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世美不该铡?欺君杀妻数罪并罚也罪不至死

陈世美不该铡?欺君杀妻数罪并罚也罪不至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6 更新时间:2023/12/15 6:49:44

2013开年大戏《铡美案》,元旦佳节于宏济大舞台首演。这差不多是老百姓最熟悉的戏曲故事了吧,无论看不看戏,多少都能哼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陈世美的大名也是遗臭万年,成了负心薄情的代名词。每到黑老包不顾国太与皇姑威逼利诱,毅然摘了乌纱大吼“开铡~~”台上台下例必一片激情洋溢,痛快的叫好声几乎掀翻屋顶。

其实陈世美到底该不该铡,细究起来,还真是相当值得商榷。他的罪行,在秦香莲的状纸上写得分明:“……欺君,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子良心丧,他逼死韩琪在庙堂……”

先说这“欺君王瞒皇上”。戏中可以看出,陈世美之所以咬紧牙关不肯认妻,主要还不是因为妻之糟糠,而是因为先前隐瞒婚史,对皇家无法交代,怕因此丢了富贵。事实上,“欺君”在古代并不是传说中那样严重的罪名,陈世美所处的朝,对皇帝“诈不以实”,只处两年徒刑,远不至死;罢官免职踢出宫门倒是可能,但是以国太皇姑的回护来看,皇帝老儿也未必会拿他怎样。至于“悔婚男儿招东床”,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重婚都不是死罪,宋朝对这种隐瞒婚史的重婚至多只判两年半。

或许作者也知道这两项罪名在法理面前无足轻重,所以让陈世美干出更加伤天害理的事:雇凶追杀妻儿。只是他派出的杀手韩琪天良未泯,不忍残杀无辜,自刎身亡。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所谓“杀妻灭子良心丧”,属于未遂,并没有对秦香莲母子造成身体伤害;而韩琪属于自杀,目击者又只有原告秦香莲母子,所谓“逼死韩琪在庙堂”,也缺乏充足证据。退一步讲,就算真的证据确凿“逼死韩琪”,陈世美并未亲自动手,甚至没有这个主观故意,在古在今,仍然都不是死罪。

总之,就算数罪并罚,再加“严打”,陈世美仍然罪不至死,连充军都未到,顶多蹲蹲监狱。况他身为皇家驸马,在“刑不上大夫”的古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是美好愿望而已,以他的身份,犯罪需要皇帝亲审,一切刑罚要皇帝亲自批准方可执行。当然你也可以说包公案是不同的,他老人家手中三把大铡刀,任你皇亲国戚、高官贵族,一律先斩后奏……但事实上像龙头铡虎头铡、尚方宝剑这种可以先斩后奏的信物,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都是咱老百姓一厢情愿的想象。

说到底,戏曲故事,大多也都是咱老百姓一厢情愿的想象吧。它反映的不是历史,不是法律,而是民心。老百姓渴求的,只是正义得到伸,罪恶得到惩罚,背信弃义的人没有好下场,伤天害理必将报应自身。老百姓渴求一个黑白分明的社会,一个爱民如子的政府,一个拥有绝对权力又能执行完全的公平正义的父母官,一个“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的清平世界。所以,铡刀一落,万众欢腾,没有必要去追究这恶人实际上到底应该判几年。

好戏完场,大幕落下,如雷掌声中,手持乌纱帽、大义凛然的包拯,颓唐无奈的国太与皇姑,冤屈得雪的秦香莲母子,形成一个长久的定格。新的一年到来了,愿家家合美安康,社会美好幸福,世上再无陈世美,人间永驻包青天。

标签: 陈世美欺君杀妻

更多文章

  • 印刷术发明者毕昇人物纪念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毕昇

    墓葬毕昇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然而,史料对毕昇的唯一记载就是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那区区四个字:布衣毕昇。千百年来,毕昇的身份一直是个迷。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湖北英山县的一名基层干部发现了一块古代墓碑,关于毕昇籍贯和身世的谜团,才被逐渐打破。2015年1月10日,以这一故事为主

  • 印刷术发明者毕昇主要成就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毕昇

    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在此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板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 其制作程

  • 印刷术发明者毕昇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毕昇

    毕昇(约970-1051),北宋歙州人,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印刷术。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如

  • 宋慈为验尸断案第一人 《洗冤集录》翻译成九国文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慈,验尸断案,法医,洗冤集录

    导读:这不能怪宋慈,检验断案这种制度,在民国之前限于技术,都只停留在体表检测上。在唐宋时,实行的是“检验”,提刑官要亲自参与;到元代,变成了“检视”,动手就少了;明代是“视”,还愿意看看;清代最糟,叫做“到场”——瞧,越来越官僚的作风,怎么可能出成果呢?说起法医,咱们福建人宋慈可算是世界第一。大宋提

  • “古代的福尔摩斯”法医鼻祖宋慈:能让死人说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慈,古代福尔摩斯,法医鼻祖

    古代福尔摩斯宋慈:“宋慈一直都是宋姓人的骄傲。”河南省商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宋会斌说,宋慈断案手法高明,“能让死人说话”,帮助无数人洗清了冤屈,“可以说他是古代的福尔摩斯。”更难能可贵的是,宋慈将自己断案经验,着成了一本《洗冤集录》。这是最早的法医学专着,宋慈也因此被称为法医学鼻祖。电视剧《大宋提刑官

  • 宋慈因何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慈,法医学鼻祖,简介

    宋慈简介: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北宋时,宋慈的高

  • 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建立了宋朝,大宋第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

  • 宋朝“南京”商丘:太祖赵匡胤“龙潜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水浒传》中一共两次出现“南京”这个地名,一次在第二回,鲁智深在酒店里见到金翠莲父女,问道:“你两个是哪里人家?为什么啼哭?”金翠莲回答说:“ 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第二次在第十三回,晁盖回答雷横的话说:“(外甥王小三)四五岁时随家姐夫和家姐上南京去住,一去去了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诗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原文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赏析鉴赏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

  • 揭秘:宋徽宗和周邦彦曾为名妓李师师争风吃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周邦彦,李师师

    历史上为名妓争风吃酷的皇帝皇帝逛妓院宋徽宗一朝,宫里有宫女近万人。我们讲,唐玄宗那会儿“后宫粉黛三千人”,但跟宋徽宗比都不算什么了。徽宗有这么多嫔妃,还觉得不过瘾,说宫里的佳丽都看腻了。这时,奸贼高俅给宋徽宗出主意,说,咱们上街逛逛去,听说东京汴梁城有一个名妓,叫李师师,艳名远播,陛下您愿不愿意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