝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佛事活动,派遣中使去陕西凤翔法门寺迎一块佛骨,沿途修路盖庙,官、商、民等皆舍物捐款,京城一时掀起信佛狂潮。《旧唐书》说:“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韩愈看不惯这种劳民伤财的愚蠢行为,也为无人热衷儒学深感痛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韩愈引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下了著名的《谏佛骨表》。他说、舜、禹时代无人信佛,皇帝皆长寿,佛事传入中国,皇帝反倒短命,不短命者也被人所杀。那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天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要求把那枯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韩愈是大文章家,奏折写得畅快淋漓,宪宗皇帝却不以为然,看后龙颜大怒,即刻要将韩愈斩首。经裴度等人力谏,韩愈才免一死,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小城潮州当刺史。韩愈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染恶疾惨死在驿道旁。

当他策马行出蓝关,他的侄孙韩湘(即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赶来为他送别时,胸中块垒化作笔底波涛,韩愈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年已半百的韩愈心灰意冷由此诗可见一斑。

他到了潮州后,发现潮州不仅地处偏僻,文化落后,而且农耕方式原始,学校不兴,陈规陋习甚多。一般说来,被贬谪的官员如同罪人,不会积极参政,韩愈却不然,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阔斧连续为百姓做了四件好事。一是驱除鳄鱼。潮州有一条江名为鳄溪,因为江里有很多鳄鱼,经常吃过江百姓,人们也称之“恶溪”。韩愈为驱除鳄鱼还写了一篇《祭鳄鱼文》。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下令奴婢可用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3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172名,当属韩愈大兴教育之功。八个月后,韩愈徙袁州。但潮州百姓却把韩愈奉若神灵,祭鳄之地叫做“韩埔”,渡口叫做“韩渡”,鳄溪叫“韩江”,对面的山叫“韩山”。八个月的潮州刺史,韩愈便使潮地的山山水水皆姓了韩,而且人多以韩为姓,街道、店铺、学校、树木也多以韩为名,后人又建一祠千年相祭。今人有仿者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元和十五年,宦官谋杀了唐宪宗,穆宗李恒即位,但朝政为李德裕、牛僧孺把持。韩愈回京任国子监祭酒。长庆元年,转任兵部侍郎。第二年,韩愈单身匹马,冒着生命危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不久转为吏部侍郎。长庆三年元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韩愈治理下,京城社会安定,盗贼不起,米价不上扬。后来的诗人贾岛因念“推敲”撞了韩愈的马头,二人引为知交,就是这时候的事情。这一年,韩愈又先后转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韩愈与唐穆宗同年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纵览韩愈一生,我不推崇他险怪的诗风,亦不倡扬“文以载道”的文风,倒是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以民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豪情让我折服。先哲已逝,一千二百年来他的精神光耀千古,彪炳千秋,更在我的心灵上熠熠生辉。

标签: 韩愈贬职唐宪宗酷吏

更多文章

  • 唐宪宗李纯简介 开创唐朝最后一个盛世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皇帝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778~820)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宪宗。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宪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

  • 唐穆宗李恒简介 五个儿子中竟有三个做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穆宗李恒,唐朝皇帝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是宪宗第三子,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最初名李宥,先封为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李恒是册封为皇太子以后改的名字,这一点与他的父皇宪宗相同。穆宗以前的唐朝诸帝多能将皇位传给儿子,高宗(武则天)还有二子(即中宗和睿宗)即位做了皇

  • 唐敬宗李湛为何年仅18岁就死了?唐敬宗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敬宗,唐朝皇帝

    唐敬宗李湛怎么死的?敬宗酒酣耳热,入室更衣,此时大殿上灯烛忽然熄灭,刘克明与苏佐明等同谋将其害死,时年仅18岁。除了唐末代亡国之君哀帝是在17岁被害以外,敬宗是唐朝皇帝中享年最短的了。唐敬宗李湛,于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出生于东内大明宫之别殿。他是在长庆二年(822)十二月被册立为皇太子的,这是

  • 唐敬宗怎么死的?被太监戴绿帽子而丧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敬宗,绿帽子

    唐敬宗是怎么死的?唐敬宗李湛,中唐时期皇帝,在位仅两年,登基之初不务正业,沉迷游乐,最终死于太监之手。太监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是不能胜任的,在古代的皇宫里,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太监入宫前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防伪认证,弄虚作假十分困难。不过,这是一般情况,虽然占据了中国历史的大部

  • 唐敬宗李湛简介 唐朝帝王中寿命最短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敬宗李湛,唐朝皇帝

    唐朝滴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人物简介唐敬宗李湛(809

  • 唐文宗李昂简介 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文宗李昂,唐朝皇帝

    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他以穆宗次子、敬宗二弟的身份即位,并不是既定的继承人选。而他为什么能够承继大统?

  • 揭秘:历史上唐宣宗为何要毒死最心爱的美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宣宗,毒死,妃子

    导读:江山与美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得兼的两难选择,选择江山就不能选择美人,选择美人就必须舍弃江山。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选择也就会因人而异。历史上的商纣王、周幽王、南朝陈后主,还有唐朝的玄宗皇帝,他们选择的是后者,为了美人付出了江山的代价。英国的爱德华八世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王位,尽管

  • 唐宣宗:从“智障人士”到强势帝王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宣宗,智障,帝王,传奇

    传奇皇帝唐宣宗:在唐朝的22个皇帝中,唐宣宗李忱无疑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因为从小到大,他一直被视为“智障人士”。在整个长安城,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认为。从他出生的元和五年(810年)起,到他登基的会昌六年(846年),整整36年间,他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而且当武宗皇帝病危、大明宫的

  • 唐宣宗李忱简介 评价很高晚唐人称其“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宣宗李忱,唐朝皇帝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

  • 同昌公主是谁?唐懿宗李漼为何如此宠爱同昌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同昌公主,唐朝,唐懿宗李漼

    同昌公主,唐懿宗爱女,母郭淑妃。李凗虽然是宣宗李忱的长子,但是李忱也是终身没有正式立后的皇帝,而且,他对这个长子没有多大的好感.因此,李凗在做皇子的时候,一直都是战战兢兢的。郓王李凗困在自己的王府里,只有沉泯在美人怀里,他才觉得可以暂时忘却这令他恐慌、却也充满希望的前途。在所有的姬妾里,最能体谅、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