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昭宗李晔为何被一个太监废黜? 唐昭宗在位几年

唐昭宗李晔为何被一个太监废黜? 唐昭宗在位几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05 更新时间:2023/12/10 2:30:39

唐昭宗李晔为何遭宦官废黜?昭宗是懿宗第七子,僖宗的同母弟弟。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生于长安宫中。6岁封寿王,最初名李杰,文德元年(888)三月六日僖宗崩于武德殿,他被立为皇太弟监国,改名李敏。八日即位,又改名李晔。几次改名,昭示着他政治身份的变化。

昭宗即位这年22岁,按说也是成年天子了。不过,在僖宗弥留之际,朝廷群臣并没有看好他,而是看中了吉王李保,理由是吉王在诸王当中最有贤名,年龄又长于寿王。当时支持昭宗的只有掌握军权的宦官杨复恭等人。杨复恭之所以拥立寿王,仍然是宦官自行废立的惯用旧例。除此之外,可以看到的理由有:一是昭宗和僖宗是同母所生,关系最为密切;再是他在僖宗多年避难逃亡过程中都随侍左右,而且还能够表现一些军事才能,与杨复恭关系相处也算和谐,比较能为杨复恭等人接受。就这样,昭宗在宦官的拥立下成为唐朝最后一个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的皇帝。

昭宗听政以后,颇有重整河山、号令天下、恢复祖宗基业的雄心壮志。他认真读书,注重儒术,尊礼大臣,企图寻找治国平天下的道术。此刻的昭宗意气风发,神气雄俊,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赞誉他“有会昌之遗风”。昭宗要重振朝纲,压制强藩,刚即位就招募十万大军,试图实现以强兵威服天下的目标。然而,事情似乎并不像他设想的那样简单。多年来,各地强藩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与朝廷百官、内廷宦官的关系盘根错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年轻气盛的昭宗想要毕全功于一役,不仅难以成功,而且还引发了更大的政治危机。

大顺元年(890),昭宗在准备尚欠充分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下诏削夺太原李克用的官爵和赐予他的皇室宗族的身份。结果,各地藩镇为求自保,对此消极观望,昭宗派往河东(今山西)地区的官军几乎全军覆没。杨复恭乘机将支持昭宗的宰相罢免,并联合山南西道节度使要挟朝廷,这给待机而动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提供了口实,他以讨逆为名联合关中其他几个藩镇打败了杨复恭。李茂贞公然指责昭宗“只看强弱,不计是非”,难以忍受李茂贞骄横的昭宗,就想仿效宪宗削藩而对他用兵。宰相杜让能认为李茂贞就在京师附近,万一有个闪失后果难以收拾,劝他谨慎从事,但昭宗不听,结果三万禁军还没有进入凤翔就被打败。李茂贞随即兵逼朝廷,昭宗无可奈何,只好杀死了亲信宦官和宰相杜让能推卸责任,李茂贞才算罢休。从此,李茂贞占据关中十五州,成为京畿地区最强大的藩镇,他以朝廷元勋自居,干预朝政,遂有“问鼎之志”。

乾宁三年(896)九月,占据汴州(开封)的黄巢降将朱全忠、河南尹(治洛阳)张全义与关东诸侯纷纷上表,说关中地区有灾,请车驾迁都洛阳,并说已经着手缮治洛阳宫室。这个时候,昭宗为了保障皇室安全,一度想任用宗室典掌军队,因阻力重重没有实现,却给宗室诸王带来了灭顶之灾。乾宁四年(897),华州节度使韩建要挟来华州行宫的昭宗将宗室睦王、济王、韶王、通王、彭王、韩王、仪王、陈王等八人囚禁,他们所统领的殿后侍卫亲军两万余人也被迫解散,昭宗还不得不在韩建的要求下,将德王裕册为皇太子——这一决定为日后的政变埋下了隐患,并进封韩建为昌黎郡王,赐“资忠靖国功臣”。这年八月,韩建又因私怨,借口诸王典兵导致“舆驾不安”,勾结知枢密刘季述假传皇帝命令发兵围十六宅,白玉带将通王、覃王已下十一王及其侍卫,无论老少统统杀死,而韩建仅以诸王“谋逆”告诉昭宗了事。当韩建发兵围住诸王的住所以后,宗室诸王惊惧万分,披发逃命,沿着城垣大呼:“官家(宫中对皇帝的称呼)救儿命。”有的还登屋上树,以图侥幸。景况之惨痛,使人叹息。即使这样,昭宗仍以韩建为守太傅、中书令、兴德尹,封颍川郡王,赐铁券,并赏赐他御笔书写的“忠贞”二字。

光化元年(898)十一月,又发生了昭宗遭宦官废黜、皇太子裕监国的宫廷政变。

原来,昭宗经过这番折腾,往日的锐气消失殆尽,终日饮酒麻痹自己,脾气也变得喜怒无常,这引起了宦官的恐惧。十一月的一天,昭宗在禁苑中打猎,大醉而归。当天夜间,手杀宦官、侍女数人。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借机要挟宰相召百官署状同意“废昏立明”,随即带兵突入宫中。刚刚酒醒的昭宗突然见到门外的兵士,惊坠床下,还挣扎起来想逃跑,被刘季述、王仲先左右挟持着摁在座位上。鸟衔花玉佩

昭宗皇后何氏马上出来周旋:“军容长官本是护卫官家的,你们不要吓着他,有事请各位做主就是了。”刘季述立即拿出百官签署的文状说:“陛下厌倦了这个宝位,大家的意思是要太子监国,请陛下颐养于东宫。”昭宗还辩解:“我昨日与卿等欢饮,不觉过了点,何至于此呢!”皇后马上阻止说:“圣人就依他们的意思吧!”说完,就在昭宗面前取出传国宝玺交付刘季述,然后就和皇帝共乘一辇,带着平日的侍从十余人赴东宫。昭宗一入宫中即被囚禁,刘季述亲自给院门上锁,每日于窗中给他送饭食。这一天,宦官又迎皇太子监国,假传昭宗之命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登皇帝位。

后来,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发兵打败了刘季述,天复元年(901)正月昭宗“反正”,接受了群臣的朝贺。刘季述为乱棒击死,弃尸于市。皇太子裕降为德王,改名祐。昭宗被幽禁时,崔胤曾告难于正在定州(今河北正定)行营的汴梁(今河南开封)朱全忠,请他发兵问罪。此时,崔胤又派人到朱全忠军中请他以兵迎驾。这正中朱全忠下怀,他立即前往长安,崔胤率文武百僚迎接。朱全忠随后与凤翔的李茂贞围绕争夺昭宗展开了激战。朱全忠大军围困凤翔一年多,凤翔孤立无援,城中百姓多饿死,昭宗也不得不在行宫自磨粮食以求生存。最终,凤翔城破,昭宗成为朱全忠的战利品。天复三年(903),昭宗在朱全忠的押解下还京。他赐朱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并亲解玉带相赐。

昭宗返回长安以后,朱全忠很快发兵将朝中宦官全部杀死,同时下令各地藩镇将担任监军的宦官一律杀死。多年来宦官专权的局面因宦官肉体上被消灭而结束了,但是唐朝政治腐败黑暗的局面并不能得到扭转。朱全忠为了更有利于控制昭宗,天祐元年(904)正月,他提出要皇帝迁都洛阳。为了杜绝唐朝故旧对长安的念想,朱全忠令长安居民按户籍迁居,宫室和民居被毁,房屋被拆后的木材扔在渭河当中,顺河而下,月余不息。数百年古都经过这一浩劫,元气大伤。长安城哭声一片,关中百姓在道路之上大骂崔胤是“国贼”,斥责他引来朱朱全忠(温)像温倾覆社稷,连累众生。

骂归骂,慑于朱全忠的淫威,昭宗不能不听任摆布,离开京师向关东而去。这次离开长安,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长安故都,终于成为梦中的遥想了。

天祐元年(904)四月,昭宗到达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时,他近乎哀求地向朱全忠声明,说中宫刚刚生育,月子里出行不方便,要到十月再入洛阳宫。朱全忠认为他是有意拖延以待变,很是恼怒,恶狠狠地对手下牙将寇彦卿说:“你马上到陕州,立即督促官家动身。”昭宗无奈,只好从陕州出发。此刻昭宗身边已没有了禁卫亲军,随从他东迁者只有诸王、小宦官十几人和打马球的内园小儿共二百余人。朱全忠仍然不放心,担心这些人也会惹是生非,为防止节外生枝,下令将他们全部坑杀,将皇帝身边的侍卫全部换成了他的部下。

就这样,迁都到洛阳的昭宗完全成为朱全忠手上的傀儡和招牌。朱全忠成为控制关东和关中大部分地区的最大的军阀,他觊觎皇位已久,篡国之谋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连盟举义,打出了“兴复”的旗号来和朱全忠对抗。

昭宗自离长安,终日与皇后、内人“沉饮自宽”,他一直担忧发生不测。朱全忠也担心昭宗再次成为自己对手的招牌,就对他下了杀手。事情发生在天祐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昭宗被朱全忠派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弑杀于东都之椒殿。

这天夜二鼓,蒋玄晖率龙武军将史太等百人来到内门,声称有紧急军务面奏皇上,内门打开,蒋玄晖每门留兵十人把守,一直冲到皇帝寝宫所在椒殿院。贞一夫人打开院门,对蒋玄晖说:“急奏不应带兵来呀!”话音未落,被史太一刀砍死。蒋玄晖带人急冲到殿下,大声问:“至尊何在?”昭仪李渐荣在门外道:“院使(指蒋玄晖)莫伤官家,宁杀我辈。”昭宗此刻半醉半醒,听到动静不妙,马上从床上爬起来。史太早已持剑进入椒殿,昭宗身着睡衣绕着殿内的柱子逃命,被史太追上一剑结果了性命。昭仪李渐荣想以身保护皇上,也一起被杀。何皇后苦苦哀求,蒋玄晖才放她一条活路。就这样,年仅38岁的昭宗成为朱全忠图谋篡国的刀下鬼。

国破家亡,天不佑唐

唐朝自昭宗迁都洛阳以后,实际上就名存实亡了。朱全忠当时忙于四处征讨,一时无暇图谋改朝换代,所以迟延了篡唐的步伐。结果,朱全忠实现谋篡的一幕是到了哀帝时。仅仅就从这点上来说,哀帝就实在是称得上可悲可哀的皇帝了。

标签: 唐昭宗唐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唐昭宗李晔简介 在位16年皇权衰微的悲剧性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昭宗李晔,唐朝皇帝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昭宗在位期间,宦官、朝臣、藩镇为争夺对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斗争激烈,藩镇跋扈,战乱不断,皇

  • 唐哀帝: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怎样断送唐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哀帝,李柷,唐朝

    唐哀帝李柷是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景宗李柷史称“唐哀帝”。他是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公元904年9月27日-公元907年5月12日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天祐二年(905年),掌握实际权力的梁王朱温(朱全忠)见废帝灭唐时机

  • 大唐王朝的灭亡:唐哀帝李柷是被何人拉下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唐哀帝,李祝

    唐哀帝(904-907)李柷(chù)是唐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生于大内。初名李祚,乾宁四年(897)封辉王,是唐朝最后的一个皇帝,从小颠沛流离,在腥风血雨、惶惶不安中过日子。他是唐昭宗的第九个儿子。天佑元年,唐昭宗被朱温谋杀时,朱温立13岁的辉王李祚为皇太子,当天又矫皇后命太子于柩

  • 亡国之君 唐哀帝李柷:大唐灭亡时他想过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唐哀宗,李祝,

    说起唐朝,咱总是浮想连翩。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从李杜到小李杜。便是国外华人聚居之处,也称为唐人街。唐对中国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李柷,唐哀帝,翻看他前代记录之时,怕也对祖先的丰功伟来盛唐气象怀着无尽的向往并自感悲凄吧。两百八十九年的历史,到他这里,就要终结了。与父祖不同的是,他之生死,不决于力量强

  • 唐哀帝李柷怎么死的?唐哀帝李柷的陵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哀帝李柷,唐朝皇帝

    李柷[zhù](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佑元年(904年),唐昭宗被弑杀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年仅17岁。李柷即位时,他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

  • 唐哀帝李柷简介 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哀帝李柷,唐朝皇帝

    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宣帝唐李拀,哀帝李柷(chù)是昭宗第九子,生母为何太后,初名李祚。唐哀帝即位时,是藩镇的一个傀儡皇帝。唐天祐二年,梁王朱全忠见灭唐时机到,将唐朝朝臣杀光,天祐四年逼李柷禅位,自做皇帝,改名朱晃。建国号“大梁”。唐王朝灭亡。唐李拀简介唐昭宣帝李柷(“柷”,拼音:zhù;892年9

  • 薛仁贵妻子介绍 历史上薛仁贵的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仁贵,薛仁贵妻子

    导读:薛仁贵的老婆是谁?有几个老婆?关于薛仁贵的老婆史书上说法不同,有薛仁贵妻子是柳迎春、昭阳公主(勃辽国)两位老婆的说法,有说只有刘迎春一个老婆的说法。究竟他的老婆有几个?其实在民间传说中薛仁贵老婆有过三个名字,《孤本元明杂剧》中称柳迎春,《薛仁贵征东》小说中称其为柳金花,但是晋南蒲剧中却一直用柳

  • 壮士三箭定天山:被遗忘的大唐战神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天山,大唐战神,薛仁贵

    可能大多数人知道薛仁贵都是通过《薛仁贵征东》等小说来了解的,从前听着单老那“啊呀呀”酣畅淋漓的评书,薛仁贵被描写成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后来在描写他儿子薛丁山,儿媳妇樊梨花的时候,又把他弱化了,用来衬托他儿子的能力,其实真实历史上并没有薛丁山,樊梨花,薛刚等人,他倒是有个儿子叫薛讷是唐朝的羽林大将军,同

  • 被遗忘的大唐战神薛仁贵简介 薛仁贵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薛仁贵,薛仁贵怎么死的,薛仁贵传奇,薛仁贵征东

    导读:可能大多数人知道薛仁贵都是通过《薛仁贵征东》等小说来了解的,从前听着单老那“啊呀呀”酣畅淋漓的评书,薛仁贵被描写成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后来在描写他儿子薛丁山,儿媳妇樊梨花的时候,又把他弱化了,用来衬托他儿子的能力,其实真实历史上并没有薛丁山,樊梨花,薛刚等人,他倒是有个儿子叫薛讷是唐朝的羽林大将

  • 隋唐英雄第5集剧情 程咬金花大脚成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5集剧情

    电视剧隋唐英雄剧情介绍第5集花大脚命店小二利用程咬金爱占便宜的习惯把程咬金拉到店里边,并网擒住程咬金,斥责程咬金如果不用这个方式,他还不知道回来呢,心中是否还有自己,并说看了自己的绣花小脚,现在想要抵赖,并一路潞州,就一天的功夫就让你跑了,这一走就是半年,让自己想的头发就白了,这刚回来就想赖账,程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