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名相王淮简介:宋孝宗称其“不党无私,刚直不阿”

南宋名相王淮简介:宋孝宗称其“不党无私,刚直不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825 更新时间:2023/12/22 2:36:26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淮(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

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

。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人物简介

王淮于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首论劾汤思退罪数十条。曾出知江州、建宁府,以及福建转运副使、两浙西路提刑。

淳熙元年(1174年),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淳熙二年(1175年),任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

淳熙四年(1177年),任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

淳熙八年(1181年),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

淳熙九年(1182年),为左丞相。

淳熙十五年(1188年),授观文殿学士,封鲁国公,判知衢州,力辞,改提举洞霄宫。

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一生为官40年,职居相位,孝宗称其“不党无私,刚直不阿”。竭力荐举贤才,李焘朱熹、吕祖谦、辛弃疾、陆游等都曾受其荐举,一时人才济济。在枢密院,力主抗金,建议“择将、备器、简兵、足食”;批评只知“以和为和”,不知“以和为战”。注重赈济遭水旱灾害的饥民,奏请宽刑减赋。言行稳健,善于调和矛盾。朱熹与唐仲友不和,互相攻讦,孝宗问淮,以“秀才争闲气”答之,居间调停息事。

主要成就

王淮在高宗绍兴末年作御史官,曾建策“刑赏、黜陟(官员升降)”的大权应集中归于皇帝。大臣“各以成法来上”,如果“依违迁就”以违制论罪。孝宗即位后,王淮先后在福建、两浙作财政和司法官。符离战后,王淮被孝宗召见,建策“择将、备器(武器)、简兵、足食”,主张继续备战。龚茂良作相,王淮在枢密院主管军务。

孝宗用王淮执政,对他说:“近来士大夫多以谈农事当作羞耻。农事是国家的根本。士大夫好作高论而不务实,还说是羞耻。”“周公孔子也未尝不理财。”又说:“士大夫还不愿意谈论恢复失地。家里有田百亩,其中五十亩被人占据,不是就要告状么!对自己家事明白,对国事就怕谈,这算什么!”孝宗制定理财备战的执政方针,王淮作相一直执行着这个方针。

王淮执政,据说“守边统兵之官,各当其才”,“区处军务,率皆合宜”。大抵孝宗、王淮的所谓“理财”,只是把地方的财权更多地集中到朝廷,并没有从制度上作重大改革。所谓备战,也只是对军兵作一些整顿,并没有作北上抗战的打算。

人物评价

赵昚:①陈康伯虽有人望,处事则不及卿。②丞相直谅无隐,君臣之间正宜如此。

脱脱:王淮为伪学之禁,毒痡善类。

标签: 南宋王淮

更多文章

  • 南宋名相王淮生平简介 南宋名相王淮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淮,南宋,宰相

    王淮(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 。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南宋名相王淮生平简介王淮于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

  • 南宋宰相留正简介:五代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宋,留正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大臣留正生平简介 南宋大臣留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留正,南宋,宰相

    留正,谥忠宣,南宋永春昭善里留湾(今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乃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生于宋高宗建炎三年,卒于宁宗开禧二年,年七十八岁。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南宋大臣留正生平简介从之。主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累官签书枢密院院事、右丞相、左丞相、少师、观文殿学士等职

  • 南宋宰相葛邲简介:被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葛邲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大臣黄祖舜生平简介 南宋大臣黄祖舜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祖舜,南宋,宰相

    黄祖舜(1100-1165)字继道,晚号巩溪宫人。南宋福建福清(今属福州南日岛)平南里大壤人,祖尧弟,被称为巩溪枢相之族。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累迁权刑部侍郎,进《论语讲义》,荐李宝智勇双全。兼权给事中,请限制勋臣家兵员额。秦喜死,论其预父桧阴谋,不宜赠太傅。绍兴三十一年(1161),为同知枢

  • 南宋名臣赵汝愚的作品 后世如何纪念赵汝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汝愚,南宋,宰相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南宋宗室名臣、学者,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赵汝愚早有大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授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召试职馆,除秘书省正字。历迁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

  • 南宋名臣赵汝愚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赵汝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汝愚,南宋,宰相

    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崩,适光宗寝疾,不能执丧,乃遣韩侂胄以内禅意请于宪圣太后,奉嘉王赵扩即皇帝位,是为宋宁宗。后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不久遭韩侂胄构陷而罢官。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行至衡州,得病,为守臣钱鍪所窘,暴卒。开禧三年,韩侂胄被杀,尽复

  • 南宋名臣赵汝愚生平简介 赵汝愚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汝愚,南宋,宰相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南宋宗室名臣、学者,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赵汝愚早有大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授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召试职馆,除秘书省正字。历迁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

  • 南宋宰相余端礼简介:曾与宗室赵汝愚共赞宋宁宗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宋,余端礼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给岳飞平反的宰相韩侂胄 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宰相,韩侂胄,奸臣

    真正给岳飞平反的是宋宁宗时的宰相韩侂(tuō)胄。在此之前,高宗的儿子孝宗,追复岳飞原官,1179年,又加谥号武穆。但是,尽管孝宗揭露秦桧的种种不是,但没有更改秦桧的爵位和谥号——高宗加封他申王,谥号忠献。这当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平反。1204年,宁宗、韩侂胄又追封岳飞为鄂王,随即削去秦桧的王爵,并把